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师训

冯师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30 更新时间:2024/1/18 12:45:01

冯师训(618~692年),字邦基,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唐朝时期将领,北燕皇室后代,陕州司马冯行之子。聪明神授,勇智天资。贞观十三年,释褐左屯营飞骑队正。显庆四年,跟随名将苏定方攻打辽东,迁果毅都尉、上柱国,封休宁县公。乾封元年,迁积利道总管,攻打百济,进封张掖郡公。迁宣威将军,讨击西北地区山贼。此后,留守长安,宿卫昭陵。迁赤水军大总管,防备吐蕃。奉命镇压越王李贞叛乱,迁栎亭军总管。武则天建立武周后,迁左武威卫大将军。如意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基本资料

本名:冯师训

字:邦基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陕西高陵

出生日期:618年

逝世日期:692年

主要成就:攻打辽东镇守河西护卫京城平定叛乱

官职: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

爵位:张掖郡公

人物生平

《唐故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张掖郡公冯府君碑并序》

若夫清浊分仪,覆载以圆天方地;阴阳陶铸,造化以众像群形。故兆庶顒然,资圣皇以亭毒;一人端拱,伫良彦而财成。遂有旦奭之流匡周,建隆平之业;张(良)陈(平)之辈佐汉,兴莫大之功。岂若天巨唐,英灵秀挺,宏才堪干国,景策可安边,谁其人哉,我君侯当之矣。

君讳师训,字邦基,其先长乐郡人也,周文王之苗,毕公高之裔。食邑冯城,因而命氏。清源淼漫,析润于银河;鼎族淼梢,分芳于玉树。洎乎东西两汉,卿相鹭振而盈朝;南北二燕,帝业龙翔而继王。既而国祚斯改,宗社倏迁。燕王(冯朗)仕魏,雍州刺史。子孙随宦,因为郡人。成于此乡,已九代矣。曾祖和,隋任嘉州峨眉县令。恩流彩翟,驰美誉于毕鸡。祖荣,隋任魏郡赞持,德礼调人,扇清风于河朔。考行,唐赠陕州司马,特隆天涣,峻徽班于邵南。公川岳降灵,星辰效祉,聪明神授,勇智天资。贞观十三年,起家应材官之选。释褐,拜左屯营飞骑队正,累迁飞骑校尉。顷以扶余之国,地僻辰韩。据鲸海而不宾,恃鳌山而阙贡。显庆四年,鸡林道大总管苏定方受制专征,聊由薄伐。知公英略冠众,奏请同征。挫敌摧凶,果无与匹;册勋命赏,功最居多。五年,除游击将军,守左武候辅贤府左果毅都尉,寻加勋官上柱国,封休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关内道司隶大使、吏部尚书刘祥道奉制明扬,搜访英俊。见公机神跌宕,器宇昂藏,顾问言谈,深相礼遇,以为卫霍以上将,良平之流人。特以名闻,旋蒙追入。麟德二年,擢拜右骁卫郎将,令北门侍奉,押左营飞骑。又高丽小丑,紊我大猷,蜂飞玄菟之乡,猬聚白狼之侧。欲申吊伐,朝选为难。公以誉表良家,名高宿将。乾封元年,制为积利道总管,统彼舟军。既而荡沴标功,乘波展效,克彰懿绩,进级增茅。总章元年,迁封张掖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公肃戈中禁,誉重司阶;奉职外兵,勤老统旅。二年,加宣威将军,守右监门卫中郎将。敕于浑衙镇压,并于兰、凉、鄯、廓、甘、瓜等州经略叛浑,讨击山贼。公喻之以恩惠,申之以威严。数岁之间,晏然清怙。寻以弘农太君尊年抱恙,久从征戌,阙奉多时。咸亨三年,抗疏求侍。上以边隅寄重,不然其请,遥转右武卫中郎将,旌勤王也。仪凤二年,太君即代,凶问遽往,驰传赴哀。公至孝醇深,居丧过礼,绝粒增恸,殆将毁灭。迁奉才毕,寻被夺情。三年,除太子左监门副率,敕于京皇城留守。四年,进守右清道率。忽属狼山猾虏,侵轶边陲,烽燧屡惊,飞表请救。公奉制驰往,潜运机谋。乘其不,扼喉抚背。贼徒奔溃,雾廓云销。克捷既多,计劳增秩。永淳元年,加壮武将军,守右领军卫将军,使于昭陵宿卫,并赐其嫡子嘉勣勋官上柱国,即转守右监门卫将军。文明元年,加忠武将军,守旧职。垂拱元年,正除右监门将军,依旧于昭陵宿卫,给亲事帐内七十人,朱门列戟。又赐其仲息延祚勋官上柱国。公以一违帝城,八迁寒暑。高宗晏驾,拜泄靡申;圣母(武则天)临人,朝觐久阙。驰恋之甚,信百恒情。至四年春,表请宿卫,天恩允许,追赴神都。又为吐蕃未平,西偏尚警。以公耆旧名将,谙委军容,制为赤水军大总管、凉州镇守,统河源、积石、洮河等三军,遍帅瓜、沙、甘、肃等四州兵马并受节度。公以入侍日浅,出镇年深,愿奉玉阶,辞以获免。即属虺贞(李贞)败德,结衅维城。地接荆河,蔡叔流言之所;境邻桐柏,淮夷数叛之郊。既迩王畿,稍惊圣虑。皇赫斯怒,爰命讨除。公以任切爪牙,职参心吕,制为栎亭军总管,以左玉钤卫郎将赵克忠为副。于是承兹庙算,整彼神兵,电举上都,驱驰下国。骋熊罴之锐略,阐龙豹之权谋。讵得展其威棱,倏冰消而瓦解。凯旋,蒙徙右武威卫将军,又封其季胤延景信都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永昌元年,转左武威卫将军,并勋封如故。惟公怀桔之岁,风彩异伦;衣绮之年,英雄拔俗。至如矫箭乌号之妙,鄙有穷而未工;操翰鸾惊之奇,哂张君之为拙。六韬七略,吐纳于胸襟;鹤翼鱼丽,抑扬于怀抱。故能清氛扫祲,树德标功,开国承家,光亲显祖。爰从下位,讫至高班。奉事三朝,咸申一德。始验松筠之操,沐岁寒而益贞;金石之怀,历长久而弥固。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君之谓矣。顷以年登幕齿,景落崦峰,屡犯风霜,积劳成疢,气分钟漏,息彼夜游,累表陈情,方回圣鉴。奉载初元年一月九日敕曰:左武威卫将军、上柱国、张掖郡开国公冯师训,早经驱策,夙厕戎麾,期寄特隆,诚绩斯显。宦成名遂,方从紫艾之游;知止诫盈,愿追赤松之契。固陈衰老,深请退归,询旧礼于悬车,蹑清尘于挂冕。眷言雅志,难以重违,宜听致仕。召入宴别,赐以杂缯。曲泽殊恩,宠遇如此。于是解印北阙,饬驾西旋。放旷丘园,耀德星于左右;优游亭沼,披朗月于襟怀。用遣徂年,聊以永日。既而隙驹易往,羲驭难停。奄彰梦奠之徵,俄属感兰之疢。享寿七十有五,以大周如意元年四月廿五日薨于里第。

夫人蓝氏,北平著姓,魏鸿胪寺卿霞之孙,隋绛郡东曹掾韶之女。家传礼义,代袭芝兰。幼挺天聪,誉表闻弦之岁;少标贞淑,芳流对雪之年。鲂鲤称珍,秦晋素匹,鸣凤入兆,薰琴遂调。始自红颜,终于白首,闺门雍穆,相敬如宾。大将军位望既隆,閤内亦随而转贵,蒙以所出之望,封北平郡夫人。惟夫人体貌谦恭,志怀宽裕,深明奥理,妙达玄宗,敬育大乘,朝夕无倦。为妇能孝,为母能慈。闾闬仰其清规,宗族钦其雅范。曹子毂之堂上,仅可连踪;希负羁之闺中,宁云比德。所冀佑仁不爽,保延寿于椿龄;谁言福善无徵,倏游魂于甍里。春秋与府君齐年,亦以其岁五月十七日薨。嫡子游击将军嘉勣等伯仲叔季,并孝悌温恭,从弱龄而早见;仁义爱敬,及成长而弥殷。屡属屯凶,痛深荼蓼。恨风枝之不静,忽丧慈颜;思顾复之难酬,昊天罔极。粤以长寿三年五月十九日,迁窆麓苑之西原,遵孝章也。其地盘礴宏敝,周游达观。前临八水,萦纡亘地之流;却枕九螋,峻竦侵天之险。西瞻陇划,思白马之初来;东望函关,想青牛之已去。大汉一十二帝之坟阙,磊硌相望;皇秦卅六所之离宫,依希在瞩。语夫自古圣哲,历代忠良,或鳞次齐茔,或差迟接域。谅游神之胜境,诚宅兆之名区,陵阜之中,此焉为最。又天恩允洽,礼赠载光。版筑所资,咸是官给。饬终之典,有裕于当时;送往之仪,实优于前古。呜呼哀哉,更无远日,启殡此晨,卜人戒程,司仪导礼。陈祖奠于牺象,容卫俨然;迁神柩于龙慌,薤歌酸咽。逶逶迟迟,素盖徐移;犹犹豫豫,弦驹难去。恍忽兮辞兰室,冥漠兮入佳城。亲族颠而雷恸,宾戚迸泪而失声。叹重泉之散闷,竞地长昏;嗟厚穸之俄扃,终天靡旦。白杨四面,悲风萧瑟而中忧;翠柏千行,愁云黤黮而伤虑。乃有国司丞令、公府官僚,相与咨谋,白于余曰:大将军志业孤峻,声绩靡俦,一旦薨亡,九流酸感。虽云台之上,已饰像于丹青;而神阙之前,岂不彰乎赞颂。倘年深代久,宿草茂而长松凋;地是人非,田畯轻而牧竖慢。惟公祠光绮绚,思逸江河。愿少启悲襟,振烟霞之缛藻;暂飞柔翰,扬带砺之洪勋。表迹茔门,传芳后裔,俾有遵仰,不亦宜乎?余答曰:敦直猥以眇身,幸承恩友,忽乖覆荫,凄恋增深。所恨性乏文才,学无经史。将军足道德深秘,难以形容。恐言不逮心,岂敢辞也。于是采珍碧于蓝岫,购奇巧于郢中。爰琢爰雕,为龙为凤,敬宣实录,乃作铭云:

森森盛绪,弈弈高门。文王之胤,毕公之孙。因采命氏,以德居尊。图史久播,徽犹备存。

自兹厥后,常享禄秩。卿相连踪,王侯继出。数君佐汉,流晕汉日。两帝承燕,腾芳燕室。

惟祖惟父,允文允武。并践清资,俱升望府。言谐轨则,动应规矩。爽朗机神,深沉器宇。

川岳降灵,君侯诞生。幼彰聪颖,长振英声。方玉之洁,如冰之清。雄襟独峻,壮节孤贞。

天挺忠规,神资孝性。跌宕机警,抑扬词令。绩逾卫霍,功侔晋郑。允执一心,奉康三圣。

夷污未清,胡尘尚惊。君侯受脉,建节横行。先摧马邑,却扫龙庭。别有袄虺,闻风丧精。

既茂庸勋,还承嘉庆。爵隆五等,班齐九命。花绶逶迤,星冠掩映。誉流台阁,声传歌咏。

乌穆夫人,少标淑慎。来仪公族,椒兰益振。虑合龟蓍,言符印信。鹊巢表德,螽斯繁胤。

岁弦斯急,波箭促催。乌兔飞走,暄凉递来。俄凋大树,倏掩琼瑰。循环两月,重叠双哀。

茕茕嗣子,悠悠靡诉。抚榇攒忧,倚庐增慕。痛深骨髓,悲缠霜露。爰启松茔,聿遵安措。

祖筵奠桂,灵驭移輴。騑骖偃蹇,旌斾逡巡。箫鼓鼎沸,号恸雷震。吁嗟窀穸,藏兹哲人。

蓊郁佳城,严凝隧路。高坟隐日,长松宿雾。猛兽奋威,介夫含怒。勿剪勿伐,将军蔽芾。

虽千秋与万岁,地久天长;亦何圣而不灭,何人不亡。高陵徙兮为谷,巨海变兮生桑。敬图徽于贞琰,庶永永而垂芳。

亲属成员

先祖:冯朗,北魏雍州刺史、燕宣王。

曾祖:冯和,隋朝嘉州峨眉县令。

祖父:冯荣,隋朝魏郡赞持。

父亲:冯行,追赠陕州司马。

夫人:北平蓝氏,西魏鸿胪寺卿蓝霞之孙,隋朝绛郡东曹掾蓝韶之女

儿子:冯嘉勣,上柱国、右监门卫将军;冯延祚,上柱国;冯延景,信都县子;

标签: 冯师训

更多文章

  • 贺兰尚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贺兰尚同

    贺兰尚同(628年~680年8月27日),字几道,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官员,北周大司马凉国公贺兰祥玄孙,恒州刺史贺兰僧伽之子。初以门荫,起家陈王(李忠)参军。永徽三年,唐高宗册立李忠为太子后,迁太子门大夫,授通事舍人,出任游击将军、右果毅都尉。参加唐朝征服朝鲜半岛的战争,迁上柱国、宁远将军、左卫

  • 权善才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权善才

    权善才(640-716年),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唐高宗朝大臣,著名将领。曾随兰州刺史崔知温降服党项部众。上元年间,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开国侯。本名:权善才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天水略阳出生日期:640年逝世日期:716年官职: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开国侯唐高宗麟德年间,党

  • 李规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规

    李规(683年~744年),字元则,太原榆次县(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唐朝时期大臣,豫州刺史李爽之孙。祖父参加晋阳起兵,得到唐高祖李渊赐予李姓。唐高宗时期,授文林郎、内侍省直,屡立功勋,迁朝议郎,宫闱局丞、上柱国,拜内寺伯。一生侍奉五位皇帝,言行清勤,公忠尽心。唐玄宗天宝三载,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 麴建泰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麴建泰

    麴建泰(?~673年),字符亨,金城郡金城县(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唐朝时期大臣,高昌王麴文泰族弟。贞观十三年,归顺大唐,授上柱国、朝议郎、天山县丞。潞国公侯君集灭亡高昌后,进入朝廷。历任昭武校尉、游击将军、左果毅都尉,迁宁远将军、折冲都尉。唐高宗咸亨四年八月五日,薨于益州玉津府,葬于北邙山。本名:麴

  • 郭敬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敬之

    郭敬之(667-744年),字敬之,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时期大臣,名将郭子仪的父亲。出身太原郭氏。起家为涪州录事参军,历任渭州、吉州、绥州、寿州共四州刺史,授太中大夫、上柱国。晚年退休后,回到京城长安,居于常乐坊,安度晚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唐肃宗

  • 韦英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英

    韦英(679-759年),字慎习,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北周太傅郧国公韦孝宽玄孙,太府卿韦翼之子。幼以门荫,补崇文馆学生,选韦南郊斋郎,调补率更寺主簿。开元年间,授左领军卫录事参军,迁尚食直长、上柱国,袭封武阳郡公,转光禄寺主簿、符宝郎、朝散大夫,迁太子左卫率府郎将、千牛卫中郎将

  • 何弘敬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何弘敬

    何弘敬(807-866年),本姓徒何,名重顺,字子肃,灵州灵武县(今宁夏永宁县)人。唐朝晚期割据军阀,魏博节度使何进滔之子。十八岁从军,累有战功。唐文宗即位,拜御史中丞、上柱国,迁御史大夫。唐武宗开成五年,袭任魏博节度使,授游击将军、金吾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参与泽潞之战,平定刘稹之

  • 张履冰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履冰

    张履冰(692年—753年),字微言,汝州襄城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唐朝时期大臣,特进邓国公张暐嫡子。沉毅简悫,精纯恭懿。门荫入仕,起家太子左虞候率兵曹参军。唐睿宗复位,受到太平公主集团谗害,出贬邵州参军。先天政变后,征为朝散大夫、太子典膳丞,历任汝州长史、六部郎中、卫尉少卿、光禄少卿、殿中少监。

  • 房仁裕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房仁裕

    房仁裕(591—666),字彦和,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隋唐时期大臣,常州别驾房子旷之子,中书令房玄龄族叔。早年依附于洛阳王世充,授龙骧将军。武德初年,跟随裴仁基投靠秦王李世民,从平窦建德和王世充,迁麟泰二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迁左领军卫大将军,母丧离职。永徽四年(653年),授扬州长史,平

  • 阿史那·忠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阿史那·忠

    阿史那忠(611~675年),复姓阿史那氏,字义节,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突厥族。唐朝著名将领,怀德元王阿史那·苏之子。汉名史忠,是《百家姓》史氏鼻祖之一。贞观年间,诱执颉利可汗,授左屯卫将军,迎娶韦贵妃之女定襄县主,袭封薛国公。迁检校长州都督、左贤王,随军攻打突厥、高丽、薛延陀,授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