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萧娴

萧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3/12/15 18:13:23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她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展,历时一月盛况不衰,这次书展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水平和风格,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最盛大、历时最长、观众最多的书展之一;1984年调入江苏美术馆,专门从事创作;1997年因病离世,享年95岁;贵阳市翠微阁观有为萧娴作品陈列馆。

基本资料

中文名:肖娴

别名: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

出生日期:1902年11月

逝世日期:1997年1月16日

职业: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著名书法家,有“女书圣”美誉

代表作品:《萧娴书法选》、《萧娴先生书法集》、《石门颂萧娴临本》

人物生平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书法家。肖娴,一九○二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金井街。

萧娴自幼随父萧铁珊遍习名家墨迹,为后来书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父亲萧铁珊精诗文书法,是西南名士、南社社员。

萧娴三岁随父移居广州,五岁丧母。七岁时摹仿父亲写了一幅字,劲健的笔力和豪放的气概令父亲欣喜不已,开始认真教她学习书法。

十三岁那年,广州大新百货公司举成大厦落成典礼,萧娴写了一副丈二对联送去祝贺,联语是父亲拟的:“大好河山四百兆众;新辟世界十二重楼”,观者赞叹之余,也有人怀疑一个小女孩能写出这么好的巨型作品。于是萧娴又当众写了一个大横幅:“壮观”,以雄浑的笔力,险奇的结体,引起全场轰动。遂被誉为“粤海神童”,应邀与谭延闿、高剑父等书坛名宿一道为二沙岛风景区写碑刻石。照相馆也悬挂她的照片,题为“大书家萧娴”。

《中国历代书画家集》苏文编绘

二十岁时随父亲移居上海。当时公认的文化盟主康有为偶然见到萧娴临写的《散氏盘》,大为赞赏,题诗相赠,称赞她“雄深苍浑此才难”,又推许她将会成为“卫(琰)管(道升)”那样的女性书家代表人物。

一九二六年,宋庆龄在广州组织书画义卖,筹款慰劳北伐军,萧娴亲赴广州参加,写了不少字,其中有一幅卖了一百块大洋,活动结束后得到了宋庆龄颁发的奖状奖章。同年随父赴香港,鬻书为业,书坛巨擘于右任等撰写《介绍大书家萧娴女士》的文字刊发在报纸上为她助阵。二十五岁时与江达结婚,定居南京。江达是安徽人,留学法德两国,学工程,学识丰厚。婚后夫唱妇随,伉俪情深。

可惜好景不常,一九三一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时江达正在欧亚航空公司满洲里站任职,见东北沦陷,决然同返南京。随后“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七七”事变愈演愈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江萧夫妇与众多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一样,辗转流亡于江西、四川、青海、兰州等省份,备受奔波与饥寒之苦,直至抗战胜利后一年,才返回南京。此时老父已于去年病逝于上海。

南京解放后,萧娴入华东革大学习,送弟、儿、媳、女四人参军,自己在玄武湖家中为民办扫盲识字班义务教学。夫妇俩又参加民革的活动。一九六三江达病逝,次年萧娴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员。不久“文革”开始,萧娴被迫为居委会抄写大学报,交代旧社会关系等等,心情极为抑郁。

直至浩劫结束,大书法家萧娴才真正得以全身心投入毕生钟爱的书法艺术,迎来了书法生涯最灿烂的顶峰时期。

她先后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书协名誉主席等职务。后在南京、济南、贵阳、北京等地举办书展。书名远播海外,日本首相也慕名求字。各地为她出版书法选集多种。

一九九七年元月十六逝世,享年九十五岁,江苏省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告别仪式,江浦县建萧娴纪念馆。

贵阳市政府为此在名胜翠微阁设立了萧娴先生书法陈列馆,馆名为国学大师功先生题写。馆中常年陈列萧书,供市民观赏。

从艺经历

1902年11月,萧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萧铁珊是西南名士,精于文学和书法,清未当过广东三水县县令,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入民国后,参加南社,曾任孙科秘书。交游多为当时名流。

她当时还多次听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国学讲座,曾把自己临《散氏盘》的册页给章太炎评价,章太炎也十分欣赏,题诗勉励,形容其书法线条云:“真如万岁枯藤程,因反对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而组织留学生进行抗议活动,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又转德国继续留学,在德国完成学业后回国与萧娴结婚,不久夫妇回国,定居南京。萧娴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任助理员,不久辞职,随江达赴东北满州里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夫妇南返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又同回南京。在不安定的生活中,萧娴仍然不断进行书法艺术实践,她创作的《临碣石颂》被选入1932年编印的《当代名人书林》。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南京被日寇攻陷,萧娴全家辗转逃难九江、武汉、重庆、成都、广元、兰州等地。在重庆时遇著名书画家王东培,欣然尊为老师学画梅花。于1940年与王东培在成都同办书画展,很有影响。避难兰州时曾致函父亲旧友章士钊,时章在陕西,作词相赠,有“大字雄奇小字腴”句,竭力夸奖萧娴的书法成就。又云“伤心老滞秦关客,却答文姬陇上书”,把萧娴比为汉朝的才女蔡文姬

抗战胜利后萧娴全家返回南京,其时父亲萧铁珊病逝于上海,萧娴非常悲痛,决心继承父亲遗志,在艺术上干一番事业。

个人作品

萧娴学书从篆隶入手,取法乎古,以大字行楷为胜,受康有为书法影响极深。其书法作品以“三石一盘”(篆书《散氏盘》、《石鼓文》、隶书《石门颂》、楷书《石门铭》)为宗。

受康有为影响,萧娴学书从篆隶入手,与现在一般入从楷书开始不一样。她认为,“楷书是从篆隶而来。

传萧老平日习字,有一特点即善于对由风雨年月浸蚀的斑剥字迹予以还原。这一面体现了她认真求实的书法态度和对既往书迹完整性的理解能力,一面或许是在有意矫正康氏的积习。萧娴篆书,取资于石鼓文为多,特以“筋”胜,“气”则辅之。

晋王右军题扇处

艺术评价

萧娴的艺术领域书法是主体,她中年以前,曾致力于画梅花,虽然老年后精力所限,不再弹旧调,但她的绘画基础对于书法的风韵的形成是起营养作用的。

后世纪念

萧娴纪念馆,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主展厅呈贵州民族风格,故居按萧娴生前的百子亭房屋式样复制,主展厅展线长100多米,展览面积为400平方米。

萧娴纪念馆

《萧娴评传》

作者:王白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萧娴

更多文章

  • 陈修良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修良

    陈修良(1907年—1998年),女,浙江宁波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曾任汉口市委宣传部秘书、江苏省委妇委书记,《新华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

  • 陈庆先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庆先

    陈庆先(1908年12月-1984年1月19日),原名陈长发,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32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大队长兼军事教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

  • 史玉孝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玉孝

    史玉孝(1933-2005),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人,上将军衔。史玉孝在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1军1师宣传队当宣传员,参加了兰州等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团政治处、师政治部保卫助理员。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委员、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陈利丹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利丹

    陈利丹,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衡阳市祁东县人,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研究员、统计师。历任中共广西钦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中共广西梧州

  • 钱益民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钱益民

    钱益民(1912—1997),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赣南特委技术书记、赣南特委工农干校一大队政委、连政委、第二十二营政委、干事、师政治部秘书长、第五军团保局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联防军保卫部部长等职。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保卫部科长,

  • 陈季良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季良

    陈季良(1883—1945),福建福州人。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任海容舰大副。武昌起义中支持革命军,任江亨舰长兼江防舰队分舰队领队长,在东北支持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发生中日庙街事件。事后继续在海军任职,历海容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江阴海战,打破日本

  • 潘忠汝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潘忠汝

    潘忠汝,革命烈士。曾参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潘忠汝是黄麻起义领导人。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自幼喜习武术。1924年考入由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创办的武汉中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他在一首立志革命、改造社会的自勉诗中写道:“

  • 黄海怀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海怀

    黄海怀(1935-1967),江西萍乡人。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49年--1952年在萍乡三中(鳌洲中学)读初中,他的二胡作品在发展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敢于大胆借鉴西洋音乐的手法,因此既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又有一定程度的推陈出新。其代表作品为二胡曲《赛马》,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杰出的二胡作品之

  • 陈汝斌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汝斌

    陈汝斌(1932年2月21日—2012年6月5日),北京人,在北平志诚中学和中大附中读书时,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进步剧团。1950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年底考入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后直接选送到东影。40多年来,他为20多个国家上百部影片的男主角和重要角色配音,如《夏伯阳》、《复活》、《蝴蝶梦》、《舞

  • 肖菊英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肖菊英

    肖菊英,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嘉定镇,1926年投身革命,193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初红22军在信丰正式成立,同时在黄泥排创办红军干部学校,陈毅任校长,肖菊英和黄成英、曾广绣等100多人成为该校首批学员。中文名:肖菊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信丰县出生日期: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