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历

吴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3/12/5 3:25:52

吴历(1632年—1718年)清初书画家,天主教传教士。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少时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鉴、王时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继至澳门进耶稣会,前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墨井画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历

出生日期:1632年

逝世日期:1718年

职业:艺术、画家

出生地:江苏常熟

代表作品:《湖天春色图》《人物故事图》《山邨邨密图》

个人简介

吴历(1632年—1718年),清代著名画家。本名历,号渔山、桃溪居士。因所居有言子墨井,又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为“清初六家”之一。幼学画,稍长学琴。早年多与西人牧师、神父往来。1681年,吴历决意随柏应理神父赴罗马觐见教皇,原欲经澳门乘荷兰船赴欧洲,已至澳门,却未能成行,遂留居澳门约5个多月。1682年在澳门加入耶稣会,受洗名为西满·沙勿略,并遵习俗取葡式名雅古纳。常居圣保禄教堂,吟诗作画,有《渔山袖珍册》《白传湓江图卷》《秋山红叶图》等作品面世。此时他的绘画,明显有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处。同时还著有《三巴集》,“三巴”即以其居地澳门圣保禄教堂之译音为名,其《澳门杂咏》30首,均与澳门有关,实为早期澳门重要的文学史料。1682年离澳,在江浙一带传教。卒于上海。

评价

俗话说,“画贵立品”,吴历的画傲世兀立,气度非凡,含蓄而深沉,既没有市井气的妩媚微丽,也没有庙堂气的堂皇华贵。据说,达官贵人,巨商豪富要向吴渔山索画,吴历宁可清昔为生,也不愿以画取媚。其人品与画品的一致由此可见一斑。吴历的山水画刻意求新,学古而不泥古。他重视继承祖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认真临摹古画,透过古人笔墨技法的外襄,领悟其巾的神气。(赵杰)

道人入彼教久,尝再至欧罗巴,故晚年作画,好用洋法。(叶廷琯《鸥波渔话》)

生平事迹

吴历生于1632年,卒于1718年,所处时代正是明朝被清朝推翻、天下由乱而治的时期。与大多数由明入清的汉族士人知识分子一样,吴历对满清政权也是持消极抵制的态度,尽管“甲申(1644年)之变”那年他才十二岁。他的十一世先祖吴纳曾在明朝永宣时期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九世、八世祖都曾经获得过明朝的进士功名,他的血液里流淌着骄傲和自豪,虽然后来家道败落也未曾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化,他虽然明明知道混乱并且互相倾轧的南明小朝廷无望可寄,但是无可奈何,他不可能改变自己与身俱来的民族情感去奉谀满清政权,当然也没有勇气面对新朝去闹“革命”,唯一的选择便是不取功名。所以,寿高八十又七并且才名相当的吴历终其一生为一介布衣,而他的精神世界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儒后佛(其实吴历没有皈依佛教,也不是居家礼佛意义上的居士,只是与默容等和尚结为方外交,逃禅而已)再天主教,为其生命划出了一条弧形轨迹。在他加入天主教时,当时康熙皇帝出于安抚其它民族和各种宗教信仰的人的需要,以达到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实行的是“怀柔政策”,而到了吴历去世前后,纷争多年的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祀祖敬孔即史书所谓“礼仪之争”的矛盾总爆发,康熙皇帝下令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之后,这一禁令又得到后来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的继承和严格执行。吴历作为清代早期三名中国籍神父之一,尽管此时他已经去世,但对其身后不能不有所影响。就在他死后三、四年,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再次下令严禁天主教,各地的教堂与教士墓地也被没籍入官,其中包括上海大南门外陆家浜南岸的教士墓地,从此墓地就荒芜了。这就是他的卒年不为人知以及各类史籍乃至笔记很少记载吴历生平事迹的原因。

绘画经历

吴历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演进的。加入天主教耶稣会后,吴历全身心投入了教会的工作,大约有近20年的时间他很少绘画创作。所以,美术史上普遍认为吴历一生创作的高峰是在40~50岁这段时间,他的许多代表作就是作于这一时段内,比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山中苦雨诗画卷》(1674年作,43岁)、《湖天春色图轴》(1676年作,45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兴福庵感旧图卷》(1674年作,43岁)等等。

艺术特色

吴历早年曾跟王鉴学画,同时做王时敏的学生。故早期作品很似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之长,形成自己风格。作品布局取景比较真实,安置得宜,还富有远近感,用笔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山石富有立体感,风格浑朴厚润。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湖天春色图轴》作于45岁,是他中年时的代表佳作。平远景色中,近、中、远三处柳树渐,吴历还善画竹石,取法吴镇,亦具自己特色。如《竹石图轴》竹枝挺劲,枝叶全用浓墨,不取浓淡相间画法,显得更加雄浑苍劲。

他摹古而不拘囿古人,能融汇诸家之长,自创新意,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法,如布局、明暗等方面,故史传论其:“作画每用西洋法,云气绵渺凌云,迥异平时。”他的山水注意取法自然,使作品富有一定真实感。如其自述:“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这些都是迥异“四王”之处的。更加不同于“四王”之处的就是吴氏能画人物,非同凡格。故宫博物院所藏《人物故事图》造型典重,屋宇宏敞,极见功力,为历来画史所未涉及。

标签: 吴历

更多文章

  • 朱嵩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嵩

    朱嵩,字中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本名:朱嵩字:中峰所处时代:清出生地:山阴其山水参董源、王蒙,得其神韵。同时王翚长于傅色,嵩善于用墨。翚干湿笔互用,嵩纯用湿笔。少时画犹设色,晚年已专尚水墨,皴用披麻,得巨然神髓。以卧笔点苔,渲染更录,山石皆凸。画山水善用湿墨笔,由浅而深,望之极淋浓

  • 葛金章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葛金章

    葛金章(生卒年不详),字章侯,号绶香,江苏昆山人。工诗善山水,得天台侯某传,凡作丛篁孤石疏林茆屋,以茺率取致,尤为擅长。有香草居稿,《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本名:葛金章字:章侯号:绶香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江苏昆山主要成就:《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性别:男葛金章(生卒年不详),字章侯,号绶香,江苏

  • 郭徽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徽

    郭徽,[清]字彦美(福建画人传作彦英),号云谷,又号彷邨,福建晋江人。博通内典及诸子百家书,为诗歌文词,超脱恒径。书法摹仿右军(王羲之)。画则人物、山水、花草、禽鱼,曲尽妙境。本名:郭徽字:彦美号:云谷、彷邨所处时代:清朝职业:画家郭徽,[清]字彦美(福建画人传作彦英),号云谷,又号彷邨,福建晋江人

  • 叶大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叶大华

    叶大华,[清]字淑常,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善山水。本名:叶大华所处时代:清朝主要作品:《福建画人传》籍贯:闽县(今福州)叶大华,[清]字淑常,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善山水。

  • 刘余庆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余庆

    刘余庆,清人,与冷枚等合画万寿图。中文名:刘余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刘余庆,清人,与冷枚等合画万寿图。刘余庆[清]善画。亦画院中人,与冷枚等合画万寿图。《国[清]朝院画录》

  • 郑克臧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郑克臧

    本名:郑克臧别名:郑钦、钦舍所处时代:明郑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思明州(今厦门)封号:监国延平王世子

  • 郑厉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厉公

    郑厉公(?-前673年),姬姓,郑氏,名突,亦称公子突,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异母弟,母雍姞,春秋时期郑国第五位第五任及第九任国君,前701年─前697年及前680年─前673年在位。郑庄公死后,郑昭公即位,宋庄公威逼利诱祭仲帮公子突夺位,是为郑厉公。郑厉公因祭仲专权,打算铲除他,但事败外奔。郑厉公流亡

  • 郑文公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文公

    郑文公(?-前628年),姬姓郑氏,名踕,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10任国君(前672年-前628年),在位45年。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七年)五月,郑厉公去世,公子踕即位,是为郑文公。郑文公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

  • 郑穆公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穆公

    郑穆公(前649年-前606年),姬姓,郑氏,名兰,亦称子兰,郑文公庶子,母燕姞,春秋时期郑国第11任国君(前627年-前606年)。郑穆公生于公元前649年,幼年居住晋国,为晋国大夫。公元前630年被迎回郑国,立为太子。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去世,郑穆公继承郑国国君之位。公元前606年,郑穆公去世

  • 郑昭公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昭公

    郑昭公(?-前695年),姬姓郑氏,名忽,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郑庄公长子,郑厉公和郑君子亹的哥哥,其母为邓国人。前706年,齐国被北戎进侵,郑庄公派太子忽领兵协助齐国。齐僖公想把女儿嫁他,太子忽婉拒。大臣祭足(祭仲)劝他接受,因为这等于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势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