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传甲

范传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12 更新时间:2024/1/15 22:39:29

范传甲(1873—1908),安徽寿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到安庆,参加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任马炮营正目,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后至南京,与赵声等结识,准备联合发动起义。1908年满清政府调集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31混成旅协同新军在安徽太湖会操,范传甲认为这是起义良机,遂与熊成基约定在安庆起义。1908年11月19日夜发动安庆起义,熊成基从城外率马炮营先发难,领军进逼城下。范传甲在城内起兵接应,被捕牺牲,时年35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传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寿县

出生日期:1873年

逝世日期:1908年

职业:革命党人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介绍

范传甲,1904年2月到安庆,参加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任马炮营正目,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后至南京,与赵声等结识,准备联合发动起义。1908年清廷调集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31混成旅协同新军在安徽太湖会操,值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认为这是起义的绝好良机,遂与熊成基约定在安庆起义。

1908年11月19日夜发动安庆起义,熊成基从城外率马炮营先发难,领军进逼城下。范传甲在城内起兵接应,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时年35岁。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安徽都督府拨款,由怀宁县知事公署将安庆迎江寺旁的英公祠(原慈云阁)改为“熊、范二烈士专祠”,以作祀奠。现安庆市博物馆就是原来的“熊、范二烈士专祠”。

安庆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后,熊成基、范传甲悲愤不已,誓欲报仇。次年春,革命党人倪映典调安庆,任骑兵管带。熊成基、范传甲与之密谋除夕举事,并派范传甲赴南京联络新军响应。因事泄密,安徽巡抚朱家宝将倪映典以“嫌疑”撤职,范传甲等遂推熊成基主持日后事宜。因范传甲鼎力相助,熊成基深得炮、马二营兵士的竭诚拥戴。光绪三十四年秋,清廷令南洋各镇新军于十月会操安徽太湖。熊成基、范传甲得悉,决计乘此机会发动秋操起义。又走露消息,朱家宝概不允新军中思想激进者赴太湖。起义计划未能实现。熊成基、范传甲又欲乘秋操间省城安庆空虚之际,在安庆起义,而后率义军开赴百余公里外的太湖,发动新军响应。适逢光绪帝与西太后相继死去,朝野动荡,人心惶惑。消息传来,熊成基大喜,说:“此天意与我也。”迅与新军中革命党人范传甲、张劲夫、薛哲等分头串联各部,秘密准备起义。十月二十六日(11月19日)下午,熊成基、范传甲等在城内三祖寺杨氏试馆秘密开会,决定当晚由熊成基率炮营于东门外举火起义,西门马营同时发难,范传甲、张劲夫、薛哲则于城内接应。熊成基被推为起义军总司令,同时以安庆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作战密令13条。晚10时,熊成基下令炮营点火起义,城西马营及第六十一标、第六十二标第三营、辎重队立即响应。炮、马二营会师后,熊成基督率千余人攻击北门。起义前,朱家宝已感风声紧张,恐省城有变,故于是日返回安庆,预作布置。夜间枪响即令巡防营固守城墙,并星夜派人求援。又因薛哲未能如约打开北门接应义军。范传甲、张劲夫亦分别被监视于工程队和讲武堂,无法脱身,起义军攻城受阻。二十七日,泊于安庆江面的“江贞”、“保民”、“楚材”等5舰,应朱家宝之请,炮击起义军占据的迎江寺炮台阵地。下午,范传甲在随清军统领余大鸿出巡时,欲举枪毙余,接应义军,被余的卫兵抢先将范捕住,押至抚署。二十八日,范传甲在抚署前殉难。起义军虽力战一昼夜,城仍未攻下,且伤亡很大。增援的清军亦逼近安庆城。在腹背受敌的形势下,二十七日晚10时,熊成基率起义军分两路突围,向庐州(今合肥)进发。途中,又遭清军姜桂题部追击。到庐州后,余众无几,遂自动解散。熊成基独自逃亡北方。次年初,熊成基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返长春,欲再举革命大业。宣统元年(1910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哈尔滨被捕。次年正月十八日(2月27日)在吉林马尔虎门外刑场就义。刑前慷慨道:“吾愿以一腔热血,灌自由之花。”“愿继我而起者大有徒也!”就义后,葬吉林望云山南坡,后迁至杨州瘦西湖万松岭。

起义经过

1908年11月21日。安庆城的一间刑讯室里。范传甲在反动协统的严刑拷打下,依然高喊着“男儿身可杀,心不可屈也……”纵然身体经过铁火棍的灼烧,早已是血液淋漓,惨无人状,但誓言却如猛浪拍石,疾风推树,铿锵有力!这一天,年仅35岁的范传甲因受刑过度而死。

壮士已成仁,然,一片丹心垂青史……

19世纪末,古老的中华民族艰难立于东方,列强的入侵、清廷的腐败,已使她危如累卵。而范传甲,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范传甲,字寿山,1873年出生在安徽寿州(今寿县),是中国最早革命起义“安庆炮马营起义”的发起者之一。

年轻时的范传甲就表现出惊人的才智,富有谋略,又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言,无一不通晓。性格敦厚,与人来往,心怀坦诚,因而深受朋友们的称赞。

1903年恰逢管带顾忠琛到寿州募兵,范与毕少珊、倪建侯等议论说:“大丈夫既不能杀马上贼,应当于白山黑水(指长白山、黑龙江)间,一痛洗二百年国耻。徒呻吟窗下无益耳。”于是相继参军,进入安庆志愿兵营,即老三营。

范传甲喜欢联络人,发展进步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因从军队伍中多为乡闾之人,范于是发起创立“自治会”,研究新思想、新学术,鼓吹革命思想。然而,此事被督练公所会办宋芳宾得知,自治会开办未及两个月就夭折了。

190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范传甲参加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另又组织创立“同心会”,团结一批有志之士,宣传革命思想;并任马营正目,准备武装反抗清廷。次年,熊成基来安庆,任充马营队员。范传甲积极联系他,后一起组织领导了炮马营起义。

同年,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等在芜湖创立了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1906年,寿县人常恒芳从芜湖安徽公学来到安庆尚志学堂教书,将岳王会也带到安庆。范传甲、熊成基相继成了其中的重要力量。

参加岳王会后,范又积极发展岳王会,联络新军士兵加入。在新军中稍有血性者,凡是听到有关清廷的残暴祸国的演说,无不义愤填膺,自愿加入岳王会。

同年冬,徐锡麟来到安庆,范传甲主动与他联系,并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1907年7月,徐锡麟在安庆巡警学堂仓促提前起义而失败。范深表遗憾,以未能和徐配合起义,而感到无比愤慨。

这一年,倪映典在南京不利,便来到安庆。被任命为31混成协骑兵营管带,掌握一方兵力,安庆起义军信心倍增,范传甲便推倪映典为首。

在清政府的白色恐怖下,范传甲仍在积极联络各方志同道合的革命党人,共同为革命而努力。

1907年的年底,熊成基、范传甲与倪映典计划在次年年初起义。

这时寿县的张汇滔等人,准备在正阳关梅羹学堂起义。因为缺乏武器装备,派人来找倪映典、范传甲等商议。于是双方决定同时行动。

然而,起义消息不幸走漏,倪映典被通缉,只得匆匆逃走,经合肥逃往广州。

起义计划流产。

安庆潜山,三祖寺深处,有一处民房杨氏会馆,位置僻静,非常安全。这里当年就被范传甲用来作为革命党人的机关部,召开秘密会议。

1908年秋,清廷令南洋各镇新军于十一月(阳历十月)在安庆西北的太湖县,举行秋操。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太湖秋操”。熊成基,范传甲得知后,认为这是趁安庆城内虚发动起义的最佳时机。

于是便在三祖寺后的杨氏会馆中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在各军集中太湖秋操时,乘机发难。并公推熊成基为起义总指挥,工程队由范传甲指挥。然后再联络皖北力量以及南京方面的力量,便可直捣北京。

尽管革命党人计划周密,老谋深算的朱家宝还是听闻了起义的风声,临时决定缩减参加“太湖秋操”的新军。凡被怀疑为革命党或者有革命倾向的官兵,都被留在了安庆,并一律停止发放枪支。

起义计划再次受阻。

然而此时的革命烈火正在革命者的心间熊熊燃烧,他们跃跃欲试。岂是任何反动力量能够遏制的。

熊成基、范传甲又欲乘秋操间省城安庆空虚之际,在安庆起义,而后率义军开赴百余公里外的太湖,发动新军响应。

与此同时,又传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死去的消息,朝野动荡、人心惶恐。熊成基和范传甲等都认为时机很好,便分头与新军中的同志联系,秘密准备起义。11月19日下午,革命党人再次在三祖寺杨氏会馆秘密开会。参加会议的有:熊成基、薛哲、范传甲、田激扬、张劲夫等。

起义计划如下:熊成基被推为起义军总司令,范传甲领导工程队。起义时间:11月19日晚10点。起义行动:起义先由熊成基率领的炮营举火为号,至陆军小学堂夺取武器,攻占集贤门(北门)。马营则攻取八卦门(西门),六十二标二营及工程队在城内策应。攻击目标为巡抚衙门、城内军械局、电报局、菱湖火药库等。

熊成基以安庆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作战密令13条。

秘密会议结束时,天色已经泛黑。虽然行走在暮色漫漫、寒意四袭的街道上,但革命党人的内心却充斥着火一般的革命热情。

一旦起义成功,将会迎来怎样一片天空?他们憧憬着……

1908年11月19日,晚上10点,安庆城东新军炮营,骤然响起一串清脆枪声。初冬季节,寒风凛冽。

起义军在熊成基的带领下,趁敌军措手不及之际,将炮营烧成了一片红天。紧接着,起义队伍向城北陆军小学堂进发。

城西,马营也积极响应。排长田激扬起义枪响,起义军就放火烧毁了马营,之后向东赶往菱湖嘴,与炮营相汇。行进途中,学堂步兵也加入其中,一行人,浩浩荡荡有小千人。

熊成基率炮营在陆军小学堂取得枪支后,又转向菱湖弹药库取弹。起义队伍取得枪弹,兵分二路,按原计划向北攻打集贤门(北门),向西攻打八卦门(西门)。

炮营攻至集贤门,驻守百花亭的六十二标二营管带薛哲,本应及时击溃守城兵士,打开城门,与城外义军会合。然而,面对巡营防守,薛哲临阵犹豫,畏怯负约,延误了攻打城池的最佳战机。

讲武堂内的革命党人张劲夫,在反动军官严密监视下,骑虎难下,未能及时接应城外起义军。

范传甲的任务是领导工程队在城内接应。但该队队长监视极严,营房关帝庙大门也被封锁。

工程队人员又有枪无弹,冲不出去。范急中生智,便在营房放火,想乘乱冲出营外。但多次点火,都被反动队官发觉扑灭。

至此,起义原定在城外进攻、在城内开门响应的计划已濒临破产。

直到起义的次日,范传甲才想方设法逃出营外,到杨氏会馆打听消息。然而,得知的是起义军伤亡惨重、难以入城的消息。

当时有人劝范易服逃走,然而,范传甲义正词严道:“我已准备牺牲,要革命就不怕流血。”随即又转回关帝庙营房,打算发动部分士兵,接应起义军入城。

新军协统余大鸿,此时已经得知范传甲是革命党首领之一,密谋在内接应。但此时的起义军攻城甚急,不敢立即逮捕。余下令监视范的行动,并调他到协部充任卫队。范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依然伺机给敌人一击。

20日的下午,范传甲在随余大鸿出巡时,想要举枪杀余,接应义军,却被余的卫兵抢先将范捕住。后押至抚署刑讯。

刑讯是粗暴且惨烈的。

刑讯室里,范传甲两臂被绑在十字架上,双腿跪在铁火炮上,“皮鞭五百下,淫刑备至”、“以烧红的铁棍按在其身上,脊背血肉模糊,筋骨毕露,惨无人状……”然而,范传甲的脸色依旧如平时一般刚烈,毫无惧怕之意,并大呼着“男儿身可杀,心不可屈也……”

1908年11月21日,范传甲在西门外因受刑太重而壮烈牺牲。

安庆炮马营起义,最终因为起义军寡不敌众、弹尽药绝而失败。

安庆炮马营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壮举,震撼了清廷,鼓舞了革命士气,也有力地推动了安徽地区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范传甲的一位寿县同乡对范组织的炮马营起义的功绩最为钦佩,曾大为感慨地说:“嗟夫,当安庆起义,天下咸知有熊成基,何知有范受山(传甲)哉……”

1912年当年,柏文蔚任安徽都督期间,安徽人收集范传甲、张劲夫、张朝栋、张星玉、胡文彬、周正峰、刘志贤、薛哲等8人的遗骸,以及暗杀出洋五大臣的吴越灵柩,葬在安庆北门外平山头。

在安庆北门,我们看到,孙中山先生亲题皖江九烈士墓碑,石刻家张树侯为作墓表,柏文蔚书石,树侯亲刻之,以告慰烈士英灵,警示教育后人。

而现在正在维修的安庆迎江寺西“熊范二烈士专祠”,正是安徽省政府为祭奠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范传甲而建。

英雄已逝,但其不朽的精神将鼓舞着一代代的后继者……

标签: 范传甲

更多文章

  • 陈清畴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清畴

    陈清畴(1882—1911),福建连江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而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陈清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连江出生日期:1882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业:革命家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

  • 查瑞传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查瑞传

    查瑞传(1925—2001)生于天津书香门第,教育学家查良钊之子,祖父亦为文化素养很高的盐商。查瑞传祖籍浙江海宁,远祖查慎行、査嗣庭等皆为为清代有名文人。查瑞传和著名诗人穆旦(查良铮)为叔侄。查瑞传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抗战后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父查良钊1949年赴印度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 潘钟祥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潘钟祥

    潘钟祥,教授。河南卫辉人。字瑞生,1906年8月12日生于河南汲县(今卫辉市),1983年10月25日卒于北京。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找油事业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在陕北延川确定了当时产量最高的油井井位;在四川巴县确定了第一口高产气井井位。40-50年代发

  • 李晚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晚

    李晚(1874—1911),广东东安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辍学,从事耕作。至成年,赴香港,习成衣业。因交结志士,渐明民族革命之义。闻南洋多革命机关,遂辍业出洋,至吉隆坡,加入中国青年会。1899年赴云浮,租腰古墟汛地前民房,为革命党人活动之地,遭清吏缉捕,复出南洋。1911年初随黄兴至香港,组

  • 杨玉如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玉如

    杨玉如(1878年—1960年),字宝珊,湖北沔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赴汉阳府师范学院学习,后又选派到日本留学,在东京宏文学院学习。留学期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回国后,任武汉《公论报》编辑。创办《雄风报》任主笔,秘密组织军界团体,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10月初返汉,

  • 吴祖垲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祖垲

    吴祖垲(1914.3.23-2014.1.16)浙江嘉兴人,中国著名的真空电子技术专家、日光灯技术研制的先驱者和电子束管产业的奠基人。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祖

  • 肖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肖伦

    肖伦(1911.12.15-2000.11.15),字纪常,四川郫县人,中国核化学家和放射化学家、放射性同位素事业的开拓者、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加入

  • 黄曼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曼君

    黄曼君(1935年5月30日---2010年11月22日)笔名黄毅军,湖南株洲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名学者和诗人。2010年11月22日因病辞世。中文名:黄曼君别名:笔名黄毅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株洲出生日期:1935年5月30日逝世日期:2010年11月

  • 凌文渊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凌文渊

    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号植之、直之,晚号隐峰居士,以字行,江苏泰县(今姜堰)人。清朝及民国政治人物,中国花鸟画大家,书法家,经济学家。清季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出身,清宣统元年(1909)为江苏省谘议院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财政部参事、代理财政部次长、代理

  • 梁应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应辰

    梁应辰,男,1928年出生,河北保定人。1994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和港口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退休干部梁应辰同志(正局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中文名:梁应辰国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