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苏瑰

苏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3/12/7 12:20:18

苏瑰(639-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台州刺史苏亶的儿子。苏瑰进士出身,起家恒州参军,历任豫王府录事参军、朗歙二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册封许国公。景龙四年(710),唐睿宗复位后,拜左仆射,以太子少傅致仕。同年去世,获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贞,配享唐睿宗庙庭,累赠司徒。(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苏瑰

别名:苏瓌

字:昌容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京兆长安

出生日期:639年

逝世日期:710年

主要作品:《苏瑰集》

主要成就:担任宰相

官职:尚书左仆射

爵位:许国公

谥号:文贞

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司徒

祖籍: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苏瑰二十岁时,便考中进士,补任恒州参军,后在太子左庶子张大安的举荐下,升任豫王府录事参军,受到长史王德真、司马刘祎之的器重,历任朗、歙二州刺史。

累任要职

702年(长安二年),苏瑰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处要冲,多有珠翠珍怪之物,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趁机敛财数万。而苏瑰到任后,两袖清风,分毫不取。

705年(神龙元年),苏瑰回朝,担任尚书右丞,封怀县男。他熟悉法律,精通典章,受命修定律令格式。不久,苏瑰改任户部尚书,又加银青光禄大夫,负责户口审核工作。

担任宰相

706年(神龙二年),苏瑰进拜侍中,封淮阳县子,并充任西京留守。当时,术士郑普思在雍岐地区召聚党羽,密谋作乱,被苏瑰逮捕下狱。郑普思之妻第五氏深受韦皇后宠信,能随意出入禁宫。唐中宗特意下诏,命苏瑰释放郑普思。苏瑰不肯,再三进言,左仆射魏元忠也上表劝谏,郑普思最终被流放儋州(在今海南)。不久,苏瑰改任吏部尚书,进封淮阳县侯。

709年(景龙三年),苏瑰改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不久,唐中宗打算到南郊祭天。国子祭酒祝钦明受韦皇后指使,上表皇帝,建议由皇后担任亚献、安乐公主担任终献。苏瑰认为此举不合礼制,在皇帝面前指责祝钦明。唐中宗虽知苏瑰所言有理,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祝钦明的奏请。同年六月,苏瑰与唐休璟一同监修国史。

710年(景龙四年),韦皇后为篡夺皇位,毒死唐中宗。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遗诏,却让韦皇后临朝摄政,命相王李旦以太尉之职辅政。苏瑰与宰相韦安石、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韦温等人被召入禁中,商议后事。宗楚客是韦氏党羽,道:“自古叔嫂不通问,太后临朝,相王不宜辅政。”苏瑰正色道:“遗诏乃先帝之意,岂能随意更改?”宗楚客大怒。最终,李旦被削去辅政之责,苏瑰则称病不肯上朝。不久,韦氏被诛,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进拜苏瑰为尚书左仆射。

病逝

同年十一月,苏瑰因年迈多病,被罢为太子少傅。不久,苏瑰病逝,遗命薄葬,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赐谥文贞。

716年(开元四年),苏瑰与徐国公刘幽求一同配享睿宗庙庭。729年(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又加赠苏瑰为司徒。

轶事典故

公卿大臣升迁后,按惯例应举行烧尾宴,宴请皇帝以谢恩。苏瑰升任尚书右仆射后,却没有举行烧尾宴。后来,宗晋卿在宫中侍宴时,对苏瑰道:“苏公升任仆射,没有烧尾,难道是不高兴吗?”唐中宗默然不语。苏瑰奏道:“臣听说宰相应该调和阴阳,代天子理顺万物。如今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宫中禁军还有三天没吃到饭的,这都是臣不称职所造成的,因此不敢举行烧尾宴。”

人物评价

卢藏用:公体道贞固,立心简直,多识前言,遍详旧事。自周、隋损益,家牒可纪,公则绍之,罔不毕综。故闺门之内,孝悌成则;朋友之间,忠信克举。其在参佐也,婉娈柔嘉,丑夷不争;其事藩邸也,从容讽议,宾寮是仰。四为郎,而弥纶之功布於省囗;九为牧,而循良之绩著於州郡。

刘昫:苏瑰,孔子云:“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又“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当中宗弃代,韦氏夺权,预谋者十有九人,咸生异议,瑰志存大节,独发谠言。其后善恶显彰,黜陟明著。圣人之言,验于斯矣。

宋祁:瑰治州考课常最,为宰相,陈当世病利甚多。

家庭成员

高祖:苏绰,西魏度支尚书。

曾祖:苏威,隋朝左仆射。

祖父:苏夔,隋朝鸿胪少卿。

父亲:苏亶,台州刺史。

兄弟:苏琛,广州都督。

儿子:苏颋,中书侍郎;苏冰,给事中;苏诜,京兆少尹;苏乂;苏颍;淮安太守苏颜。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五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标签: 苏瑰

更多文章

  • 李凤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凤

    李凤(622年-675年1月30日),字季成,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五子,母为杨美人。本名:李凤别名:李季成字:季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出生日期:622年逝世日期:675年1月30日官职:青州刺史爵位:虢王武德六年(623年)封豳王。李凤于贞观五年(6

  • 李元礼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元礼

    李元礼(619-672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高祖李渊第十子,母为郭婕妤。恭谦谨直,善于骑射。武德四年,封为郑王。贞观年间,先后治理郑州、徐州和绛州刺史。精勤善政,颇有名声。唐高宗即位,授司徒、潞州刺史,位列三公。咸亨三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追赠太尉、冀州都督,谥号为康,陪葬献陵。本

  • 李元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元吉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男,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李元吉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授并州都督,进封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时,逃归

  • 李宪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宪

    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本名成器,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即位后,改称皇孙。唐隆元年(710年),封宋王。不久,睿宗复位,他主动将储君之位让给弟弟李隆基,自

  • 武攸暨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攸暨

    武攸暨(jì)(663年—712年),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女皇武则天堂侄,追封楚王武士让孙子。武周时期,册封千乘郡王,迁右卫中郎将。迎娶太平公主,授驸马都尉。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历任司礼卿、左散骑常侍、特进。神龙年间,拜司徒,降封乐寿郡王,拜右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降封楚

  • 李元轨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元轨

    李元轨(?~688年),本名李元璹,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母为张美人。多才多艺,深受李渊宠爱。武德六年(623年),封蜀王。武德八年(625年),徙封吴王。贞观初年,迎娶侍中魏徵之女为妻。贞观十年(636年),改封霍王,历任寿州、绛州、徐州、定州刺史,抵御突

  • 李元名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元名

    李元名(?~689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母为小杨嫔。贞观五年,始封谯王,历任诸州刺史。品性高洁,不治产业,朝夕矜庄,门庭清肃。垂拱年间,历任青郑滑三州刺史,政理平和,授司空。载初元年,受到酷吏丘神勣构陷,坐罪被杀。神龙革命后,追赠司徒,陪葬于献陵。本名:李元名所处时代

  • 李业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业

    李业(?—735年),本名李隆业,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母为王德妃。垂拱三年(687年),受封赵王。武周时期,降封中山郡王,担任都水使者。景龙二年(708年),出任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陈州别驾。唐睿宗复位后,进封薛王,授秘书监。唐玄宗即位后,出任同、泾、豳、卫、虢等州刺

  • 李浚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浚

    李浚(729-793年),字明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汉朝将军李广之后,司徒卫国公李靖玄孙。出身太庙斋郎,补坊州中部尉。历任闻喜县主簿、成阳县主簿、大理评事、翼城县令、成都县令,迁嘉州刺史。贞元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本名:李浚字:明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陇西

  • 李捴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捴

    李捴(683年-724年12月15日),字成义,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第二子,母为柳宫人。性格弘裕,仪貌环伟。垂拱三年(687年),册封恒王。武周时期,降封衡阳郡王,授尚衣奉御。神龙元年(705年),授司农少卿、银青光禄大夫。唐睿宗复位,历任右卫大将军、殿中监、光禄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