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聂友

聂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3/12/14 15:28:05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人,汉族江右民系,三国东吴名将。聂友少为县吏,至京城常与大将军诸葛恪等人交往、辩谈,因时论精辟,声名四溢。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权将图珠崖(今海南岛),以问军师全琮,琮曰:“殊方异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自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穷所不安。”孙权不听信。诸葛恪推荐聂友为珠崖太守,孙权诏加聂友为将军与校尉陆凯同往,获胜。孙权大悦,徵拜丹阳太守。后遭孙峻忌妒,欲以为郁林太守。聂友发病卒,年仅三十三。其墓在豫章。

基本资料

中文名:聂友

别名:文悌

国籍:东吴(中国)

民族:江右人(汉族)

出生地: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

逝世日期:253年

职业:东吴将领

主要成就:讨伐儋耳郡的叛乱

人物资料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樟树市)人。聂友有口才,年轻时担任县吏。黄武元年(222年),翻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县令让聂友护送虞翻出豫章,虞翻和他交谈一番后感到非常惊奇写信给豫章太守谢斐(173-244,会稽山阴人),让他任命聂友担任功曹。豫章郡当时有功曹,谢斐会见了他问:“县吏聂友,可以担任什么职务?”功曹回答说:“这个人只是县里的小吏而已,应该可以担任我的助手曹佐。”谢斐说:“议论的人认为他应该担任功曹,就麻烦您让出位子吧。”于是任命聂友为功曹。后来谢斐派遣聂友到国都,诸葛恪很是与他友爱。当时士人间讨论丞相顾雍的两位孙子顾谭、顾承,在国都内没有能和他们比拟的人了,但诸葛恪却认为聂友可以与之为伍,聂友因此知名。后来担任将军,讨伐儋耳郡的叛乱,不久就被平定了。大军还师后被任命为丹阳太守。

在诸葛恪大军退还时,聂友就知道诸葛恪活不久了,写信给滕胤说:“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诸葛恪被诛杀后,大将军孙峻很是忌惮与诸葛恪交好的聂友,想要把聂友派到遥远的交州担任郁林太守,聂友气愤担忧下生病去世。

轶事典故

聂友亦有夜射白鹿引发的一件逸闻趣事。

三国时候东吴的聂友,字文悌,豫章郡新淦县人。年轻的时候家庭贫寒,地位低下,经常喜欢用弓箭打猎。

有天夜里他在灯火照耀下看见一只白鹿,用箭射中了它。聂友第二天寻找白鹿的踪迹,血迹已到尽头处,却没有看到白鹿在哪里。而聂友已饥饿困倦,就躺倒在一棵梓树下休息。仰头看见一枝箭射插在树枝上,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昨天所射中白鹿的那枝箭,他奇怪为什么会这样。聂友于是回到家里带上干粮,率领一帮子弟,手拿着斧头来砍伐这棵梓树。梓树有少许血流出,于是就把它切割成两块木板,拉回家放进池塘中。

木板时常沉没在水里,但有时也浮出水面。木板浮出水面,聂友家里总会有吉祥喜庆的事情。聂友每次要去迎接宾客,常常乘坐这木板。有一次木板忽然在渡水途中要沉没下去,客人非常恐惧,聂友大声责骂这木板,木板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聂友的仕途官运非常如意,官位升迁到丹阳太守。他在丹阳郡做官一年多后,这木板忽然随着来到丹阳。负责外事的官吏来禀报说:“池塘中的木板进入丹阳城来了。”聂友惊异地说:“这木板来到这里,必定有它的用意。”聂友随即辞去官职回家。他下到船舱里,就关闭了船舱的门窗,这两块木板夹持在船的两边,一天时间就到达了豫章。

从此之后只要木板浮出水面,就反而预示为有灾祸发生,聂友家非常不得志。现在新淦县北面二十里有个地方,名叫封溪,那里是聂友砍伐梓树切割成木板放进池塘的所在地,那棵梓树,现在还在,就因为被聂友从前砍伐过,那梓树的枝叶都向下生长。

历史记载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1.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於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2.始恪退军还,聂友知其将败,书与滕胤曰:“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恪诛后,孙峻忌友,欲以为郁林太守,友发病忧死。友字文悌,豫章人也。

《吴录》:

聂友有脣吻,少为县吏。虞翻徙交州,县令使友送之,翻与语而奇焉,为书与豫章太守谢斐,令以为功曹。郡时见有功曹,斐见之,问曰:“县吏聂友,可堪何职?”对曰:“此人县间小吏耳,犹可堪曹佐。”斐曰:“论者以为宜作功曹,君其避之。”乃用为功曹。使至都,诸葛恪友之。时论谓顾子默、子直,其间无所复容,恪欲以友居其间,由是知名。后为将,讨儋耳,还拜丹杨太守,年三十三卒。

人物评价

1.《吴录》:友有脣吻;

2.聂友出身贫寒,所以开始时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吏,直到后来遇到虞翻和诸葛恪后才开始潜龙入渊,大施才华。而从诸葛恪从始至终都与聂友友善,以及聂友的仕途可以看出,聂友其人才干过人,能文能武,是一位大才,所以诸葛恪被杀后,孙峻最忌惮的就是担任丹阳太守的聂友,所以第一时间就开始对聂友下手。

生年之谜

吴书里说,聂友是在诸葛恪被杀当年忧愤逝世的,时年三十三岁,这本无疑义。

但据《永丰三修谱》(明崇祯1631年修谱,藏吉水下鸥)记载,聂友出生在献帝初平四年癸酉(193年)七月初六日子时,吴太帝嘉和(和有误应是禾)五年丙辰(236年)二月初十除丹阳太守,与诸葛恪友善。

标签: 聂友

更多文章

  • 聂宪藩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聂宪藩

    聂宪藩(1880—1933),字维城。安徽省合肥县(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清抗八国联军爱国将领聂士成之子。清末民初军事将领。中文名:聂宪藩别名:聂维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合肥(今长丰)出生日期:1880年逝世日期:1933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日本振武学校代表作品:涡阳风土记称号:宪

  • 余东雄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余东雄

    余东雄(1894—1911),广东南海人,出生于马来西亚,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17岁。遗体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余东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马来西亚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11年

  • 丁开嶂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丁开嶂

    丁开嶂(1870—1945),直隶省丰润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获“奏奖”文科举人。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与友人赴东北,联络仁人志士,创建抗俄铁血会,袭扰俄军。1905年,组织华北救命军,要求清朝政府革除弊政,速行宪法。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改华北救命军为革命铁血会,

  • 贾德耀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德耀

    贾德耀(1880—1940),字昆庭,安徽合肥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1919年8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晋中将衔,在担任保定军校校长的期间里,为培养新式军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1月升任陆军总长兼训练总监。1926年2月15日暂兼国务总理。1926年3月4日段祺瑞特任贾德耀为国务总理。4月2

  • 孔祥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祥柯

    孔祥柯(1888年7月31日-1921年1月19日)[1],字则君,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五代孙,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文名:孔祥柯国籍:中国大陆出生地:山东出生日期:1888逝世日期:1920职业:社会活动家毕业院校:京师译学馆孔祥柯,少时好学,曾在直隶、江苏、浙江等地学堂读书,后进天津中学

  • 滕维藻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滕维藻

    滕维藻(1917-2008),男,汉族,江苏省阜宁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家,著名世界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世界经济博士导师。1981年10月至1986年1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中文名:滕维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阜宁出生日期:1917年1月逝世日期:2008年2

  • 曾世英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世英

    曾世英,地图学家,江苏省常熟人。1919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曾任顺直水利委员会副技师,华北水利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技正、简任技正。建国后,历任新华地图社社长、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和一至三届理事、中国测绘学会第一至三届理事。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

  • 温济泽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温济泽

    温济泽,原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914年出生于江苏淮阴;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解放日报》编辑、副刊主编,新华通讯社口语广播编辑部主任、社务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北京广播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

  • 卓秋元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卓秋元

    卓秋元(1882—1911),1882年生于福建连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11年参加由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英勇牺牲,时年29岁,安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卓秋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连江出生日期:1882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业:革命家信仰:三

  • 秦力山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秦力山

    秦力山(1877—1906),祖籍江苏吴县,出生于湖南善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97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898年加入南学会。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任《清议报》主笔。1900年赴武汉与唐才常组织自立军,任前军统领。事败再次流亡日本。1901年创办《国民报》,为留日学界第一份宣传革命的报纸。19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