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仁泰

郑仁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60 更新时间:2024/1/19 15:55:03

郑仁泰(600-663),本名郑广,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朝名将,平州刺史郑德通之子。十六岁,参加晋阳起兵,投靠秦王李世民。武德年间,奉命镇守长春宫,参与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授游击将军、归政府统军。贞观年间,迁左卫翊一府中郎将,宿卫宫城安全。外放忠武将军、胜州道行军副总管,防备突厥。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左屯卫大将军、同安郡公。永徽四(653)年,授银青光禄大夫、灵盐二州都督,驻守西部边疆。显庆二年,入为右武卫大将军。带领薛仁贵讨平铁勒九部,抵御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授凉州都督,接应吐谷浑慕容诺曷钵,防备吐蕃。唐高宗龙朔三年,薨于官舍,时年六十三,追赠代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于昭陵。

基本资料

本名:郑广

字:仁泰

所处时代: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

出生日期:600年

逝世日期:663年

主要成就:参与玄武门之变、攻打高丽、平定铁勒

官职:右武卫大将军灵盐凉二州都督上柱国

爵位:归政县公-宿松县公-同安郡公

封赠:代州都督

谥号:襄

曾祖:郑景

人物生平

郑仁泰很早就是秦王李世民府中的将领,成为腹心左右。武德二年,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窦建德。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跟随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李孟尝等九人,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辅助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功授游击将军,赐爵归政县侯,食邑七百户。

贞观四年(630年),除丰浩府别将,进爵为归政县公,邑一千户。

贞观七年(633年),迁归政府统军。

贞观十三年(639年),改封宿松县公,别食舒州,二百户如故。

贞观十七年(643年),拜左卫翊一府中郎将,加授护军,出任胜州道行军副总管,进授忠武将军。跟随李世民亲征辽东和高句丽,战后检校右武侯将军,加上柱国,稍后,转左屯卫将军,改封同安郡公,食邑二千户。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马,由新城道以进。

永徽四年(653年),授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灵盐二州军事。

显庆二年(657年),入为右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右卫、右领军卫二大军府事务。

显庆五年(660年),铁勒(思结、拔野古、仆固、同罗)四部发生叛乱,郑仁泰以左武卫大将军率兵征讨,三战三捷,并追击百余里,杀死了拔野古的首领,讨平了仆固等部。

龙朔元年(661年),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大总管;鸿胪卿萧嗣业为仙崿道行军大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忠为长岑道行军大总管,三路征讨铁勒九姓部落。

龙朔二年(662年)三月初一,郑仁泰、薛仁贵率唐军和铁勒九姓战于天山,大破九姓部众十余万。接着,挥军追击漠北,俘叶护兄弟3人而还。九姓遂衰。铁勒的思结、多滥葛等部落闻唐军来攻,纷纷投降。但郑仁泰并不接纳,而是纵兵劫掠各部,用以奖赏唐军,思结各部被迫远逃。郑仁泰根据侯骑报告铁勒辎重畜牧在附近,遂率轻骑兵昼夜北进,越过沙漠,循着仙萼河(今蒙古色楞格河),却不见铁勒兵,粮尽而还。

龙朔三年(663年),出任凉州刺史、都督凉甘肃伊瓜沙六州诸军事。时吐蕃攻破吐谷浑,吐谷浑国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残落败走凉州。唐高宗诏令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驻守鄯州,防备吐蕃进攻。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调解两国恩怨。

龙朔三年(663年)十一月十九日,薨于凉州官舍,享年六十三,赠代州都督,陪葬昭陵。麟德元年十月廿三日窆于九嵕山之南麓。

参见《大唐故右武卫大将军使持节都督凉甘肃伊瓜沙等六州诸军事凉州刺史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府君墓志铭并序》

主要成就

玄武门之变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郑仁泰不仅仅是秦府中人,并且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从他后来陪葬昭陵,也可看出。但是,政治地位较低,贞观时期的史籍中少有露面。

攻打高丽

《新唐书·东夷传》:贞观二十一年,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由新城道以进。

讨平铁勒

唐似有地位最高的大将领军的惯例,如李靖之讨吐谷浑,侯君集之讨高昌,李绩之征高丽等。不知此战是否印证了郑仁泰在当时的地位?唐朝讨平铁勒是一次很著名的战役,郑仁泰为卢山、降水、铁勒三道大总管,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但在这次战役中,真正出风头的是副总指挥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人尽皆知。

其实在战争初始阶段,郑仁泰的战功也是可观的,后来有可能是分兵作战,薛仁贵一路,坑杀降卒之后,追度碛口,俘虏叶护三人而还。而郑仁泰击破思结、多滥葛后,纵兵抢掠,也追入大漠,不同的是,郑仁泰是大败而回。从前面墓志记载高丽战争中郑仁泰领五马军总管的情况看,马军应是郑仁泰的优长。所以郑仁泰从一开始就追击作战,百里根本不在话下。当敌人遁入大漠后,他也敢用一万四千骑兵追赶。只是中途遇到了暴风雪,以致损失惨重。所有兵器都丢弃了,粮食吃完后便吃马,马吃完了就吃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八百人。后来有人参劾郑仁泰,称这是唐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失败。不过,唐高宗并没有降罪。薛仁贵虽然胜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郑仁泰一样,在前线收受贿赂,造成了强烈的反抗。为了宁息变乱,唐高宗不得不派出身铁勒贵族的契苾何力前往安抚。契苾何力带领少数人进入大漠,处决了一批酋长,同时表示与众人无关。至此,铁勒九姓才安定下来。奇怪的是,两年后郑仁泰再次深入了铁勒战场,不过这是他已经被降职为左武卫将军。好在这次没有出什么事端,战事也比较成功。同年,以凉州都督、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屯兵凉、鄯二州,以备吐蕃。这和墓志记载的“,凉州刺史”基本一致。

唐德宗时期录大唐功臣,郑仁泰以代州都督、同安郡公列于其中,图形凌烟阁。

亲属成员

曾祖:郑景,北齐金紫光禄大夫、阳平太守、荥阳郡公,赠司州刺史。

祖父:郑继叔,北齐咸阳王(斛律金)记室参军,赠郑州刺史。

父亲:郑德通,隋朝眉州录事参军,追赠平州都督。

儿子:郑玄果,右金吾将军、同安郡公。郑山雄。

标签: 郑仁泰

更多文章

  • 郑侨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郑侨

    郑侨(1132年—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莆田县方志学家郑樵从侄,南宋兴化县福兴里浔阳人。《福建通志》记载他是陈俊卿的门生,故以兴化籍参加科举(《大清一统志》、《兴化县志》等因此把他也列入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祀乡贤祠。善

  • 郑定公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定公

    郑定公(?—公元前514年),姬姓,郑氏,名宁,春秋时郑国第十七位第二十一任国君,郑简公子。十一年,周敬王避子朝之乱出居狄泉,公与晋谋,入敬王于周。在位十六年。(《史记·郑世家》作十三年,据刘坦考证,以16年为是。)本名:姬宁别名:郑定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公元前514年

  • 郑共公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共公

    郑共公(?―前424年),姬姓,郑氏,名丑,春秋郑国第二十一位第二十五任君主,郑声公之弟,前455年郑人杀郑哀公后,被立为国君,在位32年,而《郑世家》只记共公在位30年,《史记六国年表》无郑共公。本名:姬丑别名:郑共公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24年身份:郑国第二十一位第

  • 郑声公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声公

    郑声公(?―前463年)姬姓,郑氏,名胜,为先秦诸侯国郑国第十九位第二十二任君主,郑献公之子,在位年数《史记郑世家》作37年,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史记六国年表》为38年,刘坦考定《年表》为是。本名:姬胜别名:郑声公所处时代:春秋郑国→战国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64年身份:郑国第十九

  • 郑珣瑜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珣瑜

    郑珣瑜(738年—805年),字元伯,河南荥泽(今河南郑州)人。唐朝宰相。出身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养母。唐代宗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累迁吏部侍郎,为河南尹,清静惠下,颇有政绩。进位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立,以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忧愤而卧家七日不出。

  • 郑三俊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三俊

    郑三俊(1574-1656),字用章,号元岳,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他反对魏忠贤之阉党,正色立朝。崇祯初,官拜南京户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复命阙下,加太子少保,留为北刑部尚书,吏

  • 郑洛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洛

    郑洛(1530年-1600年),字禹秀,号范溪。保定府安肃县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人。明朝中后期名臣。郑洛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除授登州推官。后入朝为御史,劾罢首辅严嵩党羽鄢懋卿等。万历七年(1579年),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及山西军务,累加太子太保,入朝为兵部尚书。万历十四

  • 郑祖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祖琛

    郑祖琛(1784年一1851年),清浙江乌程(今属吴兴)人,字梦白,清代嘉庆年间官员。郑义门第二十三代孙。本名:郑祖琛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乌程出生日期:1784年逝世日期:1851年主要成就:懈怠天平天国,被革职处理郑祖琛(1784年一1851年),清浙江乌程(今属吴兴)人,字梦

  • 郑亨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亨

    郑亨(1356年-1434年),合肥(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将领郑用之子,明朝初期将领。郑亨早年袭父职为大兴左卫副千户,后出使漠北,升密云卫指挥佥事。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时,郑亨率部投降,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武安侯。永乐年间,郑亨五次参与北伐。后拜征西前将军,镇守大同。宣德九年(143

  • 郑露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露

    郑露(748年—818年)字恩叟,初名褒,又名灌三,莆田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举明经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初一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至莆田,在南湖山祖坟侧创建了闽地第一所学堂“湖山书院”,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换来“十室九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