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谢深甫

谢深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89 更新时间:2024/1/10 2:33:55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调起居郎,临安府尹。宋光宗称施政宽猛得中,升吏部侍郎,兼给事中。议事持正力争,每遇希恩幸进者,光宗常说:“恐谢给事不可。”庆元六年(1200)拜右丞相,封鲁国公。嘉泰二年(1202)八月,修成《庆元条法事类》(截止于庆元间朝廷颁发各种法令汇编)。有人上言朱熹、蔡元定为伪学,被谢深甫掷书,斥为狂妄。金国使臣入朝,不按礼仪,谢深甫以理力屈金使,终使如仪。宁宗称“守法度,惜名器”。为相稳健,以少傅致仕。卒后因孙女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追封信王,又改封卫王、鲁王,谥惠正。著有《东江集》。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谢深甫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台州临海

出生日期:1139年

逝世日期:1204年

主要作品:《东江集》

字号:字子肃

官职:右丞相、少傅

谥号:惠正

封爵:鲁国公

追封:信王→卫王→鲁王

葬处:五十八都环翠山

人物生平

谢深甫年少时颖悟异常,并刻志为学。学习时拿井水放在脚上防困。父亲谢景之临终前对妻子说:“这个儿子乃是重器,一定会光大我们家。你要好好督其力学。”

乾道二年(1166)中进士。宋孝宗召见,询问用人之道,谢深甫建议不用妄诞矫激、趋时徇利的人,而应进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孝宗喜之,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

初授嵊县尉,因政绩显著。为邑人钱端礼荐为昆山县丞,不久出任浙漕考官,“一时人物皆在选中”。后任青田知县,为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等荐于朝,乃除籍田令,迁大理丞。江东大旱,擢任常平仓提举,制定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绍熙元年(1190年),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绍熙二年(1191年)为临安知州,三年(1192年)除工部侍郎,进兼吏部侍郎。四年(1193后),再兼给事中。

谢深甫出身贫寒,少怀大志,力学成才。从任嵊县尉、昆山丞、青田知县等小官起,即以办事精当,声闻远播。许多人都推荐他有廊庙才。

宁宗庆元元年(1195)四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二年(1196)正月除参知政事,三年(1197)正月兼知枢密院事,四年(1198)八月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六年(1200)闰二月徐右丞相,庆元六年(1200年),进金紫光禄大夫,拜右丞相、封申国公、进岐国公、改封鲁国公。自御史中丞兼侍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谢深甫知临安府时,光宗称其“为政得宽猛之中”。任给事中时,光宗近侍人员恃恩干进,谢不为动,再求,光宗亦以“恐谢给事不可”拒绝。任丞相时,宁宗也以“守法度,惜名器”相称。

嘉泰元年(1201年),欲归隐林泉,宁宗不许:“卿能为朕守法度,惜名器,不可以言去”。召坐赐茶,并御笔书《说命》中篇及金币以赐。拜少保,授醴泉观使。二年(1202年),拜少傅,遂致仕,享年66岁。嘉泰三年(1203)正月以病重致仕,拜少傅,次年卒。

文学成就

谢深甫还以文名著一时,主张文章有气骨,作诗讲性灵。诗人杨万里称其诗如六朝的谢朓。著有《东江集》,今已佚,尚见遗文佚诗若干篇。时人郑伯熊有“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的说法。他的“性灵”之说,对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影响很大,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二就有这样的议论:“谢深甫云:‘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袍,使人易于矜伐’”。

个人作品

《天台道中》

溪绕青山路绕溪,山长溪曲路高低。

晴滩浅湿舟如荡,危磴棱层石作梯。

晚照荒村飞鸟入,秋风落木败蝉嘶。

碧云四合长天暮,转使乡关望眼迷。

人物评价

谢深甫自参加执政以至担任右丞相是在宋宁宗初期。当时朝廷内政见之争、学派之争、意气之争纷繁复杂,主要环绕赵汝愚韩侂胄两大势力系统之间进行,是非交错,很难以人定线。在此情况下,谢深甫独立不偏,稳健执中,使朝政不紊,国力增强。他推行的是孝宗以来的恢复政策,故首先要求安民强国。

谢深甫死后韩侂胄掌握大权,朝中无人可以制约,开禧初仓猝发动伐金之战,遭到失败,韩本人被史弥远谋杀,史则怀奸固权,使南宋局面愈弄愈糟。由此反看,就知道谢深甫执政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了。可以说,谢深甫如迟死数年,南宋的历史发展就不会是后来所见的面貌。

宋孝宗: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

史籍记载

《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颖悟,刻志为学,积数年不寐,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以警困怠。父景之识为远器,临终语其妻曰:“是儿当大吾门,善训迪之。”母攻苦守志,督深甫力学。

中乾道二年进士第,调嵊县尉。岁饥,有死道旁者,一妪哭诉曰:“吾儿也。佣于某家,遭掠而毙。”深甫疑焉,徐廉得妪子他所,召妪出示之,妪惊伏曰:“某与某有隙,赂我使诬告耳。”

越帅方滋、钱端礼皆荐深甫有廊庙才,调昆山丞,为浙曹考官,一时士望皆在选中。司业郑伯熊曰:“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深甫曰:“文章有气骨,如泰山乔岳,可望而知,以是得之。”

知处州青田县。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孝宗召见,深甫言:“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静退简默者寡有所合,或邻于立异。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龉,事未及成而已挫抑。于是趣时徇利之人,专务身谋,习为软熟,畏避束手,因循苟且,年除岁迁,亦至通显,一有缓急,莫堪倚仗。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其才,振作之以厉其气,栽培封殖,勿使沮伤。”上嘉纳。问当世人才,对曰:“荐士,大臣职也。小臣来自远方,不足以奉明诏。”上颔之,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除籍田令,迁大理丞。

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光宗即位,以左曹郎官借礼部尚书为贺金国生辰使。绍熙改元,除右正言,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深甫封还内降云:“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才,固可重而不可轻;以法令堤防天下之侥幸,尤可守而不可易。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

进士俞古应诏言事,语涉诋讦,送瑞州听读。深甫谓:“以天变求言,未闻旌赏而反罪之,则是名求而实拒也。俞古不足以道,所惜者朝廷事体耳”右司谏邓驲论近习,左迁,深甫请还驲,谓:“不可以近习故变易谏官,为清朝累。”

二年,知临安府。三年,除工部侍郎。入谢,光宗面谕曰:“京尹宽则废法,猛则厉民,独卿为政得宽猛之中。”进兼吏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官。四年,兼给事中。陈源久以罪斥,忽予内祠,深甫固执不可。姜特立复诏用,深甫力争,特立竟不得入。张子仁除节度使,深甫疏十一上,命遂寝。每禁庭燕私,左右有希恩泽者,上必曰:“恐谢给事有不可耳。”

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改御史中丞兼侍读。上言:“比年以来,纪纲不立。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罢,则反除以外任;给、舍有所缴驳,不命次官书行,则反迁以他官;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勿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以奔竞得志者,不复知有廉耻;以请属获利者,不复知有彝宪。贪墨纵横,莫敢谁何;罪恶暴露,无所忌惮。隳坏纪纲,莫此为甚。请风厉在位,革心易虑,以肃朝著。”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熹以为不可。深甫言:“宗庙重事,未宜遽革。朱熹考订有据,宜从熹议。”

庆元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再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内侍王德谦建节,深甫三疏力陈不可蹈大观覆辙,德谦竟斥。进金紫光禄大夫,拜右丞相,封申国公,进岐国公。光宗山陵,为总护使。还,拜少保,力辞,改封鲁国公。

嘉泰元年,累疏乞避位,宁宗曰:“卿能为朕守法度,惜名器,不可以言去。”召坐赐茶,御笔书《说命》中篇及金币以赐之。

有余嘉者,上书乞斩朱熹,绝伪学,且指蔡元定为伪党。深甫掷其书,语同列曰:“朱元晦、蔡季通不过自相与讲明其学耳,果有何罪乎?余哲虮虱臣,乃敢狂妄如此,当相与奏知行遣,以厉其余。”

金使入见不如式,宁宗起入禁中,深甫端立不动,命金使俟于殿隅,帝再御殿,乃引使者进书,迄如旧仪。

拜少保。乞骸骨,授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致仕。有星陨于居第,遂薨。后孙女为理宗后,追封信王,易封卫、鲁,谥惠正。

家庭成员

谢深甫是晋太傅谢安第25世孙,台州谢氏六朝时已迁入,为当时从中原迁入的大姓,多居临海、温岭、天台等地。1926年编修的《临海台临八叠谢氏宗谱》、1918年编修的《临海枧桥谢氏宗谱》和1936年编修的《天台榧树谢氏宗谱》及温岭市谢铎的有关史实,确认台州谢氏为谢深甫五世祖谢阎为始祖。谢阎五代末自会稽迁临海。

谢采伯,字元若,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历知严州、徽州、湖州、广德军及大理寺丞、大理寺正、保康军承宣使等,以节度使终。卒赠魏国公,谥文靖。著有《密斋笔记》。

谢渠伯,字元石,号南山,官至朝奉大夫通判澧州,谢皇后道清即其女,卒后追封太师、卫王,谥恭简。棐伯字元常,与其兄采伯同年考中进士,仕至中散大夫通判漳州。

谢汇伯,字元吉,历仕朝请大夫泉州通判、内外宗正丞等职。

谢深甫孙辈中,仕宦益盛。谢采伯有七个儿子:谢奕修、谢奕懋、谢奕恭、谢奕容、谢奕信、谢奕明、谢奕进。其中谢奕修最为荣显,历官秘阁修撰、知温州兼节制镇海水军、知绍兴府、集英殿修撰、宝谟阁直学士等。其他有谢奕懋官至刑部郎;谢奕恭为龙游知县;谢奕容以朝请郎知华州;谢奕信至朝奉郎直宝谟阁、知永州;谢奕明为武翼郎阁门祗候浙江兵马钤辖;只有谢奕进仅及训武郎。谢奕修、谢奕恭号称善书,又精鉴别,收藏历代法书名画甲于一时。

谢渠伯有二个儿子:谢奕昌官至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卒后赠太师,封惠王;谢奕礼至少保、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秦国公,后又追封润王。

谢棐伯有四个儿子:谢奕巽官至朝请大夫知嘉兴府;谢奕谦至宣议郎;谢奕艮至儒林郎监镇江酒库;谢奕晋将仕郎。

谢汇伯有二个儿子:谢奕中历知严州、大理寺卿;谢奕正任职于诰院。

后世纪念

谢深甫墓

谢深甫卒后,以孙女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而追封信王,易封卫王、鲁王,谥惠正,葬五十八都环翠山。墓葬浙江省临海双港(今白水洋镇)水晶坦。现为临海市级文保单位。

标签: 谢深甫

更多文章

  • 韩侂胄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tuōzhòu)(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1194年),与知枢密

  • ​钱象祖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象祖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南宋丞相。本名:钱象祖字号:字伯同号止安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海出生时间:1145年去世时间:1211年爵位:成国公——魏国公钱象祖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

  • 史弥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弥远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

  • 郑清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清之

    郑清之(1176年11月2日—1252年1月1日),初名燮,字德源,又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后期宰相。郑清之少年时跟从楼昉学习,很得楼钥赞赏。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参与拥立宋理宗即位,历任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在绍定六年(1233年)权臣史

  • 乔行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乔行简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浙江东阳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绍熙年间进士,宋理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本名:乔行简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浙江东阳出生日期:1156年逝世日期:1241年主要

  • 李宗勉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宗勉

    李宗勉(?~1241年),字强父,杭州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本名:李宗勉字号:字强父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杭州富阳古城(今常安乡)去世时间:1241年谥号:文清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任黄州(今属湖北)教授。嘉定十四年(1221年)主管吏部架阁,改任太学正。十六年迁国子博士。

  • 史嵩之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史嵩之

    史嵩之(1189年-1257年10月6日),字子由,一作子申,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名臣,尚书右仆射史浩之从孙、右丞相史弥远之从子、提举福建盐茶事史弥忠之子。史嵩之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中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后任襄阳户曹。历任襄阳通判、京湖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要职,经营襄阳,抵

  • 杜范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杜范

    杜范(1182~1245),南宋宰相。字成之,号立斋,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任金坛县尉,婺州司法参军,户部架阁文字,大理寺司直,军器局监丞。端平二年(1235)十二月,任监察御史,弹劾右丞相郑清之用师河洛,兵民死数十万。次年任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时蒙古军进犯江陵,建议沿江帅臣兼江淮制置大使

  • 赵葵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葵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名将、画家、诗人,京湖制置使赵方次子、知静江府赵范之弟。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历官庐州通判、将作监丞、知滁州等职。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

  • 谢方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谢方叔

    谢方叔(1201年~1272年),字德方,号渎山,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人。南宋末年大臣。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权刑部侍郎给事中。淳祐九年(1249年)为参知政事,上书论忠奸之别,请行限田法。十一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对外主张消极防御蒙古,此遂与南宋名将余玠的意见不合。宝佑三年(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