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济

黄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4/1/4 18:05:55

黄济,原名于鸿德,山东即墨人。北平师范学院肄业,我国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2015年1月8日20:00,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资料

名:黄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1年7月20日

逝世日期:2015年1月8日

职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北平师范学院

代表作品:《教育学》、《教育哲学》、《现代教育论》等

人物简介

黄济,原名于鸿德。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21年7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1946年至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1949年华北大学教育系毕业。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员,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

生平经历

黄济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不仅是因为他领导了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北京师大教育学教研室的工作,而且在“文革”后为恢复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9年教育本质的大讨论催生了教育哲学的复苏。黄济先生勇挑重担,在我国率先重建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

“一生两投任评说”

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黄济,他的前30年,都是在时代大潮中颠沛,在彷徨中寻求出路。

黄济1921年7月生于山东即墨的一个殷实的封建家庭。少年时,因家道败落,开始备尝就学之难与失学之苦。

他小时兼受私塾教育现代小学教育,兼有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濡养。在考院小学就读时,因受爱国进步老师的影响,萌生了反抗封建家庭的念头。

1939年春,黄济进入青岛著名的礼贤中学就读。这所由德国人创办的学校借助德日轴心国关系的掩护,在日军暴政下成为一所汇聚进步力量的净土。受此影响,黄济心中挣脱枷锁、出走旧社会的愿望越发强烈。

1943年7月,黄济终于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越过敌伪封锁线,从沦陷区奔国民党统治区。

在国统区的安徽阜阳,黄济进入由山东省流亡政府成立的第一临时中学,加入进步学生社团“尖兵社”,并在毕业时响应当时国民党政府“青年从军”的号召,参加青年军,意欲投入抗日。

但现实予他的是又一层彷徨,军中所见,尽皆腐败。从军队复员后,黄济毅然选择以教育为志业,进入当时的北平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育系学习。

在北平师范学院学习期间,黄济的思想愈加进步,对国民党暴虐统治的义愤日益见涨,终于催生了他人生中又一个转折点——1948年7月,他从北师大肄业,改名黄济,奔赴华北解放区,开始了在华北大学的学习和工作。

日后,黄济将抗战时期从旧式家庭出走投向国民党统治区,解放战争时期又从国民党统治区奔赴解放区的经历,形容为一个寻求“别样的路”和“理想的路”的过程。正是动荡岁月中的出走复出走、彷徨复彷徨,将他引向了教育事业的大门,也在颠沛行旅中塑造了他性格中经忧患而沉稳、历沧桑而宽厚的一面。

但是,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正是因为“一生两投”,黄济蒙受了种种怀疑与批判,屡次披风沥雨,黄济在晚年却只用一句“一生两投任评说”明志,对过往沉渣笑而置之。

重建教育哲学学科

在山东省第一临时中学毕业前夕,黄济曾写就一篇自传,初绘自己教育报国的志向:“深感教育之落伍与自身之不幸,故愿竭力以学教育,从事教育,希能予贫寒无告而失学者以求学之机,使无感就学之难与失学之苦。此余宿志。”

该文出于他对动荡时世中教育本质失落的感愤,其后一生,他都在不断寻找教育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黄济先在中国人民大学教研室任教,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负责教育学教研室的工作。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黄济又担起了追寻教育“本质”的重任:重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哲学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回忆说,当时的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解放以前的教育哲学课程,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重新审视教育的理论问题。1980年,黄济在北师大重开教育哲学课,边写讲稿边开讲,开设了新时期全国第一堂“教育哲学”课。当时的学生回忆课堂盛况,77、78、79级本科生、研究生、本系教师和进修教师围坐一堂。因为国学功底深厚,黄济的讲授不仅可以通西方基本教育哲学流派,而且闪烁着自己独特的东方智慧。两年讲课形成的《教育哲学初稿》成为当时全国第一本“教育哲学”教材,内容易懂,文字朴实,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令无数重新迈入课堂的学子受益。

此后20年,黄济将著述《教育哲学初稿》修订为《教育哲学》,再完善至《教育哲学通论》,这些论著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很高评价,也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教育理论的开拓者、中国教育哲学主要奠基人的地位。

黄济长年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听研讨会和报告,甚至和人日对话,都要做笔记。这是黄济特有的学习法:择善而从,孜孜以求,前辈、同辈、后辈都是他学习的对象,用他人见解对照自己的认识,寻求差异,增长见闻;或由疑生思,以鉴正误,去粗取精。

离休后,黄济过上了离而不休、自续耕播的生活。每年出产八九篇论文,见于重要学术期刊和主流媒体,且不断有新作问世。他治学极为勤勉,在写作《诗词学步》一书时,因为骨折,为解痛楚,竟用左手写出1至2万字的提纲。

家人称黄济为“老学童”,他则形容自己花甲之后的人生是“三黄”:黄济,已到了黄昏时候,却成了黄金时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黄济先生。讣告称,遵照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5年1月12日上午10:0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北师大校内乘车时间为1月12日上午8:30在校训碑前上车。

此外,为缅怀先生之教育人生,追思先生之宅厚仁心,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18室设黄济先生追思堂,自1月9日至1月11日,每日9:00——21:00开放,供各界人士前来凭吊。

主要著作

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美育等方面的研究。编有《教育学讲授提纲》,著有《教育哲学初稿》(1982)、《教育哲学》(1985)、《教育哲学通论》(1998),主编有:《教育学》(共同主编)、《中师教育学》(与顾明远教授共同主编)、《现代教育论》(与策三教授共同主编)、《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当代教师百科》、《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与郭齐家教授共同主编)等,发表有关教育学的论文多篇(见论文集《雪泥鸿爪》),其主要著作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部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图书奖。

人物评价

黄济先生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曾撰文称,“对于先生之学术人格和教育情怀,真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檀传宝在《仁者黄济》一文中称:“黄先生是一个当代中国社会十分难得的仁者;先生身教、言传于我之最主要者也正是努力成为一个爱人的“仁者”!惟其仁,所以能包容、宽恕,可以笑对所有的挫折、侵犯;惟其仁,所以能素朴、真诚、谦逊,能够对所有人说自己‘没什么学问’!”

厚德爱生的“人师”

黄济在《黄济口述史》一书中提到对自身的师道要求:“读了北师大,就定了做教师的终身志愿,深知作‘经师’不易,做‘人师’更难,于是在这两方面加强修养。”从他身后不同时期学生的追思中,黄济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学业精深的“经师”,更是一位厚德爱生的“人师”。

标签: 黄济

更多文章

  • 黄岸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岸

    黄岸(674-756年)字宗极号魁杰,唐初隐士黄冲公子,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嫡系十一世孙。黄帝一百零一世孙。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定居莆田,黄岸为入莆黄姓之始

  • 孙钦昂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钦昂

    孙钦昂,字子定,号师竹,清代河南荥阳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孙树之长子。有弟孙钦晃、子孙综源。道光己酉(1849年)考中拔贡,咸丰乙卯(1855年)顺天乡试中举人,丙辰(1856年)成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已未散馆,授职编修。回家孝母,在家倡办乡团,维持家乡治安,以此功加五品衔,赏戴蓝翎。甲子

  • 杜鼎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杜鼎

    杜鼎(1906—2003),出生在湖北枣阳,早年考入武汉大学,之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又考取了黄埔军校六期,在抗日战争中,杜鼎身先士卒、积极参加抗战,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重大会战,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杜鼎随上司李宗仁、白崇禧驻军武汉。1949年,杜鼎

  • 罗典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罗典

    罗典(1718-1808),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乾隆丁卯(1747年)举乡试第一,辛未(1751年)进士,授编修擢御史,历官鸿胪寺少卿。归主岳麓书院讲席二十七年,卒祀乡贤祠。著有《凝园五经说》及诗文集。中文名:罗典外文名:慎斋先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湘潭出生日期:1718逝世日期:18

  • 李震中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震中

    李震中,(1916年—2017年2月24日)中国体育家、教授,天津市人。1936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194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讲师。1948年5月入选上海市篮球队,同年6月入选中国篮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获得第18名。1954年任上海体院球类教研组主任、副教授。1957年—1

  • 张为先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为先

    张为先(1910—1977),是奉天民国时期高级官员兼著名爱国实业家张惠霖的最小儿子。1932年在英国伦敦留学时加入共产党,是“英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的成员。1934年4月赴莫斯科参加“五一‘’节观礼,并在苏联各地参观学习。同年被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派回中国东北工作。1936年张为先回到祖国找党组织,

  • 卫国尧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卫国尧

    卫国尧,1913年出生在番禺县沥滘乡一个地主家庭。1928年,考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34年春,考进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经常去听郭沫若的专题讲座,参加了中共东京支部领导下的组织“文化座谈会”,进行革命活动。还把冈山万之助的译著《历史的唯物论》翻译成中文

  • 田汝康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田汝康

    田汝康,1916-2006年。1916年5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参加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工作站,从事社会学研究。中文名:田汝康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云南昆明出

  • 马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马愉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朝官吏,临朐县朱位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敏好学,1427年(明宣德二年),中进士第一,是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初授翰林修撰。1434年(宣德九年)秋,朝廷选拔史官和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以愉为首。1436年(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迁侍读学士,参

  • 杨云龙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云龙

    杨云龙(1919.5—1993)江苏无锡人。擅长水彩画,美术教育。1936年入苏州美专,1937年入国立杭州艺专,后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随校迁至昆明、重庆,1942年国立艺专西画系毕业。历任昆明省立云瑞中学美术教师,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教授,江苏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作品有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