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侯安都

侯安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3/12/4 20:43:31

侯安都(519年-563年),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早年曾被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为郡主簿,后追随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参与袭杀王僧辩,数次击退北齐军,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陈武帝驾崩后,侯安都拥立陈文帝为帝,讨平王琳,升任司空,进爵清远郡公,后改封桂阳郡公,又以平留异之功加封侍中、征北大将军。此后,侯安都自恃功高,日渐骄横,引起陈文帝的疑忌。天嘉四年(563年),侯安都被赐死于宫中,年仅44岁。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中文名:侯安都

别名:侯成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始兴曲江

出生日期:519年

逝世日期:563年

职业:名将

主要成就: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

拥立陈文帝为帝

官职:侍中、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爵位:西江县公→清远郡公→桂阳郡公

人物生平

侯安都年轻时博学多才,精通武艺,在乡里被视为雄豪之人。后来,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他为主簿。

548年(太清二年),侯景作乱,侯安都趁机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550年(大宝元年),始兴太守陈霸先起兵援救建康(今江苏南京),侯安都率部众归附,随陈霸先攻打蔡路养,击破李迁仕,平定侯景,因功被封为猛烈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富川县子。

554年(承圣三年),陈霸先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侯安都随同前往,并担任兰陵太守。

随平王僧辩

555年(绍泰元年),陈霸先密谋袭击王僧辩,众将都不知晓,只与侯安都谋划,令侯安都率水军直奔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与陈霸先率领的大部队在江乘罗落会合。

当时,侯安都的舰船快要到达石头城时,陈霸先却停止前进。侯安都非常害怕,赶到陈霸先面前骂道:“今天作贼,已经造成了事实,生死关头必须赶快决断,在后边拖着还想等什么?如果事情失败了都得死,走在后头就能不被砍头吗?”陈霸先道:“安都在训斥我啊。”于是进兵。

侯安都抵达石头城,弃船上岸,丝毫没有引起王僧辩军的察觉。侯安都身披重甲,手执长刀,带领士兵潜入城内,进逼王僧辩的卧室。这时,陈霸先率兵赶到,与王僧辩在厅堂前交战,侯安都也从内堂杀出。王僧辩腹背受敌之下,被生擒斩杀。不久,侯安都因功被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并在陈霸先东征杜龛时留守建康。

屡败北齐

当时,徐嗣徽趁机引北齐军占据石头城,进逼台城。侯安都关闭城门,放倒旗帜,示敌以弱,并下令道:“登上城墙向敌人观望者斩首!”当夜,北齐军收兵返回石头城,侯安都便命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次日,徐嗣徽再次率军而来,侯安都率三百勇士开门出战。北齐军大败,退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

不久,陈霸先回军,侯安都奉命率水军在中流切断齐军的粮运,又袭击秦郡,拘捕徐嗣徽的家人,缴获他家的辎重。侯安都又把缴获的琵琶、猎鹰命人还给徐嗣徽,并留信道:“昨天到你住处得到这些东西,今天还给你。”徐嗣徽大惊,遣使请和,退回北方。此时,侯安都又袭击仍占据采石的北齐残军,俘获甚众。

556年(太平元年),陈霸先命侯安都出镇梁山(今安徽和县南),防备北齐。此时,徐嗣徽再次入侵丹阳,兵马到达湖熟。陈霸先召回侯安都,命他到高桥抵御敌军。两军在耕坛南面交战时,侯安都率十二名骑兵冲入敌阵,生擒开府仪同三司乞伏无劳,刺伤齐将东方老。

北齐军越过蒋山(今紫金山),侯安都又与北齐将领王敬宝在龙尾(今紫金山东北)交战,并命堂弟侯晓与军主张纂冲阵,结果张纂战死,侯晓重伤。侯安都飞马救援,斩杀敌军骑兵十一人,救出侯晓,抢出张纂的尸体,北齐军都不敢迫近。

陈霸先在莫府山与北齐军交战,侯安都从白下横击敌军后部,大败敌军后,又率兵追到摄山(今栖霞山),因功进爵为侯,增食邑五百户。不久,侯安都进号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

南破萧孜

557年(永定元年),侯安都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帮助豫州刺史周文育讨伐萧勃。侯安都尚未赶到,周文育便已斩杀萧勃,生擒欧阳頠等将,只有余孝劢与萧孜仍旧占据豫章。萧孜二人各自占据一城,并布置船舰,在河流两岸布下阵势。

不久,侯安都抵达,当夜便烧毁敌军战舰,并与周文育联合进攻,登岸作战。余孝顷切断了他们的后路,侯安都便令士兵多砍松木,扎起栅栏,逐步推进,因此连战连捷。萧孜只得出降,余孝劢则逃到新吴,并将儿子留作人质。侯安都因功被封为镇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西讨王琳

同年五月,侯安都与周文育会兵武昌,西讨王琳。出征前,王公大臣都到新林饯行,侯安都却在过桥时连人带马跌入水中,当时都认为是不祥之兆。侯安都抵达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而走,周文育也从豫章赶到。这时,侯安都得知陈霸先受禅称帝的消息,叹道:“我们这次一定会失败,师出无名啊!”

当时,侯安都与周文育互不统属,又因部下争斗,关系非常不好。军队到郢州(今湖北武汉)后,侯安都因怒围城,却难以破城,而王琳已赶到弇口(今武汉西南)。侯安都便舍弃郢州,到沌口(今武昌)抵御王琳,结果因大风不能进军。

王琳占据东岸,陈军占据西岸,两军对峙数日后方才交战,结果侯安都、周文育等人都被生擒。王琳用长链将他们锁住,命亲信宦官王子晋看守。

558年(永定二年),王琳出屯白水浦(今九江西),侯安都趁机向王子晋许以厚赂。王子晋便在晚上以乘船钓鱼为名,将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三人送上岸。侯安都三人藏在深草之中,步行返回营地。

侯安都三人回到朝中,向皇帝请罪,陈霸先将他们赦免,官复原职。不久,侯安都担任丹阳尹,又出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

讨平余孝劢等

559年(永定三年),侯安都代替周文育讨伐余孝劢以及王琳部将曹庆、常众爱,并自宫亭湖出兵,追击常众爱。这时,周文育被部将熊昙朗杀害。侯安都便回军攻取大舰,途中又生擒王琳部将周炅、周协。

当时,余孝劢之弟余孝猷本欲投奔王琳,见周炅被擒,便向侯安都投降。侯安都又进军禽奇洲,大破曹庆、常众爱等,烧毁他们的船舰。

同年六月,武帝陈霸先驾崩。侯安都回军刚到南皖(今安徽怀宁县西),便与临川王陈蒨一同回京,并与群臣商议欲立陈蒨为帝。当时,陈蒨谦让不敢继位,皇后(即宣皇后)又因衡阳王陈昌的缘故不肯下令,群臣都犹豫不决。侯安都道:“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哪有时间等尚在远方的衡阳王,临川王有大功,应当共同拥他为帝。今天的事,后应和者斩首!”说罢按剑上殿,让皇后交出玉玺,并亲手解开陈蒨的头发,让他到陈霸先灵前致哀。同日,陈蒨继位,是为陈文帝,任命侯安都为司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不久,王琳兵进栅口,陈军出屯芜湖。当时陈军大都督虽是侯瑱,但是调兵遣将、筹划治理等事,大多由侯安都安排。后来,王琳兵败逃奔北齐,侯安都又进军湓城(今江西九江),讨平王琳余党。

560年(天嘉元年),身陷北周的衡阳王陈昌返回江东。陈昌自恃是陈霸先嫡子,在途中给陈文帝写信,言辞非常不客气,要求文帝让位。陈文帝很不高兴,对侯安都道:“太子就快回来了,我只好找个地方当藩王去养老。”侯安都回答道:“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被代天子,臣不敢奉诏。”要求亲自去迎接陈昌。结果,陈昌在渡汉水时坠江而死,侯安都则进爵清远郡公。同年,侯安都改封桂阳郡公。

561年(天嘉二年),侯安都东讨东阳太守留异。留异原以为陈军必由钱塘江溯江而上,不料侯安都却出其不意,由陆路经诸暨从永康出兵。留异大惊,率部逃奔桃枝岭(今浙江缙云西南),在山谷口竖栅筑城,组织防御。侯安都筑连城进攻,并身先士卒,身中流箭仍面不改色的指挥作战,又顺着山势修建大堰。

562年(天嘉三年)夏,连月大雨,雨水涨满堰坝。侯安都率大舰入堰,用拍舰击毁城上楼堞,留异与次子留忠臣逃奔晋安(今福建福州)。侯安都俘虏留异家眷,凯旋而归,被封为侍中、征北大将军,仍回镇京口。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自认为功劳盖世,大肆招聚文武之士,训练骑射,品评诗文,还引褚玠、马枢、阴铿、萧摩诃、裴子烈等为宾客,家中动辄聚集千人。部下将领也大都不遵法度,遇到追究便寻侯安都庇护。陈文帝对此很不满意,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

后来,侯安都陪文帝饮宴,问道:“现在比起当初作临川王时如何?”文帝不回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无奈,只得答道:“这虽是天命,也多亏了侯公的帮助。”宴会结束后,侯安都又向皇帝借用供帐水饰,打算与妻妾在殿堂上聚会。文帝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心中更不高兴。次日,侯安都在宫中大宴宾客,自己坐在皇帝的位子上。

当初,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闯入殿内,文帝对此很不满,便对他有了戒备。后来周迪造反,文帝不顾朝中大臣的建议,改派吴明彻前去讨伐,并数次派使者去侯安都部下处巡视探查。侯安都得知后,心中不安,便派别驾周弘实向舍人蔡景历打听宫中之事。蔡景历将此事奏知文帝,称侯安都谋反。

563年(天嘉四年),陈文帝任命侯安都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将他召回建康。同年六月,文帝在嘉德殿宴请侯安都,在席间将他收捕,囚禁在西省,又将他的部下召集到尚书朝堂,夺下兵器后释放,并将蔡景历的表文公布,宣布侯安都罪状。次日,侯安都被赐死,时年四十四岁。不久,文帝下诏,命厚葬侯安都,宽赦他的家眷。

571年(太建三年),陈宣帝追封侯安都为陈集县侯,命其子侯亶嗣爵。

轶事典故

陈武论将

陈霸先曾宴请众将,当时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三人都在座。三人在敬酒时,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陈霸先道:“你们都是良将,但是都有缺点。杜公志向远大可惜见识不明,对下属过于亲昵,对尊长则骄横无礼,夸耀自己的功劳却不知道掩饰自己的短处。周侯交友不考虑对象,同人谈心总是太过深入,身处危险之中,对人却没有猜疑和防范。侯郎行事傲慢放诞不知收敛,轻浮急躁率性而为。这些都不是保全自身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后来,这些话都应验了。

人物评价

姚思廉:侯安都情异向时,权逾曩日,因之以侵暴,加之以纵诞,苟曰非夫逆乱,奚用免于亡灭!昔汉高醢之为赐,宋武拉于坐右,良有以而然也。

李延寿:①安都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②古人云“知臣莫若君”,《书》曰“知人则哲”,观夫陈武论将,而周、侯遇祸,有以知斯言之非妄矣。

赵翼:周文育、侯安都、黄法抃、吴明彻等之于陈,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

蔡东藩:陈文帝之杀侯安都,几似宋文帝之杀檀道济,然道济功多罪少,杀之适足以见宋文之失,安都功虽足称,而慢上不法,罪亦匪轻,况挤溺衡阳,害及故储,使陈文帝成不友之名,残忍性成,不死何为?纲目称杀不称诛,似犹为安都鸣冤。窃谓安都之死,实由自取,惟陈主诱令入宴,伏甲加诛,殊失人君赏罚之大经,纲目书法,所以不能无咎于陈文耳!

家庭成员

父亲

侯文捍,一作侯捍,早年在郡中为官,官至光禄大夫、始兴内史。

兄弟

侯晓,从弟,跟随侯安都征战,官至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东衡州刺史,怀化县侯。

儿子

侯敦,长子,曾任员外散骑侍郎、桂阳郡公世子。因堕马而死,谥号愍。

侯秘,第三子,曾任始兴内史。

侯亶,嗣封陈集县侯。

史籍记载

《陈书·卷八·列传第二》

《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七·陈纪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八·陈纪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陈纪三》

墓葬纪念

侯安都墓

侯安都墓位于桂头镇阳陂村沙湖岭。

侯司空庙

侯司空庙(岷山三公庙),俗称上司庙,位于侯安都墓北一公里处。

风烈楼

风烈楼,旧址在风度南路与井巷交叉口,原名文奎楼,供奉魁星。重修后改祀麦铁杖、侯安都,抗战时被炸毁。

标签: 侯安都

更多文章

  • 冯安邦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冯安邦

    冯安邦(1884-1938.11.3)又名景树,字化民,号恩善。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张辛店。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民国抗日将领。自幼资质敦厚,性格豪爽,见义勇为。清末投军,民国元年后隶属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由骑兵排长依次晋升工兵连长、营长、团长,西北军第四十八旅、第三混成旅旅长,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三

  • 陈金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金城

    陈金城(1904-1983),国民党中将,著名爱国将领,江苏文史馆馆员。又名陈精诚、陈金黻,全椒县界首街人。陈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12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民国十八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旅五团一营营长。民国二十年,任开封行营讨逆军第二军团独立第三十三旅六九九团上校团

  • 潘国纲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国纲

    潘国纲(1882—1938),字鉴宗,号鉴园,浙江永嘉(今温州市瓯海区北林垟乡庙后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江北督练公所委员等职。宣统元年(1909)进保定军官学校。三年八月武昌起义后,杭州新军成立军政府,国纲回浙任都督府参谋部科员,续任革命军司令部第一参谋。191

  • 周元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元

    周元(1894-1938),字凯之,壮族,广西明江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预备队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1934年(民国23年)10月17日,周元在陈家行指挥作战中,率部英勇拚杀,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嘉奖,晋升为中将副师长兼第五一七旅旅长。1938年5月9日在

  • 刘春草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春草

    刘春草(1925-2014),生于广州,祖籍广东顺德。马来西亚华侨。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师承高剑父、高其峰、陈树人,与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为岭南画家传人,长期旅居国外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继承发展岭南画派画风。佛山市潮人文化商贸促进会名誉会长。中文名:刘春草别名:原名颂耀,号竹园国籍:中国民

  • 潘毓桂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毓桂

    潘毓桂(1884—1961),字燕生,河北省盐山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汉奸,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17年潘毓桂任陈光远第十二师军法处长,兼任江西景德镇统税局长。1923年任蒙藏院付总裁、国务院参议、津浦铁路局付局长。1935年6月,伙同石友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叛乱。1937年七七事变中,潘

  • 陈佩伶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佩伶

    陈佩伶(1950年-1988年),影视演员,在1985年《一代女皇》饰演王皇后。主要作品有《剑》、《杀人者死》、《糊涂大侦探》、《英雄本色》、《13个半房客》、《吉屋招租》。中文名:陈佩伶外文名:ChanPooi-Ling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50年逝世日期:1988年职业:影视演员代表作品:盲侠

  • 陈海松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海松

    陈海松16岁当上了儿童团团长,背着家人加入了徐向前的队伍。1914年农历正月19日,陈海松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李家洼(当时的黄安县仙居区第四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靠种地打鱼为主。在海松2岁时,母亲不幸去世,无儿女的婶母收养了他,并视为亲子一般。小时候的海松便显示出超常的组织指挥才能,是公认的孩子王

  • 陈兰彬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陈兰彬

    陈兰彬(1816~1895),晚清时期大臣、学者,首任中国驻美公使。字荔秋,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人。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以留学监督身份、率领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光绪四年(1878〕,以太常寺卿身份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后奉调回国,历任兵部、礼部侍郎及会试阅卷

  • 黄文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黄文杰

    黄文杰(1902—1939年),原名祥庆,号绚云,广东省兴宁县人。黄文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参加革命,曾留学苏联,回国后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担任党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代理书记、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南方局四人领导成员。中文名:黄文杰外文名:HuangWenjie别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