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董应举

董应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22 更新时间:2023/12/22 1:17:52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龙塘人。年轻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选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事,擢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政绩显著。

基本资料

本名:董应举

字:崇相

号:见龙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闽县龙塘乡

出生日期:1557年

逝世日期:1639年

史料记载

董应举(1538年-1625年),字崇相,号见龙,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人。年青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天启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件,擢太仆卿兼河南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政绩显著,又迁工部侍郎兼理盐政,巡盐御史恶其侵官,被劾罢职,崇祯初复官。在家兴利除患,与其子鸣玮,不惮烦劳,竭力开发百洞山,使众奇始出。比殁,海滨人立祠祀之。

人物简介

简介

董应举(1557~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闽县龙塘乡(今属连江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任广州府学教授。税监凤要强占学宫旁空地,被他当面驳斥。李凤属下在宫门驰马,应举扣留其马匹,于是名声顿起。

上书关防

迁南京国子监博士,再迁南京吏部主事,召北京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天启元年(1621年),升任太常少卿,监督四夷馆。时明军与后金在山海关外作战屡败,朝臣纷纷将家属撤离京都。应举上疏请斩这些朝臣;并提出招募忠勇,出救广宁;选拔良将,出镇各口;加强京师巡防、禁卫。

屯田迁民

熹宗以应举公忠体国且知兵,令专任校射演武事。广宁陷落,应举又奏请保卫京师,加强各险要处设防,实行屯田制。

翌年,朝廷升应举为太仆寺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田事务。应举以一年时间安置东北流民1.3万户于顺天、永平、河间、保定一带;动用公款买民田12万亩,连同闲地共18万亩,广招流民耕种,并开水渠、修堤防;连同住舍、仓库、坊圃、运输工具等设备,仅费款2.6万缗,年收麦谷达5.5万余石。

罢官回乡

朝廷授应举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管屯田。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任工部右侍郎,专领铸钱事务,开局荆州。兼户部侍郎,并理盐政。应举奏请整顿盐务规章,鼓励运销积盐。因而得罪魏忠贤党羽,被劾罢官,居武夷八曲之涵翠洞讲学。应举回里后,致力乡间公益,兴修水利,置社仓义田,救济贫民,并开发琯头百洞山,募建青芝寺。崇祯七年(1634年),复职休致。卒后省城建祠纪念。

相关事件

热爱山水

后迁工部侍郎兼理盐政,在整顿盐务中触及权贵,巡盐御史恶其侵官,被劾罢职。崇祯初复官。董应举善古文,居官慷慨任事,在家兴利抗患,修学校,置北仓。他尤其酷爱山水名胜,曾一度旅居武夷八曲涵翠洞。落职返乡后,迹青芝山,与其子鸣伟一道,致力芟除芜秽,开拓景观,募建寺庙,使青芝山“众奇始出”,渐成一方名胜。他在《为百洞题》中云:山川到海别生奇,洞壑连夫今始知。未省蓬莱能得似,直疑人在少安期。”又题:“三岛十洲安知吾里是非,洞水福地得之海角焉奇。”他欢娱山水,经常邀请文人墨客同游青芝山,写了许多诗句镌刻在石壁上,为青芝山增添了许多绚丽景观。天启末年殁,寿八十三,乡人立祠祀之。今青芝寺大士殿有一幅字迹清秀对联:“紫竹白衣丈室皈衣观自在;千岩万壑名山开辟董尚书”,极赞其开发百洞山的功绩。寺左建有梅花楼,二层全木结构,雕刻精细,古色古香,内祀董公塑像。青芝山为闽海五大名山之一,洞穴奇绝,山岩挺秀,一石一胜,鬼斧神工,景胜特佳,留下董应举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很值得我们游览观瞻。董应举的读书楼在今?头溪边村孟溪源头处,人称“尚书楼”,旧址基石尚存。

掷金江中

应举少年时,就立志自立。他家有肥田多亩,价值二百余金。这块田地恰在两广总督陈瑞之子,时任礼部尚书陈长祚(长乐人,隆庆五年进士)田界之中。陈长祚多次派人要买这块田地,应举以祖传祭田为由,始终不答应出让。陈长祚恼怒极了,企图陷害董应举。不久,陈长祚的同窗好友之子到福建督学,陈长祚即买通督学,诬告应举行为不端,要以“劣绩”罪名屠杀应举,夺取良田。恰巧有一教官陈某,爱惜应举才学,又知其冤屈内幕,就暗中劝应举道:古人称识时务者为俊杰,怎能为几亩田地而自害其身呢?以你的才华,只要能谋上一官半职,还怕将来没有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再说,陈家愿出二百金购买,也不算强夺,请再加考虑,不可因小失大啊!

应举勉强听从教官的劝告,收了二百金,但心中不服,就将银子掷于水中,发誓道:“将来若不出人头地,誓不罢休!”谁知道这话又被陈长祚听见。他喊住董应举,狠狠地数落了一番,说董应举你胆敢轻慢老夫,将银子掷于江心,嘿嘿,谅你一个小小生员,就是拍马追赶也休想追上老夫!

发愤图强

受了羞辱之后,本来无意功名的董应举,突然振作起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到福清拜叶高为师,然后躲进青芝山西侧的定光岩刻苦攻读,夏夜不怕蚊子叮咬,寒冬不避北风刮,日读夜诵,手不释卷。不上三年光景,正好赶上皇帝开科取士,大比之年,董应举连捷南宫北闱,得中进士,官居侍郎。而陈长祚之子却不学无术在乡间横行不法。应举闻知,乃罗列罪状,函请福建巡按李凌云捕办。陈家闻讯,十分害怕,乃请大学士叶向高为调解人,将陈长祚之女嫁给董应举之子,以前所买的良田作为嫁礼全部送给董家,陈子也痛改前非不再为恶。后人将应举掷金处名为掷金潭。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升应举为太常少卿,管理四夷馆。当时朝政腐败,国事日非。清军攻进关内,明军与之作战却屡次失败。清兵逐渐深入,广宁告急京师震动。有些朝臣贪生怕死,竟将家属撤离北京以避灾祸。应举闻知立即上疏:“兵耗民离,领土日削,乃由不执行国法所造成。”建议皇上处斩那些败类以申法纪。朝廷以应举知兵,令他专任较射演武事,抗击清兵入侵。

应举又上奏,指出“要保卫京都,应在各险要处设防,实行屯田制。”朝廷又升应举为太仆寺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应举以责任重大,曾陈述十难十利,皇帝特命各有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办理。应举乃安置东北人民一万三千户于顺天、永平、河间、保定一带,并动用公款六千两买民田十二万余亩,连同闲田共十八万亩,广泛招募耕作之人,给予土地、农具、耕牛、种子等,使之开渠设防,耕种稻麦。所有住宅、仓库、场圃、运输器具等一应俱全,仅费款二万六千两,所收麦谷却五万五千余石,朝臣异口同声赞叹其功,皇上又升应举为右都御史,仍管屯田事。天津葛沽过去有水陆兵二千,应举都命他们屯田,以收入作为军饷,屯务大为兴旺。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朝廷以屯务既成,当兴办铸钱事,于是调应举为工部左侍郎,专理钱务,在荆州开局兴铸。不久,朝廷决定将两淮盐税收入作为铸钱资本,又调应举为户部侍郎兼理盐政。应举来到扬州,奏请修改盐务规章,建议商人补办积引,其增输金额可照正引之半。这项建议被部议反对,没有通过施行。应举正要再行陈述,却被巡盐御史陆世科抢先上疏弹劾,硬说应举从中谋利,阻碍盐务发展。陆是魏忠贤的党羽,此疏一上自然得到魏逆支持,魏忠贤传旨诘责,又唆使其党羽扬光再次弹劾董应举,应举有口难辩,遂愤而辞官,移居武夷涵翠洞讲学,后落职返回故梓。

晚年生活

应举为官多关心国计民生,曾在乡间建筑附城堡垒,兴修水利,置社仓义田,救穷济困,滨海人民都十分拥戴他。

应举酷爱名胜。受魏忠贤迫害落职返乡后,“晚于青芝山搜剔岩洞,爱八仙岩,筑庐居焉。”他致力于开辟百洞山(即青芝山),艰苦经营,当“初得仙岩诸洞”时,欣喜之际一气呵成七绝三首,以“头白山青人复健”句,说明自己没有被魏忠贤压倒,为创建百洞仙境身体反而更加强健了。他还四处奔波募来巨资重建青芝寺,经常邀请文人墨客同游百洞山,写下许多诗句刻在石壁上,为家乡山水增添了许多秀色景观。

作品一览

有《崇相集》传世。

标签: 董应举

更多文章

  • 牟应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牟应受

    牟应受,字子咸,又名元善,贵州省安顺府贵筑县人,拔贡出身。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任广东永安县(今紫金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十一月,皇帝颁下圣旨,牟应受任连平州第一任知州。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由广东永安县县令调升为连平州知州,开始到职视事。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死于任上,葬于连

  • 颜继祖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颜继祖

    颜继祖号同兰。明龙溪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本名:颜继祖字:绳其号:同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639年性别:男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颜继祖曾上疏论述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的浮滥,由此裁去加秩和寄俸200余人,为国家节省一笔库财。他又上疏揭

  • 翁鸿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翁鸿业

    翁鸿业(?—1639),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今杭州)人。本名:翁鸿业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钱塘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639年性别:男翁鸿业(?—1639),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今杭州)人。天启四年(1624)举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授礼部仪制司主事。崇祯十年(1637),出任山东督学、

  • 郝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郝敬

    郝敬(1557-1639年),字仲舆,号楚望,祖居今湖北省京山市雁门口镇台岭郝家大塆,后迁京山城关附近的鄢郝,世称“郝京山先生”。晚明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明儒学案》卷五十五《给事中郝楚望先生敬》中对郝敬评价甚高,称其著述”一洗训诂之气”,“明代穷经之士,先生实为巨擘。”郝敬自幼聪明过人,五岁

  • 陈尧典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尧典

    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本名:陈尧典字:辟荒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广西梧州主要成就:为政清廉,整顿盐政,清弊堵漏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官至长芦盐运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

  • 公鼐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鼐

    公鼐(1558~1626)字孝与,号周庭,谥“文介”。蒙阴(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明朝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公鼐出生于明代后期的江北一个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里,从公鼐高祖公勉仁开始,代代蝉联进士,到公鼐一代,“五世进士、父子翰林”,成为明朝末期著名的进士家族。他们或

  • 何乔远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何乔远

    何乔远(1558年~1632年),字穉孝,或称稚孝,号匪莪,晚号镜山,明代晋江人,是杰出的方志史学家。日与缙绅游士倡酬论学,讲德考业,求书问字,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遗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4卷,颇行于世。何乔远宅在泉州郡城东街莱巷。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

  • 叶茂才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叶茂才

    叶茂才(1558年—1629年),字参之,号闲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与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并称“东林八君子”。本名:叶茂才字:参之号:闲适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无锡(今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629年主要成就:与顾宪成等人并称“东林八君子”初入官场叶茂才(1558

  • 古干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干

    古干(1942年-2020年5月30日),湖南长沙人,居北京,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画学会首任会长、世界书法家协会荣誉顾问、副编审、人民文学出版社退休干部。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专,大学因病肄业,曾供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室。2020年5月30日凌晨2时43分,古干因病

  • 范迪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迪安

    范迪安,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福建,1973年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