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济众

方济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690 更新时间:2023/12/5 8:56:24

方济众(1923-1987),号雪农,陕西勉县人。现代画家。早年曾任中小学美术教师,1946年师从赵望云,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宣传工作。1978年后任陕西美协副主席、省国画院院长。擅长山水、花鸟,作品取材于西北农村、牧区风光,注重自然性灵。水墨小品浑厚清新,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情化的艺术感受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模式。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基本资料

姓名:方济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陕西省勉县武侯镇

出生日期:1923.6.11

逝世日期:1987.7.18

职业:国画家

毕业院校:汉中普通高中

主要成就:山水画创作

代表作品:《三边塞上风光》《雪漫天山》《沙海花》

基本信息

方济众(1923.6.11-1987.7.18)著名国画家。笔名雪农。陕西省勉县武侯镇(原老城乡)方家坝村人。受兄长和美术教师影响,自幼学画。一九四四年于汉中普通高中毕业后,曾先后在中、小学任美术、语文教师。

40年代随赵望云研习中国画。

1949年后任《西北画报》编辑室主任,西北美术协会秘书,西安美术协会秘书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50年代在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从事创作,是“长安画派”画家之一。

“文革”期间,他全家“下放”回陕南山区。这种人生遭际丰富了他艺术中的内涵,在他那些描写林间鹿群、岩畔山水或陕北窑洞、黄土高原的写意小景中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三边塞上风光》一画分别以赭石和绿色表现了荒漠古老的长城和白莲盛开的河塘,相映相彰,一片塞外江南景色。驼队和雁阵也平添了画趣和强烈的生命气息。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国画院首任院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陕西省政协常委。

书法以行书见长,其作章法谨严,运笔苍劲有力,墨色枯润相济,清朗利落,自具面貌。精国画,创作以反映陕西农村,牧区风光及建设场景为主,取法传统,师古不泥,致力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田园画风。

艺术简历

方济众(1923--1987)字雪农,陕西勉县人。1946年师赵望云学画,1950年前任中小学美术教员。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协美工会、西北文化部美术科工作。曾任《西北画报》编辑部主任。

方济众是"长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及书法的创作,在传统中国画向新中国画转型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终生致力于传统与创新的创研之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国际展览并举办个人美展。作品曾多次在多种美术刊物上发表。

1953年:作品《云横秦岭》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54年:作品《最后的道路》《秦川一角》先后参加全国美展。

1955年:作品《溪柳迎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美术》杂志发表。

1957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西岳华山》。

1958年:作品《夜渡》发表于《美术》杂志。

1959年:作品《幽林》参加中国首届维也纳国际博览会展览。作品《初冬的山谷》发表于《解放军画报》封底。

1961年:数十件作品参加西安美协在京举办的“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

1962年:作品赴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动画片《牧笛》的背景设计(李可染作人物造型设计)。该片获丹麦安徒生童话片国际金质奖。1963--1965年:创作《山春》《山林雪后》《平湖春晓》《山野的春天》《灯笼会》等大量的作品。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遭批斗,进“牛棚”,停笔四年。

1970年:全家被下放到陕西洋县白石公社劳动改造,白天上山劳动,晚上偷着画画。这期间画了很多速写,并经常习书法,作了大量的诗词。

1976年:作品《忆延安》组画参加“文革”后第一届全国美展,并发表于《人民画报》封底。

1977年:为外交部驻外使馆作丈二匹画十余幅。《美术》和《美术家》发表《黄山颂》等作品数幅。

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昆仑春晓》单幅画。调回陕西主持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工作。

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古城雪霁图》。中国美术馆收藏《蜀道一瞥》等数十件作品。

1980年: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鹿铃》的背景设计。

1981年:作品《山野的春天》入选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展。1982年:《美术》杂志社发表作品《荷》。率陕西书法代表团赴日本举办书法展,任团长。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方济众画集》

1984年:作品《沙鸟聚相亲》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方济众画集》

1985年:率陕西书画代表团赴日举办书画展览,任团长。赴香港举办“陕西国画展”。作品《红柳滩外好荷花》参加“中国现代画展”赴莫斯科展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方济众画辑》

1986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山石、树木技法》。作品《大漠行》参加西北五省美术展览。

1987年:参加“赵望云师生展”展出作品三十余幅。七月十八日因病逝世。

1988年:日本帝都书画院出版《方济众遗墨展作品集》。

1992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方济众》。

199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方济众画集》。

200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方济众小品集》。

2006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方济众画集》。

作品特点

方济众的国画有着明显的与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的地方。他的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而方济众的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则讲求“以形写形”。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方济众的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个人观点

方济众对绘画临摹的重视,他在《画品》中的“姚云度”条下提到时人伪姚云度画,“戴逵”条下提到画工临戴逵画,“刘绍祖”条下提到刘以摹写画迹著称于世。宋中书侍郎龢在《论书表》一文中,例举富于书法藏品的收藏家有桓玄刘毅卢循素、新渝惠侯等,其中,新渝惠侯“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所收书法“招聚既多,时有佳迹”。在谈到当时书法消费的盛行时,虞龢更是说:“西南豪士,咸慕其风。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赢金币,竞远寻求。于是京师三吴之迹,颇散四方。”然而,检索六朝文献,寻找能够显示绘画消费盛行的能与《论书表》相类的记载,却一无所获。对此,唐初中书舍人斐孝源似有觉察,他在序言中,言及魏晋的绘画时,仅说:“及吴魏晋宋,斯道始兴。”用词之慎,与形容书法消费“人无长幼,翕然尚之”相去甚远。

第一个概念是观念系统中的局部概念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最高的境界是天下,修身齐家治国从而平天下。天下是一个第一等的概念,国家的概念在天下的概念之下。古时君子若是天下不在掌握之中,才退而在“国家”的层次上作为。只有当天下不可为时,才会为其次,这个部分就是所谓的“国”。同样,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所有的学问只有一种,就是经学,除此,只是小学:等而下之或前期准备的学识。古人做学问,就是孔子所说“为学也”,放诸四海而皆准、放诸天下而皆通的事理。因此,等到做一个具体个别国家事务的研究撰述之时,就是在讨论一个第二等的问题,是一个带有私自性的公共问题。因此,国学的提法就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学术的思想来衡量,也是一个二等问题。如果这个具体化个别化的过程是出自主动的进取,也许是现代学术日益科学化、算计化的结果,或者是现代绘画的日益在地域和文化上自觉的结果,如果是被迫,就有另外的问题需要面对。国画与国学概念相似,是被动现代化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

第二个概念文化保守和文化对抗的概念

中国人已不再认为中国的绘画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全人类的一个普遍的概念,而只是艺术这个大概念在中国这个特殊地域之内的一种存在。中国的艺术只是艺术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国家的艺术,中国画只是画之一种,另外还有西洋画等等。而意大利人从不说本国的绘画是“国画”一样,他们不会把达芬奇的画称为意大利画,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画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全世界人都应该这样画画。同理,法国的印象派不会把自己的画叫做法国画,只会说它是一种画派。因此,所谓国画或说一国之画,是在一个政治上受到压迫和侵害的国家中,由于国人的自信心受挫而产生的概念,它不是一个主动求取的概念,而是一个退守保全自我文化的概念。探究历史,国画一词出现之时,正是在中国开始在政治军事上失败,积贫积弱之后,一代初步了解社会并有自觉意识的中国人开始反省自身的时候。这种反省的集中体现就是洋务运动的思路,在这一全国性的检讨自己而求取于“西方技术”的过程中,开始对早已有的西洋画、洋画、油画等概念进行新的理解。

第三个概念是体制等级的概念第二个概念所针对的是外来压力,为保全自身与之相抗,而强调一个国家的、地区的独特风格,从而在内、外之际作出区分。而国画的第三个概念则是在本国范围内也作出区分。只把中国艺术中一部分用水墨表现的传统艺术形式冠以国画之称,而把其他所有组成部分仍以年画、漆画、壁画、剪纸等方式分别提出。与此同时,将这种以国画称呼的艺术列为中国艺术的最高等级,国画作为相对于“低级绘画”、民间绘画的概念而出现。考古发现证实中国自商周起就有了漆皮;在朝鲜境内乐浪地区也曾发掘出完整绘有昆仑山、西王母等图案的汉代漆器。为何漆画的历史如此悠久却不得国画之名?木刻年画曾经是中国广大农村的最为普遍的绘画,为何年画的使用如此广泛却不得国画之名?乃是因为将国画认作中国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等级最高的一种,而非历史最悠久或流布最普遍的一种。只有中国艺术中已经成熟的、有高度成就的那种艺术形式才是国画,其他相对低级和简陋的艺术形式即使是中国特有甚或源远流长,也不能享国画之誉(即使它们未必简陋,更非低级)。

荣誉

《兰州黄河大桥》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溪柳迎春》等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沙鸟聚相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蜀道一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担任背景设计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和《鹿铃》分别获丹麦安徒生童话片国际金质奖和苏联电影节最佳美术片奖。

出版有《方济众画辑》、《方济众画集》,著有《山石树木技法》等。

评价

方济众,是中国现代受人欢迎的国画家,评论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国画更是脍炙人口。在方济众先生的作品中,国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方济众的许多画,都是以人物作为题材的,例如《幽林》和《三边塞上风光》。方济众的画,让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方济众的人物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方济众的人物画,追求的是一种崇高而绚烂的美,其间,不乏哲思和诗意的存在。

鉴赏

60年代崛起的长安画派,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可谓当时艺术变革的佼佼者,而方济众先生是其中一员。

方济众先生的艺术特点是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情化的艺术感受之中,从而变革了传统山水模式的格局,将传统山水画变化为以现实生活形象为特征的朴素亲切感人的田园风景模式。从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地位。方济众先生是位重自然性灵的画家,早年故乡的清风明月,巴山蜀水自然环境的心灵滋养,形成其内秀的性格气质。如果我们以其与同时期的画家赵望云、石鲁先生的作品比较便可看出:赵先生朴拙敦厚,画中有倔劲,注重自然形象刻画,石先生奇倔外向,重情感张扬,方济众先生则重自然本性的抒发。这便形成了方济众先生自己的艺术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标签: 方济众

更多文章

  • 张大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大林

    张大林(1945-2006)字业良,又一良,笔名梦艺,号凌空,居上海,斋名“逸文斋”。江苏淮安人。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家,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会员。中文名:张大林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45逝世日期:2006职业:画师张大林(1945-20

  • 陈烟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烟桥

    陈烟桥(1911年~1970年),汉族客家人,中国版画家。曾用名陈炳奎,笔名李雾城、米启郎。1911年11月16日生于广东深圳市龙华区观澜镇牛湖村鹅地吓,1970年12月逝世于广西南宁。中文名:陈烟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1年11月16日逝世日期:1970年12月职业:中国版画家先生少

  • 钱行健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行健

    钱行健(1935—2010),1935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曾从名士袁容舫先生攻习山水、花卉、文学及诗词。擅长中国画。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一九五四年从名画家江寒汀先生专攻花鸟画。一九六三年又致力于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数十年来潜心探索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博采众长而自成体系。中文名:钱

  • 方人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方人定

    方人定(1901-1975),现代著名书画家。幼名四钦,复名士钦,广东中山市沙溪人。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及广东法官学校高等研究部毕业,后专攻美术。1923年入春睡画院,师从高剑父习画,主张国画革新。1929年获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擅人物、花鸟、山水、书法。1938年赴美游历,开画展。历任华南人民文学艺

  • 卫天霖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天霖

    (1898.8—1977.3)1898年8月22日生于山西汾阳人。是中国现代油画家。字雨三。中文名:卫天霖别名:雨三国籍:中国出生地:山西汾阳出生日期:1898年8月22日逝世日期:1977年职业:油画家父亲卫璋是教书先生,对诗、书、画均有修养。卫天霖受其家庭影响,自幼喜欢书、画。由画谱入门,进而临

  • 蒋风之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蒋风之

    蒋风之,1908年4月27日诞生在江苏宜兴后留墅村,1986年1月26日逝世。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文名:蒋风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宜兴出生日期:1908年4月27日逝世日期:1986年1月26日职业: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主要成就:蒋氏二胡、蒋派演奏和学术论著代表作品:二胡独奏曲《汉宫秋月

  • 徐匡华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匡华

    徐匡华,1917年出生于浙江台州海门(今台州椒江区)。2007年2月13日凌晨,因肺部感染并发噎食,在杭州市第四医院去世,享年九十岁。徐匡华退休前,为杭州四中地理老师。生前,为古琴演奏家,中国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曾经担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西湖琴社社长。中文名:徐匡华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米谷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米谷

    米谷(1918.11—1986.10)著名画家,擅长漫画,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笔名除米谷外,还有MK、李诚、石兰、令狐原、封宁等,海宁斜桥人。中文名:朱禄庆别名:米谷国籍:中国出生地:海宁斜桥出生日期:1918.11逝世日期:1986.10职业:画家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代表作品:《米谷漫画

  • 裴蕴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裴蕴

    裴蕴(?-618)隋朝大臣。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蕴开始在陈朝做官,任过直阁将军、兴宁令,陈朝被隋灭掉后,隋文帝杨坚接见曾在陈朝做过官的所有“江南衣冠之士”。当接见到裴蕴时,杨坚想起了他曾奉表“请为内应”之事,便破格提拔裴蕴时,超授为仪同之职。以后,裴蕴又历任洋、直、棣等州刺史。隋炀帝杨广即位后

  • 李斛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斛

    李斛,号柏风,四川省大竹县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李斛是一名在中国画技法上有着开创性成就的国画家。他坚持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西洋画法的写生,并对素描基本功十分重视。创作了大量了别开生面的夜景山水画。具有全面的造型能力,在人物肖像画方面有独到的成就,留下了《印度妇女像》、《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杰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