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同骅

林同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3/12/22 8:37:39

林同骅(Tung-HuaLin,1911年5月26日—2007年6月18日),出生于重庆市,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生前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林同骅于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1933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派往美国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193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7年返回中国,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及航空研究所搞研究及教学;1949年—1954年任底特律大学副教授;195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77年晋升为加州大学特级教授;2007年6月18日因心脏衰竭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6岁。林同骅毕生从事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金属疲劳等分析研究。

基本资料

名:林同骅

外文名:Tung-HuaLin

国籍:美国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日期:1911年5月26日

逝世日期:2007年6月18日

毕业院校:密歇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11年5月26日,林同骅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郊外的狮子山,原籍福建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兰圃村。

1912年,随时任重庆电报局局长的祖父林福熙迁往福州。

1914年,随父亲林若卿移居北京。幼年时由父亲、叔伯教《四书》《五经》《左传》。

1924年,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4年后毕业。当时燕京大学移新校址,汇文毕业生可免考升入燕大,林同骅遂随同学们一起升入燕大,主修物理。一年后,其父以燕大毕业后觅职无把握,而交通大学毕业后即由铁道部分配,嘱林同骅转考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

1929年,林同骅入校学习,攻读土木工程系。不久,父因病失业,他靠兄弟、叔伯接济,方完成学业。由于交通大学各院校第一名毕业生可到美国深造之例,故林同骅发奋学习,每学期成绩在全年级均居第一。不想待他毕业之时,资送到美国深造之事已停办。

1933年,唐院电机系教授朱物华告诉林同骅本年度招收留美公费生,叫林同骅前去报考。因林同骅成绩名列全班前四名,被保送到南京参考。不久,林同骅到山东水利训练班教书。一次偶然的机会获悉自己已被清华大学录取,并派往美国学习飞机机架设计制造出国前,他在杭州笕桥航空学校附属工厂见习,便于在国外学习时能得知国内之需要。见习5个月后,他到南京飞机修理厂及上海海军飞机厂各见习数周。当时,恩师钱昌祚认为他应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1934年5月,赴校,并见到了在柏利克利加州大学任教的堂兄,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史学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的林同济。林同骅在该校不攻读博士学位,而以两年时间攻读关于设计制造的课程,剩一年时间到美国各飞机厂实习,以便理论能与实践学识相结合。

1935年,林同骅到密歇根大学学习。

1936年,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随即到美国各飞机制造公司实习,收集设计资料,熟悉生产程序及材料规范等情况。

1937年,林同骅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航空研究所从事研究及教学工作。因当时日本侵略华北,他随研究所迁往南昌,再迁成都。林同骅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会同同事顺利恢复航空研究所各项工作。航空研究所复工后改名为第二飞机制造厂。

抗战时期,因国内需要飞机甚切,林同骅和同事用南昌运来的材料零件,仿造出苏式E-16型驱逐机20架、训练机30架。

1939年3月,林同骅结婚。婚后由重庆到昆明返清华大学从事教研工作。当时,前线亟需作战飞机,林同骅又回飞机厂继续仿造E-16型飞机,以助抗战。由于抗战需要,国家成立了新飞机试造室,由林同骅兼任试造室主任。

1944年,试造成功的飞机运往重庆试飞。在试飞现场,试飞员对新机首飞有畏惧,要求总设计师林同骅一起登机升空。林同骅的堂弟,后成为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及液体力学家的林同骥自告奋勇上机陪同。林同骅对试飞员说:“没什么可怕的,若要死,你才一个,而我们林家却要搭上两个人的性命。”于是,试飞员、林同骅、林同骥3人一同登机,顺利升空,在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20多分钟后,平安降落,成功完成首飞。又经数次试飞后,决定由重庆飞往成都。飞机制造厂厂长对设计人员非满意,对飞机也很有信心,亲自登机,与林同骅等人一起飞行。该机的机身机翼均用木料制造,重4.6吨,可搭乘10人(包括驾驶员2人),航程1600公里,飞行高度4500米。此机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试飞成功的首架运输机,被定名为“C1010运输机”。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已为该机制成1:1模型进行陈列,以展示我国在1944年飞机制造的历史水平。

抗战即将胜利时,为了发展航天工业,国家设立了工业局。林同骅率领飞机设计组一行20余人赴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学习喷射机设计。

1947年,移往英国落斯脱公司设计中国第一架喷气机。可惜因为缺乏经费,于1949年停止了设计。

1949年,林同骅由英国转赴美国底特律大学任副教授。林同骅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

1953年,林同骅读毕博士学位时已经42岁,次年升任为教授。

1955年,受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之聘,任工学院教授,同时在飞机公司及直升机公司当顾问。

1977年,林同骅升为加州大学特级教授直至1978年退休。此后,林同骅受聘继续担任加州大学教授,并指导多名来自祖国的博士。

1990年,因其创立微观塑性力学及微观疲劳裂缝萌芽理论,对非弹性结构分析的非凡贡献,先后被选为美国土木工程院院士(1990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年)。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6月18日,因心脏衰竭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6岁。

主要成就

林同骅科研成就

林同骅毕生从事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金属疲劳等分析研究。在美国底特律大学任获博士学位后,专门从事力学理论研究,写出巨著《非弹性结构理论》。还发表关于结构分析、塑性力学、疲劳力学的论文数百篇。

1951年起,致力于复晶体塑性理论的研究,创立了“复晶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该理论适合各项物理力学条件,并符合试验结果,得到前苏联、日本、捷克塑性力学学者的一致肯定。

1968年,林同骅发现自己研究的理论也可应用于研究金属疲劳裂缝萌芽上——这在冶金力学上是一个创举。林同骅用微观力学解释了裂缝萌芽在显微镜下照出的许多现象,此项研究由美国联邦政府科学研究机关资助并继续研究。

林同骅在科技研究方面也取得非凡成就,主要有:由美国科学研究署及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研究的微观塑行力学(1954-1978年)、由美国空军科学研究署资助研究的循环机械及热载重对材料的损坏等科研项目。

林同骅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美国国家工程院工程师最高奖

1988年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heodorevonKar-manT奖”

1996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社会任职

林同骅担任美国航天航空部高级工程师、顾问,美国空军科学研究署金属疲劳研究主持人。

个人生活

林同骅与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炎(唐山交通大学1931届毕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同骥为堂兄弟,被誉为“兄弟三院士”。此外,历史学家、莎士比亚研究家林同济也是其堂兄。

人物评价

林同骅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新闻中心评)

人物影响

1991年,为庆祝林同骅80岁寿辰,祖国有关单位为其在北京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报告会。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塑性力学和细观力学文集》。1994年,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林同骅航空事业奋斗记》,书中详尽介绍了林同骅的航空奋斗史。林同骅退休后和堂弟林同坡致力于推进祖国乡村图书运动,2002年5月资助云南大理市太邑彝族乡设立瑞贻健华图书馆。

标签: 林同骅

更多文章

  • 刘大中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大中

    刘大中(1914—1975),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收录传记的唯一一位华裔学者。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北平,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学期间涉猎广泛,尤善音乐,1936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

  • 林炳贤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炳贤

    林炳贤〈1901-1986〉广东惠州人,建筑学家,中国建筑教育的早期先驱。在香港出生,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1929年进入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佘俊南的恩师。1946年创办唐院建筑系,1948年赴香港创办林炳贤佘俊南建筑师事务所。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刘福泰创办的北洋大学建筑

  • 余海岁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余海岁

    余海岁,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岩土力学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利兹大学副校长、教授。余海岁于1985年本科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录取为西南交通大学高渠清教授的研究生;1986年公派留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岩石力学;1987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岩石力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英国

  • 吴宇恒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宇恒

    吴宇恒(ChristopherWu),1996年9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贸易专业。2018年,作为选手参加腾讯视频音乐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第二季》,最终获得魔音赛道6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9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八岁的爸爸》;同年,出

  • 张柏馨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柏馨

    张柏馨,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退休前是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曾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和基建处副处长。中文名:张柏馨国籍:中国毕业院校: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张柏馨,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退休前是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曾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和基建处副处长

  • 蔡幸生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幸生

    蔡幸生,男,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工作。1958年支援创建兰州铁道学院桥梁隧道系,长期担任桥隧系的领导工作。中文名:蔡幸生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0年7月毕业院校: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要成就:抗美援朝出国作

  • 杨少文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少文

    杨少文,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汉,职业为汕头大学副校长。中文名:杨少文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7年毕业院校:唐山工学院职务:汕头大学副校长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7年出生籍贯:广东省揭阳市人文化程度: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任教。19

  • 李泽甘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泽甘

    李泽甘,1949年入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参加过朝鲜战争。中文名:李泽甘毕业院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要成就:参与研发IBMPCJunior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李泽甘,1949年入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

  • 沈大元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大元

    沈大元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文名:沈大元主要成就: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沈大元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人物经历曾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 郝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郝瀛

    郝瀛,铁道工程专家,资深教授。在铁路勘测、选线设计等领域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是铁路选线学科的开拓者之一,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和铁路建设经济评价的探索者。他从教50年,编著大量教材,对铁路选线学科和课程建设作了开创性工作。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为国家培育了大批铁路建设高级技术人才,对铁路建设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