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弘基

刘弘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38 更新时间:2023/12/16 9:03:17

刘弘基(582-650年),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和三原县的部分地区)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刘弘基在隋末曾授右勋侍,后为避辽东之役,到太原投奔李渊父子,参与晋阳起兵,斩宋老生,破卫文升,围攻长安,拜为右光禄大夫、右骁卫大将军。他多次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刚,平定刘黑闼,屡立战功。贞观年间,拜卫尉卿,封夔国公,世袭朗州刺史,图形于凌烟阁,以辅国大将军致仕,后又随军远征高句丽。永徽元年(650年),刘弘基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襄。

基本资料

本名:刘弘基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雍州池阳

出生日期:582年

逝世日期:650年

主要成就:平定长安,图像凌烟阁

官职:卫尉卿、辅国大将军

爵位:任国公→夔国公

谥号: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不事生产,后以父荫被授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他因家贫而行程迟缓,自知误期当斩,便在行至汾阴县(治今山西万荣)时故意私宰耕牛,由此被逮捕入狱,直到一年后才被赎出。

刘弘基出狱后,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因而深受重用,甚至与李世民“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从平长安

主词条:晋阳起兵、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密谋起兵反隋,于是以讨伐据马邑造反的刘武周为名,命刘弘基与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等到各地募兵,十天之内便募集兵士近万人。他将这些兵士交由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这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王、高二人于是密谋在晋祠除掉李渊。但李渊却抢先下手,命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厅之后,以王威、高君雅谋反为由,将二人擒杀。他正式举兵,自称大将军,建大将军府,署置府僚,以刘弘基为左统军。

李渊随后大举向关中进军。刘弘基隶于李世民麾下,随其攻取西河郡(治今山西汾阳),围攻霍邑(治今山西霍州)。他在霍邑之战中随李世民大破隋军,并斩杀隋将宋老生,以功获授右光禄大夫。当时,关中一带的农民军首领孙华归附李渊。李渊便让刘弘基与孙华、统军王长谐等引兵渡河,占领黄河西岸。他随后又以刘弘基为渭北道大使,让他随李世民沿渭北向长安(治今陕西西安)挺近。

刘弘基率兵西进,占据扶风(今陕西省岐山县),增兵至六万,然后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旧城,在金光门外炫耀军威,并击败隋将卫文升。当时,唐军各路兵马尚未到达,刘弘基却已首战告捷。李渊大喜,赏赐战马二十匹。不久,刘弘基随军平定长安,在诸将之中“功为第一”。

屡随征战

李渊占据长安后不久,西秦霸王薛举抢占扶风。刘弘基随李世民击败薛举,一直追赶到陇山(今陕西省陇县),因功累迁至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他后来又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在璎珞门外击破隋军,并在班师时率军殿后,在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张志。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刘弘基被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兼任行军左一总管,免死罪一次,并随李世民征讨薛举。当时,李世民因病留在高墌城(治今陕西长武),唐军由刘文静指挥。唐军在浅水原与秦军交战不利,八位总管尽皆兵败,刘弘基力尽被俘。同年十一月,西秦灭亡。刘弘基方得获释,并恢复官爵。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太原,刘弘基奉命屯兵晋州。这时,宋金刚又击败裴寂,并趁唐军慌乱,进围晋州。刘弘基再次被敌军俘虏,不久又逃回长安,被授为左一总管。不久,刘弘基随李世民驻军柏壁城(今山西省新绛县),并兵出隰州(今山西省隰县),直逼西河,截断敌军退路。当时,刘弘基坚壁高垒,拒不出战,迫使宋金刚引军退去。他却率骑兵追击,在介休城外与李世民会军,大败宋金刚,因功进封任国公。

屯驻边疆

武德五年(622年),刘弘基又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授秉钺将军。

武德七年(624年)八月,突厥入侵,刘弘基率步骑一万出镇豳州。他与淮安王李神通在东起子午岭西至临泾(治今甘肃镇原)一线修建防御设施,从此屯驻边疆。

贞观元年(627年),义安王李孝常与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因密谋反叛被处死。刘弘基因与李孝常有交往,也遭到牵连,被免官除名,直到一年多后才被重新起复,出任易州刺史,恢复封爵,还被征拜为卫尉卿。

晚年及病逝

贞观九年(635年),刘弘基改封夔国公,并世袭朗州刺史。后来,刘弘基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进授辅国大将军,俸禄及赏赐一如在职人员,每月只有初一、十五才上朝。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刘弘基位列第十一。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再次起用刘弘基,任命他为前军大总管。刘弘基在驻跸山(今辽宁辽阳西南首山)作战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将刘弘基的食邑加封至一千一百户。同年,刘弘基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赐谥为襄,并将他陪葬昭陵。

历史评价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命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

吕温:夔公峥嵘,金虎之精。应时而生,与运俱行。总帝元戎,震唐天声。瞪目张胆,前无金城。别建龙节,中分虎旅。行万里,乘气一鼓。剑挥雷霆,旆卷风雨。先驰咸阳,镇定天府。天府既定,唐集大命。入扬王庭,出权兵柄。薄伐猃狁,朔风不竞。徂征岛夷,东海如镜。义始忠卒,元勋之盛。

刘昫:唐俭委质义旗之下,立功草昧之初,被拘虏庭,脱高祖蒲州之急;侍猎苑囿,谏太宗马上之言,可谓纯臣矣。顺德佐命立功,理郡著明肃之政;弘基临难不屈,陷阵多克捷之勋。殷峤、刘政会、柴嗣昌并在太原,首预举义,从微至著,善始令终。马三宝出厮养之徒,处将军之位,亦马之善走者也。武士彟首参起义,例封功臣,无戡难之劳,有因人之迹,载窥他传,过为褒词。虑当武后之朝,佞出敬宗之笔,凡涉虚美,削而不书。

归有光:唐太宗举兵晋阳,平隋之乱,则有刘弘基、李勣、李靖、房玄龄、杜如晦之流致其勋。

轶事典故

刘弘基病重时,给几个儿子每人奴婢十五人,田地五顷,道:“诸子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需要多少财物;如果没本事,有这些田产就可以免于冻饿。”并把其他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

后世地位

总章元年(668年),刘弘基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刘弘基也在其中,“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刘弘基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人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建中元年(780年),刘弘基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人际关系

父亲:刘升,隋朝河州刺史。

儿子:刘仁实,袭封夔国公,官至左典戎卫郎将。

侄子:刘仁景,官至司农卿。

史料索引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新唐书·卷九十·列传第十五》

标签: 刘弘基

更多文章

  • 石亨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亨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今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正统六年(1441年),石亨向朱祁镇上言:“边关军饷难以凑足,朝廷若能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每年可以增加军粮18000石。”正统七年(1442年),石亨又奏请驻军在

  • 杨愔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愔

    杨愔(511年~560年),字遵彦,小字秦王,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弘农杨氏,南北朝时期北齐宰相,北魏司空杨津之子。出身弘农杨氏,风度深敏,言论高雅。建明二年,宗族为尔朱氏所灭后,辗转投奔高欢,深受重用。起家行台郎中,累迁吏部尚书,迎娶太原公主,封华阴县侯。作为太原公属官,辅佐高洋建立北

  • 杨恭仁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恭仁

    杨恭仁(568年-639年),本名杨纶,改名杨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兵败之后,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迁任吏部尚书。武德二年,

  • 杨津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津

    杨津(469~531年8月2日),字罗汉,(原本的字是延祚,被孝文帝重新赐字),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外戚大臣,洛州刺史杨懿的儿子。出身弘农杨氏,相貌端谨,颇有器度。凭借门荫,起家侍御中散,侍奉文明太后,行事恭敬谨慎,得到太后赏识,迁符玺郎,转长水校尉、直阁将军,出任岐州刺史,躬亲巨细,

  • 白行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行简

    白行简(776年-826年),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生于河南新郑城西的东郭宅(今城关乡东郭寺村)。著名文学家白居易之弟。贞元末年(805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著有文集10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元和十三年(818年

  • 王仁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仁皎

    王仁皎(651-719年),字鸣鹤,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唐玄宗王皇后之父。起家同州参军,献女于临淄王李隆基。唐玄宗即位后,迁将作大匠、太仆卿、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封祁国公。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其女王氏成为皇后,授将作大匠、太仆卿、开府仪同三司,册封祁国公。规避职守,不任实事。开

  • 任伯雨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任伯雨

    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

  • 马佳·绍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马佳·绍英

    绍英(1861—1925),字越千,满州镶黄旗人,马佳氏。绍英祖父升寅,历任盛京礼部侍郎、盛京将军,成都、绥远城将军,左都御史兼都统,工部尚书等职。父宝琳,官兵部侍郎、山海关副都统。绍英于宣统间任度支部侍郎,辛亥革命后,为溥仪宫中的内务府大臣。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把绍英称为“恭顺”、“出名的

  • 爱新觉罗·载泽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爱新觉罗·载泽

    爱新觉罗·载泽(1868年3月17日一1930年6月5日),初名载蕉,字荫坪。晚清宗室、大臣,立宪派的重要人物,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光

  • 简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简芳

    简芳,字德馨,明代上高人。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本名:简芳字:德馨所处时代:明简芳,字德馨,明代上高人。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