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珝

刘珝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55 更新时间:2024/1/19 22:31:42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珝

别名:刘叔温、东刘先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寿光市(今属青州)

出生日期:1426年

逝世日期:1490年

生平简介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山东寿光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明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1474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人称刘阁老。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嘉猷赞翊”。不久升任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受命编《文华大训》,书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弘治三年(1490年)卒,谥“文和”。弘治皇帝御赐祭联:忠禆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有《古直文集》、《青宫讲义》等传世。

著述情况

山东省青州市刘氏后人编辑的《刘珝诗文集》,于2005年春出版发行。由刘序勤搜集整理资料、隋同文撰文、田立胜作序,刘珝后裔序勤、序俭、序景三兄弟出资编印。该书以山东图书馆所藏明代刘鈗辑编的《刘古直文集》为基础编写资料,还将新发现的刘珝诗文二十余篇编入本书。另外《刘珝诗文集》中还收入了现代研究文章《刘珝年谱》、《刘珝墓与昭贤祠》等。《刘珝诗文集》是数百年来第一部全面宣传、评价刘珝的重要书籍。

2006年在山东省威海市发现了刘珝《新建环翠楼记》的残碑。弘治二年(1489年),奉旨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莅威视察时,将威海卫等卫所的城池及墩堡整饬一新。他的功德感动了威海卫及周围卫所府县的官员和兵民,自愿捐俸修建环翠楼作为纪念。委托总督备倭将军姚升,请求优礼在家养老的刘珝为环翠楼作记。是年刘珝已64岁,欣然命笔写下《新建环翠楼记》。

人物家世

刘珝七世祖刘八公,字寿山,生于1288年,世居下邳县刘马庄,系汉室后裔,元朝延佑年间武举,后官至滁洲总管,1354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滁洲,八公看到元朝政治腐败,民心已失,遂弃官携妻子李氏、儿子刘清、孙子刘聚回到下邳老家,后又辗转数月到达青州府寿光县北阳河村(今属青州市朱良镇),看到此处人杰地灵,遂于此处定居。

刘珝曾祖刘让治家有方,家道渐殷,乐善好施,深得乡邻称赞。有子三人:良臣、良弼、良佐。

刘珝祖刘良佐(1367年-1427年),行三,性格豁达、爽慨刚方,善数算,通律理,文才横溢,闻名府县。洪武年间莱州发生大旱,知县江旗与刘良佐乃同窗好友,有莫逆之交,于是来向青州刘良佐借粮救灾。良佐慷慨答应,借给莱州人民五十七担粮食。青州知府睢叔端得知后随逐级上报,表彰刘良佐之义举。刘良佐病重时,嘱咐其子甄、昺、著、冕,把众乡邻的借粮券、据全部当众销毁。众乡里感其义举立碑颂扬。刘良佐的高尚品德,对刘氏明清两代七进士、九举人及皇恩荫封数十人的为官清廉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珝父刘昺(1401年-1489年),字宗彝,号松溪。妻李氏,赠一品夫人。昺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有《少龄集》、《中岁集》、《暮年集》传于世。刘昺生六子:环、球、珝、珽、琬、玥。

相关史料

《致仕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刘公墓志铭》:

弘治三年春三月六日,致仕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刘公,卒于家。礼部以闻,上深嗟悼,遣官祭葬,赠“太保”,谥“文和”。以是年十一月六日,葬于先茔之阳。其子钫,衰绖诣济南,泣血奉状请曰:“先人有遗言,志吾墓者,必托吾同仁兄。”呜呼!公知我者,以是命我,我虽不文,何忍辞?

按状:公讳珝,字叔温,别号古直,世居青之寿光阳河社。高曾以来,世系之详,已载厥考松溪先生墓碑。公生而颖悟,气识豪迈。甫五岁时,有一老人相曰:“是儿面有纹类丞字,后必为相。”八岁能文,过目辄成诵。正统甲子科,公年十九,以壁经赴省闱,道经临淄,适河水泛溢,仆马俱溺,公水行半里余,神色自若,人大以为异。既而果高第。

乙丑,会试弗利,卒业成均。大司成李公时勉,喜其才思敏捷,每试居优等。登戊辰彭时榜进士,选入翰林进学,改庶吉士。乡先达许道中先生尝谓人曰:“此子文有气焰,异时必为社稷臣。”

已巳,授翰林编修。景泰丙子,升修撰。天顺丁丑,升春坊中允,日侍青宫,分番适讲,上而天命精微,下而闾阎疾苦,与夫前代治忽之由,贵戚专擅之渐,恳恳详言,无少忌讳。甲申,宪宗嗣位,以宫僚旧臣升太常寺少卿,兼侍读。成化丁亥,预修《英庙实录》成,升本寺卿,仍兼旧职。眀年,升兼侍读学士。一日,闻母遘疾,上章乞归省。诏许驰择以往,赐白金褚币。抵家,母喜其归,疾愈。越辛卯,竟以宿疾卒,上赐葬祭。公哀毁逾礼,庐于墓侧,乡人为之感化,号其里曰“仁孝”。

服阕复职。甲午,升吏部左侍郎,犹与经筵。公在部,事无巨细,必揆诸所学,以公不以情,亦不为苛细、矫激之行,士论伟之。乙未,升兼翰林学士,擢入内阁。公既受命,益勉修辅,凡军国大事,独能果断,无首鼠退后之疑谋,有批鳞直前之勇气。入则告其君,出则不使人知,天下阴受其惠者多矣。至于大制作,多付于公,公援笔立就,略不构思,而曲尽其情,屡称上意。由是宠命愈加,赐赍稠叠。

丁酉,升户部尚书如故。戊戌,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壬实,纂修《文华大训》成,升今职,进阶光碌大夫、柱国。曾、祖、考三代,赠封如其官;祖妣及妣并妻,俱赠封一品夫人。

乙已,妖人李孜省辈以左道乱政,动摇国本,公独毅然抗言,邪谋遂沮,宗社赖以奠安。是年九月,公以疾,兼念亲老,乞归。上允其请,赐玺书金币、金织袭衣,给驿以还。仍命有司,月给食米五石,岁拨人夫八名,优礼之隆,实出异数。

公既归,奉养松溪先生备至。优游林泉,父子兄弟天伦之乐,世无与俪。松溪先生一年卒,予往吊之。无几,公酬往吊之礼来济南,逮执手言别,方将以后会为期。孰谓天不慭遗,而遂永诀,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公尝一典春闱试,三读进士卷,人咸服其精鉴。平生为文,理完而气正,喜行草,尤善吟咏,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生于宣德丙午五月二十五日,春秋六十有五。配张氏,继配马氏。子男六,长钫,授礼部司务;鋐,卒;鎡,登庚午乡荐,与公同月卒;张出也。鈗,恩授中书舍人;锦、铨尚幼;女一,洁贞,马出也。孙男三人:澄甫、渊甫、涷甫。

呜呼!天地间有正气焉,日月以之而光照,海岳以之而流峙。在人则为忠臣,为孝子,人虽殁,其气则千载获生。公之为子,则显亲而扬名,克尽其孝;为臣,则引君当道,克尽其忠。是以人主察其深诚,天下仰其大义,鬼神录其阴功,史册炳其伟绩。身虽殁,而名永存焉,是宜铭。铭曰:

公之文章,玉振金声,如咸英韶濩。

公之相业,孤忠大节,如姚宋房杜。

履道德之坦途,辟仁义之正路。

天下望其风采,缙绅遵其矩度。

扶前星于颠危,殄氛祲于阴冱。

屹中流之砥柱,障狂澜于东溯。

惟正直之是持,虽摈弃而不顾。

时虽晦丙吉之功,天必圣明之悟。

感故人之见知,托予文以志墓。

忍擦泣而铸词,系千载之哀慕。

济南尹旻撰文,卢氏耿裕书丹。

《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致仕赠太保谥文和刘公神道碑铭》:

成化已巳九月,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寿光刘公上章乞致仕。宪宗皇帝以公为旧学之臣,重违其志,乃赐玺书,令驰驿归。命有司月给米、岁给仆夫赡用,恩礼甚厚也。公既归六年,为弘治庚戌三月六日,以疾卒,享年六十五。其孤鈗,幼而知礼,求告于朝,诏赠“太保”,谥“文和”,仍命有司祭葬如制。鈗复奉其父门生董少卿尚矩状,来求予文,树石墓道。予幸尝从公同在词林,又同侍宪宗皇帝于青宫,相知既久,义有不可辞者。

公讳珝,字叔温,自号古直,姓刘氏,其先下邳人也,元有为总管称“八公”者,避乱徙青州寿光之阳河里,故今为寿光人。曾祖让、祖良佐,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父昺,封如之。曾祖妣彭氏、祖妣郝氏、妣李氏,并赠一品夫人。

公生有异质,颖敏绝伦,幼从故礼部侍郎、宁阳许公学,为文多奇气,人皆称之。年十九,中山东乡试。眀年会试礼部,不偶,卒业太学。与今吏部尚书、三原王公,及前礼部侍郎、襄陵邢公同舍。学业刻苦,志操卓然,大为祭酒李先生所器重。正统戊辰,竞登进士第,改翰林庶吉士。初授编修,历修撰,天顺初升右春坊右中允,命侍青宫讲读。宪宗皇帝登极,擢太常寺少卿,兼侍读。修《英庙皇帝实录》成,进本寺卿,仍兼侍读。已而再兼侍读学士,命修玉牒。俄丁李夫人忧,服除。还任,寻改吏部左待郎。眀年,特诏以本职兼学士,入文渊阁典机务。遂拜户部尚书,仍兼学士。未几,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修《续资治通鉴纲目》成,始进太子太保兼谨身殿大学士,尚书如故。盖又三年,得致仕之请矣。

公美姿容,善谈论,而天性刚直,遇人无矫饰,出语洞见肺腑。典机务者十年,一惟公道自持,或事在所可否,辩论必当。其事上忠诚恳切,多所启沃,谋猷入告,外人莫能知,有所论列亦不存稿。予尝亲闻公谏正数事,如景泰间议迎銮、成化初议孝庄太后丧礼、末年定储位、斥权幸,尤为人所传播。平生事亲至孝,虽贵,左右奉养,无所不至。父性严,或以他怒不食,辄引诸孙嬉戏于前,必得一笑乃已。每受赐物,必先缄奉,得书即跪而读之。李夫人之没,庐于墓侧三载,哀敬笃至。乡人化之,号其里曰“仁孝”。至处昆弟宗族,咸有恩义。与朋友交,虽和而正,率以道义相规。为诗文,清新流丽,自成一家。书法飘逸,尤长于行草,得晋人笔意。其在讲筵者甚久,音吐抑扬,义理条畅,号善敷陈,尤为上所眷注。故虽群小谗谮,竟获保全云。

公初娶张氏,继马氏,俱有贤德,赠封并一品夫人。

子男六:钫,礼部司务;鋐、鎡俱卒,鎡,乡贡进士;鈗,中书舍人;锦、铨,尚幼。女一。孙男三:澄甫、渊甫、涷甫。女二。以卒之眀年,葬于阳河先茔,合张夫人。

兆惟公言论风度,为天下所想慕,真一世之人豪也。

今既不可复见,姑即事状之所述者,表而铭之。铭曰:

伟矣刘公,起于青齐。词林储才,公起其时。

超轶绝尘,有美容义。春坊奉常,连步而跻。

公在史局,直笔无疑,褒贬何心,马迁可师。

公在讲筵,惟古是稽,朗然陈说,祖禹可追。

公在内阁,忠诚不欺,自持此心,以结主知。

启沃则多,治道所裨,曰善谋断,房杜遮几?

端谅之性,易直之资。谓公为简,慎密莫窥。

谓公为疏,臧否得宜。发为文章,其光陆离。

笔翰所及,人获珍奇。屹然立朝,其名四驰。

进岂欲速,而退不迟。明圣在上,奉身东归。

高堂一老,侍养无违。苟乐其志,尚何慕为?

四海望公,再管枢机。孰谓溘焉,天不慭遗。

有讣斯闻,天子曰嘻,是为旧臣,恤典用驰。

爰述平生,表于穹碑,嗟尔来世,有征于兹。

东海徐溥撰文,长沙李东阳篆额,永嘉姜立纲书丹。

刘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

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日讲。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眀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

珝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员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争,得罢西厂。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会珝子鎡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奏之。帝大怒,决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驰驿,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甚厚。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

时内阁三人,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珝既仓卒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

刘珝墓,人称阁老坟,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孝宗为追念内阁辅臣刘珝而敕修,墓园占地数十亩,园内松柏成荫,碑碣矗立,石门、石坊、翁仲、御碑依次排列,肃穆壮观,墓门前额镌有“敕修刘氏世墓”匾额。从葬制规格可见一代名相生前之德望。

建国初期,刘珝墓曾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惨遭破坏,墓碑、石人、石马等精美雕塑俱被砸毁,墓室亦被打开,参天古木砍伐殆尽,如今仅存三株明代古柏。

近年来,刘氏后人广泛搜集原墓地内文物,同时筹资对其重修。如今,弘治帝圣旨、徐溥亲书“敕修刘氏世墓”和嘉靖帝钦赐“昭贤祠”匾额,以及原墓地一对上马莲花石、一个明代马槽及“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石碑和祭文碑、墓志碑、墓道碑等文物已找回,并修复了刘珝墓、墓碑、牌楼、华表、石人、石羊、石柱、石马、石狮等文物,使整个刘珝墓初具规模。

标签: 刘珝

更多文章

  • 张耀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耀曾

    张耀曾(1885—1938),云南大理人,辛亥革命先驱,法学学者。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好学,18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成绩优秀,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学。在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同李根源、赵坤在东京创办革命刊物《云南》杂志,担任总编辑。撰写了《论云南人之责任》等许

  • 徐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徐灏

    徐灏(1919.3.27-1999.8.20),男,1919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东北工学院副教授、教授、机械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有同名清朝学者。中文名:徐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市出生日期:1919

  • 蒋和森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蒋和森

    蒋和森,1928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195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同年秋任新华社记者,1953年至1956年任《文艺报》编辑,1956年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9

  • 黎淳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黎淳

    黎淳(1423—1492),湖广华容(今湖南华容县)人,字太朴,号朴庵,学者称为朴庵先生,今胜峰乡龙秀村人。黎淳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外,著有《龙峰集》、《明实录》、《黎文僖集》等传世。黎淳于弘治壬子年四月十八日逝世,享年70岁。谥号文僖,赐葬华容县黄湖山之原。倪岳撰《黎文

  • 陈贻焮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贻焮

    陈贻焮(1924-2000)字一新,湖南省新宁县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诗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王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文名:陈贻焮别名:一新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4逝世日期:

  • 许椿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许椿

    许椿(1958-2011年12月20日),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2年参与创办《天津教育报》,198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1986年结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92年创办天津师范大学广告专业,生前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名:许椿国籍:中国

  • 金嵘轩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嵘轩

    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浙江瑞安林垟人。幼时父母双亡,姐妹见弟六人辗转寄养于亲族家中。稍长,入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金晦。中文名:金嵘轩外文名:JinRongXuan别名:金桐熙,又名金嵘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瑞安林垟出生日期:1887逝世日期:

  • 崔铣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崔铣

    崔铣(1478~1541)明代学者。字子钟,又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世称后渠先生,安阳市人。父崔升,曾任延安府知府、四川右参政。中文名:崔铣外文名:CuiXian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安阳出生日期:1478逝世日期:1541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入翰林,任编修。因得罪大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

  • 陈之遴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之遴

    陈之遴(1605—1666),字彦升,号素庵,海宁盐官人。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与东林、复社名士钱谦益、吴伟业、陈名夏等结交,参与活动。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中文名:陈之遴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海宁出生日期:公元1605逝世日期:公元1666职业:明

  • 郭春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春涛

    郭春涛(1898-1950)字名忠,又名子章(曾化名胡君健)。湖南炎陵县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文系。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及赴法勤工俭学。郭春涛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50年在北京病逝,时年55岁。追悼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