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来金烈

来金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80 更新时间:2023/12/14 15:08:57

来金烈,(1928—2006),男,192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194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华北兵工职业学校(现中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首任部长,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委,中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基本资料

名:来金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武乡县

出生日期:1928年10月

逝世日期:2006年

职业:兵器工业部部长

毕业院校:中北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部长、人大常委

人物生平

来金烈,男,汉族。1928年出生,山西武乡人。1943年在太行军区三分区炸弹所当战士、工人,后任太行军区军工部二厂二分厂团支部书记。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至1951年,任共青团华北兵工筹委会委员,入华北兵工职业学校(现中北大学)学习。1951年至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兵工总局西南临时工作团团员。1952年至1971年,任西南兵工局四五六厂十一所所长,国营四五六厂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生产长,国营四五六厂副厂长、厂长,国营四五六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至1976年,任援助叙利亚专家组组长。1976年至1979年,任第五机械工业部物资局代局长、生产调度局局长。1982年5月4日至1983年6月20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第一任部长。1979年至1986年,任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兵器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6年至1988年,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军工总监。1988年后,任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1993年任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2006年在北京逝世。1943年6月在八路军129师太行三分区炸弹所当战士。1948年曾获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工厂”一等勋章。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兵工总局西南临时工作团团员,长安机器厂厂长,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部副部长,中国兵工学会第四、第五届理事长,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来金烈同志192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194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太行军区三分区炸弹所战士、工人,太行军区军工部二大厂、二分厂工人、共青团支部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共青团华北兵工局筹委会委员,华北兵工局兵工职业学校学员,中央兵工总局西南临时工作团团员,西南兵工局21兵工厂11所所长,国营456厂车间副主任、主任,456厂生产长、副厂长、厂长、厂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援助叙利亚专家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物资局局长、生产调度局局长,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兵器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军工总监,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2003年经中央批准离职休养。来金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详细介绍

来金烈同志早年就毅然投身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自投身革命以来,不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从事制造、修理武器装备的兵工生产工作,曾多次立功受奖,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仍一直工作在兵工战线上。在国营456厂担任领导工作期间,他注重加强工厂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各项基础工作,使工厂在完成军品生产、试制任务和为企业发展打基础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上级的好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林彪、“四人帮”反动路线的迫害,但他仍坚持认真学习,坚信我们党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并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0年重新工作后,他任援助叙利亚专家组组长。在国外工作期间,他认真组织领导援建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了援建项目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受到叙利亚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为我国兵工行业赢得了荣誉。回国之后,在担任五机部物资局、生产调度局局长期间,他在组织建立兵器工业地区物资供应机构、为兵工企业物资供应保障奠定基础和组织完成军品生产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1979年至1988年,他在担任第五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军工总监期间,分管军品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和领导工作。1988年之后,他在担任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期间,面对军品任务压缩、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而民品生产又一时上不去的困难情况,他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率领全体兵工人,按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和“军工企业要少产多试,保证技术水平不低于世界水平”及“发展外贸”的原则,注重培养和大胆提拔使用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始终把科研放在工作的首位,积极组织进行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狠抓总公司机关的组织和作风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在保证完成军品生产、科研任务的基础上,注重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兵器工业的道路,积极推进开发民品生产,努力改革开放搞活企业,为兵器工业的稳定、转型发展、解困和第二次创业做了大量成效显著的工作,为兵器工业的发展和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总公司领导班子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对兵工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和科研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期间和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兵器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对兵工发展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先进事迹

面临行业萧条巧谏力保兵工

八十年代中期,国防工业面临大规模压缩、订货大量减少的窘境,一批企业没活干,一令人羡慕的兵器行业顷刻间全行业萧条。1986年,来金烈走马上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军工总监,正值此危急关头。

就在此时,有人提出的将兵工行业全部交地方管理的建议得到认同,来金烈心急如焚。他认为,国防工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必须由国家承担。来金烈找到军委主管国防科研的刘华清副秘书长,进行力谏:“刘秘书长,将来我们的军队是要先进的武器,还是要打狗棒!”来金烈所反映的情况引起了刘华清的高度重视,刘华清向中央提出了不同意见。面对一时难以形成共识的局面,来金烈巧妙地提出“先行调研,再做最后决断不迟”的建议。之后,他受命率领工作组深入到兵工行业和当地政府进行调研。真实情况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地方政府不愿意接受军工企业这个包袱,企业下放地方的预算费用需要一百多个亿。这种客观情况及所需费用远远超出了提议者的想象,故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兵工行业由于来金烈的“巧谏”而得以保全。

追随时代步伐开创引进先河

1988年12月25日,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成立,目的就是把整个兵工系统推向商品经济的第一线,来金烈出任总经理。面对巨大转折的严峻“现实”,来金烈率领全体兵工人从焦虑与疑惑之中挣脱出来,走出深宅大院,踏上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兵器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来金烈的引领下,生产企业不仅很快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工艺设计相近且适销对路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军品摊子逐步得到调整、收缩和提高;不仅推出了嘉陵、长安等一批优秀品牌,更重要的是使我国的常规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仅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金烈又把目光盯在了引进先进技术上。1989年9月,苏联解体,来金烈判断:目前俄罗斯经济困难,此时,开展对俄技术合作对我十分有利。

在征得有关领导支持后,来金烈受命组团访问俄罗斯,并大胆提出了“以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为主,必要时引进生产许可证”的合理化建议。

曾亲历这一过程的有关人员这样评价:“来总开创的对外引进不仅使我国的某些常规兵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兵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创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亲民更添魅力垂范律己宽人

来金烈为人处事的哲学是赤诚厚道,一视同仁。早在太行兵工厂时,来金烈就十分重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到重庆456厂后,他联系群众的作风没有变,甚至对许多人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都了然在心。当了部长后,他还经常走出去登门造访,或商谈事情,或倾听意见,或嘘寒问暖,或探视病情。

来金烈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豁达仁厚,亲如家人,然而他对家人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来金烈的夫人调北京后在部下属的所里工作,她每天都是坐公共汽车上班,一直到退休。不少人到她退休时才知道她是部长夫人。

2006年7月21日,78岁的来金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遗体告别时,出乎组织者的意料,从陕西、山西、重庆等不少京外兵工企业的人员自发地来了,合作过的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日本铃木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代表来了。公墓的工作人员说:“好多年没有这样大的场面了。”

的确是,“好多年没有这样大的场面了!”来金烈却在他的人生中铸就了多个大场面。他在病重期间仍执著撰写的《太行山上的兵器工业》一书为他的军工行业奋斗史又平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从太行山走来,当时光回转了大半个世纪,太行山上的艰苦岁月、兵工生产仍在他的心中不断回现——这当是来金烈一生最难忘的大场面和最闪亮的情结。

标签: 来金烈

更多文章

  • 任政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任政

    [RénZhèng]任政(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顾问、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顾问。中文名:任政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黄岩路桥镇出生日期:1916年2月25日逝世日期:1999年

  • 赵家骧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家骧

    赵家骧(1910—1958),字大伟,河南汲县人。赵家骧的曾祖父曾辅佐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父母亲都是河南望族,赵家骧的童年生活具备传统中国乡绅家庭的风范,亦憧憬军旅生活,当吴佩孚在洛阳招收幼年兵时,赵家骧便报名应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直系战败,赵家骧同幼年兵被俘入奉天,随后进入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

  • 胡以晃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以晃

    胡以晃(约1816——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早年与洪秀全,冯云山同谋起义。1851年(咸丰元年)12月在永安(今蒙山)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5月于天京(今南京)奉命西征,11月攻克桐城,舒城。次年1月围歼清安徽巡抚江忠源部,攻克庐州(今合肥),因功封护国侯,后进封豫王。1855年与

  • 程德全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程德全

    程德全(1860年—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本良,重庆市云阳县人,本籍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今苏州)。曾担任清朝奉天巡抚、江苏巡抚,辛亥革命中“反正”加入革命军,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务,后退出政坛隐居上海。晚清末年,既得利益集团不愿革新变法,以虚假维新应付下层人民,以致乱局已定、不

  • 裴昌会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裴昌会

    裴昌会(1896年—1992年),字同野,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副主席,爱国起义将领。潍坊市潍城区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梅葆琛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梅葆琛

    梅葆琛(1925-2008),梅兰芳的第四个儿子。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但他并未从事戏曲工作,曾经担任北京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业余爱好胡琴,先从王少卿学习,后向徐兰沅先生请教,曾在业余演出中伴奏梅派剧目。梅葆琛写有《怀念父亲梅兰芳》等书籍。中文名:梅葆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泰州出

  • 裘沛然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裘沛然

    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中国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裘沛然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 杨明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明煌

    杨明煌(1960年4月23日-1995年3月16日),台湾著名音乐人。毕业于中原大学数学系,1985年加入歌林唱片公司,为诸多流行歌手制作音乐。1995年3月16日因车祸去世。中文名:杨明煌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台湾出生日期:1960年4月23日逝世日期:1995年3月16日职业:音乐人1960

  • 赵子虬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子虬

    赵子虬(1897年6月~1996年12月30日),四川老武术家,字正清,男,汉族,四川广安东岳乡人,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和重庆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擅长峨眉派武术。从六、七岁起就跟民间武术能手学习武艺,身灵步捷,功底扎实。三十年代,赵老在华中大学出任体育教师时,三次击败前来挑战

  • 邱妙津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邱妙津

    邱妙津,女,台湾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学法国,1994年进入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临床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杀身亡,享年仅26岁。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深远,代表作品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中文名:邱妙津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