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新民

刘新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4/1/16 10:25:05

刘新民(1937年-2003年8月24日),男,河南省城县城关镇人,又名刘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一级演员、豫剧豫东红脸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传人、豫剧“八大红脸”之一。

基本资料

名:刘新民

别名:刘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出生日期:1937年

逝世日期:2003年8月24日

职业:豫剧红脸演员

代表作品:《刘公案》、《地塘板》、《串龙珠》、《河堂》

主要成就:豫东八大红脸王

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传人

豫剧五大须生唱腔风格之一

豫剧“舍命王”

豫剧“胜将军”

豫剧“拼倒山”

师承:红脸(老生)

行当:豫剧唐门

流派:邵留新、魏新

传人:

名角简介

刘新民(1937——2003)又名刘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红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五大风格须生之一。”以继承唐玉成的唱腔风格而闻名,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刘新民师从洪友,接受过唐玉成的教诲,师从李洪友,工须生(红脸),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刘新民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如《串龙珠》、《杨河堂》、《悬空案》、《斩黄袍》、《白虎堂》、《十五贯》以及《刘公案》。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代表性剧目。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

红脸名家

刘新民,又名刘孚,男,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一级演员、豫剧八大红脸王之一。他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从未遇到过变声期,这在豫剧男演员中实不多见。无论时何地,只要他出场亮相,搭腔唱戏,必有喝彩之声。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剧团的踪迹,他不仅唱响苏鲁豫皖相邻的数十个县市,而且唱响豫北、豫南等地。

人物经历

刘新民,1937年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天瑞除耕种几亩薄田外,农闲时做小生意(香烟、糖果之类),补贴家用。

自幼入虞城县豫剧团。

1950年春季,艺人李洪友(虞城县闻集乡人)在马牧集东小店(即现大统路东街)收徒打戏。刘浮即入科学戏专攻红脸。由于他有一副好嗓子(纯正甜美),一副好身材(身板匀称),好扮相(国字脸、大眼睛),因而一登台亮相便好评如潮。

1952年,该科班被收编为谷熟县豫剧团,学艺三年未满的刘浮即成为该团的主要演员之一。

1954年,谷、虞合并,称虞城县,刘浮即被编入虞城县豫剧二团,仍为该团主演之一,直至退休。

2003年7月27日、阳历8月24日清晨,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而终,享年68岁。

就在他去世(2003年8月24日晨逝)的前三天,还在登台演出。

代表剧目

刘浮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其代表剧目:《串龙珠》、《地塘板》、《斩黄袍》、《十五贯》、《杨河堂》、《白虎堂》、《刘公案》、《状元媒》、《青钢山》。

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几乎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计两千多场。同时又被几家音像公司录成磁带和光盘大量销售,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刘新民先生创造了很多受观众欢迎的人物形象,享誉豫东、皖西北、鲁西南、江苏等地,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所演《刘公案》、《地塘板》、《串龙珠》,《杨河堂》等戏被录成盒带,行销于豫、皖、苏、鲁各省。

标签: 刘新民

更多文章

  • 陈掖贤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掖贤

    陈掖贤(1928年-1982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烈士赵一曼的儿子。小名宁儿。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2年8月15日自缢而死。中文名:陈掖贤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8年逝世日期:1982年8月15日职业:

  • 俞秀松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俞秀松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字柏青,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杭州“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和陈独秀同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5个发起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发起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创始人;中国共产党

  • 黄濬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黄濬

    黄濬(1891—1937),字秋岳,福建福州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汉奸。自幼随外祖父读书,有“神童”之誉,与同乡陈宝琛、严复等人贵识,受知于梁启超。1902年,至北京,就读京师译学馆。民国初年留学日本,与日本人素有来往。回国后在北洋政府中任职,梁启超任财长时聘为秘书。北洋政府垮台后,入南京国民政

  • 袁永熙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永熙

    袁永熙,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为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原北京经济学院院长袁永熙(1917—1999)同志,贵州省修文人,1917年1月生于天津,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与陈布雷先生之女陈琏结婚,同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经营救出狱;建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后被列为右派分子,历尽坎

  • 孙延宇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延宇

    孙延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宁远镇曲家屯人。2013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系波兰语专业。当月,孙延宇在网上求职,两家自称东莞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电话通知其到东莞面试(实为一伙传销组织)。7月1日,孙延宇乘火车从哈尔滨前往东莞,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这是一个传销组织。因拒绝加入该组织,孙延宇被强迫

  • 陈歌辛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歌辛

    陈歌辛,原名陈昌寿,出生于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著名作曲家,人称“歌仙”。其祖父为印度人,祖母是杭州人。陈歌辛毕业于格致中学,曾短暂跟随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及声乐、钢琴、作曲、指挥。其后在上海一些中学教授音乐,并创作歌曲。代表作《玫瑰玫瑰我爱你》、《凤凰于飞》、《恭喜恭喜》、《夜

  • 郝鹏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郝鹏举

    郝鹏举(1903—1947),河南灵宝人。1927年从苏联基辅红军兵种混成干部学校结业回国后,任国民军炮兵团长、军参谋长及豫鄂皖三省“剿共”总部参议。抗日战争时期,任暂编第五军副军长,不断制造反共磨擦。1941年7月叛国投日,日军投降后,被蒋介石委任为新编第六路军司令,充任反共先锋。1946年1月,

  • 梁思宁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思宁

    梁思宁,(1916---2006)生于上海,是梁启超的第四女。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被迫失学。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主要从事宣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她与同样是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干部的章柯结婚。建国

  • 王世臣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世臣

    王世臣,男,相声演员,艺名“小迷糊”,北京人。10岁时拜著名相声艺人陈雨亭为师,后又从师张杰尧,活跃于北京“启明”、济南“晨光”及天津各相声场所。1951年与谭凤元等组建“北京实验曲艺团”并任团长。其后成为北京曲艺团主要演员之一,长期在“迎秋”、“前门小剧场”演出。他台风潇洒,表演火爆,捧、逗、腻俱

  • 陈宝仓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宝仓

    陈宝仓(1900—1950),河北遵化人,出生于北京,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毕业,1937年初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科长兼武汉城防指挥所主任,8月任昆山城防司令,1938年任第8集团军参谋长,1939年春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1940年秋兼任第4战区靖西指挥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