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斛律金

斛律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54 更新时间:2024/1/16 15:26:30

斛律金(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人,敕勒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将领。高祖父倍侯利是敕勒部落首领,祖父幡地斤、父亲大那瑰都于北魏官居高位,屡立战功。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曾被北魏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元象元年(537年),西魏与东魏战于洛阳邙山,东魏不敌,斛律金危急之刻救高欢出重围。武定四年(546年)九月高欢率军为攻西魏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五十余日,士卒战死病死者七万人,被迫退军。斛律金在玉壁之战大败后,为安慰高欢用鲜卑语唱出《敕勒歌》,军心始稳。隔年高欢临死时,叮嘱高澄一定要信任斛律金。北齐建立后,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加封太师。柔然进攻北齐,斛律金亲自领兵抵御,取得胜利。另外,因为斛律金在秋天回到洛阳朝见皇帝,直到春天再回到驻守的部落,所以人称“雁臣”。天统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武”。其子斛律光亦是北齐名将。

基本资料

本名:斛律金

别名:雁臣

字:阿六敦

所处时代:北魏→东魏→北齐

民族族群:敕勒族(高车族、丁零族)

出生地:朔州

出生日期:488年

逝世日期:567年

主要作品:《敕勒歌》

主要成就:邙山之战救出高欢,抵御柔然的入侵

官职:刺史、太师、丞相等

爵位:咸阳郡王

谥号:武

人物生平

身世背景

斛律金字阿六敦,为朔州(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敕勒族包含许多部落,史书记载有十二部,斛律氏就是其中之一。

斛律金的高祖父斛律倍侯利,是当时敕勒有名的部落首领,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敕勒民间有这样的歌谣:“求良夫,当如倍侯利”。倍侯利在敕勒人民中间成了英雄的典范。道武帝时倍侯利率部内附北魏,官至大羽真,赐爵孟都公。斛律金的祖父斛律幡地斤,任殿中尚书。斛律金的父亲斛律大那瑰(一作斛律那瑰),任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年间(534年―537年),斛律金显贵,追赠司空公。

投尔朱荣

斛律金性格敦厚直率,善于骑马射箭,行兵使用匈奴的办法,望着飞扬的尘土能说有多少马兵步军,嗅地能知道军队已经离开这里有多长的时间。初任军主,同怀朔镇将杨钧一道护送柔然首领阿那瑰归北。阿那瑰见斛律金射箭,感叹其本事高超。后阿那瑰寇掠高陆,被斛律金打垮。

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破六韩拔陵率众起义,斛律金率众投奔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授给他王号。后来,斛律金估计破六韩拔陵必定失败,就带领部属万余户前往云州投降北魏政府,随即被委任为第二领民酋长。

又统领部众南移,出黄瓜堆后,被杜洛周击败,人员大都逃亡。斛律金与兄斛律平脱险,投奔尔朱荣。尔朱荣上表署斛律金为别将,后升任都督。武泰元年(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即位,赐斛律金为阜城县男,加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参加攻打葛荣、元颢等战役,多次立功,加任镇南大将军。

跟随高欢

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尔朱荣率随从30余人入朝洛阳,为孝庄帝所杀,其侄子们继续作乱。在尔朱兆等人叛乱时,高欢(北齐神武帝)就有了匡复之志,斛律金同娄昭、厍狄干等协助高欢成就大计,并随同举起义旗。高欢南向攻邺城,斛律金留守信都,兼任恒、云、燕、朔、显、蔚六州大都督,处理后方诸多事务。讨伐并打败李修,以功加任右光禄大夫。在邺城与高欢部汇合,跟随平定晋阳,追击打垮尔朱兆。

太昌初年(532年),斛律金被任命为汾州刺史、当州大都督,升爵为侯。又跟从高欢在河西打败纥豆陵。天平初年(534年),东魏定都邺城,高欢命令斛律金率领三万步骑镇守风陵,以防备西部的寇贼,事情结束,回到晋阳。又随高欢参加了攻打宇文泰的沙苑之战,因失利而撤军,于是东雍附近的许多城镇再次为西魏军所占领。高欢派遣斛律金与尉景、厍狄干等出兵将这些失地收复回来。

元象年间(538年—539年),西魏权臣宇文泰(北周文帝)再次率兵大举攻打河阳。高欢率众抵抗,吩咐斛律金赶往太州,构成犄角之势。金抵晋州,由于西魏军撤退而中途改变计划,即与行台薛修义共同围攻乔山的敌寇。高欢很快赶到,乔山之敌被歼灭,继而随从高欢攻克了南绛、邵郡等数城。

武定(543年—550年)初年,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城归降西魏。宇文泰入侵洛阳。斛律金在高欢的调配下统领刘丰、步大汗萨等数万步骑布防河阳城进行防守。高欢抵达河阳,斛律金跟随打败高仲密。还军后,升任大司马,改封石城郡公,食邑一千户,转任第一领民酋长。武定三年(545年),高欢分兵二路偷袭山胡。斛律金为南道军司,率部从黄栌岭出发。高欢则亲率兵马从北道开拔,翻越赤谼岭,两路兵马在乌突戍会合后,取得了偷袭的成功。军还,斛律金出任冀州刺史。武定四年(546年),诏令斛律金率众走乌苏道,前往晋州与高欢会合,随同攻打西魏的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惨败西魏,高欢命令斛律金总督兵众,返回晋阳。

击退西魏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其长子高澄掌权。当时,侯景占据颍川投降西魏,高澄令斛律金带领潘乐、薛孤延等固守河阳以防备侯景的进攻。西魏派遣其大都督李景和、若干宝领带数万兵马,计划从新城赶赴颍川援救侯景。斛律金率部停留广武准备拦截李景和部,李景和得知此消息后便退兵了。

斛律金从河阳返归后,任肆州刺史,依然统领所部在宜阳之地构筑杨志、百家、呼延三戍,并派兵把守,安置停当才赴肆州。侯景逃到南豫后,西魏的仪同三司王思政马上进驻颍州。高澄派遣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等人率兵包围颍川。高澄又令斛律金领众督促彭乐、可朱浑道元等驻屯河阳,用来截断王思政的退路。没过几日,高澄调斛律金会攻颍川。

夺回颍川后,高澄又指派斛律金率部从萫坂送粮米到宜阳。西魏九曲戍将马绍隆占据险要之地拦击斛律金的粮队,但却被击退。斛律金因军功另封为安平县男。

文宣宠臣

武定七年(549年),高澄为膳奴所刺杀,高欢次子高洋继续执掌朝政。天保元年(550年),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是为文宣帝。文宣帝封斛律金为咸阳郡王,依然兼任刺史诸职。同年冬,朝晋阳宫,斛律金生病,文宣帝亲自来他家中探视,并赐给医药,还不断派人慰问。病痊愈后回到肆州。

天保三年(552年),斛律金升任太师。文宣帝亲征奚族,斛律金从行。回师后,文宣帝亲临肆州,与斛律金宴饮欢聚之后才告别而去。

天保四年(553年),文宣帝解除斛律金刺史之职,以太师身份回到晋阳。文宣帝又亲幸其住宅,六宫以及诸王也一同前往,置酒作乐,直至深夜才告结束,文宣帝极其欣喜,诏令斛律金次子斛律羡为武卫大将军,并说:“公为佐命元勋,父子忠诚,朕当与公结为婚姻,永为蕃卫。”乃诏令斛律金之孙斛律武都娶义宁公主。行聘礼当日,文宣帝跟随皇太后亲临其家,皇后、太子以及诸王等也一同前来,由此可见文宣帝十分地亲近敬重斛律金。

显赫一时

皇建元年(561年),孝昭帝高演即位,纳其孙女为皇太子高百年的太子妃。又诏令斛律金朝见,特许步挽车至阶。

皇建二年(561年),武成帝高湛即位,礼遇更重,又纳其孙女为太子妃。斛律金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次子斛律羡及孙斛律武都并为开府仪同三司,出镇方岳,其余的子孙均封侯而富贵显达。斛律金家出了一皇后,二太子妃,娶了三位公主,尊宠之盛,当时无人能及。斛律金曾对斛律光讲:“我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听说古时外戚梁冀等没有不覆灭的。女若得宠,就会遭致嫉妒;女若无宠,天子便会嫌弃。我家一直是以建立功勋尽忠奉上来致富致贵的,岂可凭借女孩子的地位?”虽然多次推辞朝廷的赏赐,但却无法拒绝,因此常为这些事忧愁。

晚年逝世

天统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时年八十岁。武成帝在西堂为其举哀,继而后主高纬又在晋阳宫为之举哀。朝廷赐假黄钺、使持节、都督朔定冀并瀛青齐沧幽肆晋汾十二州诸军事、相国、太尉公、录尚书、朔州刺史,酋长、咸阳郡王等官爵如故,还赐钱百万,谥号武,其子斛律光嗣继。斛律金死后五年,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其子斛律光遭诬,斛律金家满门被害。

主要成就

文宣帝即位之初,由于柔然被突厥打败,部落分散。北齐朝廷担心他们会侵犯边塞,骚扰边民,文宣帝便诏令斛律金率两万骑兵屯驻白道进行防备。此时虏帅豆婆吐久备带三千余户密谋西去,侦察的骑士回来报告后,斛律金率部追击,一举将其全部俘获。柔然但钵拟将举国西徙,斛律金抓住他们的侦察骑士送往京城,并上表陈述可攻打柔然的有利条件。于是文宣帝率众与斛律金等一同在吐赖伏击,俘获两万多户而返归。进位右丞相,食齐州干,迁为左丞相。

人物评价

高欢:厍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

李百药:①斛律金以高祖拨乱之始,翼成王业,忠款之至,成此大功,故能终享遐年,位高百辟。观其盈满之戒,动之微也,才及后嗣,遂至诛夷,虽为威权之重,盖符道家所忌。②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北齐书》)

李延寿:斛律金以神武拨乱之始,翼成王业,忠款之至,成此大功,故能终享遐年,位高百辟。视其盈满之戒,动之微也,才及后嗣,遂至诛夷。既处威权之重,盖符道家所忌。(《北史》)

轶事典故

传唱《敕勒歌》

斛律金是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已知最早的歌唱者,《北齐书》记载了斛律金歌唱这首敕勒民歌的经过。

力对高洋

文宣帝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杀人。有一次高洋骑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强忍悲愤,岿然不动,毫无惧色,高洋只好缩手。

军事经验

斛律金擅长骑射,善于用兵,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他一看尘土,就能知道敌军骑兵、步兵多少,一嗅土地,就可判断敌军距离远近。

亲属成员

父祖

高祖父:斛律倍侯利,道武帝拓跋珪时归顺北魏,赐爵孟都公。

祖父:斛律幡地斤,官至殿中尚书。

父亲:斛律大那瑰(斛律那瑰),官至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

哥哥

斛律平,封定阳郡公,官至护军、青州刺史。

儿子

斛律光,袭封咸阳王,官至大将军、太傅、丞相。

斛律羡,封荆山王,官至骠骑大将军。

史书记载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标签: 斛律金

更多文章

  • 庾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信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

  • 王褒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褒

    王褒(513年~576年),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博览史籍,善撰文辞,善于书法。南梁时期,举秀才出身,曾任秘书郎、太子陪读、秘书丞、宣城王文学、安城内史,迎娶梁武帝萧衍侄女,受封南昌县侯;梁元帝时,出任吏部尚书、右仆射;西魏攻破江陵,进入北周为官

  • 卢思道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思道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齐到隋朝大臣、著名诗人,隐士卢道亮之子。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聪明善辩,发奋读书,师从邢邵。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文宣帝高洋去世,撰写挽歌,人称“八米卢郎”。北齐灭亡,投降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

  • 孙万寿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万寿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中文名:孙万寿逝世日期:608年出生地: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所处时代:隋朝孙万寿,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

  • 王胄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凌傲时人。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

  • 尹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尹式

    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本名:尹式所处时代:隋朝出生地:河间逝世日期:604年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仁寿中,任汉王杨谅记室,王甚重之。仁寿四年(604),文帝死,杨谅起兵反对杨广失败,尹式自杀。其族人正卿、彦卿

  • 孔德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德绍

    孔德绍:会稽人,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时期。孔伯鱼之子、孔宗笵之孙、孔子的第34世孙、孔敏行的五世祖。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侍郎,典书檄。中文名:孔德绍国籍:中国-隋末唐初民族:汉族职业:内史侍郎家族:孔子的第34世孙孔德绍,会稽人,孔子三十四代孙。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

  • 孔绍安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绍安

    孔绍安(约577-622):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孔奂次子,孔子三十二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卒年约46岁。中文名:孔绍安外文名:kongshaoan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7年逝世日期:622年职业:文学家代表作品:《侍宴咏石榴》少与兄孔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

  • 陈子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子良

    陈子良,字不详,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时,任军事统帅杨素的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的官员)。本名:陈子良所处时代:隋末唐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吴地主要作品:《两唐书志》主要成就:《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送别》等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

  • 王申礼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申礼

    王申礼,隋代诗人,作品有《宝林寺》。本名:王申礼所处时代:隋代主要作品:《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代表作《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