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非侬

陈非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3/12/8 20:49:48

陈非侬(1899年-1984年2月18日),粤剧名男花旦,原名陈景廉,香港影迷公主陈宝珠之父。一八九八年生,广东新会外海人,父亲陈伯寅,是前清的秀才。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非侬

别名:陈景廉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新会外海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84年2月18日

职业:男花旦

代表作品:主演的剧目有《玉梨魂》、《卖怪鱼龟山起祸》、《危城鹣鲽》

生平

1906年,入读广州岭南学校。1907年,开始参加校内话剧演出。1910年,入读中学部并且参加广州第一个白话剧团“民乐社”。期间,演出剧目有《妇道苦》,《杀子报》。因为表演出色,被称为“神童”。读中学时,受辛亥革命的影响,由谢伯英介绍,冯自由监誓,后来加入同盟会,得到冯自由带往会见孙中山,奉命与范展鹏组织“南天化宇”白话剧社,为革命活动作宣传。1924年,加入黄鲁逸组建的“甲子优天影”剧团,以演新编改良粤剧《自由女炸弹迫婚》而成名。不久南洋粤剧名班“永寿年”编剧冯显洲推荐陈非侬给班主靓元亨,加入“永寿年”。他在随班赴新加坡途中,为了避开父亲陈伯寅的反对,陈景廉决定改名为陈非侬,从此走上职业戏剧艺术道路。

第一次职业性演出就是与胡津霖合编的《李师师》,并由千里驹、白驹荣主演,而陈非侬则以“新剧家”名义参加演出。后来,因为陈非侬在《仁贵回窑》一剧中,饰演柳金花,表现出众,深受靓元亨赏识。他与武生新白菜合演《百里奚会妻》,与武生公爷创合演《卖狗肉养亲》,与丑生蛇仔礼合演《仗义还妻》,与马师曾拍挡演出《孤寒种转性》、《古怪公婆》等,都大获好评。终于,他能够成为“永寿年”的“担纲”花旦大印。1922年,与肖丽湘、千里驹、钟卓芳、上海妹合称五大花旦。因为他擅长演花木兰,英姿飒爽,身轻如燕,武打动作准确熟练。他和马师曾演《贼王子》时饰公主,更成为一时佳话。1925年,“永寿年”解散后,他便前往香港与薛觉先组织“梨园乐”戏班,以文武生靓少华为班主。《大红袍》、《红楼梦》、《西厢记》、《玉梨魂》等都是他们的著名剧目。薛觉先离班后,陈非侬改与靓少凤拍挡,合演的剧码有《夏金桂》、《宝蟾进酒》、《梁祝恨史》。名噪一时,更被邀请往上海“新舞台”演出。期间,陈非侬得到鸳鸯蝴蝶派小说家严独鹤的介绍,结识了“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返回广州后,与马师曾、林超群、曾三多、靓少华、陈铁英、李瑞清加入由广州海珠戏院院主兼《国华报》社长刘荫荪所组“大罗天”班。三十年代,他和马师曾拍演了半年,在太平剧团担任旦角。名伶吴仟峰、李龙、李凤、吴君丽皆曾拜陈非侬为师。

1975年后,陈非侬由于年事已高,不再参与表演,把戏剧生涯和经验撰写成书,《粤剧六十年》于1979年开始刊登于《大成》杂志,陈非侬口述,由余慕云笔录,以及《粤剧的源流和历史》,皆成为粤剧历史的宝贵资料。

出道背景

清末民初,最有名的志士班叫“优天影”,创办人是报界名宿黄鲁逸先生。当时陈受“优天影”的影响较深,使他更加坚定从事戏剧工作的决心。1910年中学攻读期间,他参加广州业余“民乐社”演戏团体。中学毕业后,他父亲命他跟舅父关子善往香港学做生意。当时陈非侬在港结识了“琳琅幻境”白话剧社一班朋友,并参加了该社活动,后该社停办,并转参加“钟声慈善社”。当时该社音乐部,有著名音乐演奏家吕文成、何大傻、丘鹤俦、何柳堂、沈允升、尹自重、钱大叔、宋三、蔡子锐、林粹甫、陈庶宗、梁渔舫、冯维祺、司徒文晖等。陈非依开始演戏,以《自由女炸弹逼婚》一剧成名。此时,靓元亨组“永寿年班”,并由南洋来港物色人才,陈非侬得冯显洲推荐,接受了靓元亨的邀请,到南洋参加“永寿年”,这时他改艺名陈非侬。陈的演艺深得靓元亨等人赞赏,并正式收他为徒,陈非侬除了拜靓元亨为师外,还得到当时粤剧名伶利庆红、大眼钱、何细杞、蛇仔公和著名女花旦仙花旺等的教诲,后来,京剧女伶十三旦到星洲演出,陈又向他请教,学得了舞长绸和演《虹霓关》一剧中的双枪对打等技艺。

社会影响

陈非侬自走班以来,曾与薛觉先、马师曾、曾三多、靓少凤、梁醒波、徐柳仙、金枝叶等合作,后自组“非侬剧团”,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缅甸、香港、澳门等地演出了不少名剧,还拍过电影和灌制了不少唱片。他在粤剧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后的作用。他有扎实的幼功,丰富了旦角的表演艺术,唱腔音色柔润甜美,行腔大方,他的演唱艺术力求切合人物的感情而不过分追求新奇纤巧,做功表情从塑造角色出发,从不孤立地卖弄技巧,表演人物,刻画入微,他的念白吐字清晰,富有音乐感。他的表演艺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后来粤剧班兴起男女演员同台演出,马师曾拍谭兰卿,薛觉先拍上海妹,女花旦由此抬头,而男花旦却从此日渐淘汰,陈并于一九四六年退出剧坛,一九五二年在香港,主办了“非侬粤剧学院”(后改香江粤剧学院),从事教学生涯,二十多年来培育了不少粤剧学生。其中较有成就的就有李宝莹,郑帼宝,吴君丽,南红等。一九七五年,陈因年高,退出教学工作,非侬学院由他堂弟陈景澄继续主理。

陈非侬是粤剧老一辈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由他口述并整理《粤剧六十年》一刊中阐述了粤剧历史和表演经验,教学方法等。内容丰富,获得读者很高的评价。在省港巨型戏班的著名男花旦中,陈非侬与千家驹、肖丽章齐名,戏班老板争出重金礼聘,年薪高达白银四万元。

著名剧目

陈非侬戏路很广,主演的剧目比较著名的有《玉梨魂》、《卖怪鱼龟山起祸》、《危城鹣鲽》、《佳偶兵戎》、《宝婵进酒》、《海盗名流》等。

人物评价

演花旦行当他既能演雍容华贵、娉婷出众的少妇,又能演落落大方、侠骨柔肠的少女。更难得的是他的表演细腻动人,善演苦情戏。

陈非侬不但善于表演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唱功上也字清腔圆,抑扬顿挫,曲尽其妙。他的念白功夫尤其独到,往往在“打引”上场后,几句诗白,便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戏行中人给以“打引侬”美号。

陈非侬不但擅演文场戏,兼擅武场戏。他既有扎实的南派武功基础,还带头引进京剧的北派武功来增强表演艺术效果。在30年代初期,他曾以重金礼聘北派武师南下传授,这对于后来粤剧糅合南北派应用的做法有一定的影响。

1984年2月18日,陈非侬在香港病逝,享寿85岁。粤剧界人士非常崇敬他,有挽联曰:

想当年凤眼娥眉,莲步蛮腰,饮誉沪浜,名传七府,数北地胭脂、南朝金粉,旖旎度新声,扑朔迷离,非侬莫属;

看今朝银须白发,乐天知命,寄情海角,艺授香江,耽东阁琴书、西楼风月,氍毹倡义演,依然丰韵,舍尔其谁!﹖

人物简史

8岁入广州岭南学校,醉心戏剧。次年,参加校内话剧演出。

12岁,升入岭南中学部,课余参加广州第一个白话剧团“民乐社”,演出《杀子报》等,被誉为“神童”。他读中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同冯自由陪同晋谒孙中山,奉命与范展鹏组织戏剧团体宣传革命。读至预科,陈非侬遵父命赴港习商,任商行记帐员,业务参加香港第一间白话剧社“琳琅幻镜”,并参加演出。

1924年,陈非侬加入黄鲁逸组建的“甲子优天影”,扮演旦角,以演《自由女炸弹迫婚》一剧成名。后瞒了父亲远走新加坡加入“永寿年”演出,拜班主小武靓元亨为师,随班学艺;同时又向利庆红、大眼钱、何细杞、仙花旺、蛇公成等习艺。他曾与马师曾演出《孤寒种转性》、《古怪公婆》,大获好评,二人分别稳居“永寿年”正印花旦与丑生的地位。

1925年,陈非侬应华昌公司聘至香港,与薛觉先组省港班“梨园乐”,演出《红楼梦》等剧,名声大噪,与马师曾为台柱的“大寿年”分庭抗礼。后改与靓少凤拍档演出,到上海结识京剧名流梅兰芳等。返广州后,与马师曾、林超群等被罗致加入“大罗天”剧团,与马师曾拍档公演《贼王子》,轰动省港,红极一时。后加入靓少凤组织的“钧天乐”剧团,演出《文太后》、《三十年苦命女郎》,自认为毕生演过最满意的剧目。

1931年,陈独资经营“钧天乐”,改班名为“新春秋”,所演首本戏《危城鸟》,脍炙人口次年到上海演出,与京剧名旦杨月楼、短打武生刘汉臣结为兄弟,返穗后改京剧《轰天雷》为粤剧,亦成首本剧之一。

1934年曾与马师曾合作重组“大罗天”剧团,因马主张改良粤剧,收效不佳。次年香港解禁男女同场演出,女花旦从此抬头,而男花旦渐受淘汰,陈之景况不如从前。但由于他多年来的省港大戏班著名花旦中享有声誉,戏班主重金招聘,年薪高达白银4万元之巨;且应“百代”、“歌林”两唱片公司聘请与马师曾合作灌录唱片,收入亦还可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率剧团赴越南巡回演出,后继往泰国、马来亚、缅旬登台演戏,受到华侨欢迎。后返港,遇日军占港,他不愿做顺民,率剧团历尽艰辛返回内地,前往肇、梧及四邑南路各县演出反映抗暴内容的戏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退出剧坛,回新会外海定居。

1949年冬赴香港,不再登台,以培养粤剧后人为务。

1952年独资创办“非侬粤剧学院”(后改香江粤剧学院),培养大批粤剧人材,还先后受聘为华仁英语粤剧团、闺秀剧团导师兼助演,年77岁才退出舞台生涯,但仍参与粤剧社团的各种活动。

1984年2月18日在香港逝世,终年86岁。著有《粤剧六十年》、《粤剧的潮流和历史》等。

标签: 陈非侬

更多文章

  • 王季思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

  • 杨欢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欢

    杨欢,女,1981年11月生,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前为四川绵阳工商贸易学校教师。2008年5月12日,杨欢和未婚夫陈大桂在奋力抢救出11名遇险乡亲后,壮烈牺牲。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追授陈大桂“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英雄没有离去,他们的灵魂在11个重生的生命中继续,他

  • 顾留馨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留馨

    顾留馨(1908~1990)上海市人。11岁开始习武,对杨式和陈式太极拳及推手有很深造诣。中文名:顾留馨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08年逝世日期:1990年毕业院校:上海南洋高级商校顾留馨武术家,研究员。又单名兴。上海市人。受父影响,自幼喜诵诗文,酷爱武术,文武双修。先从崔姓教师习南拳;后

  • 傅振嵩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振嵩

    傅振嵩(1881-1953):字乾坤号剑南,是河南省怀庆府沁阳县马坡村人,自幼喜爱武术,一生尚武术,师承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高足贾岐山和陈氏太极拳第八代弟子陈延禧;刽编了傅式太极拳,傅式太极剑,注重总结经验心得,也注重武技演练;是“五虎下江南“的五虎之一,北拳南传带头人和贡献者之一,曾任两广国术馆副馆

  • 黄有良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黄有良

    黄有良,女,1929年出生,日军侵略是慰安妇受害者。2001年7月,黄有良、陈亚扁、林亚金等8名海南“慰安妇”幸存者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谢罪以恢复她们的名誉。然而,经过长达近10年的对日诉讼之路,幸存者们在反复上诉与被驳回之间挣扎,最终均以败诉告终。日方法院虽认定了当年的侵害事实,但以“

  • 陈云开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云开

    陈云开(1912年—1990年10月12日)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任译电员、连指导员、支队政委、科长、营政委、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参加抗美援朝,获

  • 邵宏来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邵宏来

    邵宏来(1933年8月—2017年7月19日),江苏淮安人,青岛市话剧团演员、导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及影视表演艺术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过演播员和演员。三十多年来的舞台演剧生涯,塑造了四十多个人物形象,他以饰演李宗仁和陈独秀而闻名影视界。其中

  • 傅惟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惟慈

    傅惟慈,满族。曾用名傅韦。1923年生于哈尔滨。近代文学翻译家。傅惟慈先后在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战时内迁贵州遵义)、北京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1950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2014年3月16日去世,享年91岁。中文名:傅惟慈别名:傅韦国籍:中国民族:满

  • 林克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林克明

    林克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高级建筑师,广东东莞人,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回国后为广州城市建筑设计立下汗马功劳。从海珠桥起,沿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这条长达12公里,贯穿南北的广州中轴线,是广州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有赖于林克明的直言与独特的设

  • 陈家全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家全

    陈家全(1938-2004年1月18日),四川万县人。中国田径运动员、教练员。曾六次破中国田径100米跑纪录,首次将100米跑中国纪录提高到10秒。退役后担任中国田径国家队教练,带队打破亚洲纪录。中文名:陈家全国籍:中国出生地:万县出生日期:1938年6月16日逝世日期:2004年1月18日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