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伯彦

汪伯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59 更新时间:2023/12/18 16:39:32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汪伯彦在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初授成安主簿,之后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军器少监等职,并在任职期间先后受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任皇帝的召见。他将自己撰写的《河北边防十策》上呈宋钦宗赵桓,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金兵攻陷真定之后,真定帅府迁往相州由汪伯彦负责统领。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康王大元帅府副元帅,又升为集英殿修撰。国事日益紧急,风云激荡,官兵民众抗金心切,群志昂然。然而就在金兵迫近京城时,汪伯彦却阻拦宗泽抗金。次年,金兵攻下京城,掳走微、钦二帝。康王秉承旨意,升汪伯彦为元帅和显谟阁直学士。5月,康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升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6月升知枢密院事,12月拜右仆射(即右丞相)。当金兵再次逼近时,汪伯彦极力反对宗泽、李纲的抗金主张,促请宋高宗南逃。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后又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区)、宣州(今安徽宣城)。以献其所著《中兴日历》,后升至检校少傅。绍兴十一年(1141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伯彦

别名:汪廷俊

国籍: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

出生日期:1069年

逝世日期:1141年

职业:官员、奸相

谥号:忠定

官职:右仆射、少傅等

追赠:少师

人物生平

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授任成安(今属河北)主簿,后以功升任宣教郎、中奉大夫。公元1120年(宣和二年),汪伯彦受宋徽宗赵佶召对(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除任开府司仪曹事,后迁任军器将作少监,又提任为部郎中。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汪伯彦被宋钦宗赵桓召见,他献上《河北边防十策》,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今河南安阳)。同年十月,金兵攻陷真定(今河北正定),宋钦宗下诏迁真定帅府于相州,由汪伯彦统领。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11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军大营,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当时到处都是金国的骑兵,曾有数百名骑兵到磁州城下,追踪赵构的行踪。汪伯彦马上用帛书请赵构回相州,汪伯彦亲自背着装弓箭的袋子,他的部下在黄河边迎接赵构。赵构慰劳他说:“以后见到皇上,一定首先推荐你做京兆尹。”汪伯彦从此成为赵构的心腹,深得赵构信任。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闰11月,赵构接到蜡书,设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任命汪伯彦为副将。赵构率兵渡河,谋划将去哪里,人人说的都不一样,汪伯彦独自认为非出北城门渡过子城不可。赵构听到汪伯彦的话大为高兴,认为他说的很对,于是从北城门渡过子城。赵构渡过子城后,由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经过郓州(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抵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赵构所部之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形势屡屡危急,依赖汪伯彦的调护才得以安全。赵构回京后,奏请朝廷让汪伯彦担任集英殿修撰。

金兵逼近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下诏说,现金人正想与大宋议和,康王赵构率兵,不可轻举妄动。汪伯彦认为可以。宗泽说,金人狂妄奸诈,议和是缓兵之计;如果相信他们,后悔也来不及,应该立即进兵。汪伯彦等人阻挠他。等到汴梁被攻破,金人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张邦昌僭位称帝,赵构听到后流涕。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春,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汪伯彦为显谟阁待制,不久,升任为元帅、直学士。同年五月,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升任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六月,又升任为知枢密院事。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12月,宋高宗任命汪伯彦为右仆射。

宋高宗刚即位时,天下百姓盼望太平。当时,汪伯彦主和,反对抗金,促请宋高宗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汪伯彦与黄潜善担任宰相,专权放任,不能提出任何施政方针。上至御史、谏官,下至百姓、内侍,都弹劾他们。汪伯彦被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知州,后改为提举崇福宫。同年二月,金兵攻陷扬州,汪伯彦被贬职居住在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汪伯彦恢复官职,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州、江东安抚大使。台谏官认为不能这样安排汪伯彦,于是诏命汪伯彦仍以旧的官职去管理宫观,不久任广州知州。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宋高宗追褒陈东、欧阳澈。舍人王居正不停地论奏汪伯彦、黄潜善,汪伯彦先前的官职也被罢去。

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宋高宗对辅臣说:“元帅府的旧僚属,往往都谢世了,只剩汪伯彦是共渡难关的。我的故旧,所剩无几,应该恢复汪伯彦的官职。”秦桧、张浚说:“我们已商议在郊外祭天的时候取得圣旨,再得到上天对汪伯彦过去功劳的证明,这样就能使中外信服。”当初汪伯彦没中进士时,在祁门知县王本的馆舍,秦桧曾跟他学习,而张俊也是汪伯彦推荐的,所以他们一起替汪伯彦说好话。

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汪伯彦被任命为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他上朝拜见宋高宗,宋高宗对秦桧说:“对汪伯彦是随便任命的官职,希望能免去人们的议论。”又说:“汪伯彦是康王府的旧僚,离开京城七年。汉高祖、光武帝不忘丰、沛、南阳的故旧,这都是人之常情。”汪伯彦献上自己写的《中兴日历》五卷,他被任命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汪伯彦请求任管祠观的闲职,得到宋高宗的准许。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五月丙辰日,汪伯彦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宋高宗甚为哀悼,九天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追赠为少师,赐其家田地十顷,银千两、帛千匹,丧事由朝廷处理,又赐官其亲属二人于饶州任职,谥号“忠定”。

趣闻轶事

据说汪伯彦出身贫寒,但少有才名,中秀才后,在家读书备考科举时,被祁门知县王本看中,特筑“英才馆”请汪伯彦当塾师,王本把亲侄儿秦桧从南京接到祁门,师从汪伯彦。据说,秦桧在英才馆读书时,就有异人预言:祁山小邑,一书院有二宰相在焉。

当初,汪伯彦已离开相州,金人抓了他的儿子军器监丞汪似,让他割地,包括相州。相州守臣赵不试坚守城池,金人就把汪似带到金国,很久他才回来。有人说汪似能回来,实际是汪伯彦派人赎回的。汪似后来改名叫汪召嗣。

个人作品

著有《中兴日历》五卷、《春秋大义》十卷,表章、奏义、杂文数十卷,又集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本末为三十卷。

历史评价

脱脱:伯彦、潜善逾年在相位,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

赵构:惟汪伯彦实同艰难。朕之故人,所存无几,宜与牵复。

史籍记载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影视形象

1999年电视剧《清明上河图》:汪伯彦扮演者不详;

2013年电视剧《精忠岳飞》:贺镪饰演汪伯彦。

标签: 汪伯彦

更多文章

  • 朱胜非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宰相。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东道副总管、兼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劝宋高宗赵构继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苗刘之变

  • 吕颐浩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南宋初年宰相。吕颐浩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

  • 杜充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充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两宋之际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

  • 范宗尹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宗尹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任

  • 赵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鼎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赵鼎早孤,由母亲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洛阳令。宋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次年任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出知建康、洪

  • 张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浚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夜),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北宋至南宋初年名臣、学者。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张浚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经

  • 万俟卨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俟卨

    万俟卨[mòqí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举人,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

  • 陈康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字长卿,一字安侯。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南宋名臣、诗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陈康伯登进士第,授长洲主簿。宋高宗即位后,历任敕令所删定官、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军器监及知泉、汉二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升任参知政事。绍

  • 朱倬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倬

    朱倬(1086年——1163年),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叛乱时举家入闽。精《易》理。宋史注有朱倬传。本名:朱倬字号:字汉章所处时代:北宋—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闽县(今福州市区)出生时间:1086年去世时间:116

  • 史浩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浩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