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小怜

冯小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59 更新时间:2023/12/18 13:14:49

冯小怜(?—58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高纬为冯小怜不顾晋州危急,陪她继续打猎;又为冯小怜造桥观战,对其宠爱至甚。后立冯小怜为左皇后。577年,北齐灭亡,冯小怜与高纬被周军押解到长安。同年,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宠爱。宇文达妃李氏,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中伤李氏,几乎将李氏害死。北周外戚杨坚杀害宇文达后,又把她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就令她自杀而死。

基本资料

本名:冯小怜

别名:冯淑妃、续命

所处时代:南北朝

逝世日期:580年?

主要作品:《感琵琶弦》

人物生平

封为淑妃

冯小怜,是后主高纬皇后穆邪利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便在五月五日把冯小怜进献给高纬,因为端午节又称续命节,故她也被称为“续命”,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高纬深深被她迷住,坐时同席,出则同乘一匹马,但愿两人生死在一处。高纬让冯小怜住在隆基堂,冯小怜厌恶这里原是曹昭仪日常居住的地方,所以命人把地面都换了一遍。

城失围猎

公元576年(北齐武平七年)十月,北周军攻打平阳城,晋州危急。高纬正和冯小怜在三堆(《资治通鉴》作天池)打猎。晋州告急的人,从早晨到中午,骑驿马来了三次。右丞相高阿那肱说:“皇上正在取乐,边境有小小的军事行动,这是很平常的事,何必急着来奏报!”到傍晚,告急的使者再次到来,说“平阳已经陷落,”这才向高纬奏报。高纬准备回去援救,可是冯小怜余兴未尽,要求高纬再围猎一次,高纬依从了她的要求。

造桥观战

同年(公元576年)十一月,高纬抵达晋州时,城池已将失陷。于是高纬令士兵挖地道向城里发起攻击,城墙倒下十几步宽,将士们正准备趁势而入。高纬传令暂时停下,让人召冯小怜一起观看。可是,冯小怜正在梳妆打扮,没能马上赶来。周军便用许多木头把缺口堵塞严密,因此城未能攻下。

过去民间相传说晋州城西的石头上有圣人留下的遗迹,冯小怜想前往观看。高纬担心城上的弓弩能把箭射到桥上,所以就让部下抽去不少攻城用的木头制造远桥,监作舍人因未能立即造好而受处罚。当高纬和冯小怜一起走上桥去时,桥就断裂了,一直折腾到天黑才回来。

向北逃奔

高纬又称赞冯小怜有功劳,准备立她为左皇后,便当即令人去取祎衣、翟羽衣等皇后的衣服,同时和冯小怜一起骑着马去观战。齐军东头部队稍稍后退,冯小怜十分恐惧地说:“我们的军队打败了!”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说:“皇上快离开!皇上快离开!”高纬就和冯淑妃退奔高梁桥。开府仪同三司奚长向高纬劝阻说:“军队半进半退,是作战时的常规。目前士兵们都完全整齐,没有受到挫折死亡,陛下离开这里又到哪里去!马脚一动,人的情绪就会惊恐混乱,不能重新振作。希望陛下迅速回去安慰他们!”武卫张常山从后面赶到,也说:“军队很快就收拢完毕,非常完整。围城的士兵也没有动摇。天子最好返回。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求天子领太监去巡看。”高纬将按他所说的去做。穆提婆却拉着高纬的胳膊说:“他的话难以相信。”高纬便带冯淑妃向北退走。

当他们到洪洞戍地时,冯小怜正对着镜子涂脂抹粉自我欣赏,忽然后面有杂乱的声音,高喊敌人已经到来。他们只得起身再次逃走。高纬派宦官到晋阳拿来皇后的服饰,这时,他们在途中相遇,高纬拉紧马缰绳慢步走,让冯小怜把衣服穿好,然后继续奔跑。

同年(公元576年)十二月十六日,高纬到达邺城,高纬的母亲胡太后也随后来到邺城,高纬虽然知道却不出来迎接,可是听说冯小怜将到时,他令人凿开城门到十里远的地方迎接。

亡国被俘

公元577年(北齐承光元年)正月,高纬把胡太后留在济州,派高阿那肱镇守济州关,观察北周军队的动静,自己和皇后穆邪利、冯小怜、幼主高恒、韩长鸾、邓长等几十人逃奔青州。高纬到了青州,就要进入陈朝国境。而高阿那肱秘密和北周军队联络,约定一起活捉高纬,却屡次向高纬奏道:“周朝的军队还离得很远,我已经下令烧桥断路。”高纬因此在青州停留宽慰自己。北周军队到达关隘,高阿那肱就向他们投降。北周军队很快到了青州,高纬用袋子装了金子,系在马鞍上,和穆邪利、冯小怜、高恒等乘了十几匹马向南逃走,正月二十五日,到南邓村,尉迟纲追上他们,全部活捉,连同胡太后一起送往邺城,北齐灭亡。

之后冯小怜与高纬被周军押解到长安,高纬还请北周武帝宇文邕把冯小怜还给他。宇文邕说:“我看天下也不过像脱下的鞋子一般,一个老太婆我怎么舍不得给你!”他仍把冯小怜赐给高纬。

逼令自杀

公元577年(北周建德六年),高纬被宇文邕杀害,冯小怜被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的宠爱。冯小怜在弹琵琶时,因为琵琶弦断了,便作了一首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宇文达的妃子李氏,是李询的妹妹,她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诬陷中伤李氏,差点将李氏迫害而死。

大象二年(580年)冬,相国杨坚为篡位而杀害北周五王,宇文达就是其中之一。事后,杨坚把冯小怜赐给李氏的哥哥李询,李询命令她穿着粗布衣裙、舂粮食。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乘机进行打击报复,令她自杀而死。

趣闻轶事

精通按摩

冯小怜精通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侍候穆皇后时,曾经试着以槌、擂、扳、担等手法,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体的疲惫,久而久之便练就了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

玉体横陈

冯小怜长得漂亮至极,肌肤吹弹可破。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而且身材凹凸有致。于是高纬不管有事没事,即使是跟大臣商量事,也常常让冯小怜拥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说话语无伦次。据说冯小怜的玉体曲线玲珑,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溽暑炙人的时候,则坚如玉琢,凉若冰块,是一个天生的尤物。“独乐不如众乐”,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她的美艳风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于是就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的一张案几上,并时不时作出各种动作,以千金一视,让大臣们排着队都来一览秀色。“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但此种说法并无史书记载。

历史评价

魏徵等《隋书》:“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慧而有色,能弹琵琶,尤工歌儛。”

李延寿《北史》:“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

史书记载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

标签: 冯小怜

更多文章

  • 斛律金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斛律金

    斛律金(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人,敕勒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将领。高祖父倍侯利是敕勒部落首领,祖父幡地斤、父亲大那瑰都于北魏官居高位,屡立战功。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曾被北魏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元象元年(537年),西魏与东魏

  • 庾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信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

  • 王褒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褒

    王褒(513年~576年),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博览史籍,善撰文辞,善于书法。南梁时期,举秀才出身,曾任秘书郎、太子陪读、秘书丞、宣城王文学、安城内史,迎娶梁武帝萧衍侄女,受封南昌县侯;梁元帝时,出任吏部尚书、右仆射;西魏攻破江陵,进入北周为官

  • 卢思道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思道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齐到隋朝大臣、著名诗人,隐士卢道亮之子。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聪明善辩,发奋读书,师从邢邵。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文宣帝高洋去世,撰写挽歌,人称“八米卢郎”。北齐灭亡,投降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

  • 孙万寿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万寿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中文名:孙万寿逝世日期:608年出生地: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所处时代:隋朝孙万寿,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

  • 王胄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凌傲时人。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

  • 尹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尹式

    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本名:尹式所处时代:隋朝出生地:河间逝世日期:604年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仁寿中,任汉王杨谅记室,王甚重之。仁寿四年(604),文帝死,杨谅起兵反对杨广失败,尹式自杀。其族人正卿、彦卿

  • 孔德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德绍

    孔德绍:会稽人,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时期。孔伯鱼之子、孔宗笵之孙、孔子的第34世孙、孔敏行的五世祖。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侍郎,典书檄。中文名:孔德绍国籍:中国-隋末唐初民族:汉族职业:内史侍郎家族:孔子的第34世孙孔德绍,会稽人,孔子三十四代孙。有清才。事窦建德,初为景城丞,后为内史

  • 孔绍安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绍安

    孔绍安(约577-622):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孔奂次子,孔子三十二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卒年约46岁。中文名:孔绍安外文名:kongshaoan民族:汉族出生日期:577年逝世日期:622年职业:文学家代表作品:《侍宴咏石榴》少与兄孔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

  • 陈子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子良

    陈子良,字不详,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时,任军事统帅杨素的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的官员)。本名:陈子良所处时代:隋末唐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吴地主要作品:《两唐书志》主要成就:《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送别》等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