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汉柱

冯汉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4/1/15 4:56:18

冯汉柱1911年生于广州。富商冯柏燎次子。中学化程度,毕业于香港有名的官立学校,加入利丰初期作见习生,后任办公室助理。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汉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广东省鹤山

出生日期:1911年

逝世日期:1994年8月9日

毕业院校:香港官立学校

出生地:广州

职务:办公室助理

基本资料

姓名:冯汉柱

生卒:1911~1994

描述:香港实业家

籍贯:广东省鹤山

职业生涯

1931年参与其家族生意,1935年任利丰行经理,并被派往香港成立办事处。他为人稳重,办事果断,有其父之风,故往港成立利丰分公司之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他到港后初任副经理,注册利丰有限公司后,即出任经理之职。

他不仅在港创办了利丰公司,而且还为利丰购入首宗海滨物业,就是座落在干诺道中18—20号楼宇。他筹谋有方,经营得法,开始时仅以10位职员,便建立起了香港利丰的贸易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为空袭经发生,防空灯火管制,手电筒在英最为畅销。利丰把握时机,除各大电筒厂大量订货外,还在香港开设域多利电筒制造有限公司,并取得港府发给的该货输英入口特惠税证件。该厂规模颇大,日夜开工,但仍无法满足英国买家的需求,因此业务蓬勃发展,奠定了利丰在香港的稳固基础。香港沦陷的三年又八个月中,是每个香港人难忘的艰辛日子。大部分商行陷于瘫痪,利丰也被迫停业。域多利电筒制造有限公司亦告结束,该厂全部设备为日寇所征用。

1943年柏燎在广州去世后,冯汉柱等留港亲人借口奔丧,才举家迁离香港返穗。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冯汉柱立即返港重掌利丰产业。他租用中环公主行作写字楼,把香港分行改为总行,而广州总行改为分行,任利丰行董事长。在短时间内相继复业。此时道明愿将利丰个人股权全部让给冯氏家族,从此利丰有限公司就为冯家所独有。冯慕英、冯汉柱同任常务董事长,冯丽华则任董事。拥有全公司的股权后,冯氏兄妹迅速恢复公司的全面运作,在经营上奋力开拓,锐意创新。他们首次把原子笔从美国输入香港。该产品初时并无中文名称,利丰命其名为原子笔,取当时“原子弹”代表先进科技的意思,因而该商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批商品给利丰带来可观的利润,为利丰的复兴立下大功。战后利丰经营有101个货品,包括手工艺品陶瓷。但不久,他们便转而经营成衣、玩具、电子制品、塑胶花、藤器、木器等受欢迎的货品。利丰是塑胶花行业的先驱者之一,发展昌盛时为数以千计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进至五十年代,利丰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外贸数量和溢利逐年递增,成为香港有名的商行,以高质货品和优良服务享誉全球。从七十年代起,利丰已发展成为集团企业,在亚洲区内业务分为七个产品类别,分别提供专门经营、销售及财务等服务。分公司遍及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及亚洲各国。利丰集团设董事局组织,初期董事局主席为冯幕英。慕英去世后,改为原董事长冯汉柱继任。为了把利丰由一间家族公司,成功地过渡为一家多元化、现代化的企业,1973年利丰股票决定上市。当时证券交易所门外,成千上万的人排队等候索取认购申请表格,超额认购达一百一十三倍之多,创下香港股票市场新股超购的最高纪录。外界对利丰股票需求之殷切,反映了香港财经界对利丰充满信心。

1957年冯汉柱把香港中环干诺道中自置的三间旧屋改建为十二层之冯氏大厦。

1982年冯氏大厦又重建,成为一座二十二层的商业大厦。

1980年利丰又在德辅道中的环球大厦买下两个商业单位作为总部,而其部门则于尖沙咀一幢出租楼宇中。公司的货品就是从这里以集装箱运至世界各地市场的。

1975年任利丰集团主席。冯汉柱不仅为利丰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也为香港的繁荣和社会公益竭智尽力。

个人荣誉

1952年任首总理、1953年任主席。还出任香港足球总会副会长、南华体育会主席暨会长。他曾任香港市政局、立法局议员,香港东华三院总理、首席总理、主席,圣约翰机构委员会委员、被解犯上诉委员会委员、香港南华体育会会长、香港鹤山同乡会会长、香港冯氏宗亲会会长等职。

1955年获女皇加冕荣誉奖章,1960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65年获英廷颁赠英帝国官佐勋衔(OBE)。

人物评价

冯汉柱对家乡鹤山也关怀备至,在故乡大埠村捐建自来水工程及以其母命名的冯耀卿夫人纪念学校,并捐资设立教育基金会。在鹤华中学捐建教学大楼两幢。在鹤山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捐建科学大楼、体育活动中心等。冯汉柱及其太太冯李佩瑶女士造福桑梓的功德,邑人有口皆碑,鹤山市政府授鹤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冯汉柱于1994年8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香港广安医院于睡眠中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三岁。

标签: 冯汉柱

更多文章

  • 陈湛铨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湛铨

    陈湛铨(1916-1986),字青萍,广东省江门市郊区外海镇松园里人。国学家、联合书院中文系首任系主任。中文名:陈湛铨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86年出生地:广东省江门市郊区外海镇松园里生于民国五年(丙辰),父亲陈旭良,赤名陈佐臣,居于香港经营商业,虽有盈利,但他为人乐善好施,积累不多。湛铨

  • 傅活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傅活

    傅活,男,汉族,1940年出生。原名傅棠活。中共党员。广东台山人。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历任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理论研究人员,《人民文学》编辑,《小说选刊》编辑组长及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中国作家》编辑室主任、副编审。中文名:傅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中国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傅活,男,汉

  • 陈春圃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陈春圃

    陈春圃(1900—1966)广东新会人。自1920年起,追随汪精卫,任广东教育会图书馆主任,省长公署机要课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秘书。1925年留学苏联。宁汉合流后,任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委。1928年,由汪派至美国,创办《民气日报》,任总编辑。1932年任侨务委员会常委兼侨民教育处处长。19

  • 李云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云扬

    李云扬,台山人,民国3年(1914年)出生。民国24年(1935年)留学日本。民国25年(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回上海参加抗日工作,后赴延安。历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政治秘书、中共吕梁区委土改工作团团长、华北中学副校长、南方工作团秘书。1951年起,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唐山交通

  • 余子武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余子武

    余子武(1901年—1944年),号文波,广东省台山县人,中国军人、抗日英烈。曾先后肆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东京政法大学,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骑科攻读。抗日战争初期曾参加淞沪会战。历任上尉参谋、少校连长、中校营长、上校团长,1943年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第151师少将副师长。(概述图

  • 黄子厚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子厚

    黄子厚(1918--1998年)广东开平市龙胜西杰人,家学渊源,究心书法,勤习唐欧,虞两大家,得欧之险劲,存虞之风华,又得力于北碑之神韵,功力深厚,深受胡根天、秦萼生先生的赞赏,其作品多次被国家选送到日本、欧洲等国展出,曾聘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荣获广东省第二、三届鲁迅文艺奖,出版有《黄子厚行草书

  • 岑才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岑才生

    岑才生于1922年在中国香港出生,广东省江门恩平市江洲中安草朗村人。据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资深报人、香港报业公会名誉会长岑才生2016年4月27日上午7时于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中文名:岑才生国籍:中国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江门恩平市江洲中安草朗村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

  • 黄高阳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高阳

    黄高阳(1918—1946年),又名炳增,广东省台山市白沙人,出身于华侨家庭。中文名:黄高阳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18年逝世日期:1946年黄高阳(1918—1946年),又名炳增,广东省台山市白沙人,出身于华侨家庭。1937年夏,他在广州高中毕业后,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

  • 易剑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易剑泉

    易剑泉,广东省鹤山县人他是个富有创作才华的作曲家。他主要的作品有为《健全乐》创作的《春曲》、《夏曲》、《秋曲》其作品形式多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中文名:易剑泉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鹤山县职业:作曲家代表作品:鸟投林性别:男易剑泉,广东省鹤山县人他是个富有创作才华的作曲家。他主要的作品有为《健全乐》

  • 林焕平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焕平

    林焕平,教授、文学评论家。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暨南大学肄业。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左联。1933年赴日本留学,是左联东京支盟书记。中文名:林焕平国籍:中国肄业:暨南大学性别:男林焕平,教授、文学评论家。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暨南大学肄业。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