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文虎

范文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3/12/30 1:09:10

范文虎(?—公元1302年),江西丰城人,南宋降元将领,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公元1302年去世。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于今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1956年考古发掘确认(有争议)。

基本资料

本名:范文虎

别名:常败将军

所处时代:宋末元初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1302年

主要成就:征日本

籍贯:江西丰城

官职: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元朝两浙大都督、中书右丞、征东行省右丞

人物平生

范文虎,祖籍在江西丰城,旧谱载为兵马大元帅,南宋军队殿前副都指挥使。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元将阿术率军长驱直下,围攻重镇襄阳、樊城三年,贾似道一直封锁消息,并将泄密者诛杀。六年,南宋以李庭芝督军援襄、樊,范文虎不受李庭芝节制,贾似道竟命范文虎从中牵制李庭芝。八年三月,樊城外城被元军攻破,宋军只好退守内城。贾似道遗范文虎前往,文虎“日携美妾,走马击球军中为乐”。九年正月,张贵与范文虎约定在龙尾洲两面夹攻元军,范文虎竟违约,以风雨惊疑,退屯30里,致张贵战败被杀。襄樊失陷之后,陈宜中请杀范文虎,贾似道为掩饰其咎,仅降一职,出任安庆知府。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以城降元,担任两浙大都督、中书右丞等职,招降或攻战沿江州军,随伯颜入南宋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迁行省参知政事,十五年进左丞。十八年以日本行省右丞领兵十万随忽必烈第二次征日本,史称“弘安之役”。八月一日至日本一岐、平户等岛,遇台风,临阵脱逃,竟将十余万远征军将士遗弃在海岛上,报称败状,并归咎厉德彪、王国佐等。忽必烈透过3位幸存者得知真相,范文虎被革职查办。二十四年,忽必烈亲征乃颜,范文虎镇平滦(今河北卢龙)为策应。二十九年奉命与段贞监浚通惠河。

人物履历

1259年春,蒙古蒙哥大汗与其弟忽必烈分道南侵,准备一举灭宋,蒙哥入四川,忽必烈攻湖北。开始时一路势如破竹,但在当年7月,被宋将王坚败于合州钓鱼城,蒙哥大汗负伤后不治身亡(蒙哥是否因伤重身亡尚有争议),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也于次年撤走。在这次战争中本无功绩的贾似道因“大功”升到少傅、右丞相,从此走上南宋帝国的领导岗位。作为其亲信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后台强硬,而且在贾似道面前奉承逢迎,也得到通报嘉奖,大力提拔,升为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成为独当一面的宋军高级将领。

1269年,范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军围攻了两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师援贵,至灌子滩,亦为蒙古所败,文虎以轻舟遁。”而灌子滩战败后仅四个月,范将军反又升迁,时吕文德病故,“贾似道以其婿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总禁兵。”

1271年,宋元在襄樊争夺进入决战阶段,宋以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统一指挥各军。范文虎听闻李庭芝将要上任,暗中写信与贾似道说:“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但愿无使听命于京阃(李庭芝),事成则功归于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为福州观察使,与李相互制约兵权。庭芝屡次希望进兵,文虎只是与妻妾宾仆饮酒作乐,以没有诏书的命令为由推脱。当年4月,范文虎与蒙古阿术等战于湍滩,大败,统制朱胜等一百余将领为蒙古人所俘虏。

6月,范文虎率十万大军进至鹿门。阿术“夹汉东、西为阵,别令一军趣会丹滩,击其前锋。诸将顺流鼓噪,”范文虎交战不利,便弃旗鼓,夜遁而逃。失去指挥的宋军大部被蒙古俘获,战船、甲仗被缴获者无数。

李庭芝见范文虎兵败,便出重赏募死士,派义兵将领张顺、张贵率所募水师3000人突破封锁往援。恶战一百二十里,宋军终于突破元军封锁,进至襄阳。张顺已在激战中阵亡,几天后尸首被发现“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入城后的张贵再次突围接应援军,先与范文虎相约,让范军在龙尾洲接应。范文虎竟因为听到龙尾洲附近风吹鸟叫,误以为元军来攻(其实并无元军),惊吓之余,连退三十里。此后元军得到逃兵密报,便派一支军队伪装成宋军驻在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奋力杀到龙尾洲时,已精疲力竭,又中元军伏击,终于战败,身受数十创被俘,因不屈被杀。宋军对襄樊的救援至此彻底失败。

襄樊失守后,作为责任最大的败将,范文虎仅降一级,出知安庆府。1275年,元军伯颜部进逼江州,范文虎望风而降,以城坚粮足,兵马众多的安庆,不放一箭,拱手投敌。元相伯颜任命其为两浙大都督,使之为向导,招降东部各乡镇。临安失守后,又协助元军夺取东南州县,迁参知政事。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范文虎:“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征讨日本

忽必烈出于以汉制汉的考虑,对范极为器重。1278年(至元十五年)范文虎擢行省左丞。次年,奏请以个人名义写信致日本幕府,请求通好。1280年(至元十七年)被元世祖召见,受命筹备征日之事。8月,拜征东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奉命去江南收集原南宋军队和愿从军者组成江南军。次年6月,与左丞李庭同率江南军10万、战船3500艘从庆元(今宁波)入海征日。7月下旬与忻都的东路军会师,27日开往鹰岛(五龙山)。本应立即进攻日本大宰府,但迟疑不发。他又无海上常识,见台风前兆不知躲避。8月1日,遭台风袭击,战船破损甚巨,士卒溺死过半。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被部将张禧救起。

直到此时,元军军势尚存,张禧便建议:因粮于敌,利用船坏将士无反顾之心,重整旗鼓,拼死一战。范文虎拒绝了这个建议,反于8月5日择坚船遁逃,弃数万士卒于鹰岛,取道高丽回国。8月7日,日军攻鹰岛,元军因将领遁逃,惨败,大部分被杀,余者二三万被俘。文虎因瞒报有术,直到第二年才真相大白,被革职查办。不过仅仅过了一年,便东山再起,“帝令立功自赎,练兵治械于扬州”。此后,范文虎多有升迁。

公元1301年,时任尚书右丞的范文虎在享尽了一生荣华富贵之后,终于结束了他长达26年的投降生涯,寿终正寝。在此之前,元世祖忽必烈已于1294年驾崩,享年80岁。距离“弘安之役”,已是20年了。

史书记载

范文虎,吕文德婿也,佚其籍贯。宋咸淳中,迁殿前副指挥使。阿术攻襄、樊,宋以文虎统禁军来援,遂蓄异志。军中为乐,日与妓妾击鞠宴饮,不进攻。比战,又为不力,兵屡败,所丧舟械甚多。及襄、樊陷,给事中陈宜中请诛文虎,贾似道庇之,止降一官,仍知安庆府。至元十二年正月,伯颜分兵至江州,文虎遣入以酒馔迎犒,且请伯颜速来。伯颜使阿术以舟师先至安庆,文虎以城降。伯颜承制遥授两浙大都皙,命招谕寿州诸镇。复同失里伯、史枢率襄阳熟券军降安丰、寿州、五河等处军民,与吕文焕、陈奕攻下沿江州郡。宋谢后诏谕文虎三人使通和议,文虎等不报,乃籍三人家,妻弩多遇害。十月,命董文炳将左军由江入海,以文虎为乡导。取道趋澉浦、华亭。

十三年正月,伯颜分兵围安吉,文虎致书知州赵良淳诱之降,良淳斩其使而自经。及兵逼临安,宋驸马都尉杨镇奉益、广二王渡江,如婺州,文虎率劲兵五千追之不及,执镇而还。伯颜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命文虎同忙古歹入治事。宋宗室赵孟頫谋起兵越州,事泄,被执至临安。文虎斩之。七月,与吕师夔并参知政事。

十五年二月,与夏贵、陈岩并进中书左丞。诏谕行省东南岛屿,诸番国有慕义者,可因番舶布德意,使其来朝。文虎遣周福等偕日本僧赍诏往谕诸国,降海贼贺文达,以所得银三千两献之。帝即以银赐文虎,并赐金纹绫及西锦衣诸物。文虎荐可为守令者三十人,帝曰:“今后所荐,朕自裁择。”皆不听。

十七年五月,召入朝,命招集避罪附宋蒙古、回鹘等军,并将兵十万,同右丞相阿剌罕征日本。十八年正月,文虎再赴阙,请给马二千及回鹘匠人。帝曰:“战船安用此?”亦不与。八月,军至平壶岛,遇飓风坏舟,文虎被溺,漂流一昼夜,幸附败板得生,遂择坚舰乘之。弃士卒于五龙山下,尽为日本所歼,逃归者仅三人。初议班师,张禧曰:“士卒溺死者过半,其脱死者皆壮士也,曷若乘其无回顾心,因粮于敌,以图进取。”文虎不从,曰:“还朝问罪,我自当之。”及归,文虎奏:遇风坏舟,将士沉溺。世祖不之罪也。

二十四年,诸王乃颜反,帝亲征,命文虎将卫军五百镇平滦为策应。文虎言:“豪、懿、东京诸地,人心未安,宜立行省抚治之。”诏立辽阳行省。

二十六年,漳州贼陈机察等降,行省请斩之,文虎曰:“罪固当斩,然杀降何以示信,宜并遗阙关。”行省从其言。盖其意独加厚于降人云。寻卒。

标签: 范文虎

更多文章

  • 元好问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

  • 朴不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朴不花

    朴不花(朝鲜语:박불화),是高丽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后来,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样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奇承娘得到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收入自己的府第。不久,妥欢帖木尔登基,即元顺帝,封奇洛为第二皇后,居住兴圣宫,并生下太子

  • 黄公望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1-2]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宗

  • 陈友定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友定

    陈友定(1329-1368年),又名有定,字永卿,号国安,归化(今福建明溪)人。元末忠臣,与元人柏帖木儿、迭里弥实并称“闽三忠”。为人沉勇,胆略过人。元朝至正年间,流寇四起,陈友定应诏加入元朝,因平贼有功,逐渐成为元朝将领,占据福建八个郡。朱元璋崛起后,陈友定多次与朱元璋交战,曾杀掉朱元璋部将胡深,

  • 张起岩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起岩

    张起岩(1285年—1354年),字梦臣,祖籍章丘,移家禹城,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元朝首届科举状元,仕宦40余年,他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对元朝中期政治贡献很大,他的史学、文学造诣极高,善篆隶书,有多种著作传世。本名:张起岩别名:字梦臣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

  • 姚天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天福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南阳村人,元初名臣,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其父姚居实,属未出仕的读书人,因避兵乱曾到雁门寄居进士赵泰家,与其女结合生天福。天福幼读《春秋》,深通大义,长及青年时,以过人才识被怀仁县推为县吏,不久被征召为县丞。至元初年(1264),丞相塔察尔出使北国途经怀仁,代州太

  • 吴澄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吴澄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1-2]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南宋末年,考中乡试。南宋灭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出任国子监丞。至定

  • 耶律喊舍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耶律喊舍

    耶律喊舍(1176-1220):契丹人,后辽最后一位君主。在金国和蒙古帝国的打击下,后辽东渡鸭绿江,直至高丽西京平壤,渡大同江。本名:耶律喊舍民族族群:契丹人出生时间:1176去世时间:1220职业:后辽国王

  • 孛儿只斤·旭烈兀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孛儿只斤·旭烈兀

    孛儿只斤·旭烈兀(HülegüKhan,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蒙古帝国及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伊利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母为唆鲁合贴尼。旭烈兀18岁时随堂兄拔都远征,攻至匈牙利境内。贵由汗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积极拥戴长兄蒙哥继承蒙

  • 孛儿只斤·贵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孛儿只斤·贵由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