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石少华

石少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3/12/8 7:51:39

石少华,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为中国著名摄影家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18年5月生于香港;早年在广东求学,1938年相继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宣传部摄影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建国后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国务院化组秘书长、新华出版社社长、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石少华同志是中共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石少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香港(原籍广东番禹)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1998年6月30日

职业: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

毕业院校: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抗日战争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获“国际影联荣誉杰出活动家”

代表作品:《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等

人物简介

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32年起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初中和高中读书;1938年春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随抗大总校迁往华北敌后,历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摄影科科长;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1948年任华北画报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1952年4月任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主任;1956年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1959年8月任副社长兼摄影部主任;196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0年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197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9年11月任副社长、党组成员;1981年兼任新华出版社社长。

1982年离休后,先后当选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1986年获“国际影联荣誉杰出活动家”荣衔,1989年获日本第五届东川国际摄影节海外作家奖;1988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石少华作品选》,辑入他不同时期的部分作品;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沙飞、石少华摄影作品展》在广州、深圳展出。

1998年6月30日,石少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人物年表

1918出生于香港。

1923随父母回广州定居。

1932在岭南大学西关分校附中和康乐岭南大学附属高中读书;爱好摄影,从事业摄影活动。

1938带着照相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1938—1939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担负摄影工作。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家岭和农民亲切谈话》以及反映1938年国际青联访问延安、抗大建校三周年纪念等活动的大量作品。1939年抗大迁往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担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后被分配到冀中军区,任摄影组长。

1940在冀中开办摄影训练队,培训摄影干部。

1941--1942任冀中军区摄影科长。继续主办训练队,培训学员百余人。同时拍摄了《铁骑——冀中八路军骑兵部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儿童团》等作品。

1943--1944任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继续开办摄影训练队。拍摄了《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冀中军民的地道战》等作品。

1945日军投降后,随军进驻华北重镇张家口。拍摄了《突进张家口》、《大好河山重放光明》等作品。

1946在解放战争前线。拍摄了《怀来前线的炮兵阵地》、《抢修怀来人桥》等作品。

1947收到邓颖超同志来信,信中对《晋察冀画报》提供很多照片绐妇联送往国外展览表示赞扬。

1948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主持《华北画报》工作。

1949随团长郭沫若参加在捷克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进行采访。之后到苏联访问。

1950任国家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摄影处长。参加筹备出版《人民画报》,并任该刊编委。同时筹建中国图片社。组织抗美援朝的摄影报道工作。

1952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任部主任。

1953随新华社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5参加筹备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受聘北京大学讲授摄影课。

1956筹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学会,并任第一届、第二届主席。

1957筹备并出版了《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

1958出席在匈牙利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讯社摄影部主任会议,并任新闻摄影作品展览评委。

1959参加纪念建国10周年而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的拍摄工作,并主持画册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拍摄了《钢锭》等作品。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摄影部主任。

1960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新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会议,并担任此间举办的国际影展的评委。

1961出席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并任评委。

1962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展出1940—1961年拍摄的部分作品154幅。受毛泽东接见和鼓励,毛泽东对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摄影事业给予肯定;参加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新闻工作会议。

1963受周恩来、邓颖超同志接见,同时被接见的还有部分女摄影工作者。赴越南访问。之后举办了《石少华、陈勃访越摄影展览》。

1964到新疆摄影。拍摄了《山林之晨》、《晾葡萄干》、《放牧》等作品。

1965率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刚果和中非七国,拍摄了《金字塔下的沙漠之舟》、《阿尔及尔“金色”海滩》等作品。并在北京举办非洲七国之行摄影艺术展览。

1971率中国新闻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越南、朝鲜。

1972访问阿尔巴尼亚。筹备中国图片社大楼的建设工程。

1980访问英国路透社,同时访问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1981筹建新华出版社,并兼任社长。

1982参加画集《中南海》的编辑出版工作。

1983先后两次到陕西进行摄影创作。

1984筹建并成立了中国老年摄影学会,任会长。

1985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再次被选为协会主席。在广州举办《石少华摄影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10幅。出席第三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并发表长篇讲话。

1986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专修科讲学,同时分别在沈阳军区军事摄影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分会作了题为《军事摄影工作》和《再谈摄影术的产生以及艺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关系》的报告。在丹东等地进行摄影创作和讲学活动。赴杭州主持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二期全国摄影创作读书班,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并作了《摄影事业组织者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报告。出席上海第一届国际影幕式,并担任影展顾问。赴芜湖、九华山和黄山进行摄影创作。获得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的“国际影联荣誉杰出活动家”荣衔。

1987担任第四届国际影展评委会主任,主持影展的评选工作。赴联邦德国出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会议。

1998石少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人物评价

石少华同志从事摄影工作50载,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奔波于祖国四方,出访过世界许多国家,拍摄了大量为国内外观众喜爱的摄影作品,名闻遐迩。他的作品,有些虽已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但是至今对人们仍然具有真实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堪称不朽之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我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

主要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这些作品是他在战争年代那特定的环境里深入生活,和广大指战员一起战斗,敏锐地捕捉典型形象的产物,是作者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相结合的结晶。不少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其中《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是他六进六出白洋淀,体察水上游击队的战斗生活而后精心构思拍摄成的。

石少华不仅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而且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从战争年代开始,他就勤奋地开垦摄影理论的处女地,撰写了大量摄影理论文章。一版再版的《摄影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他五十年摄影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概括。此外,还写有《谈新闻摄影》、《摄影记者的工作》、《中国摄影简史》等论文,及专著《新闻摄影与摄影记者》、《摄影与实践》。

石少华对摄影艺术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仅擅长新闻摄影,同时在人像、风光、舞台摄影等方面都有极深的功底。他的作品题材广泛,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具有真实、自然、生动、质朴的特色。

标签: 石少华

更多文章

  • 羊春秋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羊春秋

    羊春秋(1922-2000),湘潭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诗人、韵文学专家、中国当代散曲界的旗手。曾任湘潭大学学术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海峡两岸散曲研究会理事长。羊春秋系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笔名公羊。1922年4月出生,1949毕业于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获教育学士

  • 安成信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成信

    安成信(1939.11~2012.09.01),男,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大学学历。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会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原理事长。2012年9月1日,安成信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中文名:安成信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林一心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一心

    林一心,曾任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七大、十二大代表。中纪委委员。有同名人物浙江省金华市副市长。中文名:林一心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福建省永春县人出生日期:1912年

  • 马宗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宗汉

    马宗汉(1884—1907),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辛亥革命先烈。浙江慈溪宗汉人。1902年进浙江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潮,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参加光复会,次年1月东渡日本,进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当年4月回国,继续在家乡任教,同时积极从事革命宣传与组织工作

  • 苏少卿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少卿

    徐州苏少卿(1890-1971)。字相辰,艺名寄生。徐州市人。戏剧评论家,票友。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逝世于农历辛亥年,享年81岁。安徽苏少卿1964年8月生,安徽庐江人。硕士,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96年进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任教,现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授。中文名:苏少卿

  • 陈荣久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陈荣久

    陈荣久(1904—1937),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镇三家子村人。1931年参加抗日救国军,任新编五连连长。1933年2月参加抗日救国游击军第四军,任军副官。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

  • 王艮仲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艮仲

    王艮仲(1903.07.18~2013.06.01),男,曾用名王师和,江苏省南汇县大团乡(现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受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优秀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

  • 唐炯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唐炯

    唐炯(1829~1909)字鄂生,贵州遵义人,唐树义子。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间历四川南溪知县、署绵州事,同治初统安定营,于长宁败太平军石达开部,光绪间官至云南巡抚,中法战争中,以山西、北宁失守,坐夺职,寻督办云南矿务15年后,以疾辞职。本名:唐炯字号:字鄂生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1

  • 杨沂孙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沂孙

    杨沂孙(1812或1813——1881),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钟鼎、石鼓、篆杨沂孙、隶与邓石如颉颃。气魄不及,而丰神过之。偶刻印,亦彬雅迈伦。中文名:杨沂孙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出生日期:1812逝世日期:1881

  • 陈砥中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砥中

    陈砥中1907年生于广东江门台山。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为叶挺部下。历任国民党师教导连长,集团军独立宪兵营长,专区保安副司令以及“铁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1950年从海南岛转香港后赴台湾。1990年回到台山定居。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陈砥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