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谢缵泰

谢缵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3/12/12 8:24:37

谢缵泰(1871—1933),字重安,号康如,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华侨家庭,精通英文,其父是澳洲中华独立党领袖之一。16岁时,谢缵泰随家人迁至香港居住,并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后加入兴中会,先后参加孙中山先生策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同时还在报纸上频频发声,宣传革命。不过,在他看来,空有一腔热情,不算真爱国,只有苦研科学、增进中外文武知识,才是尽心爱国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非凡见识,这个热情的革命宣传者,同时成了醉心科学的中国飞艇设计第一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谢缵泰

别名:谢重安,谢康如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澳洲悉尼

出生日期:1871

逝世日期:1933

职业:工程师

毕业院校:皇仁书院

主要成就:研制飞艇,创作时局图

代表作品:《时局图》

人物生平

谢缵泰父名谢日昌,在澳洲经营泰益号进出口公司;母亲郭氏,是旅居澳洲的第一个中国妇女。1938年4月卒于香港。中学毕业后随父到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长于数学和手工技艺。西方飞艇成功的消息传到香港后,引起他研究飞艇的兴趣。他从1894年开始研制,到1899年设计成“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艇身前后有电动机带动的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设计完成后,他欲献给当时的清朝政府,但遭到冷遇。后将图纸和说明书寄给他的英国搭档墨克西。谢缵泰早年曾参加兴中会,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编辑《南华早报》。

是著名的《时局图》的作者。这幅图画极其生动形象地向国人展现了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中国河山的严重危机,令人触目惊心,催人觉醒奋起,很有教育意义。

人物履历

1895年便参加了兴中会。在其名著《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他记下自己观察孙文的印象。1895年5月5日,他会见孙文后写道:“孙逸仙看来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会为建立‘个人’的声望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他认为自己没有干不了的……‘大炮’!”6月23日又写道:“孙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听从他。”

读书期间,谢缵泰对数学和手工技艺甚有兴趣,1894年至1899年间设计出“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由船首、船尾和轮面3个用马达发动的螺旋桨推进,体现了回旋运动的升降原理,解决了当时飞艇的航空技术问题。他曾把飞艇设计图纸寄给荣获巴黎武器展览奖的英国著名枪炮专家马克沁,当时世界上许多报刊刊登了他的飞艇设计方案,轰动一时。第一个华人飞艇设计者,这只能算是谢缵泰人生旅程中的一记淡笔,他在历史上的重彩华章在于他的革命家行为:他参与了辅仁文社光复会、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筹划过武装起义,办过报、写过书、经过商。1938年,谢缵泰在香港去世。

个人经历

谢日昌是当时澳大利亚中国独立党领导人之一,是一个爱国华侨。谢缵泰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12岁时,他曾对父亲许下诺言,长大时一定要回到中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推反清廷,复兴中华。

1887年,谢缵泰16岁,随母亲、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一起离开雪尼,回香港居住,并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在皇仁书院念书期间,他结识了校内外一些爱国青年,其中有杨衢云、周超岳、陈芬、黄国瑜、罗文玉和刘燕宾等。当时,他们常常在中央大道平记船务行和华商轮船公司以及干记船务行和谢缵泰家里聚会,议论推翻满清,进行革命。

1892年3月,他和杨衢云等一班有志青年,在香港百子里第一号二楼创立了“辅仁文社”,以“热爱祖国”为宗旨。1895年春,他参加了孙中山、杨衢云等联合组织的兴中会,总部设在香港士丹顿街18号,命名“乾亨”俱乐部,并筹划于1895年10月26日武装起义,攻打广州,当时他们计划在香港、广州设立据点,联络各地革命同志以及会党、绿林、游勇、防营、水师等,筹措经费,购运军械,以青天白日旗为标志,并配合一些外交活动,企图取得英国支持。在此之前,谢缵泰曾草拟致满清光绪皇帝的“公开信”,在德臣西报,香港士蔑西报以及新加坡和远东其他报纸发表,广为传播,以探测海内外国人对满清政府的意向。但这次武装起义,由于计划在香港被叛徒泄漏给清廷官员,武装起义未及发难就遭到失败了,孙中山和陈少白逃往澳门,后转去日本,谢缵泰则留在香港办理善后事宜。

1899年,谢缵泰结识原太平天国天洪秀全的侄子洪全福,再次筹划组织力量攻夺广州,并获得李纪堂支持军费。1903年,1月25日,洪全福和谢缵泰的兄弟谢缵叶(又名谢子修)往澳门前往广州,准备领导攻夺广州的工作。但当他们刚离开香港不久,设在德忌笠街20号的总部遭到香港警察当局搜查,逮捕了一些人,设在广州和芳村的据点,也被广州满清当局搜获;很多人被捕,洪全福把胡子剃掉,化装逃脱,第二次攻夺广州的企图又告失败。

1903年,谢缵泰在香港创办《南华早报》;致力于革命宣传工作。1924年,他在《南华早报》发表了英文日记体裁的回忆录《中华民国革命秘史》,记述了兴中会的有关活动,保留了一些较重要的史料。

谢缵泰晚年专心钻研古代中国文学艺术,致力于“人类起源”、“人种的发祥地”和“诺亚洪水的真相”等问题的历史、科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并在香港出版了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两本书,20多本小册子和一些专论文章。

1938年,谢缵泰病逝于香港,终年66岁。

研制飞艇

19世纪末叶,世界各国正在掀起一股设计制造“飞艇热”,风靡全球。法、德、英、美等欧美国家都有许多专业人员投入设计、制造飞艇。在这股追求新科技、研制飞艇的热浪推动下,精通数学、工于机械的谢缵泰亦雄心勃勃地挤入这一飞艇研制的行列。

1899年春,谢缵泰几易设计蓝图,最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飞艇的设计工作,精心绘制了飞艇详细设计蓝图,开列出生产制造飞艇所需材料,并附有飞艇构造与使用详细的说明书,亲自赴京,将它呈献给清朝政府,期望能批准试制。谁料,腐败、昏庸、黑暗、闭关锁国的清廷,对于当时世界上这一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都一无所知,竟然将谢缵泰苦心钻研的成果——飞艇设计蓝图打入了“冷宫”。谢缵泰等候了多时,仍不见回音。于是他又多次上书朝廷,陈词试制飞艇对加强中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可是仍然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无疑给勇于创新,不甘落于人后的飞艇设计家、制造家谢缵泰当头泼了一瓢冷水。正在这时,谢缵泰十分幸运地认识了英国友人墨克西。说来亦是无巧不成书。原来墨克西是位英国飞艇的研究者,他曾从事飞艇研制工作多年,但屡遭失败,始终未能制成。当他看到这位智慧过人的中国年轻的飞艇设计师谢缵泰所设计的新型飞艇设计蓝图,不禁大为惊叹,为此决定资助谢缵泰实现新型飞艇制造工程,使中国飞艇飞上蓝天。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

在英国友人鼎力资助下,谢缵泰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铝合金为支架,电动机作动力,以螺旋桨作推进器,终于顺利地制造出一艘硕大呈纺锤状橄榄球式极为壮观的新型飞艇,并将它命名为“中国号”飞艇。飞艇上悬挂着中国黄龙国旗,以表达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

重要贡献

《时局图》不仅被美术界公认为我国第一幅具有近代意义的漫画,也为漫画在我国成为独立的新画种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漫画是19世纪末社会激烈变革的产物,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产生。作为曾和孙中山一起奋斗过的革命者,谢缵泰以漫画为武器,写下了时代的最强音,《时局图》就是其代表作。

该画背景是一幅中国地图,画中的野兽分别暗示着当时瓜分中国的帝国列强,形象又夸张地描绘出清政府任人宰割、国家处于危急存亡关头的现实。画的左上方题诗一首:“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后来,漫画大师廖冰兄将这类漫画称为“反帝反封,为国为民的漫画”。

《时局图》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中外报刊的注意。1899年,当时在日本的香港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写信给谢缵泰要求进一步修改漫画,一是涂上色彩,二是加以滑稽化。此后,该画在日本出版,并作为革命宣传品寄发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革命党组织。后来,该画还多次被印成“五彩鲜明”的单张宣传画出售,畅销全国各地,影响极大。

从1898年《时局图》问世到1904年的数年间,各报刊编辑及出版商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漫画及其画题进行过多次修改,甚至配以各种图说。例如,原作以蛇代表英国,而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所藏的原印件《时局图》则改为以虎代表英国,并且增加了在强邻环伺之时满清官员仍纸醉金迷、耽于酒色的恶劣行径;1903年《俄事警闻》创刊号上所载的版本改名为《瓜分中国图》,图版基本保存原作面貌,但删去了原图中的英文字母及“滑稽化”的满清官员的昏聩形象,另外附上了《现势》一文,对此图加以详细介绍,并特别介绍了此图的流传,以加深读者对图画的理解:此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

从起初的《东亚时局形势图》到修订版的《时局全图》、《瓜分中国图》的过程,不仅显示了一个人、一群人为当时的时代变革所做的努力,也记录了一幅漫画在历史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标签: 谢缵泰

更多文章

  • 叶建民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叶建民

    叶建民(1918—1998),曾用名叶达初。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在志愿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叶建民,罗盛教就不会成为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司令部通信参谋,三四四旅晋南支队

  • 黄荣海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黄荣海

    黄荣海,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22军特务训练队班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特务员,八路军115师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特务营政治教导员,115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五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二十一旅副旅长,第六纵队十八师副师长,第四野

  • 黄学增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学增

    黄学增是大革命时期与彭湃、阮啸仙、周其鉴等人齐名的广东省四大农运领袖之一,又是土地革命时期广东西江和海南岛红军、苏维埃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二九年,在海口市英勇就义,时年29岁。黄学增出1900年生于广东省遂溪县,因家贫直至13岁才入本村私塾读书,1920年考上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参加中国共

  • 彭洪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彭洪

    彭湃的三儿子,(1928-1968),出生于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平岗。母亲蔡素屏牺牲时,彭洪出生才两个月,后托人抚养。毕业于汕尾市海丰中学。1949年至1964年,他历任汕尾市海丰县委组织部干事、组织部长、海丰县十区区委书记、海丰县委委员、海丰县委第一副书记兼县长。后调往广州工作。文化大革命时,被揪回

  • 谭浩明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谭浩明

    谭浩明(1871—1925),广西龙州人,绿林出身。1893年被广西提督苏元春招抚,屡迁广西巡防营统领。武昌起义后,拥陆荣廷在南宁独立。1913年,升第二师师长。参与镇压广西反袁斗争。1914年兼任龙州镇守使。1916年5月,陆荣廷命谭浩明率军进入湖南,赶走湖南督军汤芗铭,又奉命协同李烈钧将占据广州

  • 张实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实杰

    张实杰(1922—2016)又名赵浩然。山东省邹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2016年3月2日,在广州辞世,享年94岁。中文名:张实杰

  • 王世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王世和

    王世和(1899—1960),浙江奉化人,蒋介石之侄,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中央训练团将校班毕业。1924年赴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队卫士。同年经戴季陶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起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卫兵连连长,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中校团附。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二

  • 龙天武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龙天武

    龙天武(1906—1983),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书香世家。父子衡熟读经典,兼习歧黄,济世救人,母覃氏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邻里称颂。龙天武幼习孔孟,少怀大志,甫入大学,适革命风潮凤起云涌,龙天武毅然辍学,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后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中央军官训练团

  • 邝山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邝山笑

    邝山笑(1909年-1976年),原名邝剑飞,籍贯:广东省台山县,曾经参军及在广州市办报[1]。粤剧红伶,师事花旦王千里驹,亦是著名香港粤语片演员。1932年开始拍电影,于广州市与友人合资拍摄默片《璇宫金粉狱》并担任男主角。后在香港主演及参予多出电影,包括:《唐伯虎点秋香》(1937年)、《背解红罗

  • 释永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释永惺

    释永惺,香港佛教界德高望重、仁慈可亲的法门龙象释永惺大师,少年时遁入空门追寻如来足迹和贝叶遗文,青年时弘法香江,转眼六十载。他以香港为基地,修建佛寺、传承佛法、捐资助学、救济众生,将菩提善业延伸至内地和世界各地。走在这条菩提路上,他有过披荆斩棘的办道岁月,也尝过人生的辛酸苦辣,却始终如一荷起“弘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