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袁也烈

袁也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3/12/26 15:24:57

袁也烈(1899-1976),湖南洞口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国民革命军叶挺部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龙州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纵队参谋长、第七军第二十师团长。1939年后,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抗大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基本资料

中文名:袁也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洞口县

出生日期:1899年10月19日

逝世日期:1976年8月8日

职业:军人

人物简介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袁家垅。一九二四年考入桂军军官学校。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连长,第十一军七十二团营长,第二十五军七十二团参谋长。参加过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率所部第三营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2月参加龙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一纵队纵队长,红七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渤海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6年8月,指挥了解放德州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1960年兼任水产部副部长。1963年,担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6年8月8日于北京病逝。

原水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原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党委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袁也烈同志是我党我军很老的同志。林彪、“四人帮”妄想篡党夺权,妄图打倒我党我军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袁也烈同志制造冤案进行诬陷迫害,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加以摧残,致使袁也烈同志于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含冤去世。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大会为袁也烈同志恢复名誉、昭雪平反,以表深切怀念。袁也烈同志是湖南省洞口县人,一九二五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几十年来,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论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还是在同国民党反动派、帝国主义谈判斗争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临危不惧,忘我工作。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党的工作、军队的建设、海军的创建以及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不畏高压和诬陷迫害,为保卫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心脏停止跳动。袁也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我们在深切悼他的时候,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化悲痛为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袁也烈同志于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生平经历

袁也烈将军,一八九九年九月十五日(农历)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今黄桥镇大卜村)。一九○六年开始随父读书,一九一三年入高沙蓼湄小学(今高沙镇中学)读书,一九一九年受业于本村邱寿宇,专习经史国文,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作文含义深刻,文笔流畅。一九二○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一九二一年八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聆听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演讲,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同同学创办《武冈同缝隙有会刊》。以后,经常阅读《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活动,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一九二四年七月赴广州,考入桂军军官学校。一九二五年二月,袁也烈参与策动桂军军校学员起义,反对云南军阀叛乱。六月,加入党的外围织“火星社”,联络同学200多人,投奔黄埔军校,编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从事政治工作。加入周恩来组织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被选为常任代表,开始参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十一月,被选送到叶挺独立团担任第六连连长,开始了戎马生涯。

一九二六年五月,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军,从广东肇庆出发,开始北伐。袁也烈在北伐战争中,身先士卒,勇猛顽强,先后参加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斗,连战皆捷,立下战功。攻占武昌后,被提升为副营长。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袁也烈参加南昌“八一”起义。一九二七年七月,汪精卫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时任叶挺部下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的袁也烈,奉叶挺命令,率队开赴南昌。七月三十日下午,袁也烈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营以上干部会议。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受党的派遣,袁也烈来到广西龙州开展革命工作,任警备第五大队副营长,不久任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一九三○年二月一日,袁也烈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率部参加龙州起义取得胜利,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一纵队参谋长、中共纵队党委书记兼一营营长。

一九三七年七月,袁也烈随徐向前进入山东,肩负特殊使命,被派遣到国民党的石友三部队做统一战线工作。

一九四二年以后,袁也烈一直在山东省清河军区(后与冀鲁边军区合并,改名为渤海军区)勃海军区担任参谋长、副司令、司令员,参与作战指挥。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一九五○年一月,袁也烈调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

一九五二年,袁也烈升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一九五五年年九月,华东海军更名为“东海舰队”,袁也烈任政委,由陶勇出任司令。

一九六0年三月,袁也烈被任命为水产部副部长。

一九六二年,海军党委推荐袁也烈担任海洋组组长。

袁也烈从一九二五年六月参加革命,直至一九七六年八月逝世,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五十一年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党中央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强加给袁也烈的种种“莫须有”罪名和一切诬陷不实之词,统统予以推翻,给予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一九七九年二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袁也烈为革命烈士。安葬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将军轶事

袁也烈南昌起义时下过朱老总的枪,误把朱老总抓起当“俘虏”。1927年7月,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时任叶挺部下第二十四师二团三营营长的袁也烈,奉叶挺之命,率部开赴南昌。8月1日凌晨,随着“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响,南昌城里顿时枪声大作。袁也烈部队就像潮水般冲进敌军营房。经过两小时的英勇冲杀,袁也烈全歼了朱培德部的一个团,胜利完成起义总指挥部交给的任务。这时,南昌城内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袁也烈命令战士在东门一线设置掩体和路障,以防敌军逃窜。忽然,一个40多岁穿国民党军装的军官骑马过来,袁也烈厉声喝道:“站住!”那军官刚翻身下马,袁也烈就带着战士一拥而上,下了他的枪,然后让副官把“俘虏”押进营房,并向指挥部报告。不一会儿,副官慌忙跑来报告,说周恩来告诉他,刚才抓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什么?糟糕!”袁也烈连忙跑去“请罪”。朱德哈哈大笑,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夸奖说:“你警惕性还蛮高的嘛!”三人相视,发出朗朗的笑声。

1931年2月3日,袁也烈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的战斗中身负重伤。随后,他化名袁映吾赴上海养伤。5月15日深夜,一批英国巡捕突然闯入他的住所,搜出党内文件24份,袁也烈和同在学习党内文件的桂仰之被捕。在押解途中,袁也烈机警地告诉桂仰之,敌人审讯时只说文件是袁映吾的,别的什么都不要承认。敌人接连毒打拷问,袁也烈始终坚守秘密。凶狠的敌人当即把袁也烈打翻在地,拖进刑讯室,上电刑、坐老虎凳,妄图逼迫袁也烈屈服。但袁也烈咬紧牙关,始终没有暴露自己和同志们的身份。最后,敌人以“危害民国”的罪名,由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于6月29日判处袁也烈有期徒刑5年,关进提篮桥监狱。1932年7月26日,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依照大赦条例,将袁也烈徒刑5年减至3年零4个月。

袁也烈服刑期满,在释放出狱前,国民党当局迫令袁也烈写“悔过书”,遭袁断然拒绝:“我不是共产党员,无过可悔。”国民党当局遂以“无悔过诚意”为由,将袁也烈转押到苏州反省院。按规定,反省期限为六个月,但直到一年以后,袁也烈才被释放。由于袁拒不书写“反共声明”,院方只好同意他写了一份“弃商就农”的志愿书,将其释放。

释放后,袁也烈千方百计找到了党组织,经北方局审查,决定恢复他的党的关系。后来,组织先后派他到绥远、北平举办抗日游击队训练班。在北平期间,袁也烈任全国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武装部长,对北平各大专院校学生和进步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和游击战术训练,七七事变前,在北平西山组织了为期一个月,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夏令营演习。后来,受训学生大部分转移到各个战场,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去。

七七事变后,受党的派遣,袁也烈到石友三部队作统战工作。在石部期间,袁也烈先后任学兵队队副兼游击战术教员、教导总队政治部主任、石友三部我地下党师、军、军团工委书记

1946年初,时任渤海军区司令员的袁也烈和政治委员景晓村指挥部队北移山东德州附近,准备解除德州伪军武装。1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停战协定。2月5日,由美国、国民党和中共三方代表组成的第十五军事调处执行小组来到德州城东南渤海军区司令部驻地土桥镇。美方代表怀特中校首先以小组主席的身份说明来意,国民党代表刘金明上校油腔滑调,硬把德州城内的伪军称为国军。袁也烈走到军用地图前,义正辞严地揭露自停战协定签署以来,被德州城内伪军抢掠过的村庄位置和人民深受其害的事实,并严肃地指出:“如果德州城内伪军继续为非作歹,那我们的回答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时,怀特中校突然站了起来,盛气凌人地瞪大眼睛,伸出三个手指说:“怎么,你们要攻打城内的国军?我作为一个美国军人,敢断定你们三个月也奈何不了他们。”袁也烈神态自若地面对着怀特,也伸出三个手指说:“尊敬的中校,你是为和平来谈判呢,还是来向中国人民挑战,我也敢断定,如果我们用武力解决城内伪军,请记住,不需要三个月,三天就够了!”袁也烈像在战场上指挥战斗那样,掌握着这场外交战的主动权。经过几天的会谈和执行小组的调处,双方终于就如何在德州执行停战命令达成协议。在协议上签字的国民党军代表是新任德州驻军指挥官王继祥中将,我军代表是袁也烈司令员。人物品格袁也烈处处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待人接物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官架子。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如果因为领导原因在战斗和工作中造成损失,他敢于承担责任,放手让干部大胆工作。他对犯错误的干部,总是伸出温暖的手,耐心教育,热情帮助。对干部群众的生活,经常放在心上,问寒问暖,十分关心。>袁也烈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他的住房条件差。海军机关有人征求过他的意见,准备在海军大院给他新盖一栋住房,但他婉言谢辞了。除组织规定给予的待遇外,他从不向组织伸手。他的衣服破了补了又补,从不多领,搞特殊化。他的专车,罗加和他的小孩都没有专门使用过。有次他的姨妹生小孩,想用他的专车送往医院,但他还是动员他的妹夫,租了一辆小车送往医院。他对家属小孩要求很严,从不要求组织给予照顾。袁也烈献身革命半个世纪,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事业,工作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论是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还是在尖锐、复杂的党内路线斗争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诚积极,临危不惧。袁也烈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刚正不阿,实事求是,在“文革”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精神和肉体倍受摧残和折磨,有病得不到医治。但他不畏高压,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作品

《在黄埔军校中锻炼成长》、《八一的枪声》(收录于星火燎原普及本之八一的枪声)、《回忆八一南昌起义》、《龙州起义与俞作豫烈士》、《苦战七千里》、《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第六年战斗总结》、《我的历史传略》等。

标签: 袁也烈

更多文章

  • 王朴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朴

    王朴(1921年—1949年),又名王兰骏,四川江北县仙桃乡(今渝北区两路镇)人;王朴6岁时随父母东渡日本,于1927年回国。1932年,在重庆第一高小读书,几年后,进入求精中学学习。当年秋季,考取了另一所学校,因支持进步教师,被无理开除。此后,转到外地读书。1938年,在家与几个同学组织自学小组,

  • 杨百川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百川

    杨百川(1894—1956)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马庄村人。1909年后,相继加入袁世凯“新军”、蔡锷的护国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曾任冯部独立一师驻京办事处军需处长,参加“西安事变”中扣蒋行动。中文名:杨百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马庄村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5

  • 吕品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品

    吕品(1918.3—1990.10)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人。1942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创办青岛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此间任青岛美协主席。1956年应北京艺术学院之聘赴京任教,同年应聘任教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1958年后任教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和山东艺术学院,历任彩画教研室主任,美术系副

  • 吴克坚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克坚

    吴克坚(1900—1986),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城关镇一个理发工人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上海加入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1929年,负责保护我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秘密电台;1932年前往苏联学习,回国后出任中共长江局副秘书长兼周恩来随身副官;武汉沦陷后,被派往重庆

  • 应德田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应德田

    应德田(1900—1980),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县,1929年东北大学毕业时,以考试第一名的资格被保送留学美国,先在伊利诺大学学习政治,后到密歇根大学学习市政专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回国,1934年7月到汉口张学良东北军总部任少校科员。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为加强东北军的政治工作,将其总部的政

  • 杨汉烈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汉烈

    杨汉烈(1917—1987),四川广安人。字北魂,1939年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十六期。川军将领,系杨森次子。曾任国民党政府军团、师、军长。1949年12月在四川金堂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师长,西北军区参议室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甘肃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甘肃省委副主任委员。

  • 饶守坤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饶守坤

    饶守坤,江西省上饶市德兴人,1915年出生,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入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闽北独立师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军副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员、吴淞要塞区司令员、海军淞沪基

  • 黄宗迅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宗迅

    黄宗迅,男,汉族,湖北人,中国演员、导演。他曾经在陜西担任过西北晨报以及通讯日报的校对、记者、助理编辑,代表作有《新不了情》、《大刺客》等。其于1976年10月28日在台湾去世。中文名:黄宗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中国湖北逝世日期:1976年10月28日职业:演员、导演代表作品:新不了情大刺客著

  • 黄维纲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维纲

    黄维纲(1897—1943),字震三,号雨辰,河南项城人。国民党中将,抗日将领。曾在西北军任排、连、营、团、旅长,第2集团军训练总监部步兵监,总司令部参谋处长,第二方面军总部参谋处处长。中原大战之后,随部受编,先后任29军38师223团团长,长城抗战时期任112旅旅长至1937年8月。七七事变之后,

  • 孟波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波

    孟波(1916-2015),原名绶曾。作曲家。1916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孟波主要作品有《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高举革命大旗》等,他还促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诞生。2015年3月16日,著名音乐家孟波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中文名:孟波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常州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