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霍耀池

霍耀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3/12/30 8:20:37

霍耀池(1892年-1970年)广东顺德县伦教鸡洲乡人,广州近代名中医,华南地区梅花螳螂拳的主要传人,武术家,曾任广州中医公会理事和广州成药公会监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霍耀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顺德县伦教鸡洲乡人

出生日期:1892年

逝世日期:1970年

师承渊源:鲍光英、黄贞庵

医学建树

霍氏其父在港经商,因此出生于香港。12岁在香港追随山东梅花螳螂拳名师鲍光英(鲍光英师承孙元才)习武,后又随著名骨伤科、内科中医师黄贞庵学医。从师十余年,潜心苦学《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并得鲍光英老师卓越的骨伤科、内科真传,文武双修。同时一日三攻,练就一身梅花螳螂拳门武功。因实战功夫了得,名冠省、港、澳,人称「江湖状元霍耀池」。霍氏师成后在香港开设医馆,诊治铁打伤科和内科疾病,并于晚上传授武艺。

个人经历

1941年,日寇侵略,香港沦陷,百业凋零,霍氏回广州在长寿路33号玉器圩隔邻开设医馆。由于医术精湛,武艺超群,慕名前来求医者甚多。霍氏熟悉经络脉穴,治愈了很多病人。长寿路玉器墟大商家李万石来到霍耀池医馆,特邀诊治二公子的断手之伤。在霍耀池诊断为鹰爪功所伤后,便开马取力,右手拿其肘,左手捏起上臂骨,闲谈间手一上托,快如闪电,断手得以医治。接下来,李氏二儿子便能够举起石担。从此,霍耀池医名更是在西关不胫而走,骨伤科方面与何竹林,李广海等当时的骨科名医齐名享誉省港两地。霍氏还集平生医学经验,创造出活脉丹和肾气丹,疗效卓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流传故事

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铁打刀伤唔使怕,奇难杂症有药茶。请找西关霍耀池,妙手回春无差错。”霍氏还与当时南京国医馆馆长焦易堂友善。20世纪40年代,霍氏在一次中西医学术研究会上,针对一位曾经留学的西医学者提出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无科学依据,纯属虚无缥缈的说法时引用中医经典理论,系统阐述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指出辩证施治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并认为中西医学术各有所长,只是源流不同、立场观点各异、研究方法不同、诊断和治疗手段不同而已。两者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才能得到不断发展。霍氏这种观点得到焦易堂先生的高度赞赏,并从南京寄赠亲笔书法题匾“济世活人”。当时,广州著名书法家汤伟辰亦赠给霍氏一首七言律诗“医学精深霍耀池,壶中妙药备当时。丹炼但凭当世计,良心自有上天知。经书博览常终夜,声誉遥传达四夷。国脉挽危凭国手,古来名相即良医。”

谨慎耐心

霍氏虽然当时医名很大,求医者络绎不绝,但其诊治过程始终持着谨慎耐心的态度。并常以“医无杀人之心,而有误人之技;有济世之诚,而无活人之术,则有医不如无医,有学不如不学”一话来告诫门人弟子从医必需具有高度责任感,不能有丝毫轻率大意的道理。霍氏一生钟情于中医与梅花螳螂拳的钻研与应用,但对西医与其它门派武学亦持难得的开明肯定态度,常以“博采众议,勤求古训,包容差别,独立自强”、“同属同类是同流,忠诚团结争上游,同业同心同道德,精诚团结互相帮”等等家训来告诫弟子不同学术门派间必需相互尊重,互相学习,抵制互相攻奸,以达到共同进步的道理。霍氏一生都对不同学术门派互相攻击毁谤持深恶痛绝的态度。

武学建树

霍氏在武学上,功力深厚,步马稳当,拳路清晰,刚柔相济,身手相当敏捷,特别是螳螂铁臂金钩手,以及连环脚法练得相当出色。因实战功夫了得,名冠省、港、澳,人称「江湖状元霍耀池」。在一次新会县霍氏联宗会上,霍氏由于表演精彩出色,得到霍芝庭后人,身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的霍宝树先生赠送“娟美元甲”题匾。霍氏由于武功出众而又有狭义风范,因此武林中有很多佳话。1942年的一天,霍氏路过广州珠江西堤,碰到一日本宪兵和翻译正持枪百般刁难和凌辱几个从北方来的卖艺人,便路见不平,上前去拳脚将欺负人的日本宪兵打翻并把其手枪踢入珠江。霍氏因这次三腿一拳击倒日本宪兵救人的义举不得不终止广州的事业而避走回乡,但事件却被当时广州报界广泛报道,传为一时佳话,这事也正是“山东螳螂霍耀池,始创金钩成大师。一跃连出打三脚,身怀绝技鲜人知。”此美誉的由来。霍氏授武多年,传人无数,早年有所谓「十虎」之徒者如欧潜云、萧锦添、罗牛,黄梓芬等,至今能继承衣?发扬光大者有其儿子霍明森、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等霍家兄弟。在霍氏去世多年后,在广州武术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霍耀池被追赠武术贡献荣誉奖项。一九八四年广州成立「螳螂拳学会」,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等传人均积极参与,近几年成立「广东省武协精武会」,梅花螳螂拳从此更是传人多不胜数,流传于广东、香港一带。

梅花螳螂的发展

据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主席危凤池介绍,鲍光英的「梅花螳螂」主要由刘谈峰、霍耀池传播,霍氏则是是「梅花螳螂」早期在南方的主要传播人。刘谈峰主传北京,故至今未见其风格。而观霍耀池一脉的「梅花螳螂拳」,其风格类似长拳,其理论基础「四击、八法、十二型」等也是出於长拳、与刘谈峰所传理论颇不同。与现今山东之「梅花螳螂拳」风格区别较大,套路亦各有不同。故虽然同名而其实质有别。霍耀池之师傅鲍光英为山东烟台人,生于1883年,原习太祖长拳,光绪末年拜海阳来烟的螳螂拳名家孙元才为师学习螳螂拳,得其真传。于1931年“9.18”事变后前往广东、香港,高挂“山东螳螂拳教斗”设场传艺,在广东、香港、北京及海外传人较多。主要传人有:霍耀池、刘谈锋、张济芬等人。再传弟子:霍明彬、霍明东、潘孝滔、孟正源、麦炳铨等人。

标签: 霍耀池

更多文章

  • 胡应升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胡应升

    胡应升,男,汉族,1872年出生于福建连江,自幼好武,1911年4月27日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牺牲,时年39岁,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烈士陵园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胡应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连江出生日期:1872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业:革命家信仰:三民主义

  • 郭棣活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棣活

    郭棣活(1904~1986),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市。香港圣士提取小学毕业。民国7年(1918年)就读广州岭南中学,直升岭南大学。民国12年7月毕业,赴美国麻省纽毕德佛学院攻读纺织工程。民国16年,毕业考试全学院第一,获美国棉纺同业组织奖牌。同年回国。中文名:郭棣活国籍:中国民族

  • 李纪堂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纪堂

    李纪堂(1874—1943),香港富商,家财千万。虽出身富家,但全无纨绔子弟习气,性任侠好义。1895年结识孙中山,1900年,李纪堂加入兴中会,投身革命,支持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每月资助银数百元。夏,孙中山由日本来港,策划惠州起义,任李纪堂为财政主任,保管帐目款项。李纪堂即捐3万元作起义经费。

  • 杨辉图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辉图

    杨辉图(1911—1987),广东省大埔县人,开国少将,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干事、科长、团政委、纵队供给部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华南粤西军区副政委、广东省军区副政委等职,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匪等。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半

  • 张肇骞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肇骞

    张肇骞,植物分类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对中国植物分类,特别是菊科分类研究,以及北京、华南地区植物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培养了一批植物学人才。中文名:张肇骞外文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永嘉县出生日期:1900年12月逝世日期:1972年1月18日职

  • 何海莹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何海莹

    何海莹,湛江人,生前为广州市云峰粤剧艺术团花旦。中文名:何海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湛江逝世日期:2009年1月12日职业:演艺粤剧演员身高:170厘米何海莹家在湛江遂溪县,有个弟弟在广州读书。在2000年之前,何海莹的生活圈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杨柑镇,她在这里出生,在杨柑中心小学念书,随后在杨柑

  • 程天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天固

    程天固(1889年-1974年)———他是广州走向现代建设的开拓者之一。这位中山人,早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经济学院,硕士。1915年回来办工厂,任广州商会会长,后聘为广东大学法学院院长,1921年—1923年,1929年—1936年,两度任广州工务局长。工务局是新式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

  • 费明仪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费明仪

    费明仪(BarbaraFei,1931年-2017年1月3日),1931年出生于天津,是香港著名歌唱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江苏苏州人,幼居上海,习声乐及戏剧,后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49年移居香港,继续攻习声乐。195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师事奥地利声乐教授洛特·轩纳

  • 梁锦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锦英

    梁锦英(1936年3月----2005年2月4日),广东德庆人,中国硬笔书法的早期开拓者、硬笔书法大师、硬笔书法活动家、教育家。生前为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书法教师,原广州钢笔书法函授学校校长。广州市武术协会太虚拳研究会副会长。中文名:梁锦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出生日期:1936年3月逝世日期

  • 张惠长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惠长

    张惠长(1899-1980)字锦威。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广东中山人。幼时随父侨居美国,1914年入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学飞行。1917年毕业,领万国飞行师合格执照;同年回国,9月孙中山任为侍从副官、参军处副官。1918年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1920年任航空局飞机队第一队队长。1922年升任航空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