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余海岁

余海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7:49

海岁,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岩土力学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利兹大学副校长、教授。余海岁于1985年本科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录取为西南交通大学高渠清教授的研究生;1986年公派留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岩石力学;1987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岩石力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诺丁汉大学教授;2011年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6年9月任利兹大学副校长。余海岁长期从事理论及计算岩土力学、岩土本构关系、岩土构筑物相互作用、岩土原位测试技术、道路岩土力学等方面的理论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名:余海岁

外文名:Hai-SuiY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歙县

出生日期:1964年8月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岩土力学中的小孔扩方法》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64年8月,余海岁出生于安徽省歙县。

1985年,本科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录取为西南交通大学高渠清教授的研究生。

1986年,公派留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岩石力学。

1987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岩石力学硕士学位。

1990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8年,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0年,获得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诺丁汉大学教授。

2001年,创建了诺丁汉大学岩土力学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

2003年,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7月,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同年8月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

2016年9月,任利兹大学副校长。

主要成就

余海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余海岁的研究领域为岩土力学,涉及土木工程学和自然学科的多方面,如土木、机械、水力、材料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具体的研究课题包括土壤与岩石力学,结构与基础工程相互作用的静态与动态力学,石油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环境土壤技术,近海与水下工程技术,地质热能以及冰壳力学。他在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开发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材料模型和现场测试技术去解决一系列土木工程问题。比如滑坡防治、近海风力发电场基础工程、地下开挖和隧道工程、石油开采钻井稳定技术、铁路与道路基础工程。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0月,余海岁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本(中译本已出版)。

科研项目

截至2014年5月,余海岁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基础研究7项、应用研究5项、技术开发5项。

余海岁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截至2016年7月,余海岁指导了50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后。

学术讲座

时间

讲座题目

地点

2007年8月24日

岩土分析中的非共轴塑性力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6年7月7日

取得成功

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

2018年10月24日

谈科研创新之道

武汉大学

余海岁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8年

澳大利亚岩土力学协会杰出成就特诺洛普(Trollop)奖

2000年

英国土木工程协会泰尔福特(Telford)奖

2003年

美国Prakash基金会国际最杰出岩土力学科学家奖

2008年

钱德拉·德赛奖(ChandraS.DesaiMedal)

2011年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4年

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及进展协会卓越贡献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9年5月

济南大学名誉教授

-

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

英国岩土工程协会务理事

-

《Geotechninique》编委

-

《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编委

-

《GeomechanicsandGeoengineering》主编

人物评价

余海岁教授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对推动宁波市与诺丁汉大学在教育、科技、产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时任宁波市外事办主任孔玮玮评)

余海岁教授在担任诺丁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和工学部部长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成效卓著的改革,是英国高校改革的先驱。(石家庄铁道大学评)

余海岁教授在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研究实践和教育方面作出了杰出而持久的贡献。(时任第12届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协会国际会议主席钱德拉·德赛评)

标签: 余海岁

更多文章

  • 吴宇恒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宇恒

    吴宇恒(ChristopherWu),1996年9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贸易专业。2018年,作为选手参加腾讯视频音乐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第二季》,最终获得魔音赛道6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9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八岁的爸爸》;同年,出

  • 张柏馨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柏馨

    张柏馨,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退休前是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曾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和基建处副处长。中文名:张柏馨国籍:中国毕业院校: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张柏馨,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退休前是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曾担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和基建处副处长

  • 蔡幸生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幸生

    蔡幸生,男,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工作。1958年支援创建兰州铁道学院桥梁隧道系,长期担任桥隧系的领导工作。中文名:蔡幸生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0年7月毕业院校: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要成就:抗美援朝出国作

  • 杨少文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少文

    杨少文,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汉,职业为汕头大学副校长。中文名:杨少文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7年毕业院校:唐山工学院职务:汕头大学副校长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7年出生籍贯:广东省揭阳市人文化程度: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任教。19

  • 李泽甘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泽甘

    李泽甘,1949年入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内燃机车专业,参加过朝鲜战争。中文名:李泽甘毕业院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要成就:参与研发IBMPCJunior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李泽甘,1949年入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

  • 沈大元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大元

    沈大元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文名:沈大元主要成就: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沈大元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人物经历曾于1985年10月-1993年6月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 郝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郝瀛

    郝瀛,铁道工程专家,资深教授。在铁路勘测、选线设计等领域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是铁路选线学科的开拓者之一,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和铁路建设经济评价的探索者。他从教50年,编著大量教材,对铁路选线学科和课程建设作了开创性工作。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为国家培育了大批铁路建设高级技术人才,对铁路建设做出

  • 陈雨荪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雨荪

    陈雨荪,1946年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0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文名:陈雨荪国籍:中国毕业院校:国立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要成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雨荪,1946年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0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

  • 邵厚坤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邵厚坤

    邵厚坤,桥梁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开拓者。主持了我国第一孔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设计并参与我国第一座采用顶推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修建;首次在工程中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指导完成国内首次采用转体施工方法架设的刚性索、槽形梁铁路斜拉桥和设计当时国内外同类桥梁中

  • 胡惠泉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惠泉

    胡惠泉,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原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铁路勘测设计专家,1941年,胡惠泉大学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他突破“禁区”,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探索铁路选线技术。主持参加了川黔、贵昆、成昆、南昆等干线及济邯、隆泸、包神等地方铁路线40余条的选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