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何郯

何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4/1/13 8:17:13

何郯(1005~1073),字圣从,陵州(今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徙成都。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

基本资料

本名:何郯

字:圣从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陵州

出生日期:1005年

逝世日期:1073年

主要成就:仁宗景祐元年进士

人物简介

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州府。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尚书右丞致仕。六年卒,年六十九。有《庐江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史籍记载

《宋史》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何郯传

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守亳,已而留经筵,而后改知郑州,郯乞正其营求之罪。石介死,枢密使夏竦谗其诈,朝廷下京东体实,郯与张昪极陈竦奸状,事得寝。杨怀敏以卫卒之乱,犹为副都知,郯又与昪及鱼周询论之。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为左藏库使、通州团练使、滑州钤辖。郯争辨尤力。帝曰:“古有碎首谏者,卿能之乎?”对曰:“古者君不从谏,则臣有碎首;今陛下受谏如流,臣何敢掠美而归过君父。”帝欣纳之。

夏竦倡张贵妃之功,谏官王贽遂言贼根本起于皇后阁,请究其事,冀摇动中宫,而阴为妃地。帝以语郯,郯曰:“此奸人之谋也。”乃止不究。竦负罪不去,郯等奏出知河南,竦乞留京师。郯言:“佞人在君侧,为善政累,愿勿革前命。”竦遂行。

时诏群臣陈左右朋邪、中外险诈,久而无所行。郯请阅实其是否,因言曰:“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诚与疑,治乱之本也,不可以一臣诈而疑众臣,一士诈而疑众士。且择官者宰相之职,今用一吏,则疑其从私,故细务或劳于亲决。分阃者将帅之任,今专一事,则疑其异图,故多端而加羁制。博访者大臣之体,今见一士,则疑其请托。相先后者士之常,今进其类,则疑为朋党。君臣交疑,而欲天下无否塞之患,不可得矣。”

都知王守忠以修祭器劳,迁景福殿使,给两使留后奉。郯曰:“守忠劳薄赏重。旧制,内臣遥领止于廉察。今虽不授留后,而先给其禄;既得其禄,必得其官;若又从之,则何求不可。”既又诏许如正班。守忠移閤门,欲缀本品坐宴,郯又言:“祖宗之制,未有内臣坐殿上者。此弊一开,所损不细。”守忠闻之,不敢赴。知杂御史阙,执政欲进其党,帝以郯不阿权势,越次用之。郯遍历三院,有直声。晚节颇回畏,因地震言阴盛臣强,以讥切韩琦;又乞召还王陶以迎合上意,由是声名损于御史时也。

以母老求西归,加直龙图阁、知汉州。将行,上疏言:“张佐缘后宫亲,叨窃非据,外庭窃议,谓将处以二府。若此命一出,言事之臣,必以死争之。倘罢尧佐则伤恩,黜言者则累德,累德、伤恩,皆为不可。臣谓莫若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如李用和可也。”其后卒罢尧佐宣徽之命。进集贤殿修撰、知梓州,擢天章阁待制,还判银台司。时封驳之职废,郯乞准故事,凡诏敕并由门下,从之。唐介出荆南,敕过门下,郯封还之,介复留谏院。迁龙图阁直学士,为河东都转运使。故相梁适帅太原,病不能事,内臣苏安静钤辖兵马,怙宠不法,皆劾奏之。

历知永兴、河南。治平末,再知梓州。居三年,老而病,犹乞进用。神宗薄之,诏提举成都玉局观。从臣外祠自此始。遂以尚书右丞致仕。卒,年六十九。

出土文献考证

2017年2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成安渝高速路成都收费站工地发现一处古墓葬。原以为是一处普通的宋代砖室墓,岂料随着墓志等文物的出土,发现竟然是北宋宋仁宗时期监察御史何郯的家族墓。

在何郯去世以后,《宋史》曾专门有一篇“何郯传”,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以及为官经历。挖掘现场负责人龚扬民说,一般在正史上有传者,皆是在社会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而在此前,四川出土墓葬中在正史中留传的墓主寥寥无几。据介绍,这是成都出土宋墓中官僚等级较高的墓主。

作为监察御史,何郯墓中出土的部分彩绘俑是砖质实心俑。龚扬民说,这种实心陶俑工艺考究,极易出现烧裂的情况。何郯家族墓中的实心俑不仅制作精美,而且上彩,也佐证了何郯地位。此外,墓室中五方真文券等道教元素的文物,也说明宋代道教流行。这些出土资料,不仅为宋代社会提供了实物佐证,还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标签: 何郯

更多文章

  • 孔道辅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道辅

    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勖(孔勗)之子,孔子四十五代孙。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终年55岁。中文名:孔道辅外文名:kongdaofu别名:孔延鲁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逝世日期: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主要成就:曾任宁

  • 王举正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举正

    王举正,字伯仲,王化基子,真定人(现正定县)。中文名:王举正别名:王举正籍贯:真定字:伯仲性别:男王举正,字伯仲,真定人。王化基之子。幼嗜学,为人稳重寡言,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娶陈尧佑之女为妻。后以进士及第,授知伊阙,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御史台要推荐妻弟李徽之做御史,被举正所反对。李徽之非常生气

  • 李若谷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若谷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今丰县)人,进士出身。历任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岁,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中文名:李若谷别名:李子渊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徐州丰县效力主公: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按《宋史·李若谷传》:“李若谷,字子渊,徐

  • 苗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苗贵妃

    昭节贵妃苗氏(1023年-1091年),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妃嫔之一,赠太师、吴国公苗继宗之女。初封仁寿郡君,拜才人进昭容至德妃,生雍悼穆王赵昕、庄孝明懿大长帝姬(福康公主)。本名:苗氏别名:苗贵妃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开封出生日期:天圣元年(1023年)逝世日期:元祐六

  • 赵元俨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元俨

    赵元俨(985年~1044年),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宋真宗时期,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都督,封为泾王。宋仁宗即位,迁上柱国、太师、扬州牧、开

  • 王素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素

    王素(1007~1073),字仲仪,王旦之子。莘县人(今山东聊城市莘县)人。天圣五年(1027),通过考试进入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又试,得通判颍州(今安徽阜阳)、怀州(今河南信阳)、许州(今河南许昌),迁太常博士。又试,得五品服,以尚书屯田中外郎,知濮州(今山东鄄城)。御史中丞孔道辅,荐其为侍御史。

  • 张尧佐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尧佐

    张尧佐,字希元,北宋河南永安(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温成皇后的伯父。因是外戚,仕途通达,张尧佐先升任三司户部判官和副使。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历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被任命为三司使。后因谏官包拯等人的奏请,张尧佐被召回京,改镇天平军。去世后被赠为太

  • 薛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奎

    薛奎(967-1034年),字宿艺,号春游,绛州正平县(今山西省新绛县)人。北宋时期大臣,欧阳修的岳父。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起家隰州军事推官,历任仪州推官、莆田知县、长水知县、兴州知州,迁太常博士。得到御史中丞向敏中举荐,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大中祥符五年,出为陕西转运使,举人失当免

  • 韩亿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亿

    韩亿(972—1044年),字宗魏,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北宋名臣,宰相王旦的女婿。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及第,起家永城知县。景德二年(1005),担任任陈、郓、许诸州通判,历任知洋州、知相州、侍御史、河北转运使、知青州、判大理寺、枢密直学士、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祐四年(1037年

  • 胡宿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胡宿

    胡宿(995~1067年),字武平,常州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市)人。北宋大臣。宋仁宗天圣二年,考中进士,起家扬子县尉,历任宣州通判、湖州知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累迁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宋英宗治平三年,出任观文殿学士、杭州知州。治平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