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段思平

段思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3/12/18 16:24:15

大理太祖段思平(893年—944年),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榜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贞迫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即位后,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朝以来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大行分封,笃信佛教,在位8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逝世后由子段思英继位,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基本资料

本名:段思平

所处时代:大理国

民族族群:白族

出生地:大理喜睑(今喜洲)

出生时间:893年

去世时间:944年

主要成就:建立大理国,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年号:文德,神武

庙号:太祖

谥号:神圣文武帝

在位时间:公元937年登基(在位8年)

朝代:大理

人物生平

段思平乃汉裔白蛮;据史料《南诏野史》、《白古通纪浅述》、《滇载记》记载:“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因此可断定段思平是汉裔白蛮。段思平祖上虽然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段思平出生时,家道中衰,已成为没落贵族。

段思平生于893年,此时南诏蒙氏势力已经衰微,宫廷政变叠起。段思平年幼时,每日清贫度日,年纪稍长一点,又在山中牧羊为生。世宦家庭培养出了他的治世才干及文韬武略,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民众,体察民间的疾苦。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被升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当时,南诏社会正处在变革当中,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这几个政权存在大时间都很短,相互更迭时都免不了有一番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段思平经历了郑、杨、赵三家的短命政权,深谙获得各个民族支持的重要性。段思平深知,自己在通海建立的精锐部队还无法和杨氏兄弟抗衡,于是,他联络了其他白族大姓,暗中联系了滇东三十七部,向滇东黑爨等三十七部借兵,并发动广大人民起义,才能推翻杨氏政权。

在当时,历史选择了白族出身的段思平绝不是偶然的。首先,段思平在长期与劳动人民接触交往中最了解人民的疾苦。与郑买嗣等人鲜明区别,段思平一揭起起义的旗帜,就提出了切中时弊,具有很大鼓动力量的口号:“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反映了正在重税繁役下的各阶层人民的呼声,赢得了他们热烈响应和支持。其次,段思平具有组织领导群众斗争的卓越才能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早在他筹划起义的初期,“凡牧牛、牧马,鸡鸣犬吠等处皆云段思平将为”说明段思平的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929年,段思平为了避杨干贞的迫害,暂时离开洱海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从事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在此后七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段思平活动的系统的文字记载,却零星地记录了他在“品甸波大村”农民家里得到“神戟”,在祥云叶镜湖得“神骥”,又去“借兵东方黑爨”。这七年中,段思平一直在进行着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这样,936年段思平率军一举推翻杨干贞统治正是瓜熟蒂落的必然结果。

段思平取得滇东三十七部的支持。与此同时,段思平获得洱海地区高、董两大“白蛮”贵族首肯。当段思平出兵时,高方带头响应,董迎罗则担任了段思平的军师。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2月4日,段思平领导的大规模的起义爆发了。段思平集结了弟弟段思良、郡守高方、滇东三十七部的援军,经过周密的组织和计划,最后各路大军攻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建年号文德。

段思平建立大理之后,还对南诏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都进行了调整。首先是肯定新兴的白族封建主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扶持。如封白族封建主高方为岳侯,除承认其家族在洱海地区原有的领地之外,更赐与巨桥(今云南普宁)地方为其世袭领地;封董伽罗为宰相,亦除承认其家族在洱海地区原有的领地之外,更赐与成纪(今永胜)为其世袭领地;其余洱海地区的白族封建主如杨氏家族的封建庄园,也都得到扩大。对于洱海地区的白族和彝族中的村社农民,则是在承认他们原来使用的土地前提下,减轻税粮负担,宽免徭役三年。对于“凡有罪无子孙者”的奴隶,则一律“赦免”,即加以释放。对于被统治的部族和部落,则解除他们南诏时期的集体奴隶地位,免除奴隶性质的徭役。大理政权终于稳固下来。

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富裕”,生活安定。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段思平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庙号太祖,谥号神圣文武皇帝。

为政举措

段思平即位后,首先按起义前许下的诺言,释放奴隶,减轻赋税,赦免徭役三年。同时,彻底废除六大家族纷争时期的旧制度,改革严苛的酷令。段思平登基后,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罪大者正罚爽,表暴贞良。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废除奴隶制,建立和推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把南诏末年以来各族、各部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

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人物评价

段思平在位期间,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朝以来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大行分封,笃信佛教,在位八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

作为杰出的汉裔白蛮首领和政治家,段思平成功地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推翻了杨干贞的统治,摧毁了奴隶制度,建立了大理国,完成了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推动了大理乃至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轶事典故

有一次,段思平到苍山放牛,有头牛忽然说起话来:“思平为王!思平为王!”山脚下有几匹正在吃草的马也向着他呼叫:“思平为王!思平为王!”回到家中,门前的那几只鸡也对着他齐叫:“思平为王!思平为王!”这些话被大义宁国国王杨干贞知道。他马上下令去捉拿段思平。但几次派人去抓,都因段思平不在家没有抓着。原来,段思平知道杨干贞派人抓他,便连夜往北方逃去。

段思平等逃到品甸后,段思平操起长枪,往帝释山打猎去了。他走到陡峭处,看见一个东西金光耀眼,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副金鞍银辔。他想这东西今后可能有用,于是,他就把它拿到附近的狗街池中去洗擦。这时,从池中跳出一匹头如龙头、身如大象的大红马,它一边大声嘶鸣,一边大步往段思平身边跑来。段思平又惊又喜,就把金鞍银辔给龙马配上,跨上马背,往回家的路上奔去。

段思良和董伽罗尤见段思平空身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回来,感到非常奇怪。段思平刚跳下马来,他二人就追问:“你的马从哪里得来的?”段思平把经过向他俩说明后,董伽罗说:“你得神枪、龙马绝非偶然,这定是天意。”段思平说:“从上关老人相救,到得神枪龙马,我也觉得像是有位神仙在暗中相助。”董伽罗又说:”杨干贞暴虐无道,天怒民怨,神仙对你暗中相助,是助你为主的意思,你不应辜负天意民心啊!”从此,他们就开始招兵买马,加紧操练,准备来日征讨杨干贞。

有一天,一个卖核桃的人来找段思平,送他一麻袋核桃,段思平捡了最大的一个把它磕开,发现壳中有“青昔”二字。段思平把董伽罗请来,问道:“是吉是凶请军师直言。”董伽罗说:“青字是十二月,昔字是二十一日,你当王的日子是十二月二十一日。”段思平听后很高兴,对周围的人说:“我如能当国王,一定好好报答你们,我还要把赋税减去一半,免除劳役三年,保百姓太平安康。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把大义宁国推翻。”众人听了都高兴得三呼万岁。

在攻打大义宁时,段思平把董伽罗请来解释梦境。董伽罗听后笑道:“好梦,好梦,此梦再好不过了!”段思平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说是好梦?”董伽罗说:“公为丈夫,夫字去头为‘天’字,为天子兆也;玉瓶缺嘴,是玉字旁缺一点,即‘王’字,为王之兆也;镜中有影,如人有敌,镜破无影,这是无敌之兆。这三件事,都是好兆头,不必多虑。”段思平听后转忧为喜,当天下午就带兵出战。但一看刀枪林立的关口,他又有点不知所措了。这时,忽然从前面的河水中冒出一位美女,对段思平说:“兵从河尾渡水,马从上、下沙坪齐进,包你一定成功。得国后,国名改为大理。”说完美女就不见了。

出生争议

关于段思平的出世和开国,在大理、洱源、剑川一带,传说较多,流传较广,异说异文都很多。

段思平得神枪、龙马,以及受观音教化的神话传说,不仅有口头流传,在《白国因由》、《南诏野史》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只是不如民间口头流传的那种生动和具体罢了。此外,在众多武侠小说中,也有诸多关于段思平的描写,而且通常被描绘为大理国第一高手,以及六脉神剑的创始人。

段思平的母亲叫阿垣,据说是仙胎降世。那时候苍山五台峰下,有一棵千年老梅树,多年不结果。有一年,这棵老梅树却结出个李子来。这李子见风就长,只几个月便长得像冬瓜那么大。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这李子忽然落下来,摔成两半,一半里面躺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又哭又叫,惊醒了附近的一家姓段的夫妇。他俩刚好无儿无女,就把这小姑娘收养起来。因为她长得又白又胖,就取名叫白姐阿妹。白姐阿妹越长越好看,人又聪明能干,所以村里的许多人都前来求婚,但她一个也不喜欢。加上两个老人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她就一直守在老人身边。

有一天,她到霞移江边去洗澡,见一根断木头忽然从下游一直往她身边冲来,她躲也躲不开,木头碰了她一下,就此身怀有孕。十个月过去,她生下了一对白白胖胖的儿子,大的取名思平,小的取名思良。

家族成员

父亲:段宝龙

母亲:阿垣

弟弟:段思良

段思英

后世纪念

段思平当了大理国王后,由于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措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因此,在他去世后,大理、洱源的不少白族村子都把他尊为本主来供奉。大理银桥乡鹤阳村的老百姓尤其敬重,给他盖了庙,塑了像,每年农历八月十日本主节这天,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他。

文学形象

段思平身为大理帝国的开国皇帝,也是《天龙八部》男主角之一段誉的先祖,一代武学宗师,自创枯荣禅功、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三大绝世武功,是威震当代第一高手。

段思平深谙佛法,建立天龙寺,将佛教定位大理国国教,开辟了大理帝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金庸小说中的枯荣大师、一灯大师均是段思平的血脉。

标签: 段思平

更多文章

  • 段正严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段正严

    段正严(1083——1176),又名段和誉,大理宪宗,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段正严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远方慕之,悉来贡献(《滇考》)。对外臣服于北宋,遣使来朝,拜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宋史》)。段正严虽励精图治,

  • 段智兴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段智兴

    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人物,《天龙八部》主角段誉的孙子。以大理段氏“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号称“南帝”。昔年王重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能阻欧阳锋,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的第二年来到大理,用先天功交换了段智兴的一阳指,以此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却不料

  • 叶绍翁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叶绍翁

    叶绍翁(公元1194年~?),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颖士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嗣于龙泉叶氏。宋光宗至宋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

  • 林逋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林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

  • 徒单镒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徒单镒

    徒单镒(?—1214年),本名按出(或称安舂)。上京路速速保子猛安人,金朝大臣。大定十三年(1173年)八月,考中进士,被授予中都路教授。大定十五年(1175年),被选拔为国子助教。随后被任用为国史院编修官。金章宗即位,徒单镒升为左谏议大夫,兼任吏部侍郎。明昌元年(1190年),升为御史中丞。不久,

  • 公孙策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孙策

    公孙策,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北宋开封府主簿师爷,包拯的得力助手。开封府三口铡刀的设计制造者,懂医术,心思缜密,和蔼善良,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人称再世诸葛。中文名:公孙策外文名:GongsunCe别名:公孙先生、再世诸葛、红笔师爷民族:汉族职业:开封府主簿师爷主要成就:制造了开封府龙虎狗

  • 汪元量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落,汪元量随三宫迁往大都,出入宫中,侍奉元主,曾经在狱中探望过文天祥。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

  • 陈妙常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妙常

    陈妙常,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中文名:陈妙常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尼姑信仰:佛教陈家本来就是临江的官宦之家,只因陈妙常自幼体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削发为尼。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空门多暇。陈妙常好学不倦,她不但诗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岁以后突然容光焕

  • 张玉娘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玉娘

    张玉娘(1250~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及筓,由父母作主,与沈佺订婚约。后沈氏家道中落,张父悔婚,然玉娘发誓终身与沈佺相爱。咸淳七年(1271年),沈佺随父游京师赴试,中

  • 谭意哥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谭意哥

    谭意哥,小字英奴,宋代人。流落长沙为妓,后嫁汝州张正字。谭意哥幼失双亲,及长工诗文,堕为官妓。中文名:谭意哥别名:英奴代表作品:《极相思令》所处时代:宋代谭意哥,小字英奴,宋代人。流落长沙为妓,后嫁汝州张正字。谭意哥幼失双亲,及长工诗文,堕为官妓。哥者,实歌也,即谭意歌。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