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穆公

郑穆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74 更新时间:2023/12/18 9:15:27

郑穆公(前649年-前606年),姬姓,郑氏,名兰,亦称子兰,郑文公庶子,母燕姞,春秋时期郑国第11任国君(前627年-前606年)。郑穆公生于公元前649年,幼年居住晋国,为晋国大夫。公元前630年被迎回郑国,立为太子。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去世,郑穆公继承郑国国君之位。公元前606年,郑穆公去世,其子郑灵公继位。郑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在后世成为七个势力强大的世族,他们掌握着郑国的政治,将国君的权力架空,史称“七穆”。

基本资料

本名:郑兰

别名:子兰、郑穆公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64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606年

在位时间:前627年-前606年

国家:郑国

谥号:穆公

前任:郑文公

继任:郑灵公

人物生平

立为太子

公子兰的父亲郑文公原有三位夫人,生了五个儿子,但是其宠妾很多,庶子成群。后来,郑文公的嫡夫人陈妫去世,陈妫所生之子太子华失去了郑文公的宠爱和支持,恐怕失去太子之位,便产生了夺取君位的思想。郑文公得知太子华欲夺君位的阴谋,便杀了太子华和太子华同母弟公子藏;又怕众多的儿子生乱夺权,便又杀了几个儿子,剩下的儿子都赶出郑国,其中公子兰逃亡到晋国。

公子兰亡居晋国,长大后成为晋国大夫。公子兰聪明有才,对晋文公非常尊敬,细心谨慎地侍服晋文公,很得晋文公的喜欢。晋文公希望公子兰能够回郑国为君,使晋、郑两国成为友好,使郑国永远附属晋国。

公元前630年(郑文公三十九年),晋文公起兵讨伐郑国,欲用大夫公子兰为先导。公子兰恭恭敬敬地回答晋文公,说:“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可忘记父母之国。今日主公伐郑,臣不敢同往。”晋文公听了公子兰的话,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夸其不忘宗国,心中更喜欢他。

晋文公联合秦国讨伐郑国,进入郑国境内,围困郑国城池,大有消灭郑国之势。郑文公害怕,只得派使臣去晋营求和。晋文公提出,要治其路过郑国时郑国不礼之罪,并要迎公子兰回郑国为太子,方可准郑国讲和。郑国大夫石癸劝郑文公,说:“我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后代,其后代必有昌盛者。现在晋兵压境,要让他们退兵,只有答应立公子兰为太子,这比什么都有利于国家。”后来,晋、郑和好,郑国迎回公子兰,立为郑国太子。

弦高退秦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四十五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

公元前627年(郑穆公元年)春天,秦穆公派三位将军率领大军准备袭击郑国,到达滑国时,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诈称奉郑公之命用十二头牛慰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有准备,所以还没到达郑国就折回,晋军在崤山拦截打败秦军。

与楚结盟

公元前620年(郑穆公八年),楚穆王派大将斗越椒为将,蔿贾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郑国;又派息国公子朱为将,公子筏为副将,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陈国。楚穆王自率两广(楚王的王宫卫队分为两队,即左广、右广)精兵,扎营狼渊(郑邑,今河南许昌西),以声援调度伐郑、伐陈之师。

郑穆公闻报楚国大将斗越椒率三百乘兵车讨伐郑国,忙召集众大夫商议抗敌之策,并派大夫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为将,率领兵马驻守边关,抵抗楚兵入境。郑穆公又嘱咐公子坚说:“楚为大国,兵众将广,来势凶猛。你们坚守边关,只许闭关坚守,不可出关拼杀。等借到晋国兵马,内外夹击,亦可取胜。”同时,又派使臣星夜去晋国借兵。

楚国大将斗越椒率领兵马直逼郑国边关,连日在关前挑战,郑国只是闭关坚守,不曾出关交战。楚国副将蔿贾观郑国阵势是守关待援,对大将斗越椒说:“今日,郑人避而不战,坚守关隘,定是等待晋兵援助。我军必须乘晋兵到来之前,诱其出关交战,方可取胜。”蔿贾附身对斗越椒说:“必须如此这般,郑将才开关交战!”

郑将公子坚、公子庞、乐耳见楚国将士一连几日不曾来关前挑战,心中生疑,暗地派人去楚营打探,方知是楚营粮食不足,楚兵正四处抢粮自食,营内空虚。斗越椒是饮酒作乐,酒后骂郑军无大将,像兔子一样缩在关内不敢出战。公子坚不知是计,便和公子庞、乐耳将郑兵分为左、中、右三队,乘夜晚大开关门,向楚营冲去,楚营内。这时,楚营后边炮声连天响,杀声四起,一员大将横刀立马营门大叫:“郑将休去,斗越椒在此等候多时了!”公子坚等人方知中了敌计,引兵退去。楚军从四面杀起,左砍右杀,前截后追,打得郑军立时四散,全军大败,郑将公子坚,公子庞、乐耳被擒。

郑穆公听说边关兵败,三将被擒,心中害怕,忙召集大臣商议,派公子丰为使臣去楚营谢罪求和,贡献礼物,请求结盟。

楚穆王准郑国求和,双方结盟,将郑国三将释放。自此,郑国又背晋从楚。

与楚伐宋

楚穆王讨伐郑国、陈国得胜,便传令郑、陈、蔡三国君主于冬初十月在厥貉(今河南项城境内)聚齐会盟。

郑穆公与陈共公于秋末便到了息地(今河南息县西南),专候楚穆王驾到。冬初,楚穆王驾到息地,郑、陈二君以礼相迎。这时,探马报告说:“蔡昭侯已经在厥貉等候君王多时了。”于是,楚穆王命郑伯、陈侯各自登车,快马加鞭同往厥貉而去。蔡昭侯恭迎楚穆王于厥貉境内,以臣礼相见,礼节比如天子。郑伯和陈侯一见蔡侯的礼节,大惊,说:“蔡侯如此屈礼,以臣礼相拜楚王。相比之下,楚王必定以我们礼轻而怪罪,我们不可粗心大意!”郑穆公心生一计,向楚穆王讨好说:“君王千里亲自驾临厥貉,宋君也不来参谒,真是目中无王。君王何不兴兵伐宋!”楚穆王说:“孤王屯兵厥貉,正为准备伐宋!”

宋国司寇华御事听说楚人屯兵厥貉,准备伐宋,忙对宋昭公说:“臣闻‘小不事大,其国必亡',今日楚国强大,已经降服了郑、陈、蔡、许诸国,独不得宋,故而伐之。君主不如先往厥貉礼迎楚王,请求会盟,可免楚人伐宋。”于是,宋昭公亲自到厥貉迎接楚穆王,以礼相见,请求结盟,并准备了打猎工具,请楚穆王去孟堵(宋邑,在今河南商丘东)打猎。

楚穆王、宋昭公、郑穆公、陈共公、蔡昭侯均到孟堵打猎。打猎时,因宋昭公的车上没有带燧(击石取火的工具),违背了楚庄王的命令。楚司马申无畏说:“宋公违令,车上为何不带燧。君不可加刑,请治其仆!”便把宋昭公的车夫挞三百鞭,以儆诸侯。自此,宋昭公认为楚人欺宋,怨恨楚穆王。

公元前613年(郑穆公十五年),楚穆王去世,其子楚庄王继位。公元前611年(郑穆公十七年),楚庄王命郑国发兵伐宋,惩其不朝贡之罪。郑穆公派公子家领兵伐宋,宋昭公派华元率兵抵抗,双方战于大棘(宋邑,在今河南睢县东)。开战之前,宋将华元让人杀牛羊慰劳将士,把牛羊肉分给将士们吃,希望将士们勇敢作战。将士们都分得了牛羊肉,唯独华元的御车人羊斟没有分到牛羊肉,羊斟十分生气。作战时,华元吩咐羊斟把战车驾往左边驰去,可是羊斟不听,说:“昨天分羊肉是你当家,今日驾车是我当家!”却把战车驰向右边,一直把车驰到郑国军营内,华元当场被郑国将士俘获。宋国主将被俘,副将乐吕也战死,全军大乱,溃不成军,惨败而逃。郑国大胜,获战车四百六十多辆,斩首一百多人,生俘二百多人。

与晋结盟

公元前610年(郑穆公十八年),晋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赵衰的儿子赵盾)闻报宋国的公子鲍杀死了其兄宋昭公,自立为君,便命大将荀林父率兵马讨伐宋国,又传榜郑国、卫国、陈国派兵马相助。宋文公(公子鲍)得知四路兵马伐宋,心中害怕,忙派右师华元到晋营求和。华元到晋营,向晋将荀林父讲明宋昭公是个无能的昏君,又讲宋文公为人谦逊、礼贤下士、仗义疏财、助济贫民、国人信服、众臣爱戴,是位贤君。同时,又向晋营赠送金帛,犒劳晋师。因此,晋将苟林父准许宋人求和,命四路兵马停止伐宋。

这时,郑穆公率领郑国兵马助晋伐宋,见荀林父私自准宋人求和,停止大军伐宋,大为不满,对荀林父说:“我们呜金击鼓,跟随将军伐宋,讨伐宋人杀君之罪。将军若许宋人求和,以后乱臣贼子将得逞!”荀林父不听郑穆公意见,与宋人结盟。郑穆公怨恨晋人,说:“晋人惟赂是贪,有名无实,不能图霸业。楚王新立,将有事征伐。不如弃晋从楚,可以自安。”便派人去楚国,和楚国结盟,背离晋国。

同年八月,晋国又约宋、齐、卫、陈、许、曹等诸侯在扈地(郑地,今河南原阳西)会盟。会盟时,晋君以郑国暗地通楚为由,不准郑穆公去扈地参加会盟。

这时,郑国的执政大臣公子家听说晋君怪罪郑人通楚,不准郑君去扈地会盟,便写信给晋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告诉其郑国历次亲晋的事实及通楚的原因,信中末尾说:“郑国居两个大国之间,就必须从属于一个强国,非晋即楚。有什么罪过呢?郑国被逼得急了,不但不会亲近晋国,反而会投靠楚人。”

晋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看了公子家的信,不但不再指责郑国,反而准许郑穆公去扈地会盟众诸侯,与郑国再次结为友好。

公元前606年(郑穆公二十二年)初,楚庄王又因郑国与晋国结盟而讨伐郑国。

公元前606年(郑穆公二十二年)十月,郑穆公去世,终年四十三岁,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郑灵公。

为政举措

郑穆公在位时期,先后与楚国、晋国结盟,使得免遭亡国之险。并帮助楚国讨伐宋国,大败宋军,获战车四百六十多辆,斩首一百多人,生俘二百多人。

轶事典故

郑穆公的母亲是南燕国之女,姞姓,故称燕姞。公元前649年(郑文公二十四年),燕姞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伯鯈(伯鯈是南燕国始祖)。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姞把梦讲给郑文公听,郑文公便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作为凭证,于是生下儿子,取名为兰,即郑穆公。

历史评价

郑国大夫石癸:“余庶子无如兰贤。”

司马迁《史记》:“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郑文公。

母亲:燕姞,南燕国之女,姞姓,故称燕姞。

兄弟

太子华,郑穆公兄,被郑文公所杀。

公子臧,公子臧,郑穆公兄,被郑文公所杀。

公子士

公子瑕

公子俞弥

妻妾

少妃姚子,生夏姬。

子女

儿子:

公子夷,郑灵公。

公子坚,郑襄公,郑灵公弟(一说郑灵公兄)。

公子去疾,字子良,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良氏。

公子喜,字子罕,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罕氏。

公子騑,字子驷,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驷氏。

公子发,字子国,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国氏。

公子嘉,字子孔,郑襄公弟,其后为郑国孔氏。

公子偃,字子游,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游氏。

公子舒,字子印,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印氏。

公子平,字子丰,郑襄公弟,其后为七穆之丰氏。

公子某,字子羽,郑襄公弟,其后为羽氏。

公子某,字子然,郑襄公弟,字子然。其后为然氏。

公子志,字子孔,又称士子孔,郑襄公弟。其后无考。

女儿

夏姬(姬姓,因嫁夏御叔故称夏姬),嫁陈国大夫夏御叔,生夏徵舒。

史书记载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标签: 郑穆公

更多文章

  • 郑昭公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昭公

    郑昭公(?-前695年),姬姓郑氏,名忽,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郑庄公长子,郑厉公和郑君子亹的哥哥,其母为邓国人。前706年,齐国被北戎进侵,郑庄公派太子忽领兵协助齐国。齐僖公想把女儿嫁他,太子忽婉拒。大臣祭足(祭仲)劝他接受,因为这等于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势力支

  • 郑康公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康公

    姬姓,郑氏,名乙,为先秦郑国第二十四位第二十八任君主,也是郑国末代君主。又名乙阳,史称郑康公。本名:姬乙别名:姬乙阳、郑康公、郑君乙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375年身份:郑国第23位第27任君主前任:郑繻公在位时间:前396年-前375年姬姓,郑氏,名乙,为先秦郑国第二十三

  • 郑注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注

    郑注(?—835年),本姓鱼,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人。唐朝大臣。出身微贱,诡谲狡险,以医术游历江湖。得宠于襄阳节度使李愬,结交监军王守澄。元和十五年(820),进入京师,交结朝臣,出任昭义节度副使,权势熏灼。大和八年(834年),治愈唐文宗的风疾,深得圣眷,拜太仆卿、御史大夫。大和九年(835

  • 郑灵公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灵公

    郑灵公(?—前605年),姬姓,郑氏,名夷,春秋时郑国第十位第十二任君主,郑穆公之子,故称公子夷,郑襄公之兄。前606年冬十月,郑穆公去世后继任国君,前605年夏,因为开玩笑惹恼了公子宋(字子公)而被后者所杀。在位不足1年,谥灵,故称郑灵公。可见成语染指于鼎。本名:姬夷别名:公子夷,郑灵公所处时代:

  • 郑崇俭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崇俭

    郑崇俭(?-1641),字大章,山西乡宁人,明末文臣。郑崇俭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初任河南府推官,后又任济南兵备副使。崇祯初年升任陕西右参政,后多次升转担任了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此期间,他多次打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受赐朝廷银币,荫封子孙为世袭锦衣副千户。崇祯十二年(1639年),擢

  • 郑襄公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襄公

    郑襄公(?-前587年),姬姓郑氏,名坚,郑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弟(一作郑灵公兄),春秋时期郑国第13任国君(前604年-前587年),在位18年。郑襄公即位后依违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前597年,因与晋盟,楚庄王出兵攻郑,围郑三月。晋军未及救援,郑襄公献城降楚。前587年,

  • 郑子婴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子婴

    郑子婴(?─公元前680年),姬姓,郑氏,名仪(史记作婴),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郑子亹的弟弟,春秋时期郑国第七位第八任君主,史称郑子婴。公元前694年,齐襄公杀掉郑子亹,郑国大夫祭仲迎立公子婴为君,祭仲继续执政。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杀掉郑子婴,迎接郑厉公回国复位。本名:姬

  • 郑子亹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子亹

    郑子亹[wěi](?-公元前694年),姬姓,郑氏,名亹,春秋时期郑国第六位第七任君主。郑庄公之子,故称公子亹,郑昭公和郑厉公之弟,郑子婴之兄。公元前695年,高渠弥射杀郑昭公,拥立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公元前694年,郑子亹参加首止盟会遭齐襄公杀害,在位不足一年。本名:姬亹别名:公子亹,郑子亹所

  • 郑纪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纪

    郑纪(1438~1513),字廷纲,号东园,仙游县文贤里上郑(今度尾镇埔尾村)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任翰林庶吉土、国子祭酒、浙江按察副使、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一生历经英宗、宪宗、孝宗三朝,人称“三朝元老”。纪为官清正,宪宗朝冒死上《太平十策》奏章,希望皇帝“远奸邪,任忠良,恤民命,兴

  • 郑繻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繻公

    郑繻公,姬姓,郑氏,名骀,为郑国第二十三位第二十七任君主,郑幽公之弟,在位27年。前408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次年郑伐韩,在负黍击败韩兵。前400年郑围韩之阳翟。前398年杀其相子阳,两年后被子阳之党所弑。本名:姬骀别名:郑繻公所处时代:战国初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公元前396年身份: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