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贾至

贾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1/17 13:42:58

贾至(718—772)字幼隣,河南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单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基本资料

中文名:贾至

别名:幼隣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洛阳

出生日期:公元718年

逝世日期:公元772年

职业:唐朝官员、诗人

主要成就: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

中书舍人、御史大夫

代表作品:有诗歌《早朝大明宫》《春思二首》等

爵位:信都县伯

谥:文

人物简介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或麟、隣)。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高适、独孤及等交游。天宝末任中书舍人。安史乱起,随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与李白相遇,有诗酬唱。代宗宝应元年(762),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

贾至以文著称当时,甚受中唐古文作家独孤及、梁肃等推崇。其父贾曾和他都曾为朝廷掌执文笔。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玄宗赞叹“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新唐书·贾至传》)。他所撰册文,当时誉为“历历如西汉时文”(李舟《独孤常州集序》)。韩愈弟子唐皇甫湜说:“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谕业》)指出了贾文典雅华瞻的风格特点。

贾至与当时著名诗人、作家有广泛交游,也有诗名。其诗风格如其文。《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陈述途中感慨,“直叙时事,煌煌大文”(沈德潜《唐诗别裁》),而与王维、杜甫、岑参一起唱和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则高华工整,得意歌颂。但在贬岳州后,诗风变化。《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词句清丽,意境悠远。《寓言二首》更以芳草美人寄喻遭际不遇,古雅而有风骨。所以杜甫曾称其诗“雄笔映千古”(《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贾至集》20卷,《别集》15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文》存文3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早朝大明宫》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人物生平

贾至,河南洛阳人,一说长乐(今河北冀县)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贾至生于官宦家庭。父贾曾官至太子舍人和礼部侍郎。贾至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拜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将军王去荣因擅杀县令,依法当斩。但是,肃宗因惜其才下诏免死罪。贾至谏之,反对赦免王去荣。后被贬为岳州司马,又升为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大历七年,死于右散骑常侍任上。终年五十五岁。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贾至才学出众,为官清正。有诗文集三十余卷传世。

人物存疑

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下称《记考》)即将贾季邻误为贾至。《记考》卷八云:“开元二十三年……进士二十七人:贾至,状元。”注曰:“李华《三贤论》:‘长乐贾至幼邻,名重当时。’”紧接着贾至的是李颀,下注曰:“《唐才子传》:‘李颀,东川人,开元二十三年贾幼邻榜进士及第,调新乡县尉。’”《史话》、沪《录》、沈《录》皆沿误。查《校注》及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下称《校正》)、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下称《校笺》),3本书的卷二《李颀》条正文皆为:李颀,东川人,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校笺》、《校注》还都作了辨析,指出开元二十三年状元为贾季邻,而非贾至,《记考》乃误引原文。傅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第175页亦有如下辩证:又《唐才子传》卷二李颀小传:“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徐松《登科记考》卷八即据此定贾至为开元二十三年状元。但《唐才子传》所载为“贾季邻”,徐松却改为“贾幼邻”,而又以幼邻为贾至。据前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贾氏,所载有贾季邻,长安主簿,其兄季良,奉天尉。其父名玄暐,其时代也在玄宗时。徐松未查《新表》,而遽以贾季邻为贾幼邻,于是定贾至为开元二十三年状元,并在卷九天宝十载明经科贾至名下说:“按,贾至已于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此以进士又应明经也。”可谓失考之甚。其实,据新、旧《唐书》及其它有关记载,贾至并非进士出身,而是明经出身。唐人重进士而轻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出《唐摭言》)之说,贾至怎么会在考上了进士16年后再去参加明经考试呢?据《新表》,贾季邻为贾谊之裔,乃德宗朝宰相贾耽的曾祖辈,世居浮阳,曾官长安主簿。有二子:苕、嶷。

主要作品

送友人使河源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送李侍御

我年四十馀,已叹前路短。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

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

送耿副使归长沙

画舸欲南归,江亭且留宴。日暮湖上云,萧萧若流霰。

昨夜相知者,明发不可见。惆怅西北风,高帆为谁扇?

送夏侯子之江夏

扣楫洞庭上,清风千里来。留欢一杯酒,欲别复裴回。

相见楚山下,渔舟忆钓台。羡君还旧里,归念独悠哉。

寓言二首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汚。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铜雀台

日暮铜台静,西陵鸟雀归。抚弦心断绝,听管泪霏微。

灵几临朝档,空床卷夜衣。苍苍川上月,应照妾魂飞。

侍宴曲

云陛褰珠扆,天墀覆绿杨。隔帘妆隐映,向席舞低昂。

鸣佩长廊静,开冰广殿凉。欢馀剑履散,同辇入昭阳。

对酒曲二首

梅发柳依依,黄鹂历乱飞。当歌怜景色,对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归。

春来酒味浓,举酒对春丛。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

放歌乘美景,醉舞向东风。寄语尊前客,生涯任转蓬。

送陆协律赴端州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江过数杯酒,海内一孤舟。

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

送王员外赴长沙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送夏侯参军赴广州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云海南溟远,烟波北渚微。勉哉孙楚吏,彩服正光辉。

长沙别李六侍御

月明湘水白,霜落洞庭干。放逐长沙外,相逢路正难。

云归帝乡远,雁报朔方寒。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

咏冯昭仪当熊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赠薛瑶英

(注:元载末年,纳薛瑶英为姬,以体轻不胜重衣,于外国求龙绡衣之。

惟至及杨炎与载善,得见其歌舞,各赠诗。)

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

方知汉成帝,虚筑避风台。

出塞曲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春思二首(1)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书法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洒解酴醾。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勤政楼观乐

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

为报延州来听乐,须知天下欲升平。

赠陕掾梁宏

梁子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白头仍作功曹掾,禄薄难供沽酒钱。

答严大夫

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思君独步华亭月,旧馆秋阴生绿苔。

送李侍郎赴常州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2)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3)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西亭春望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君山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

今日相逢落叶前,洞庭秋水远连天。

共说金华旧游处,回看北斗欲潸然。

江南送李卿

双鹤南飞度楚山,楚南相见忆秦关。

愿朱回风吹羽翼,早随阳雁及春还。

送王道士还京

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潇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别裴九弟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送南给事贬崖州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

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重别南给事

谪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来。

闻道崖州一千里,今朝须尽数千杯。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

莫道巴陵湖水阔,长沙南畔更萧条。

诗歌鉴赏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诗是:“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王维的这首和作,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百官,称为“鸡人”。“晓筹”即更筹,是夜间计时的竹签。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宫殿”即题中的大明宫,唐代亦称蓬莱宫,因宫后蓬莱池得名,是皇帝接受朝见的地方。“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冕旒”本是皇帝戴的帽子,此代指皇帝。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仙掌”是形状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衮龙”亦称“龙衮”,是皇帝的龙袍。“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这里即代指贾至。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内容简介

《旧唐书·贾至传》

贾至,天宝末为中书舍人。禄山之乱,从上皇幸蜀。时肃宗即位于灵武,上皇遣至为传位册文。上皇览之,叹曰:“昔先帝逊位于朕,册文则卿之先父所为。今朕以神器大宝付储君,卿又当演诰。累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难矣!”至伏于御前,呜咽感涕。

宝庆二年,为尚书左丞。时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请依古制。县令举孝廉于刺史,试其所通之学,送名于省;省试每经问义十条、对策三道,取其通否。诏令左右丞、诸司侍郎、大夫、中丞、给、舍等参议,议者多与绾同。至议曰:

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周之政尚文,然则文与忠、敬,皆统人之行也。是故前代以文取士,本行也;由词以观行,则及词也。宣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谓之“好学”。至乎修《春秋》,则游、夏不能措一辞,不亦明乎!间者,礼部取人,有乖斯义。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而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贰过”之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艳,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其源,下袭其流,乘流波荡,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夫先王之道消,则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则乱臣贼子由是出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渐者何?儒道不举,取士之失也。夫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赞扬其风,系卿大夫也,卿大夫何尝不出于士乎?今取士,试之小道,不以远者大者,使干禄之徒,趋驰末术,是诱导之差也。所以禄山一呼,四海震荡;思明再乱,十年不复。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风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始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弊,而秦始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故能风俗淳一,运祚长远。秦坑儒士,二代而亡。汉兴,杂用三代之政,弘四科之举,终彼四百,岂非学行道扇,化行于乡里哉!自魏至隋,仅四百载,窃号僭位,德义不修,是以子孙速颠,享国咸促。

国家革魏、晋、隋、梁之弊,承夏、殷、周、汉之业,四隩既宅,九州攸同,覆帱生育,德合天地。安有舍皇王举士之道,从乱代取人之术!此公卿大夫之辱也。

今西京有太学,州县有小学,兵革一动,生徒流离,儒臣师氏,禄廪无由,贡士不称行实,胄子何尝讲习。礼部每岁擢甲乙之第,谓弘奖劝,不其谬欤!只足以长浮薄之风,侥幸之路矣!其国子博士等,望加员数,厚其禄秩,通儒硕生,间居其职。十道大郡,量置太学馆,令博士出外,兼领郡官,召置生徒,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阇序推焉。朝而行之,夕见其利。

议者然之。宰臣等奏以举人旧业已成,难于速改。其今岁举人,望且依旧。贾至所议,来年允之。

广德二年,转礼部侍郎。是岁,至以时艰岁歉,举人赴省者,奏请两都试举人,自至始也。永泰元年,加集贤院待制。大历初,改兵部侍郎。五年,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

贾至,字幼邻,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鸣咽流涕。历中书舍人。

至德中,将军王去荣杀富平令杜徽,肃宗新得陕,且惜去荣材,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至谏曰:“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不易之法也。按将军去荣以朔方偏裨提数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荣善守,陕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谓不然。李光弼守太原,程千里守上党,许叔冀守灵昌,鲁炅守南阳,贾贲守雍丘,张巡守睢阳,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以一能而免死,彼弧矢绝伦、剑术无前者,恃能犯上,何以止之!若舍去荣,诛将来,是法不一而招罪人也。惜一去荣,杀十去荣之材,其伤盖多。彼逆乱之人,有逆于此而顺于彼乎?乱富平而治于陕乎?悖县令,能不悖于君乎?律令者,太宗之律令,陛下不可以一士小材,废祖宗大法。”帝诏群臣议,太子太师韦见素、文部郎中崔器等皆以为:“法者,天地大典,王者不敢专也。帝王不擅杀,而小人得擅杀者,是权过人主。开元以前,无敢专杀,尊朝廷也;今有之,是弱国家也。太宗定天下,陛下复鸿业,则去荣非至德罪人,乃贞观罪人也。其罪祖宗所不赦,陛下可易之耶?”诏可。

蒲州刺史以河东濒贼,彻傅城庐舍五千室,不使贼得保聚,民大扰。诏遣至慰安,官助营完,蒲人乃安。坐小法,贬岳州司马。

宝应初,召复故官,迁尚书左丞。杨绾建请依古制,县令举孝廉于刺史,刺史升天子礼部。诏有司参议,多是绾言。至议以为:“自晋后,衣冠迁徙,人多侨处,因缘官族,所在占籍。今乡举取人未尽,请广学校,增国子博士员,十道大州得置大学馆,诏博士领之,召置生徒。使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议者更附至议。转礼部侍郎,待制集贤院。

大历初,徙兵部。累封信都县伯,进京兆尹。七年,以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标签: 贾至

更多文章

  • 赵文楷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文楷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安庆府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现)人。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生,嘉庆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卒。乾隆五十三年以第二名举于乡,嘉庆元年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由翰林院修撰,仕至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

  • 赵天麟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天麟

    赵天麟(1886.7.6—1938.6.27),字君达,革命烈士,天津市人著名爱国教育家。赵天麟生于1886年,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的官立中学堂(现为天津三中)首届毕业生;后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律系,并成为北洋大学堂首批派往美国的留学生;190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科,获法律博士学位,并被授

  • 任东来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任东来

    任东来,江苏宜兴人,1961年生于吉林长春,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7月开始执教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起担任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2013年5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中文名:任东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吉林长春出生日期:1

  • 汤文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汤文选

    汤文选(1925-2009)湖北孝感人。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

  • 徐溥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溥

    徐溥(1428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南直隶宜兴县洑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至十一年七月(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性凝重有度,居内阁十二年,从容辅佐,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年七十二,

  • 李伯秋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伯秋

    李伯秋(1916-2005.7.18)1916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一个教师家庭,少年时期在沈阳读书,“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1936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中共。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中文名:李伯秋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出生

  • 潘祖仁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潘祖仁

    潘祖仁,男,浙江临海人。1940年毕业于临海回浦中学,后在该校任教,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0起在浙江大学任教,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聚合反应工程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58年他在浙江大学组织创建了我国首批高分子类专业——塑料工学,前后担任该专业及后

  • 柳欣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柳欣

    柳欣,男,1956年12月出生于天津市,2013年10月24日上午因病去世。祖籍江苏省镇江市,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名:柳欣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956年12月逝世日期:2013年10月24日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

  • 尚其亨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尚其亨

    尚其亨(1859年1月16日-1920年9月21日),字惠丞,一字伯恒,号会臣,晚号达庵,清代海城人,隶汉军旗,清朝官员。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第七子和硕额驸尚之隆八世孙。光绪十八年进士。1905年为清政府公派出洋考察。中文名:尚其亨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59年1月16日逝世日期:1

  • 劳崇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劳崇光

    劳崇光(1802-1867),清朝大臣。字辛阶,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道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为广西布政使,咸丰间抚广西八年,镇压太平军及其他起事部队,擢两广总督,同治初授云贵总督。有《常惺惺斋诗文稿》等。中文名:劳崇光别名:字辛阶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善化(今长沙市)出生日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