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聘廷

郑聘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02 更新时间:2024/1/23 5:09:24

郑聘廷(1872~1944年)字席珍,别号石津(珍)。惠安县山腰下敦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在家乡基督教会学校就学。光绪十五年迁居厦门。光绪十七年毕业于厦门鼓浪屿神道学校。旋在泰山和汀州基督教堂会任传道和牧师。光绪二十三年,应聘南渡槟榔屿,任圣公会传道。翌年,转任新加坡中华基督教会首任华人牧师。

基本资料

本名:郑聘廷

字:席珍

号:石津(珍)

所处时代:清

出生地:惠安县

出生日期:1872年

逝世日期:1944年

人物介绍

郑聘廷(1872~1944年)字席珍,别号石津(珍)。惠安县山腰下敦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在家乡基督教会学校就学。光绪十五年迁居厦门。光绪十七年毕业于厦门鼓浪屿神道学校。旋在泰山和汀州基督教堂会任传道和牧师。光绪二十三年,应聘南渡槟榔屿,任圣公会传道。翌年,转任新加坡中华基督教会首任华人牧师。

人物履历

1902年在新加坡创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阅览室。1905年,将该阅览室改办为星洲阅书报社。南洋中国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陈楚楠、张永福均成为该书报社社员。星洲阅书报社在聘廷主持下,以"开通民智,宣传主道"为名,邀请反清革命志士到社进行反封建和推翻清政府的演讲。1906年聘廷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书报社更成为宣传革命的重要场所。胡汉民、精卫等革命党人都曾到社演讲。孙中山到新加坡时,曾对该书报社大加赞扬。在星洲阅书报社的影响下,新马及印尼等地华侨纷纷组织书报社,推动反清运动的发展。他不顾外国牧师的反对,介绍有名望的教徒加入同盟会,壮大同盟会的力量。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特颁给星洲阅书报社一份《旌义状》:"星洲阅书报社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始,宣扬大义,不遗力,特给予优等旌义状,奕代后民,永多厥义。此旌。临时大总统孙,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一日。"

1906年,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孙士鼎,在新加坡试办戒烟(鸦片)所,请郑聘廷、谢已原等人到领事馆协助劝导。戒烟所试办一个月后,聘廷遂邀请当地华侨知名人士聚会,募款组织星洲振武善社戒烟所。正式成立时定名振武善社(1932年改名新加坡拒毒会)。对推动当地华侨戒吸鸦片起积极作用。

1911年,聘廷辞去牧师职务,从事橡胶种植业,任林义顺的橡胶种植园经理,业余仍为教会服务。同年,聘廷参与发起创办新加坡中华女子学校。1920年,独资设奖学金,以培养华人传教人才。1921年,参予创办星洲幼稚园(后加办小学)。1923年,参与创办俊源学校工作。并曾出任新加坡惠安公会第二届名誉会长。

1944年,因病去世。

郑聘廷十四岁入读于驿坂礼拜堂附设的学校,后转入教会小学,受洗入教后,十八岁入鼓浪屿神道学校。1897年南渡任教职,传教,设报馆,组织书报社,宣传革命,并加入同盟会。为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做出重要贡献,获孙中山颁给的“旌义状”。是新加坡华人百年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1897年,郑聘廷南渡槟城。槟城圣公会慕其名,聘他为传道。两个月后,新加坡长老宗教会聘他到新加坡主持扩展教会工作。

当时,新加坡教会会友人数甚少。郑聘廷到任后,即着手引人归主,会友人数逐渐增加。此后,他便竭力筹款建圣堂,不久,就在丹戎巴葛建起一座礼拜堂,他任新加坡中华基督教会牧师,是任该职的第一个中国人。

中国青年对郑聘廷拟创设的青年会不甚了解,认为这和教会是同一回事,均属异教,都不敢参加。郑聘廷是华人牧师,专门负责传耶稣教。他感到要在华人青年中传教,用青年会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出别的变通办法。于是他心生一念,改“青年会”为“书报社”,附设于教堂。

郑聘廷和同盟会会员陈楚楠素有往来,便求陈楚楠资助。陈追随孙中山,宣传革命,觉得郑聘廷建立书报社的主意不错,可以加以利用,就满口应承,予以赞助。于是,星洲书报社便堂而皇之地宣告成立。陈楚楠、张永福、许苏我等都入了社,成为会员。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热心革命,为革命奔走呼号,经常到书报社演讲,群众灌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类的革命思想。他们的宣传深得民心。书报社在侨众中影响很大,极盛一时,社友人数激增。

后来,孙中山到新加坡,得知书报社宣传革命一事,大加嘉许,指示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从社员中物色人选吸收入同盟会。

郑聘廷设书报社原是为了吸引华侨青年,宣传耶教,没想到竟为同盟会和革命党提供了宣传革命的场所。他更始料不到的是,他自己竟也接受了革命思想,并且加入了同盟会,还劝教会中许多有名望的信徒入会,成了革命党人。新加坡同盟会的会员中有很多是教会的人,许多人是先入书报社而后入同盟会的。这跟郑聘廷牧师的努力及他主办的书报社的影响有关。

星洲书报社的成功,促使南洋各地的华侨纷纷仿效。单就星马、印尼、缅甸成立的各种书报社就超过一百五十个;大部分都称“书报社”,部分称“读报社”或“阅报社”,部分称“智会”或“益赛会”。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给郑聘廷组织的星洲书报社颁发“旌义状”,嘉奖其在“中华民国开国之始,宣扬大义不遗余力”的突出贡献。郑聘廷,一个传教士,在中国人民反对列强、反对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中,毅然站在人民一边,因而成为华侨史上一重要人物。

1906年,郑聘廷在星洲书报社邀请有关人士开会,商讨拒毒戒烟。七十几位与会者对鸦片误国害民表现出极大的民族义愤,一致赞成在新加坡开设戒烟所,并当场募捐数千元。郑聘廷即联络著名华侨十二人作为发起人,召集拒毒戒烟会。会上决定设立星洲振武善社戒烟所,并聘请义务医师,征集会员。同年阴历六月初一日,正式成立拒毒戒烟组织。戒烟所免费为吸毒者提供一种戒烟药草。这种植于马来西亚,华人称其为中兴戒烟草的药物戒烟效果甚佳。

戒烟所及各地的拒毒戒烟组织商请当地政府开展禁烟戒毒,声势浩大,远震各埠。三十年代,中国国内有拒毒会的机构,各省也有相应之设。为了和国内一致,“振武善社”改称“新加坡拒毒会”。郑聘廷组织的振武善社,在新加坡华侨中的拒毒戒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郑聘廷积劳成疾,身体日衰。后来嗓音受损,影响讲道。1911年,他辞去传教圣职,从事商业。

离开圣职后,郑聘廷竭力提倡教育,兴办学校,特别是教会学校。1911年9月15日,他和好友商请孙中山共同发起创立中华女子学校。这便是后来拥有数千名学生的中华女子中小学校。1921年,他协助创立星洲幼稚园。第二年又添设国民班;1927年,又添设高小部。他为学校设置校车,专供学生乘坐。这是新加坡学校购置的第一部校车。1923年,新加坡嘉东开办浚源学校,郑聘廷也全力支持并予资助。

1926年,郑聘廷独资设立一项奖学金,旨在培养传道专才,以继其志。

1944年,年过古稀的郑聘廷,病逝于新加坡。

标签: 郑聘廷

更多文章

  • 郑廷鹄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廷鹄

    郑廷鹄(1505—1563),字元侍,号篁溪。明代琼山府城忠介路人,嘉靖十七年殿试考取进士,历任工部都承之事,吏部科给事中,工科左给事、江西督学副使、江西参政等职,曾主持编纂白鹿书院的《白鹿洞志》,被时人称道。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于府城家中。享年59岁。本名:郑廷鹄字:元侍号:篁溪所处时代:明

  • 郑澣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澣

    郑澣(776年—839年),本名涵,郑州荥阳人,郑余庆子,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卒,追赠尚书右仆射。本名:郑涵别名:郑澣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郑州荥阳出生日期:776年逝世日期:839年谥号:宣郑澣(776年—839年),本名涵,郑州荥阳人,郑余庆子,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卒,追赠尚书右仆

  • 郑伯熊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郑伯熊

    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永嘉城区(今永嘉表山)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国子监丞、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读,婺州知州、宁国知府等职。任上曾设书院印行二程之书,聚生徒二百余人,亲临教授。郑伯熊继承和发扬洛学与关学,叶适、陈亮亦曾向他问学。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

  • 郑宗远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宗远

    郑宗远(1471—1559),字思明,号乔岳。明代福建柘荣县楮坪仙岭村人。本名:郑宗远字:思明号:乔岳所处时代:明代出生日期:1471年逝世日期:1559年郑宗远(1471—1559),字思明,号乔岳。明代福建柘荣县楮坪仙岭村人。郑宗远乐善好施,尤其热心公益事业。那时仙岭与外界交通不便,行人须翻山越

  • 郑玫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玫

    郑玫,字文玉,号虚舟,清康熙年间举人,三水县知县,历三届。任知县期间,他修缮水利、减轻役税、防匪缉盗、振兴文教,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本名:郑玫别名:玉虚字:文玉号:虚舟所处时代:清民族族群:汉出生地:福建龙岩主要成就:减轻民役、治理水患郑玫,字文玉,号虚舟,清康熙年间举人,三水县知县,历三届。任知县

  • 戴逸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戴逸

    戴逸,中国历史学家。原名戴秉衡,江苏常熟人,1926年9月10日生。194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1949年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问题教研室、中国历史教研室,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副教授、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史系副主任。1978年任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现任校图

  • 孙机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机

    孙机,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1929年9月28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孙机自尚未解放的青岛来到北京,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49年11月分配到北京市总工会工作,任干事。1950年调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科工作,任北京业余艺术学校工人部副部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 程毅中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程毅中

    程毅中(1930年3月-),笔名程弘。江苏苏州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西安石油学校语文教师,中华书局助理编辑、编辑、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编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专著《宋元话本》《古小说简目》《唐代小说史》等,整理古籍《玄怪录》《古体小说钞》《宋元小说家话本》

  • 沈鹏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鹏

    沈鹏,1931年7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国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1

  • 杜廼松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廼松

    杜廼松,男,汉族,1937年6月生,北京市人。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和鉴定大家,被海内外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