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平

冯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89 更新时间:2023/12/14 10:46:51

冯平(1899-1928)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曾在上海文化大学和广州大学就读。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8年5月,由于中共党内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平

别名:冯风蕃,冯茂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海南省文昌县

出生日期:1899年3月

逝世日期:1928年7月4日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双百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冯平,1899年3月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大昌乡美德村一个贫农家庭。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原名冯风蕃,表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

八岁进村中“育民学堂”读书,学习用功,每学期考试都名列前茅。

高小毕业后,考上了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

中学毕业后,他到泰国看望父亲,表示想筹款上大学。

但父亲是一名工人,家里经济不宽裕,无法负担他的读书费用,后得到一位旅泰华侨的资助,到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又回到广州念大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使他认识到只有走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拯救苦难的祖国。

五四运动时期,冯平是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多次带领海南的进步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洪流。

1921年夏,在旅泰华侨的资助下,回国考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攻读。

1923年,被中共党中央选送到苏联留学,先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攻读军事。

1924年12月1日,被中共旅莫支部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5月毕业后,他与同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一起学习的杨善集回国,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

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回琼,公开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年2月,任广东省农民协会琼崖办事处主任。

1926年6月,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兼军事部长。

1926年8月,任琼崖农民协会主席。

1927年1月,琼崖农民协会创办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冯平任所长。

蒋介石发动革命叛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海南岛进行大屠杀,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琼岛。根据广东区委的指示,将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琼崖特别委员会,冯平当选为特派委员。特派委员分头到各地进一步发动和组织群众,领导“农军”、“讨逆军”向反动派进攻,开展革命武装斗争。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冯平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参加领导全琼武装总暴动,创立工农革命武装。后任中共琼崖特委军委主任兼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琼崖工农革命军总西路军总司令,领导琼崖西路的澄迈、临高、儋县三县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开辟、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7月,上级特决定将各县的革命武装统一改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并成立讨逆革命军司令部,冯平任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

1927年9月上旬,琼崖特委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冯平在西路,统一组织指挥澄迈、临高、儋县三县的暴动。

1927年10月,率部在儋县新州镇等地连续打击敌人,军威大振,讨逆革命军不断发展壮大。

1927年11月,讨逆革命军改称工农革命军,继任总司令兼任西路总指挥。

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按中共中央决定改称琼崖工农红军,任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红军总指挥。

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及谭秀独立团4000余人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围剿”,冯平被迫率部转移。

1928年4月初,冯平在太平北方村召开西路红军扩大干部会议,讨论扩大红军和打仗问题,会议原准备开9天,但会议进行到第7天,敌人就来进攻了。敌军大兵压境,冯平立即率部转移。

1928年5月,西路指挥部和西区县委在西昌联系召开了两天紧急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对付蔡延锴的“围剿”问题。会后,冯平和60多位留下的红军指战员,送别东调红军队伍后,编成小组,分散进行隐蔽活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张贴布告:如抓到冯平赏1000光洋,抓到其他红军干部赏500光洋,打死割头的赏300光洋。

1928年5月9日,由于叛徒出卖,冯平在琼山县西昌地区仁教岭被国民党军包围,弹尽负伤被捕。

冯平被捕后,敌人将他从西昌抬回澄迈县金江市,大造舆论,把他缚坐在竹椅上,由四个白军抬着“示众”。

澄迈县党组织千方百计营救冯平,准备在敌人把冯平送去海口途中利用武力解救。殊不知敌人害怕途中出事,就改变主意,不送去海口,由蔡延锴亲自到澄迈审问冯平。

1928年7月4日,年仅29岁的共产主义战士冯平,在国民党反动派军警的押送下,昂首从容走向刑场,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

轶事典故

冯平被捕第二天,澄迈县金江墟到处张贴布告,醒目的黑体大字“共匪头冯平被擒”贴满金江城,白色恐怖的消息四处散播。这一天,正是金江墟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里八乡赶来,冯平被捕的布告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老百姓在低声传说“冯平今日要押来金江。”11点多钟,小道消息传来,人们涌向河边,看着对面河岸,金江的水滔滔长流,只见对岸四个国民党兵抬着一个绑在交椅上的青年上船,船越来越近,有人喊:“冯平来了!”原来是国民党军副团长陈国勋及士兵护船过河,冯平上岸,只见交椅两旁绑两根竹,四个“白军”抬着。

老百姓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看望自己的红军司令,受伤的冯平此刻被绑在椅上,面无惧色,脸上流露出激动的神情,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父老兄弟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冯平的慷慨激昂,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气概,立即感染了在场的百姓。

在国民党军刀枪的前后“护送”下,伤痕累累的冯平进入“绅士局”的大院里,由一个连的敌军日夜看守着。国民党没有立即杀掉冯平,企图通过劝降和允诺,让冯平“投诚”和叛变。

蔡廷锴劝降宁死不屈,澄迈县国民党县长王光玮是冯平中学时期的同学。他受上峰指令,到“绅士局”来劝说冯平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归顺国民党。冯平揭露敌人诱降的阴谋,宣传共产党主张,把王光玮驳得抬不起头来。冯平说:“王光玮,你还记得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吗?”王光玮点点头,含羞而去。

冯平被捕消息传来,我党组织千方百计营救冯平。开始,估计敌人会把冯平送去海口,于是,组织了二三千人,带着长矛、钩刀、大刀等武器,在黄竹、白莲一带的甘蔗园路旁山林里埋伏,等押送冯平路过时,冲出来劫走。这些人中,还特别挑选了二三十个年青力壮的人,准备一劫到冯平就抬走。但是,等了好多天没有动静。

蔡廷锴也担心从澄迈押送冯平去海口可能会出事,便到澄迈来亲自审问冯平。

他劝说冯平:“你如改变信仰,可以到省里当官。”

冯平答:“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

蔡廷锴说:“共产党杀人放火。你为什么要当共产党?”

冯平说:“杀人放火的是你们,不是我们。共产党是为穷人、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富人恨她,穷人爱她,我就是喜欢共产主义。”

蔡廷锴说:“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

冯平说:“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你何必白费心机。”

蔡廷锴多次审问,但冯平宁死不屈、昂首以对。蔡廷锴问多了,冯平只重复一句:“我个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请便吧。”

1928年7月4日上午11时,冯平和他的亲密战友符节,被国民党反动派军警押送到刑场。两个战友高唱《国际歌》,向沿途成百上千的人民群众频频点头告别。行刑时,冯平和符节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冯平英勇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冯平牺牲以后,他的战友冯白驹等继承他的遗志,继续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战胜艰难险阻,坚持孤岛奋战。冯白驹对战友们说,冯平同志牺牲了,但他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他号召全体革命战士向冯平学习,把革命斗争进行到最后胜利。

历史功绩

冯平是海南岛早期的革命领导人之一,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冯平烈士,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在海南广为流传,鼓舞着人们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

1919年冯平与王文明、杨善集等带领海南青年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积极响应号召,在琼崖中学礼堂开会声援北京学生运动。

1927年春中共琼崖地委在海口市创办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冯平任所长。这是一所培养农民运动的干部和军事干部的学校。

1928年旧历三月初三,冯平在北芳村召开西路党政军干部扩大会议,讨论进一步扩大革命军和打仗问题。

后世纪念

1957年,澄迈县人民政府在金江镇烈士就义的地方修建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

1983年,文昌县人民政府重修冯平故居。

标签: 冯平

更多文章

  • 司徒非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徒非

    司徒非(1893-1937),名荣曾,号非,字严克。广东开平人。1917年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肄业。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上校团长参加1.28淞沪抗战;后任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9月赴淞沪前线;同年11月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壮烈殉国。因骸骨无存,抗战胜利后曾于广州白云山山麓

  • 吴克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克之

    吴克之(1911-1985),原名吴钟华,海南海口市琼山区美兰乡(今演丰镇)塘内村人。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分校)第十一期毕业生。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入伍。中文名:吴克之外文名:WuKezhi别名:吴钟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851911年9月,吴克之诞

  • 彭嘉庆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嘉庆

    彭嘉庆(1909—1993),江西庐陵人(今吉安)人,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与之同名的还有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厅级巡视员。中文名:彭嘉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庐陵人(今吉安)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

  • 谭政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谭政文

    谭政文(1910-1961)又名谭哲,号藻如。湖南资兴人。幼读私塾,高等小学毕业后,1927年初考入广州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教导团。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务。著有《审讯学》。中文名:谭政文别名:谭哲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南资兴出生日期:1910-逝世日期:1961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

  • 庄田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庄田

    庄田是1907年出生的海南省万宁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广州逝世。中文名:庄田国籍:中国出生地:海南出生日

  • 魏鸣森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鸣森

    魏鸣森(1920年7月24—2007年12月4日),河北省隆尧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将领,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海战前线最高指挥官。魏鸣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榆林基地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海军后勤部顾问等职;为新中国的建立,人民海军的建设,以及

  • 许卓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许卓

    人物简介许卓(1908~1934),原名许崇耆,又名许崇乾、许倬,出生于广州市高梯街许地的一个名门望族。高中毕业后进入日本仕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1924年他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去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夏回国,由周恩来介绍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当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12月,许卓参加百

  • 紫罗莲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紫罗莲

    女演员。广东广州人,读小学对即演粤剧.后参加粤剧团为二帮花旦,1938年在香港南粤影片公司拍摄歌舞片《第八天堂》。1941年主演《醋淹蓝桥》。1952年参加创办中联电影公司,1954年自组紫罗莲影片公司,自编自导自演《马来亚之恋》,主演与参演影片还有《梦断残宵》、《墙》、《危楼春晓》、《朱门怨》、《

  • 罗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罗云

    罗云(1900年10月13日—1968年11月24日),湖南涟源人,1928年参加平江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因作战勇敢,以少胜多,一次歼敌700余名,被红四师誉为“模范连长”,红三军团授予他“三等红星奖章”;长征途中腿负重伤,行动困难,但坚持到达陕北;抗战时期,荣立大功

  • 居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居廉

    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居廉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他初时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