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景尧

孙景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3/12/29 9:24:11

孙景(1943~2012.07.10),男,1943年生于中国上海嘉定,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系,199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比较文学博士后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原负责人。2012年7月10日凌晨2点18分,孙景尧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景尧

外文名:无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嘉定

出生日期:1943

逝世日期:2012.7.10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孙景尧(1943~2012.07.10),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原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原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生前,还受聘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

196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贵州省铜仁地委、广西大学和苏州大学任过编导、干事、副教授和教授等职,还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校任过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在国内外高校先后开设了“古代汉语”、“戏剧创作”、“文学概论”、“中国先秦散文研读”、“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论专题研究”、“西方宗教和中国文学关系研究”、“中美说书及其研究理论的比较探讨”等课。生前,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文论、西方宗教和中国古代文学关系、口头表演文学比较研究等方的研究,以及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培养,并坚持每年给本科生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主干课,以及“比较文学原著研独”和“中西比较文化”等选修课,每周上课18课时。同时还带博士生、硕士生多人。

出版著译18种,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孙景尧既是国内第一本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比较文学导论》的作者之一(与卢康华合著),又是国内最早开设这门课的教师之一,以及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的《比较文学》一书的主编(2)。主要科研成果有:《简明比较文学》《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主编之一)、《中国百科大辞典》(负责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及其文论部分)、《西方服饰大全》(译著)、《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译著)和英文版的《文贝》(主编)共6册。其中的《中国百科大辞典》《比较文学导论》《简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等书,分获国家级图书奖和省、直辖市的社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和三等奖。

此外,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教委、上海市与江苏省的7个科研项目。生前主持的科研项目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上海市属项目《国人接受入华基督教史论》《比较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原著研读》等三个。

自1985年起,筹备和主持了第一、二、三、五、六、七、八等历届全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活动。1997年,还负责举办了“第三世界视野中的比较文学及其意识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04年、2005年,还组织了全国比较文学高峰论坛学术会。他还多次应邀赴美、法等国参加了第二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学者研讨会、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人物言论

1.做老师就应热爱自己的职业,关爱我们的学生,“要把‘爱’搁心头”,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西部贫穷山区的孩子,做他们铭记在心的“铭师”;做教师就要敬业精进,对每门课、每堂课,不“炒饭”,不做“教书匠”,“要求学生看书自己先看、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先思考、要求学生创新自己先创新”,将学术的发展、自己的研究和新生的情况,化为自己讲课艺术境界的“三位一体”,并与学生一道求真求实和为人做人。

2.老师、教师、教授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人类文化文明的承前后者,在将我引上比较文学专业之路的众多前辈先生中,有的是我的老师,有的是我的益友,有的是忘年之交,有的是异国知己,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已仙逝他去,然而他们对比较文学的贡献,给我的种种教益,以及他们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广阔胸怀,是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的。我总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前不如前辈,后不及后学”的比较文学“中介者”,但我愿意并尽力将我所知前辈的治学风范,告诉比我年轻却又无缘结识他们的莘莘学子;我还非愿意借此,向我的各位老师深表敬意与谢意!向我的学生表示我的真诚和实意。

3.希望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好老师的每一堂课、答好每一道题、读好每一份参考资料、做好每一次作业、思考和探讨每一个问题、参加好集体的每一项活动、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寸光阴,让每一个“一”,都是在锻造我们通向辉煌未来的基石和保障,使自己大学时代的黄金岁月永远都无怨无悔、无悔无怨!

4.传承前辈为我们留下的高尚师德,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去影响学生;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精湛的讲课艺术去引导学生;要以育人为本,以生为本理念去热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教学研究成果

《比较文学导论》(与卢康华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译著),漓江出版社,1987年;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简明比较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

《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文贝-中国比较文学学刊》(英文版)六种,漓江出版社,1984-1991年;

《西方服饰大全》(原名:西方服饰史,译著),漓江出版社,1992年;

《比较文学》(与陈惇、谢天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国百科大辞典》(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部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认识“自我”和“他者”的沟通之道:简明比较文学(重写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比较文学经典要著研读》(双语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对比较文学始于19世纪的质疑”,《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2期;

“比较的比较”,《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1期;

“比较研究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对应词”【美】《比较文学与一般文学年鉴》1985年;

“中西文学关系的‘T’型研究”,【德】《比较文学的当代趋势》论文集,1987年;

“弹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及其美学意义”,《评弹艺术》11集,1989年;

“首部《中国文学史》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1990年6期;

“为‘中国学派’一辩”,《文学评论》,1991年2期;

“对中美比较文学发展现状的比较诌议”,《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2期;

“美国的‘说书’和‘说书人’”,《评弹艺术》17集,1995年;

“打破欧洲中心,改换比较文学视角”,《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1期;

“全球主义、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3期;

“中美‘说书’及其理论的比较初探”,《评弹艺术》20集,1999年;

“‘扶南’:中西文化早期媒介复义形象特点探”,《东方丛刊》1期,2000年;

“中西文学关系研究的‘有效化’-兼论‘影响研究’和‘世界性因素’”,《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3期;

“跨文化研究的有效性”,《季羡林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文化与环境:从奥斯汀到哈代”。《新文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生态批评,文学理论与生态学的真实性”,同上;

“美国口头表演文学理论与评弹传统论述的比较初识”,《人文研究与探索》,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

“不该忘记的诤友”,《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6;

“近三年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问题”,《第7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2002年8月;

《成在此,败在此:解读唐代景教文献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4期;

《比较研究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

《比较文学的研究之道-可比性》,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4期;

“文学与副文学研究探”,《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11期;

“文化热中的思考与探究”,《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6期;

“论伊安的口头文学表演实质和柏拉图的误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7-2000年;

“中国百科大辞典·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部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八五重点书目研究项目,已于1996年完成;

“苏州评弹同美国说书的比较研究”,江苏省教委项目,1994-1996年,已完成;

“中美口头表演文学比较研究”,江苏省社科项目,1995-1997年,已完成。

市教委项目:“比较文学概论课程”,2001-2003年,已完成;

市学位办的市属博士学科点建设基金项目:“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和传统文艺的现代化”,(GB0111)2001-2004年;

市学位办的上海市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项目:“比较文学批评史”,2001-2003,(CE01003);

市社科项目:“国人认识入华基督教史论”(CW0329);

《比较文学》(主编2),1997年获“国家级重点教材”,1999年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简明比较文学》,获第三届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的荣誉奖等;

《比较文学导论》,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85年;

《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善的调研报告》,2003年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三等奖。

标签: 孙景尧

更多文章

  • 卢根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卢根

    卢根(1888-1968)广东省香山县人。在我国的电影产业早期,全国的电影院基本上掌握在三个广东人手里,他们便是卢根、曾焕堂和罗明佑。其中,有着王者之称的卢根,也是天津早年最为著名的电影实业家,他创造了那个年代天津电影业的辉煌,被称为电影界的“华南王”。他在天津的10年岁月,对电影事业进行了不懈地努

  • 周昔非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昔非

    周昔非,字汝南,别署海天庐主人,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1928年8月生于长春,1948年就读于私立长春文法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白山印社副社长、中山书画社社长、吉林省文史馆特邀馆员、北国书画社副社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吉林省书画

  • 张光藻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光藻

    张光藻(1815年-1891年)字翰泉,安徽省广德县人。清咸丰年六年(1856年)进士,历任河北曲周、望都、寂县、邢台等县知县,正定府知府。同治九年(1870年)三月任天津知府。中文名:张光藻别名:翰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德县出生日期:1815年逝世日期:1891年职业:进士,知县,知府主

  • 蔡彦敏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蔡彦敏

    蔡彦敏,女,1961年出生。中国著名诉讼法学家、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蔡彦敏作为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积极组织和参加培训全国各大学的新诊所教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环球法律评论》上主持发表了《诊所法律教育》学术论文专栏,并多次代表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在美国、柬埔寨、阿根

  • 萧赞育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赞育

    萧赞育(1905—1999),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曾任国民党中央军政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武汉行营政治部主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主任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扫荡报》及《和平日报》总社长等职,1949年到台湾后,任“中华文化基金会”董

  • 袁柯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柯

    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中文名:袁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新繁县出生日期:1916.7.12逝世日期:2001.7.1

  • 许孟容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许孟容

    许孟容(743—818),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也。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赵赞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表为判官。贞元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四迁侍御史。李纳屯兵境上,扬言入寇。建封遣将吏数辈告谕,不听。于是遣孟

  • 尹直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尹直

    尹直(1431—1511),字正言,江西省泰和县沙村镇高垅村委尹家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为翰林院正七品编修。成化中,历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修《英宗实录》,正德中卒。谥文和。中文名:尹直别名:正言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出生地:江西泰和出生日期:1431逝世日期:1511职业:

  • 张直中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直中

    张直中,男,1917年4月生,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发展我国动目标显示雷达、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相控阵预警雷达等工程的倡导人;发展我国脉冲压缩雷达技术、脉冲多普勒雷

  • 刘珝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珝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中文名:刘珝别名:刘叔温、东刘先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寿光市(今属青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