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宗熙

方宗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65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4:54

方宗熙(1912~1985),又名方少青,生物学家。福建云霄人。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生物系助教。1937年夏回原籍云霄中学任生物学教师。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普通遗传学》、《达尔主义》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宗熙

别名:方少青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云霄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85年

职业:科学生物学家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代表作品:《普通遗传学》

简介

方宗熙教授是中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获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出版总署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侨联、科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海藻遗传育种研究。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普通遗传学》、《达尔文主义》等。

学术研究

其在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与遗传育种学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海洋生物遗传学的建立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发表94篇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有“海带‘海青一号’的培育及其初步的遗传分析”、“海带叶片长度的遗传”、“海带雌性孢子体的首次记录”、“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培育成功”、“海带杂种优势的初步实验”、“中美合作研究用植物细胞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报告”、“海带的一个自然突变型”、“海带‘单海一号’新品种的选育”、“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单杂10号’的培育”等

生平

方宗熙(1912~1985),又名方少青,生物学家。福建云霄人。

方宗熙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生物系助教。1937年夏回原籍云霄中学任生物学教师。1938年初,赴印尼苏门答腊巨港中学任生物学教师兼教务主任,后因日军侵占南洋,避居巨港山区经营菜园。1946年初赴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师兼图书馆主任,并参加胡愈之组织的民盟马来亚支部的创建工作。1947年秋,方宗熙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研究人类遗传学,1949年底获遗传学博士学位。在办理回国手续的过程中,因遭到英国政府和国民党使馆的阻挠,于1950年6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研究工作。

1951年2月,方宗熙返回祖国,在北京出版总署任编审,同年7月调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编辑室任主任,先后编辑出版了《自然》、《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等教科书,并与周建人、叶笃庄合译了《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家养下的变异》等书。1953年,应山东大学副校长童第周之邀,到山东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58年10月,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后,留在青岛筹建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1959年3月山东海洋学院建立后,曾先后任该院海洋生物遗传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副院长。此外,还被选为全国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兼任过政协山东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全国侨联委员、民盟省委委、山东省侨联副主席、青岛市侨联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东海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并兼任《遗传》杂志主编、《海洋学报》副主编、《山东海洋学院学报》编委副主任等。方宗熙先后撰写出版了《生物学引论》、《普通遗传学》、《达尔文主义》、《生命的进化》、《拉马克学说》、《细胞遗传学》等著作,还撰写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生命发展的辩证法》、《遗传与育种》、《生命进行曲》、《遗传工程浅学》、《生物基础知识》等科普通俗读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刚刚起步,海带夏苗培育和筏式养殖等技术的突破发展与应用,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海洋生物的全人工养殖,兴起并形成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一次浪潮。但海带养殖种苗全部是来自野生的海带群体,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和遗传改良,产量普遍较低。同农业生产一样,海水养殖对象的性状优劣是决定最终产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方宗熙教授将遗传学理论较为系统的应用于海水养殖领域,通过深入研究海带野生群体的性状特征,首次验证了数量性状遗传规律,计算出叶长、叶宽等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并以此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海青一号”优良养殖品种和“海青二号”、“海青三号”等几个自交系,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海洋生物优良品种的研究报道,并为后期海洋生物遗传改良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20世纪70年代,体细胞遗传学的发辟了植物育种学研究的新时期。在方宗熙教授的指导下,中国的大型海藻遗传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之能够与国际植物遗传与育种学研究保持同步发展。海带、裙带菜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克隆)的培育,解决了大型褐藻不能实现长期保存的世界难题,为大型海洋藻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为开辟海藻细胞工程育种的新时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方宗熙教授总结归纳出海带配子体克隆具有性别分化、细胞全能性、遗传基础纯一等重要特征,并明确指出了其在生理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在方宗熙教授的指导下,利用海带、裙带菜雌性配子体克隆经孤雌生殖培育的雌性孢子体,建立了一个非自然界常态存在的全人工生活史,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由此建立的海带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单海一号”海带单倍体新品种的培育,不仅成为开创中国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育种时期的里程碑,而且是中国褐藻遗传育种领先于世界同类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方宗熙教授发现的海带叶片斑点状凸起突变,是最早的海洋生物质量性状遗传突变的报道,而且还是首例在海洋克隆植物中的自然突变事例。

随着海带遗传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在方宗熙教授指导下,实现了不同种系海带配子体克隆间的杂交育种,先后建立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海带育种技术,培育出了“单杂十号”等优良品种,为海洋藻类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指导下完成的一系列海带遗传育种技术至今仍是国内外大型经济褐藻育种研究所沿用的技术手段。海带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中国当时的海带育种技术能够保持与农作物同步发展,中国的海带养殖业也成为唯一实现良种化养殖的海水养殖种类。

方宗熙教授不仅致力于海带等大型褐藻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而且还积极地推动中国其他海洋藻类和植物的研究工作,在海洋藻类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大型海藻组织培养与再生植株等方面颇有建树。在其指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海藻(海带、裙带菜)种质资源库和中国第一座海洋微藻种质库,完成了孔石莼、浒苔、条斑紫菜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和细胞融合,海藻工具酶的发现与利用,紫露草细胞微核监测环境污染、耐盐水稻品种培育等工作。这一系列的工作是中国早期的生物技术研究重要成果,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海洋植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

成就作品

选为全国第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兼任过政协山东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全国侨联委员、民盟省委常委、山东省侨联副主席、青岛市侨联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东海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并兼任《遗传》杂志主编、《海洋学报》副主编、《山东海洋学院学报》编委副主任等。方宗熙先后撰写出版了《生物学引论》、《普通遗传学》、《达尔文主义》、《生命的进化》、《拉马克学说》、《细胞遗传学》等著作,还撰写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生命发展的辩证法》、《遗传与育种》、《生命进行曲》、《遗传工程浅学》、《生物基础知识》等科普通俗读物

科学成果

成果主要有:1、海带常规育种和有关遗传研究,培育出“海青一、二、三号”海带新品种,并推广了海带常规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海带单倍体遗传研究,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单海一号”新品种;3、对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获得成功,培育出高产、高碘、抗病性强的杂交种——“单杂10号”;4、对裙带菜、紫菜的遗传研究;5、与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合作进行了应用植物微核技术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在全国建立了检测环境污染的遗传学方法。他还撰写了数十篇海洋生物方面的论文,并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

人物评价

方宗熙教授是一位遗传学专家,又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先后撰写了《达尔文主义基础》等中学教科书4种,撰写《普通遗传学》等大学教科书和参考书7种,翻译《物种起源》等世界名著,撰写《古猿怎样变成人》。《米丘林学说》、《达尓文学说》、《生物进化》、《生命进行曲》、《遗传工程浅说》、《遗传工程》、《科学的发现--揭开遗传变异的秘密》等科普图书,是一位勤奋工作、热爱祖国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知名的科普作家。

方宗熙教授的科普作品有两大特色:一是可读性比较强,比较通俗易懂,读来既觉得有趣,也富思想内涵,读者可通过具体事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二是叙述脉络清楚,很有条理,许多作品用了同一个模式,即每章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标题下又分一、二、三、四……每个小节末尾都有一个小结,全书结尾还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叫人看了清清楚楚,也容易记住一些什么。从50年代起他写了上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和文章,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指导科普写作的文章,如《科学性是科普的命根子》、《实事求是地写好科普作品》和《编写科普读物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等,他认为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科学家应为他们的成长尽一份力量。他计划一年为青少年写出一本科普读物,他生前总是努力实现自己的心愿。

标签: 方宗熙

更多文章

  • 孙健初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健初

    孙健初,石油地质学家。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表了《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等著作。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对中国石油事业的筹划亦有很多贡献。中文名:孙健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

  • 庄棫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庄棫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

  • 蔡金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金涛

    蔡金涛(1908—1996),无线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电信、电磁计量等科技工作,参加并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真空管,为我国获得了第一批“国际伏特”、“国际欧姆”的候选单位标准。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工作,曾主持仿制成功液体近程弹道导弹的控制系统,并

  • 吕大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吕大钧

    吕大钧(1029-1080),字和叔,吕大忠二弟,陕西蓝田县人,北宋关中学派的代表人物。吕氏四贤之一吕大钧出身在一个宦官和书香门之家,他从小就胆识过人,文才兼备。吕大忠的二弟,自幼胆识过人,为张载弟子,曾书“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赋”。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授秦州(今甘肃天水)司里参军,任

  • 张伯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伯岐

    张伯岐(1881—1937),浙江嵊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加入光复会,联络会党,筹组光复军。1909年清廷大臣载洵赴欧考察路过上海,大肆搜捕党人。张伯歧身缚炸弹,誓与载洵同归于尽,行刺未成。1911年光复杭州时,任敢死队队长,会合新军,一举攻克浙江抚署。1912年10月,任镇海炮台统领

  • 张之恒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之恒

    张之恒(1938-2010),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38年12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卢里镇,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生前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考古学通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文名:张之恒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8逝世

  • 袁滨忠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滨忠

    袁滨忠(1933年-1967年),1950年师从著名演员筱文滨学艺,进文滨剧团(后改名为艺华沪剧团)。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为了演好角色,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为演好《红灯记》中李玉和这一光辉形象,他多次到铁路上海站向扳道师傅求教。曾任杨浦区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爱华沪剧团

  • 熊性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熊性美

    熊性美(1926年-2015年7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他在教学、科研、国家参政议政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一位颇受尊敬的民主人士、资深学者和深受爱戴的老师。2015年7月8日凌晨零点零二分病逝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

  • 宣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宣鼎

    宣鼎(1832-1880),字子九,又字素梅;号瘦梅,又号邋遢书生、金石书画丐,安徽天长人。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画家。亦对书法、篆刻、词曲、赋等能精通,史书称“工诗文书画”。他是清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和天才。少年时期,家境丰裕,且天资过人,勤奋好学。20岁,父母相继

  • 刘思职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思职

    刘思职(1904.3.15-1983.8.18),出生于福建仙游。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1926年毕业于美国西南大学,192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协助吴宪提出蛋白质定性学说,在此领域多有研究。研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