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36 更新时间:2023/12/7 13:51:31

野利仁荣(?~1042),西夏大臣、学者,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党项族野利部人。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李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被西夏夏仁宗、李仁孝追封为广惠王。他学识渊博,精通历史,在西夏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把《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译成西夏文,为推广西夏文字,发展西夏文化做出很大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野利仁荣

国籍:中国—西夏

民族:党项族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1042年

职业:西夏大臣

主要成就:创制西夏文

生平简介

野利仁荣(?~1042)西夏开国重臣。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他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国,曾建议根据西夏境“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平以刑赏”,使“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对景宗规定各种制度有重大影响。大庆元年(1036)秉承景宗旨意创造蕃书(见西夏文),成十二卷,字形方整,笔画繁复。群臣上表称颂,景宗遂下令改元,确定为国字,颁行境内。又设蕃汉二字院,分别掌管与宋朝、吐蕃、回鹘等王朝的文字往来。

野利仁荣是党项民族的精英,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他坚决反对“用夏变夷”,即用汉文化取代党项民族文化的全盘汉化方针。他认为“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昔商鞅峻法而国霸,赵武胡服而兵强。国家表里山河,蕃汉杂处,好勇喜猎,日以兵马为务,非有礼乐诗书之气也。惟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严其刑赏,则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可以制中国,驭戎夷,岂斤斤言礼义可敌哉”。他的这些主张,就成为元昊立国的基本方略,也对西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元昊让他担任谟宁令(天大王)之职,是元昊身旁的主要谋士,也是夏国的精神领袖。

景宗正式称帝时,野利仁荣和大臣杨守素实为谋主。立国后,官为没宁令(即天大王),主持政务。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蕃学,又受任主其事,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以蕃文书写,教授蕃、汉官僚子弟,使学成后量授官职。各州也设置蕃学。五年死,赠富平侯。天盛十四年(1162),西夏仁宗李仁孝为表彰其制蕃字功,追赠为广惠王。

历史贡献

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他奉命演绎的蕃书“成十二卷,字体形方整,类八分”,约有6000多字。西夏大庆元年(1037年),元昊下令把他所创制的“蕃书”尊为“国字”,强行在国内推广使用,规定“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在外交文书中,凡与宋朝的文书交往,采用汉蕃文并列,而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交往,则采用双方蕃文并列。野利仁荣还特别重视培养本民族的文化人才,他主持在夏国内建立蕃学,并亲自主讲蕃学,培养了不少精通蕃汉学的专门人才。野利仁荣还倾注大量心血,把汉文的《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译成西夏文,为推广西夏文字,发展西夏文化做了大量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夏国人民尊为“圣贤师”。大约创作于夏仁宗乾祐十六年(1185年)的一首名为《颁师典》的西夏文诗歌中,曾赞扬了野利仁荣造字和办学的功绩。诗歌在叙述了汉族、吐蕃族各有文字后写道:“各有语言各自爱,各有文字各自敬;吾邦亦有圣贤师,伟大名师数野利;天上文星东方出,用字引导西方明;招募弟子三千七,一一教诲成人杰。”野利仁荣还在改定本民族礼乐,建设本国官制等方面,同样有许多重大的贡献。

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野利仁荣去世。元昊“三临其丧,恸曰:‘何夺我股肱之速也!’”赠富平侯。夏天盛十四年(1162年),夏仁宗仁孝再次追封野利仁荣为广惠王。

标签: 野利仁荣

更多文章

  • 沈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沈贵妃

    昭静贵妃沈氏(994年-1076年),开封太康人,宋真宗赵恒的妃嫔,宰相沈伦之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之女。别名:沈贵妃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开封出生日期:994年逝世日期:1076年祖父:沈伦父亲:沈继宗性格:淑德俭朴不奢华夫君: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封才人,大中祥符六年

  • 杨戬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戬

    杨戬(?—1121年),宋徽宗赵佶时期的宦官。宋徽宗即位后,非常宠信杨戬,任命他为彰化军节度使,最后官至太傅。杨戬在京东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区的州县,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还有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处,增收租赋,水旱之灾害也不进行蠲免,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死后,宋徽宗追赠其为太师、吴国公。靖康初年,宋钦

  • 奇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奇皇后

    《奇皇后》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13年10月28日首播的月火剧,由张英哲、郑京顺共同编剧;韩熙、李成俊导演执导,河智苑、朱镇模、池昌旭、白珍熙等联袂主演。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高丽女子奇承娘从身份低微的掌茶宫女成为元朝皇后的故事。中文名:奇皇后外文名:기황후/EmpressKi别名:花斗类型:古装,爱情

  • 拖雷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拖雷

    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年),蒙古族。元朝皇帝祖先,元太祖铁木真第四子。早年参加了攻打金国和西征行动,屡立功勋。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执掌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去世后,按照“幼子守灶”的传统,担任“监国”,拥立窝阔台继位。绍定五年(123

  • 窝阔台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

  • 元定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定宗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

  • 元成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成宗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第二位皇帝(1295年-1307年在位),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阔阔真与大臣伯颜等人

  • 元武宗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武宗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早年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的儒学教育,1299年受命出镇漠北,平息

  • 元仁宗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元裕宗真金之孙、元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元武宗海山之弟。元仁宗早年从李孟学习儒家典籍,通达儒术,倾心释典。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后助其

  • 元英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英宗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元朝第五位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