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椿

许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4/1/2 19:41:52

许椿(1958-2011年12月20日),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2年参与创办《天津教育报》,198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1986年结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92年创办天津师范大学广告专业,生前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椿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日期:1958年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0日

职业:生前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

毕业院校:天津师范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介绍

2011年12月20日下午3时许,许椿教授在讲台上授课途中突然晕倒,送往天津一中心医院进行了连续几十个小时的抢救,最终因抢救无效,于22日凌晨2点不幸去世。1982-1986年,先后聆听陈祖声、范荣康、胡文龙、李德民、杨伟光、曹仁义诸先生的新闻评论教诲。1986年,在范荣康、红谦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新闻评论论文撰写。

1958年出生,1965年上学,1966年辍学。

1969年10月河南滑县万古公社下乡插队落。

1973年天津市河西区街道电机修配厂烧火工、修配。

1975年进入天津市色织十一厂维修钳工。

1980年参加高考。

1982年参与创办《天津教育报》。

198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

1982—1986年先后在《天津日报》、《人民日报》做实习记者。其中1985年在《人民日报》实习时曾经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

1986年结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1986年开始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讲授广告学。

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新闻评论研讨会。

1986—1989年先后兼任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

1992年创办天津师范大学广告专业,

2003年,参加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宣读论文《新闻评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思想导师》。

主讲:新闻评论学、广告学概论等课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十七篇,出版专业教材四本,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三项,获得国家级奖励一项,省部级奖励三项,获得学校"严师奖"。十六年中培养学生逾两千人。

生平履历

1985年3—6月参加由中宣部新闻局、教育部高教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司举办的广告专业培训班,师从时唤民、洪一龙、陈舜卿、张隆栋、八木信人。1985年6月进入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北京事务所做实习生,1986年进入天津开发区中日合资联谊广告公司(天津美广——日本博报堂)文案,1991年进入深圳安华公司任监理执行,1992年先后任海口海阳装饰广告公司创意设计指导、天津市太阳广告公司创意指导,1993年任天津中天广告公司创意总监,1994—2001年先后任天津开元美术设计广告公司美术设计指导、创意总监、营销策划总监、经理。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11年12月20日下午,突发脑出血,倒在了三尺讲台上,后送医院抢救,医治无效,于22日临晨2点03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三岁。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句话竟是对学生说:“不能再给你们上课了,对不起同学们!”

2012年4月6日,许椿安葬于天津市永安公墓的东草坪墓区。在他的墓碑后面,刻有“胆识同日月,肝胆同昆仑”两句话。

太阳神、天雅口服液、恒安纸业、三维纸业、雅马哈电子琴、摩托罗拉、SEW、圣坦萨罗、ABB、西门子、美特制罐、皇品味精、伊都锦制衣、花内衣、大维服装、特派制衣、金泓达制衣、宝洁公司、上海家化、壳牌石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知识竞赛团体冠军1项,大广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学院奖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11项,金犊奖金奖1项、校长奖2项,银奖7项、铜奖6项,其余各种全国级广告专业竞赛入围奖、优秀奖等100余项,省级一、二、三等奖190余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广告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广告学会中国会员、中国新闻评论学会理事。时报世界华文广告金犊奖评委、中国优秀广告奖评委、天津广告人论坛主持人等。

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评委、评审组负责人、金犊奖大陆评委、复决审评委、大广赛全国评委、华北赛区、天津赛区评审负责人、中国IAI广告年鉴奖评委、中国新闻时评大赛评委、天津市公益广告评委、天津市优秀广告评委、天津市青年广告创意大赛评委等。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参编)《广告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参编)

《中国广告文化史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主编)

不该遗忘的角落,《新闻战线》1985年

产品、品牌、企业形象与商品生命周期三部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

广告创意的最终标准,《现代广告》2002年

天津广告地方志,《广告人》2003年

天津消费者调查,《现代广告》2008年

广告文化研究(天津市社科项目)2005年

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天津市政府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研究项目)2007年

创意产业广告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天津市政府重大研究项目)2009年

“许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许老师不仅有着丰富辉煌的广告从业经历,在教育方面,不仅有着极高的造诣,深受学生爱戴就是很好的佐证。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一个大学老师是不是一位好老师,不是看他的荣誉,更不是看他的职称,看一看他上课时的“上座率”就可以了。许椿老师的课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上座率”,不仅因为许老师那传奇一般的经历,也不仅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更多的是他那颗视学生如孩子般的心,以及那豪情万丈般的人格魅力,当然,还有他那根永远点着的烟,上课也不例外。

“许爷”,是同学们对许椿的尊称,同时也表明了许椿在同学心中的极高地位。

马背上取天下

马背上取天下,是许老师的博客名,最后一篇博文是他晕倒的前几天,逝者如斯,音容犹存。

经典语录

接电话:喂……喂,是,我……我叫许椿,臭……臭椿的椿……

1、许爷第一节课时必教导大家:“唉!我真不知道学校为什么开这课,这有嘛用呢?没用!……好了,这就是我要说的关于这门课的不重要性,上课!”

2、“做娱乐记者的我都不用正眼瞧他们,这个在香港叫狗仔队,在我们大陆就叫狗烂儿”

3、许爷给03新考试发下卷子后,交代:“先别喧哗,有什么不会的,我呆会儿告诉你们……”

4、“看好了,先别忙着答卷子,把卷子对折叠好,误差超过1mm的扣10分,超过2mm的扣20分……”(海树:……上学期明明跟我们05广告的说你们误差超过4mm的就不要交了……交了也过不了……)

5、“我想现在你们怎么都不会干坏事呢?”

“你们每个人要在毕业以前都得干件坏事才能毕业。”

“现在的新闻班怎么都不会干坏事,令人担心。”

6、椿爷的经典名言:“广告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7、名言:“不旷课的学生,没什么出息。不旷课的,不叫好学生。”

8、许爷:“那帮03广告的,我开始都不想搭理他们,连话都不想跟他们说。现在我,……唉,他们都不想搭理我了……”

9、许爷:“……咳,我的课你们还怕过不了?……”

许爷:“……你们问问那些03,02的,我带的每个班都要挂个一两个,你们(指05广告)班六十多个人,至少也挂你们五六个……”

10、许爷:“喂,小5啊,睡,睡醒了吗?”

小5:“……”

许爷:“还有事吗?上课呀!”

许爷:“喂,来,来上课吧……”

11、破车——

许爷的座骑——一辆夏利和许爷一样有名,大家都昵称其为“破车”(汗!这算什么爱称啊?!)

许爷从来不擦车(说是要等下雨下雪让老天帮他擦。晕!),所以车上的土很厚,于是乎,大家纷纷在上面“秀”出自己的“书法”功力……

前两天,有个人在许爷后玻璃上写“破车”二字,结果更绝的是,下面里有一个人跟了一个字:顶!(狂汗!不知这位仁兄是否是上贴吧落下的毛病……)

12、对05广告的说:“这本教材是最好的,不过以后上课不用带……”

13、做人有四种,外方内方,就像李逵,结果被宋江毒死了;外方内圆,就是岳不群,结果也不好;外圆内圆,这是个真小人;还有一种,就是外圆内方,这才是聪明人。你们做人要做外圆内圆和外圆内方这两种人,做个真小人比做伪君子好”。

14、许爷:“知道中国最好的田园诗是什么吗?”

03新闻:“陶渊明的。”

许爷:“他不行,最好的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15、“上大学必须得打一架”

16、“上大学没整过老师怎么能毕业呢”

17、03新:“评论考嘛呀?”

许爷:“恩?恩?什么?”(装做听不见)

“奥,我那天讲的东西只和考试有一丁点儿关系”

“考试带管笔来就行!”

“考嘛?考写字!”

18、“新、新、新闻评论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为什么呢?因为它没什么可讲的……”

19、“你们这帮孩子真可怜,没吃过真正的东西,苹果,黄花鱼都没吃过,你们吃那葡萄比乒乓球还硬,那天我媳妇买了一兜杏,我吃了一个,好么,我说你买的介是杏嘛?介是球形柠檬酸!”

20、“XX新有个女生为考研复习一个星期没洗头……你们考研?你们可以一个星期不洗头吗?”

21、许爷:你们以后有儿子……一定得把他生在原始森林里……

22、许爷:“你们可得记住啊!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啊!”

23、许爷:马克思说过一句胡话:“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根本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那大老虎,大狗熊也会劳动,小蚂蚁可劳动了也没变成人……

24、“总往我车上‘欠债还钱’是不是你们03新闻的干的?最近总有人往我车上瞎写一些东西……”

25、上课接电话:“谁,谁啊?上,上课呢!”

26、“做娱乐记者的我都不用正眼瞧他们,这个在香港叫狗仔队,在我们大陆就叫狗烂儿”

27、“看好了,先别忙着答卷子,把卷子对折叠好,误差超过1mm的扣10分,超过2mm的扣20分……”

28、“我想现在你们怎么都不会干坏事呢?”

29、“你们每个人要在毕业以前都得干件坏事才能毕业。”

30、“现在的新闻班怎么都不会干坏事,令人担心。”

31、“记者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32、“上辈子缺了大德干广告,缺了一般德干新闻.”

33、“不旷课的学生,没什么出息。不旷课的,不叫好学生。”

34、“这本教材是最好的,不过以后上课不用带……”

35、“我不是你们老师,我是你们大师兄,老师不能打学生,但师兄能打师弟,所以要是把我惹急了,我就抽你们!”

36、“上大学必须得打一架”

37、“上大学没整过老师怎么能毕业呢”

38、“凡是加入邓研会的人,不给保研!”

39、学生:“评论考嘛呀?”

许椿:“恩?恩?什么?”(装做听不见)

许椿:“哦,我那天讲的东西只和考试有一丁点儿关系,考试带管笔来就行!考嘛?考写字!”

40、“新、新、新闻评论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为什么呢?因为它没什么可讲的……”

更多语录请百度“许椿语录”

标签: 许椿

更多文章

  • 金嵘轩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嵘轩

    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浙江瑞安林垟人。幼时父母双亡,姐妹见弟六人辗转寄养于亲族家中。稍长,入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金晦。中文名:金嵘轩外文名:JinRongXuan别名:金桐熙,又名金嵘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瑞安林垟出生日期:1887逝世日期:

  • 崔铣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崔铣

    崔铣(1478~1541)明代学者。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世称后渠先生,安阳市人。父崔升,曾任延安府知府、四川右参政。中文名:崔铣外文名:CuiXian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安阳出生日期:1478逝世日期:1541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入翰林,任编修。因得罪大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

  • 陈之遴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之遴

    陈之遴(1605—1666),字彦升,号素庵,海宁盐官人。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与东林、复社名士钱谦益、吴伟业、陈名夏等结交,参与活动。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中文名:陈之遴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海宁出生日期:公元1605逝世日期:公元1666职业:明

  • 郭春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春涛

    郭春涛(1898-1950)字名忠,又名子章(曾化名胡君健)。湖南炎陵县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文系。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及赴法勤工俭学。郭春涛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50年在北京病逝,时年55岁。追悼会由

  • 志锐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志锐

    志锐(1853年—1912年),字公颖、廓轩,号穷塞主,晚号遇安,清朝末期政治人物。满洲他他拉氏,《清史稿》记载他“隶满洲正红旗”,《清故伊犁将军文贞公行状》则说他为“满洲镶红旗人”,清代末任伊犁将军,清代重要的竹枝词作家,也是光绪帝妃子瑾妃和珍妃的堂兄。光绪进士,累迁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甲午中日战

  • 陆小波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陆小波

    陆小波(1882-1973),名锡庚,字小波,江苏工商界著名人士、实业家。出生于江苏泰州,籍贯江苏镇江,幼时入私塾,15岁到镇江源同钱庄学徒。他一生创办了百余家企业、数十所学校,为镇江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陆小波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矢志不渝,深受世人尊敬和爱

  • 汪堂家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汪堂家

    汪堂家,男,1962年5月21日生,生于安徽省太湖县,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师从尹大贻攻读硕士,1986年留校任教。1988年起师从王玖兴在职攻读外国哲学史博士,并于1992年获得学位。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考入安徽劳动

  • 王经燕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经燕

    (1902-1928),女,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江西省永修县淳湖王村人。革命烈士张朝燮的妻子。1923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高中师范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与向警予等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1月回

  • 赵以夫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以夫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长乐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中文名:赵以夫国

  • 马廷鸾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