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大千

李大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23 更新时间:2023/12/30 13:51:19

李大千(1907-1983)近代书画家、金石篆刻家;江苏高邮人,原名李文晋,别号大千、铁父、江左印人、笑笑老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大千

别名:李文晋、大千、铁父、江左印人、笑笑老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高邮

出生日期:1907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1983年2月3日

职业:书画家、金石篆刻家

主要成就:精于金石篆刻、书画及鉴赏,尤长于篆刻

代表作品:《雕虫鼓吹》《金石剩目》《美学概论》

人物简介

为人朴实、爽直,学生时代刻苦生活,步入社会历程艰辛。先师从吕凤子先生学习书画,后拜吴昌硕先生攻习金石篆刻,其金石书画深得两位先生的真传。抗战胜利后应徐悲鸿先生邀请,仼教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举家移居北京。

大千书画、篆刻深受黄宾虹、吕凤子、张伯驹、沙孟海、功等名人的高度赞扬。

个人年表

1907年5月13日(丁未.光绪33年)生於江苏高邮;祖父李石君能诗善画,对其影响极深,自幼从其习画,读书习文。

1918-1922年高邮第五小学读书、毕业。

1922-1926年江苏丹徒六中读书时期,深受吕凤子先生教诲。吕先生书画如其人,笔酣墨饱,古趣盎然,一丝不苟,勤奋耕耘,享贻一生。求学以来为学校誊抄刻写蜡版半工半读,简朴、自立贯其一生。

1926年考入杭州西湖前国立艺术院国画系学习,亲得印学大师吴仓硕先生地教诲,篆刻治印、气魄宏大、浑厚古朴。1927年因反动派在学校搜捕共产党人,而被迫离校,随后考入南京中大。

1927-1931年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西画科学习,此间师从徐悲鸿先生、潘玉良先生和吕凤子先生等艺术大师,於第四届毕业。

1932-1941年先后在前威海卫公立高师、江苏界首师范、泰兴第四临中等学校任美术、劳作教员、艺术导师及校长等职。

1941-1946年抗战期间学校由江苏迁入晥南,在江苏临时中学、南京屯溪中学、安徽学院晥南分院等院校任美术、劳作教员、艺术导师、国文教员、代理校长、副教授等职。此间於1943年自办‘鬲山阅报社’、‘私立大千艺术馆’推广民众教育。其推行教育的事迹被屯溪地方志和屯溪文史所收录。(见屯溪文史P61-62)

1946年应前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徐悲鸿先生的聘请到校,会同黄宾虹、李可染、王森然、吴作人、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董希文、艾中信等著名画家任教於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任副教授。

1951年调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第八班学习、毕业。

1951-1954年由中央文化部和人事部批准,调河南漯河艺术师范学校。在省文教厅报到:省厅决定,漯河艺师尚未开办,留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兼文物鉴定、省博物馆指导。

1954-1955年因病回京医疗。

1955年由北京东四区人民委员会批准,试办北京私立大千实用美术补习学校。

1957年由北京市工农业余教育局批准,正式创办北京私立大千实用美术补习学校。至1961年私立学校均得通知而停办。

1963-1983年被安排到北新桥装订厂工作。文革中遭到冲击,先后被红卫兵抄家数次,家里被破四旧,砸毁石膏像佛像等艺术品,撕毁焼毁画册古书等。抄家运走历代碑帖的拓本、拓片、中西画册、明清印谱、美术论著、个人艺术著作及个人收藏的名画等一卡车。

1983年2月3日因肝癌及消化道肿瘤转移,病故於北京第六医院,享年76岁。

艺术成就

金石篆刻、书画及鉴赏,尤长于篆刻,时贤誉为“江左四大印人”之一。每以治印的魄力,篆、隶的字法与刀法,古朴的气韵与趣味,以区别“乌、光、正”,用“淡、毛、斜”三字别开一面。清乾隆嘉庆之际,书写大卷、意馆绘画,莫不以“乌、光、正”为责。而“淡、毛、斜”反其意而行;一印即成,不徒以形体完整,而在其内涵与古意。因这方寸之间,足具一完整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外国人望尘莫及。篆刻治印於秦汉、而外奉封泥;款铭秦砖汉瓦、而外甚玉钟石鼓,碑额石刻无不罗入印中,从文化遗产中去芜存箐,以振中风。名人沙孟海先生赞曰:“古采扬新姿”。“淡、毛、斜”也为后人导一先路。

大千一生为艺术,擅爱书法,尤以篆书、汉隶为每天的必修课而习习之,这重要的基本功一直坚持到晩年。主张“作画者必先习字,以习碑为宗,书法娴熟,基础稳固,怡可操笔作画、治印”。绘画讲究行笔,传统笔墨,用墨酣饱,水墨交融,以篆、隶笔法用于作画。重於构图与线条,以致风格苍莽、雄健而有动感,篆、隶之意融入画中,传神达情。速写古朴苍劲,融书法与绘画於一体,可别树一帜。作画起稿构图,改用根据线,一洗前人传用方格放大之习法,堪称革新。

个人著作

《雕虫鼓吹》研究篆刻治印的著作,又名《治印概说》。

《金石剩目》研究钟鼎铭文.石刻碑碣的著作。

《中国美术史讲义》为教学编写的讲义。

《美学概论》为教学编写的讲义。

《美劳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学校编写的教材。

《大千行卷》

《大千印谱集》

《国画-双鱼、古松、墨荷》江苏学生出版。

附记

1.抗日战争期间,李大千携同妻儿随江苏临中流亡来屯溪,栖身于鬲山观音上殿内。他生活虽是清贫,然启迪社会,宣传抗日之心不减。经一番苦心筹划,鬲山图书馆约于1943年正式成立,至1949年结束。该馆正名为“鬲山阅报社”,全称是“安徽省立屯溪民众教育馆鬲山阅报社”。它的独特之处,除了借阅图书.报刊以外,还在“二天门”灵官殿内,举办常年金石书画展。进入这间殿堂,便觉有一股书巻气,瀚墨香扑面而来。展品不多,却也琳琅满目。比如,其中有幅徐悲鸿题款的《百美图》,便是一幅镌有王昭君等一百名古美人印章的金石艺术珍品。

鬲山上殿是建在一处地势比较高陡,两边临空的平台之上。图书阅览室便设在殿前一排花槛窗下和两廊之内。凭窗远眺,云山村野尽收眼底,倚槛下窥,绿树花荫都上心来。殿内香烟缭绕,庭前花木扶疏;加上主人好客,清茗伴读,格外显得幽雅清静,超凡脱俗。每当春秋佳日,游人到此阅览者,几乎是座无虚席。

馆内报章杂志,图书画册,全部都是李大千先生私藏者,靠李大千先生及其夫人张多女士,在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自费购置。所陈书刊内容全部都是进步读物和宣传抗日刊物,其中的就有前苏联《鳄鱼》杂志。现今这个地方的殿堂僧舍,虽已荡然无存,但李大千夫妇当年所创立的这一事业,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摘自《屯溪文史》第四集中的《书城屯溪的图书事业》一文)

2.著名大画家黄宾虹赞曰:“……捧观大作,篆刻古气磅礴,钦佩之至。郢之大匠,运斤成风,知由錾垩不伤鼻,而可见其刚中之柔,最不易到。金石书画本是同源,清二百余年,惟金石家画差强人意。请教以为然否。”(摘自黄宾虹书信)

3.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张伯驹老先生写道:“……宋印多朱文,於宋徽宗双龙玺,政和宣和等玺及东波山谷和印当见之。元明及清康熙多朱文细笔,为项子京诸印,清梁清标高士奇.安缘周等印皆是,最宜用於收藏书画。嘉庆后更为晥浙南派以树一帜,易不失於古近也。沪凟王福厂、陈巨来皆宗元明印白文。宗汉印当为正宗,京师寿石工即宗皖派,陈半丁白文宗河印,齐白石即野狐禅也。今见江左印人李大千君治印存,看印谱一册,盖出入於皖浙之间者,纪文学艺术一成宗一派,必不能出与规矩之然,不失於古而后始能变能化。大千治印既成名,年逾七十获,孜孜不倦,而不自高得之矣。”(摘自甲寅.张伯驹序)

4.《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於1982年3月来函,征集书画、篆刻作品。函曰:“……素仰李大千同志为我国书画篆刻名家,用特专柬征求敬请惠赐大作,诩赞其成。”

5.1981年春,江苏金石旧家陈寿荣先生

编纂《现代印选》,来函征集篆刻印稿作品。那时李大千先生疾病缠身,未能奉献。

6.2009年是近代书画家、金石篆刻家李大千先生诞生102周年。为了宏扬族文化艺术及对先人的悼念与哀思。家人近期收集、整理遗留的部分材料,特此印制《大千艺术》纪念图书一册。该书分为‘交往篇’、‘书画篇’和‘金石篇’三部份,其中包括友人信札、名人题词和大千的绘画、篆刻、印拓等近80余件。

标签: 李大千

更多文章

  • 赵俊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俊生

    赵俊生(1944.12—2013.9)1944年生于天津,生前为中国美术馆艺委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中水墨交流学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国际书法国画研究会副会长。2007年被评选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

  • 丁皓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皓

    丁皓,原名丁宝仪,英文名Kitty,原籍广东东莞,在澳门出生,家属官宦,父亲丁纪谢曾任参谋长。丁皓为家中长女,婴幼时居于广东韶关,官宦世家,父亲丁纪谢曾任参谋长。童年时丁皓随父亲四处征战,旅居西南省区多处,远至越南。二次大战後又在上海住过几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中文名:丁皓外文名:Kitty别名:丁

  • 关友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友声

    关友声(1906年3月25日—1970年2月14日),原名关际颐,字友声,以字行,号嘤园主人,山东省济南市泺口镇人,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1928年就读山东大学国学系,1931年与兄关颂平在济南共创国画学社与齐鲁画社,1945年在济南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及山东南华学院艺术系任教,1948年任湖南南岳国立师

  • 张友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友松

    张友松,著名翻译家。湖南醴陵人。原名张鹏。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创办春潮书局,任经理兼编辑。建国后,任《中国建设》编辑。译有英史蒂文森《荒岛探宝记》(即《金银岛》),德斯托谟《茵梦湖》,俄屠格涅夫著《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初恋〉,美马克·吐温著《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汤姆索亚历

  • 尤无曲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尤无曲

    尤无曲(1910-2006),名其侃,字无曲,晚年自署钝翁、钝老人等。斋号有古素室、后素斋、光朗堂等。江苏南通人。国画家。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直插二年级学习,得黄宾虹、郑午昌等亲授。后转入中国文艺学院学习。诗书画印兼擅,且精通园艺。晚年创立“笔墨水融”说。著有《荣宝斋画谱·尤无曲

  • 樊少云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樊少云

    樊少云(1885.12.8-1962.3.8)现代画家、音乐家。名浩霖,字少云,晚号昙叟,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早年随父藻春习画及琵琶。1900年入上海龙门学院习西画,1908年任吴江县各中、小学图画教员。1910年任教于苏州,1912年移居苏州并拜陆廉夫为师,专攻山水画。所作多取恽寿平、王翚笔

  • 方树泉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方树泉

    方树泉,(FongShu-chuen)(1899年-1987年9月),是香港太平绅士,祖籍东莞厚街河田乡。父亲方华彝是商人。方树泉14岁辍学专注学习商务,曾集资做五金,木材生意。1927年移居香港,在筲箕湾南安坊经营义德芝麻厂。中文名:方树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9年逝世日期:1987年9月职业

  • 刘鲁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鲁生

    刘鲁生:原名刘如阜,字鲁生,别号泉溪室主,著名国画家、教育家。1917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四年就读于中国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吴芝诸先生;一九四八年至今在山东济南从事美术教育。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文名:刘鲁生别名:刘如阜国籍

  • 陈素贞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素贞

    陈素贞(1918.3-1994.3.29)女,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因其父在河南开封为官而定居开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六大名旦之首。中文名:陈素真外文名:chen.su.zhen别名:佩玉、王若瑜国籍:中国民族:汉星座:金牛座身高:168cm体重:53kg出生地:河南开封出生日期:1918

  • 漪然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漪然

    漪然。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公益儿童阅读推广组织——小书房儿童文学网创始人。中文名:漪然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省芜湖市出生日期:1977年4月2日逝世日期:2015年9月27日职业: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原名:戴永安性别:女四岁时因意外致残,之后一直未能上学。八岁开始自学,十四岁开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