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徐匡华

徐匡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3/12/16 2:29:08

徐匡华,1917年出生于浙江台州海门(今台州椒江区)。2007年2月13日凌晨,因肺部感染并发噎食,在杭州市第四医院去世,享年九十岁。徐匡华退休前,为杭州四中地理老师。生前,为古琴演奏家,中国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曾经担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西湖琴社社长。

基本资料

名:徐匡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台州海门(今台州椒江区)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2007年2月13日

职业:杭州四中地理老师,古琴演奏家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主要成就:合创琴箫合奏曲《思贤操》

饰演电影《英雄》盲人琴师

发起成立西湖琴社

代表作品:《思贤操》

人物生平

海门徐家为音乐世家,祖父徐月秋是台州著名民间音乐家,精通东海渔歌乐曲,擅奏琵琶、三弦等乐器。父亲徐元白是蜚声海内外的古琴大师,新浙派古琴的开创者,在古琴演奏、创作、传授和斫琴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母亲黄雪辉。

1937年,徐匡华正读高中二年级,七七事变爆发。搬家逃难到武汉,又到南昌去读高中三年级。后来又继续逃难到重庆,并考入四川大学。由于兵荒马乱,在古琴方面的练习较少,影响了艺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了徐匡华的古琴事业。

大学第一学年在成都度过,后来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学校搬到了峨眉山。当时徐匡华并不知道,一段美好的婚姻正等待着他。徐匡华的妻子秦文淑是四川人,在峨眉山经同学介绍认识。1944年4月1日结婚。

大学毕业的徐匡华,已经开始在中学里教书。新中国成立前,徐匡华曾在重庆、上海两地教书。1952年,徐匡华回到浙江,在杭州四中担任地理老师。由于他的地理课讲得很受学生欢迎,以至于1979年办理退休手续后,又反聘回校,继续工作了6年。在杭州四中,前后度过33个春秋。

徐先生之父徐元白曾经组织“西湖月会”,与马一浮张大千、张宗祥、徐映璞等名士以弹琴作诗为乐,为抗战后杭城的一时盛事。为秉承和发扬父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徐匡华积极与杭州市有关部门联系,于1979年组织成立了杭州市古琴研究会。1986年改名为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西湖琴社。

而琴社的活动场地就在徐匡华的家里——南山路一条叫勾山里的小弄堂里。而后,徐匡华一边在琴社里教年轻人弹古琴,一边在浙江省老年大学的古琴队里担任艺术指导。

公元2001年,张艺谋拍摄电影《英雄》。徐匡华在片中出演了一位盲人琴师。这使他在社会上的名气更加响亮,以致不少人慕名前往求教古琴。

演奏经历

徐匡华为古琴在国际社会上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经常和浙江歌舞团一位号称“江南箫”的箫演奏家景濂合作,琴箫合奏,别有韵味。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他们录制了琴箫合奏曲《思贤操》,后被亚太会议挑中,并送到联合国,成为国际上广为流传的一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曲。

该曲乐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并由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机构推荐。之后徐匡华与浙江歌舞团的“江南丝竹队”频频出访,后又在国内巡回演出,从此开始了他真正的古琴生涯。

古琴艺术普及

由于古琴在当代的落,多年来徐匡华一直没有停下古琴推广的脚步。据了解,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在杭州已慢慢恢复生机。一九八六年徐先生发起成立西湖琴社,该社已从当初的十几人发展至现在的一百多人,其中年轻人占了一半,形成了良好的梯队。

据徐先生的儿子、现任西湖琴社社长徐君跃回忆,拍完《英雄》后的这几年,是徐老最开心的时光。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慕名前来拜访,不过,他最满足的还是因为《英雄》引发的古琴热,甚至还有许多老外找上门来学琴。那时候,徐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古琴有救了”。

徐匡华子承父业,从事古琴艺术普及,从演奏古琴到斫造都十分精通。收木匠马岳思为弟子。马岳思此后着迷于古琴斫造,孜孜追求斫琴技艺,并学习古琴知识,分析古琴结构,摸索斫造工艺,从选料、裁锯、刨制、挖槽、粘合、推灰、打磨、徽位等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决不掉以轻心,而且旁及漆面、上弦、调音等工艺,成功斫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琴,形神兼具,音质古朴,音色清纯。之后,所有徐老师教学普及所需的古琴,全部都由马岳思斫造。

电影《英雄》

拍《英雄》时,张艺谋需要一位有名望的老古琴演奏家出演角色,因此托人四处寻找。后浙江文化界推荐了徐匡华。

第一次拍电影,而且又是重头戏,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说不是一件易事,紧张是难免的。张艺谋总是笑着叫徐匡华放松,不要紧张,要沉着。

辛苦首先体现在化装上,每天都要花一两个钟头化装,白胡子、白头发,用黏合剂粘上去,速度很慢,还要直直不动地坐着。徐匡华最重要的镜头就是弹古琴。电影中的古琴曲都是徐匡华弹奏的。他工作极其认真,许多镜头都要拍五六遍,甚至更多,一直到张艺谋满意为止。

除了辛苦,拍电影也有不少趣事。徐匡华说,观众肯定看不出来电影里那张古琴是假的,它比真的古琴要短,上面的弦都是尼龙线。拍电影时,导演叫你“快”的时候,手势就要做得猛烈而迅疾,而叫你“慢”的时候,手势就要舒缓而优美。最后琴弦断了,连杰和甄子丹的武打动作戛然而止。

琴弦一般都是一根根断的,而电影要断一把。所以在拍弦断时,有一个人专门躲在角落里,看时机到,就跳出来,拿出一把锋利的刀,把尼龙琴弦迅速割断,然后再躲起来。而这个人在电影上是看不到的。

背景资料

徐匡华的父亲徐元白18岁时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北伐战争。后来在福建,四川等地的政法部门担任官职。20岁的时候,徐元白拜浙派古琴大师大休法师为师,学弹古琴。后来徐元白成为浙派古琴的重要传人。徐匡华从十三岁初中开始徐匡华在父亲的传授下学琴。在古琴演奏技巧上继承了浙派“微、妙、圆、通”的潇洒奔放特色,所弹奏的琴曲韵味深长。

徐匡华的家离西湖很近。即使是在冬天,缺少绿色的西湖也会深深地吸引着他。因为当初,徐匡华并不喜欢古琴,是西湖改变了他的兴趣。一个人的生活同环境有关系,同父辈上一代也有密切的关系。徐匡华父亲一生喜欢古琴,而他十来岁的时候对古琴还不怎么欣赏,于是其父从各方面来循循善诱,说:古琴是好东西,你慢慢可以体会出来。并说:古琴描写美丽的山水,连画画做诗都能描写出来的。其时,徐匡华半信半疑,因此把古琴背出去,由父亲带着坐船在西湖里弹奏,这样子才慢慢产生了兴趣。后来,对于徐匡华,弹琴在思想上始终是爱好的,并认为是传统的文化艺术瑰宝。然而在国民党统治的时候,对民族音乐不重视,弹古琴搞音乐不是出路,所以大学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中学地理教育。

文革的时候,红卫兵说弹琴是搞四旧,不利于革命的工作,来抄家的时候把我的古琴摔到床上。没有琴弹奏的日子,徐匡华是相当烦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徐匡华积极与杭州市有关部门联系。于1979年组织成立了杭州市古琴研究会。1986年改名为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西湖琴社。

徐匡华又回到了课堂,教学员们弹古琴,他已经坚持了十几个年头。每一星期都有3天的时间,徐匡华要和学员们一起度过。为了报答这位不收学费的老师,学员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徐匡华。

当学生们都在为老师能够参加,电影《英雄》的拍摄而自豪时,徐匡华也在用自己平静但不平坦的大半生,理解着“英雄”的含义:

英雄呢,各行各业都有英雄,不一定你武打打得好就是英雄,你种田种得好农民也是英雄,不过英雄有大有小,为人民做出贡献,我认为都是英雄。古琴历史悠久,相传有三千多年,能够传到今天不容易,我觉得现在慢慢地知音多起来了,古时候有句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我已经大大超过了古来稀,我希望能够争取多活几年,希望在我的指导下,年轻的学生他能够相当不错,这我就满足了。

标签: 徐匡华

更多文章

  • 米谷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米谷

    米谷(1918.11—1986.10)著名画家,擅长漫画,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笔名除米谷外,还有MK、李诚、石兰、令狐原、封宁等,海宁斜桥人。中文名:朱禄庆别名:米谷国籍:中国出生地:海宁斜桥出生日期:1918.11逝世日期:1986.10职业:画家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代表作品:《米谷漫画

  • 裴蕴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裴蕴

    裴蕴(?-618)隋朝大臣。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蕴开始在陈朝做官,任过直阁将军、兴宁令,陈朝被隋灭掉后,隋文帝杨坚接见曾在陈朝做过官的所有“江南衣冠之士”。当接见到裴蕴时,杨坚想起了他曾奉表“请为内应”之事,便破格提拔裴蕴时,超授为仪同之职。以后,裴蕴又历任洋、直、棣等州刺史。隋炀帝杨广即位后

  • 李斛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斛

    李斛,号柏风,四川省大竹县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李斛是一名在中国画技法上有着开创性成就的国画家。他坚持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西洋画法的写生,并对素描基本功十分重视。创作了大量了别开生面的夜景山水画。具有全面的造型能力,在人物肖像画方面有独到的成就,留下了《印度妇女像》、《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杰出作

  • 吴休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休

    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2015年11月24日逝世于北京。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展办公室主任

  • 高马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马得

    高马得,男,(1917-2007),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国画画家。在漫画、儿童读物画、国画均有显著成绩,获1992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中文名:高马得国籍:中国出生地:赣州市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2007职业:画家毕业院校:天津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主要成就:获国务院专家待遇获漫画“金猴奖”国家一级

  • 顾梅羹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顾梅羹

    顾梅羹,(1899~1990)名焘,字梅羹,别号琴禅,祖籍四川华阳,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教授,泛川派古琴代表人物。中文名:顾梅羹别名:署琴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899年农历十一月初六逝世日期:1990年8月22日职业:研究员,编辑员主要成就:辽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代表

  • 缪培南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缪培南

    缪培南(1895—1970),字经成,号育群,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央委员。民国38年(1949年)4月,赴香港定居。1970年,在香港九龙病逝。中文名:缪培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州市出生日期:1895年逝世日期

  • 连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连贯

    连贯(1906~1991年),原名连学史,出生于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贫苦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连贯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中文名:连贯别名:原名连学史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侨务工作毕业院校

  • 徐燕孙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徐燕孙

    徐燕孙,名操,号霜红楼主,斋号霜红楼、寒水堂、归燕楼等,河北深州徐家湾村人,生于1899年,卒于1961年,早年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曾从俞明(涤烦)学画,后深得宋元名画真髓。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之一。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创作组组长。中文名:徐燕孙别

  • 何美欢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美欢

    何美欢(1948年11月---2010年8月21日),广东东莞人,1948年11月生于香港。1971年在加州圣心学院获得文学学士,197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其后作为执业律师多年从事跨国法律业务。1982年回到香港,主持多个与中国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