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鄂森

鄂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4/1/17 12:00:42

鄂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别号占弓),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人。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0月21日)出生于江都县九帖洲圣恩洲十三圩(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即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国际法法学教授。1945年8月,鄂森先生应聘任上海社会局第一处处长,半年后辞职。1948年2月,经人推荐,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五个月后辞职返沪任教。1949年后,担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务长、院务委员,同时兼任上海市面粉工业同业公会主任秘书。1956年后,先后任上海市工商联史料科科员、上海市史馆馆员。生前曾翻译《美国远东贸易》、《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史》等国际著作,并将《公司法》译成英文单行本。

基本资料

中文名:鄂森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2

逝世日期:1970

人物生平

鄂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别号占弓),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人。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0月21日)出生于江都县九帖洲圣恩洲十三圩(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即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国际法法学教授。

鄂森先生故乡扬州头桥镇原属江都,后属邗江,现属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史上原名“江都县头桥乡”,乡境的“九帖洲”与“安阜洲”是组成头桥镇的主要大洲,这里是鄂森先生的祖居之地,其祖辈世居扬州头桥乡境沙洲九帖洲(今头桥镇东北部地区)数百年,并在头桥建有宗族祠堂,这座家祠是当时民国头桥乡境知名的建筑物。头桥乡境在明、清、民国时均为扬州(古称维扬、江都、邗)的行政辖区,1956年,根据“苏民辛字第27697号”文和国务院“第25次会议”同意,析原“江都县”之一部为“邗江县”,头桥随属。“邗江县”的县名由时任国务院内政部长的谢觉哉查考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确定并沿用至今。2000年,根据“国函(2000)130号”文,撤销原“邗江县”,批准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随属。2011年,经国务院、江苏省批准,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析原邗江区之一部入广陵区,头桥再次随属至今。所以,鄂森先生的故乡“头桥镇”在民国时属当时“江都县”(“民国江都县”即今“扬州市”,“民国江都县”的县城位于今扬州市中心的“广陵区”一带),便是这个原因。

故而,头桥乡贤鄂森先生出生的原“江都县九帖洲圣恩洲十三圩”,即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

鄂森先生幼时在头桥十三圩私塾读书,1919年获林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28年东吴大学法律学院毕业,192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

鄂森1929年冬回国,在上海任律师,并兼任东吴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检察官顾问身份,参与日本东京同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战犯。

1944年,鄂森先生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45年8月,鄂森先生应聘任上海社会局第一处处长,半年后辞职。1948年2月,经人推荐,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五个月后辞职返沪任教。1949年后,担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务长、院务委员,同时兼任上海市面粉工业同业公会主任秘书。1956年后,先后任上海市工商联史料科科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主要著作

生前曾翻译《美国远东贸易》、《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史》等国际著作,并将《公司法》译成英文单行本。

宗族历史

头桥鄂氏

鄂森先生的祖辈世居今扬州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乡境著名的头桥“鄂氏宗祠”和“鄂家码头”,便均是与鄂氏一族有关的建筑物。清代“鄂氏宗祠”的原址在今头桥镇九圣村迎江严桥组,为前后两进带包厢的青砖瓦屋。鄂森先生的父亲,便是头桥历史上的著名乡贤鄂锦波先生,他是头桥“鄂家码头”的创建者,“鄂家码头”故址位于夹江河头桥九圣村段,这座码头在民国二十年江洲大水灾中,对运送救灾物资,赈济乡境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鄂家码头”因今夹江河对岸的“鄂家大棚”而建,夹江河又称小夹江,其前身原是清思江,清代至民国时期,因淤沙而使江面不断缩小,形成大片滩田,清思江现存部分变为内河,今称夹江河,该河流经头桥等邗江北洲诸乡,连通夹江。史料记载,正因“···适逢清思江淤沙成滩,各富户争滩夺地纷争不已···”,故而,时任金府帐房的鄂锦波先生,在扬州城巨富金树及儿子金宝之的支持下,取得新洲仁丰洲、庆余洲(今扬州头桥镇庆丰村一带)的“纳水印权”,同时,鄂锦波还帮另一富户胜诉了官司,又被馈赠芦滩作为谢礼,这样,他便成为拥有4000余亩滩田的大业主,并在今头桥镇庆丰村建起了“鄂家大棚”。“鄂家大棚”到老宅十三圩往来需船,于是,为方便乡民上滩开垦,并运送芦柴去江北销售,鄂锦波先生遂设立摆渡,聘请渡工小富子专职渡口行船工作,该渡口便被称为“鄂家码头”。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发生江洲大水灾,鄂锦波与鄂森父子积极参与救灾,鄂锦波“···出面呼吁各方劝募,又令长子鄂森在上海以律师声望和华阳赈灾会名义,银行界、企业界筹募···”用于修筑江堤,发放救济金。并组织面粉、火柴等大量生活必需用品船载回乡,在鄂家码头卸货,就地由鄂三(鄂炳南)先生主持现场分发灾民手中,鄂锦波与鄂森先生的善举,挽救了许多乡境缺衣少食者的生命,所以鄂森父子和“鄂家码头”在头桥老一辈乡民中口头频率非常高。另据《头桥镇志》等乡境史料记载,鄂氏一族散居全乡有20余户鄂姓人家,鄂姓的近时八代排行分别为“正大光明、忠厚传家”,该排行也充分反映出头桥鄂氏一族的传统家风。

鄂森父亲

鄂森先生的父亲鄂锦波先生,本名鄂光涛,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6月4日),出生于江都县九帖洲圣恩洲十三圩(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新胜十三圩),系宗族排行为“光字辈”的鄂姓传人,头桥乡民亲切称呼鄂锦波为“鄂大先生”,因鄂锦波的数百弟子学生中常为书生与商民,故而,乡境史料记载,旧时头桥百姓民间流传“···鄂大先生的徒弟是穿大褂子(长衫)的多···”。头桥鄂氏一族自古便有保家爱国、抗御外侮的优良传统,所以,鄂锦波的爱国思想,也影响了曾在远东国际法庭,对严惩日本战犯作出贡献的鄂森先生的整个人生。鄂锦波先生的许多学生弟子在抗日战争中,纷纷参加新四军,走上打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光明大道,其中一位名生刘玉生先生,参军后在新四军华东工委敌工部任职,解放后留在上海市公安局特高科工作。鄂锦波先生年幼时曾因家贫而上学较晚,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才进入头桥十三圩私塾读书,两年后进城谋生,在扬州曾为钟表艺徒,学习修理手艺,同时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自学成材。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娶“陈氏孺人”为妻(鄂森先生母亲)。晚清时成为响名乡境一带及附近诸乡的“舌耕名士(诉讼师)”,民国初年,鄂锦波先生出任江都县第三区新洲乡议员、乡议长等职(注:新洲乡是原江都历史上的政区名,辖区大致在今扬州市广陵区北洲片东南部和中南部一带,该乡早已撤销不存,原辖境现已分属头桥、典两乡)。鄂锦波先生生前关心乡里,造福人民,对故乡头桥贡献很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江洲大水灾”期间,为家乡募款救灾,乡民感激,集体赠送万民伞以示感恩戴德,一时传为佳话。正因鄂锦波先生一心为民,积极救灾,故而他与吴大观先生的舅舅“大地主”(本名王继先,字鉴人,乡境习惯称谓王鉴人,王裕泰,敬称王大地主,民国江都县头桥乡乡董,乡议长,头桥王裕泰酱园掌柜)等头桥乡贤一道,被记载于“民国二十年江洲大水灾”期间,在头桥乡境参与组织赈灾的乡贤名单之中。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27日)因病逝世。

名垂故土

鄂森先生生前爱国敬业,学识渊博,耿直正义,热爱人民,且于二战后,在远东国际法庭之中,对严惩日本战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饱受侵华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从此彻底扬眉吐气,为家乡扬州争得了荣誉。故而,他在头桥乡境极有口碑,知名度与美誉度也非常高,故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头桥历史上的重要乡贤,在位于头桥镇红平村的“头桥市民广场”之上,专门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名律师-------鄂森”的生平事迹宣传牌,并与另外三位著名头桥乡贤:“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中国著名农机专家--------余友泰”的宣传牌一道,永久树立在故乡的土地上,从此名垂乡境,万古流芳。

标签: 鄂森

更多文章

  • 顾宏伯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顾宏伯

    顾宏伯(1911—1990),苏州评话演员。本名鹏,又名諟明。江苏昆山人。曾就读苏州公学。15岁从师杨莲青习长篇《包公》,次年登台,在上海中小型书场代书,后在苏州、常熟、上海等地城镇演出。23岁在苏州“凤园”、“壶中天”等书场演出,崭露头角。30年代末抵沪,演出于沧洲、东方等大型书场及各电台,红极一

  • 周子祯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子祯

    周子祯,浙江省诸暨县人。原名何其浩。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宁波、在上海从事工会和互济会工作。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去世。中文名:周子祯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4逝世日期:1972原名

  • 刘明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明夏

    刘明夏(1905—1951),湖北京山人,1914年随父前往日本读小学。1916年回到北京,入私立圣心小学毕业。1919年到上海,入教会办澄阳中学肄业二年。1921年父亲在武昌牺牲,无经济援助辍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师

  • 郭秀珍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秀珍

    郭秀珍(1917.01~2010.08),女,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海。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著名爱国工商界人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第八届名誉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九届会长、第十届名誉会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

  • 孙天放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天放

    孙天放,黄埔军校一期生、国民革命军中将孙天放(1899—1974),安徽怀远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期;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步兵大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后脱党加入复兴社,任江苏省政府保安处上校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江苏省保安团团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后任第87师261旅副旅长

  • 竺梅先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竺梅先

    竺梅先(1889—1942),学名炽潮,字佑庭,浙江奉化长寿乡后竺村(今属萧王庙镇)人。13岁去上海何源通五金杂货号学业,勤奋好学。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曾组织蓝十字军,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后受命去长春秘密组织救国会,图谋倒倾军阀,事败被捕,押送途中逃脱。回沪后,自办民生工艺厂、一新印刷所。1924年

  • 罗伯昭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罗伯昭

    罗伯昭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今重庆市)人。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长期经营桐油。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理,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黄浦区政协副主席,黄浦区副区长。中文名:罗伯昭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出生日期:1899年逝世

  • 刘述周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述周

    刘述周(1911~1985),江苏靖江人。早年在南京、上海求学时开始从事青年学生运动。1931年,在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刘述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靖江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85职业: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信仰:中国共产党1

  • 隆根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隆根

    隆根长老:(1921~2011)江苏江都人,俗姓吕。家住江都东北隅的小农村陈家沟。父亲吕金余,务农为业,家道贫寒;母亲颜氏,于隆师出生后刚一个月,即因病辞世,隆师为他外祖父母所抚养。隆根先后游学于上海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其后历任香港《无尽灯》、台湾《海潮音》、马来西亚《无尽灯》杂志主编,及星马佛教总

  • 杨恺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恺

    杨恺,1920年生,浙江慈溪人,大专文化程度。193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前夕,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因病于1986年8月4日逝世,终年66岁。中文名:杨恺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慈溪出生日期:1920年逝世日期:1986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