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萨尔瓦多·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35 更新时间:2023/12/21 0:32:58

萨尔瓦多·达利,普波尔侯爵(西班牙语:SalvadorDomingoFelipeJacintoDaliiDomenech,Marquésde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在1982年西班牙国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萨尔瓦多·达利

外文名:SalvadorDomingoFelipeJacintoDalíiDomènech

国籍:西班牙

出生日期:1904年5月11日

逝世日期:1989年1月23日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出生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菲格雷斯

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一条安达鲁狗》《内战的预兆》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生平概要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i),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

萨尔瓦多·达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Figueres的一个小镇上,并且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孩提时光。他的出生地距离法国大约只有16英里的路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公证员,家底殷实,曾经在海边小渔村Cadaques替达利建立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工作室。

萨尔瓦多·达利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非活跃,这对于他后来的生涯尤其重要;这个时期的一些轶事,无论真实与否,都是他以后许多持续不变的形象的基础,他与父母及妻子加拉的关系对于他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达利总是热爱着他儿时的风景环绕菲格拉斯城的大平原和有橄榄林与尖秃岩石的加泰罗尼亚海岸。这些古老令人伤感的风景不仅作为背景而且也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进入了他的绘画。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同时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的二十世纪画家。

长大成人后,达利和妻子Gala在附近的Lligat港口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西班牙这一港口的热爱。

1922年年轻的达利来到马德里皇家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求学。在这里达利的画作让他名声鹊起。他在画作中探索立体主义,并吸引了后来成为西班牙艺术界杰出人物的注意,比如费德里科∙加利西亚∙洛尔卡和裴宾∙贝约∙卜牛尔。

他的天赋第一次被世人发现是在1925年巴塞罗那的个人作品展中。在1928年匹兹堡第三届卡内基国际展览会上,他展出了包括《TheBasketofBread》在内的三幅作品,从而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次年达利举办了他在巴黎的第一次个人展。同年,他还加入了由前达达派成员AndreBreton领导的超现实主义流派。也就是在这一年,达利在Cadaques结识了Gala,当时她正巧与她的丈夫,诗人PaulEluard去拜访达利。从此以后,Gala便成为了Dali的至爱,同时也是他的商业经理人和主要的灵感来源。很快地,达利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他的作品《ThePersistenceofMemory》即《记忆的永恒》,描绘了一个软绵绵的钟表,是当今世上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

但是随着战争的临近,来对政治漠不关心的达利与其他的超现实主义者发生了冲突,终于在1934年的一次“审讯”中被开除出了超现实主义团体。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时间里,他依然还是能够在国际超现实主义作品展中亮相。

在1940年左右,达利又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这段时期为他的“经典”时期——显示出了其对科学和宗教的专注。二战期间,达利和Gala逃离了欧洲,在美国度过了从1940到1948的8年旅居时光。这段时间在达利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他不仅艺术活动丰富,而且重拾天主教信仰。

1941年,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达利举行了他的第一个规模宏大的回顾展;同年,达利向杰安∙卡宾递交了一份电影剧本,名为《月潮》。

1942年达利又出版了自己的自传《萨尔瓦多达利的私密生活》。在1944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中,他还撰写了一篇关于汽车潮流的文章。从这里诞生了埃德温∙考克斯的漫画《迈阿密先锋》。

在达利从超现实主义向他的经典时期转变得过程中,达利开始创作他的19幅大型油画,很多都涉及了很科学,历史和宗教题材。这19幅大型油画已经成为了一个系列,其中最为有名的是《TheHallucinogenicToreador》《TheDiscoveryofAmericabyChristopherColumbus》和《TheSacramentoftheLastSupper》。

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印象。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为画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达利还与西班牙电影导演L·布努埃尔共同制作两部超现实主义影片,即《一条安达鲁狗》(1928)和《黄金时代》(1930),同样充满怪诞的但富于暗示的意象。20世纪3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的影响下,达利的绘画转趋比较古典的风格。

此后,他花费大量时间设计舞台布景、时髦商店内部装饰以及珠宝饰物。在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但仍探索性爱主题,描绘童年记忆,并且让妻子加拉成为这些题材的中心形象。这些晚期绘画虽然技法纯熟,但客观评价低于其早期作品。在达利的著作中,最有趣味和揭露隐秘的是《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1942~1944)。他的许多作品中充满了暴力和对传统社会禁欲主义的批判。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悍妇与月亮》、《内战的预兆》等。

1974年,达利在西班牙的Figueres成立了Teatro展览馆,之后又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之前相继在巴黎和伦敦举行了作品回顾展览。自从达利的妻子Gala在1982年过世以后,达利的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1984年,他在Pubol家中的一次火灾事故中又被烧伤,使他的健康更加恶化。这段时期内,达利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与世隔离的状况下度过的,开始是待在Pubol,后来又搬到了Teatro展览馆附近的私人公寓中。1989年1月23号,达利死于心脏病和呼吸并发症。

大事年表

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费格拉斯。

1914年,在费格拉斯天主教中学上学,已崭露绘画天才。

1918年,对彩色疯狂酷爱。五月二日,在费格拉斯的市立剧院举办的当地画家画展上,初次展出。

1919年,定期撰写有关艺术的文章并开始向费格拉斯公立中学办的评论杂志“体育场”投稿。

1921年,进入马德里的圣费南度美术学校,学习素描,油画和雕塑。

1922年,在巴塞罗那的达茂画廊展出八幅作品。

1923年,因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而被捕,在费格拉斯与古罗纳被囚卅五天。

1925年,首次在巴塞罗那的达茂画廊举行个人画展,引起毕加索和米罗的注意。

1926年,在巴黎曾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对达利作品印象甚深。

1929年,第二次到巴黎,目的是拍摄布努埃尔的影片《一条安达鲁狗》与卡拉相遇相爱。

1931年,首次在皮雷·科列画廊展出,后来并三年连续展出两次。

1932年,《记忆的永恒》在朱利恩·利维画廊初次参加集体展出时,引起纽约艺术爱好者极大的好奇,是达利作品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开始。

1933年,在纽约朱利恩·利维画廊首次展出个人画展。12月,在巴塞罗那的加泰隆尼亚艺术画廊展出。

1934年,在伦敦的兹威默画廊,达利举行了在英国的首次个人画展。11月,达利与加拉乘坐潜普莱恩号轮船初次到达纽约。

1935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作题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和偏执狂患者的形象”演讲。

1936年5月,超现实主义实物在拉顿画廊展出,达利以他的设计《康德纪念碑》及《刺激性欲的外套》参展。

1937年,为避开战争,逃亡至意大利,住在爱德华·詹姆士家里。他和詹姆士一同研究熟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

1938年1月,以《下雨天的出租汽车》参加巴黎美术画廊的超现实主义展出。

1939年,再度到纽约,参加3月21日在朱利恩·利维画廊开幕的个人作品展览会。

1940年,纳粹入侵迫在眉睫,达利再度离开欧洲,先住在美国维吉尼亚州,卡雷斯·克罗斯比家里。后至加州卡美尔的卵石海滩。

1941年10月,芭蕾舞“迷宫”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歌剧剧本,布景和服装都是达利创作和设计的。

194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达利作品回顾展,并轮流在美国其他八个城市展出。

1944年,上演戏剧作品有:《钦尼塔咖啡馆》《感伤的讨论》和《疯子特里斯丹》。

1945年,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发了达利,开始他的“核”或“原子”等科学阶段。

1946年,返回欧洲,准备在西班牙科加特港定居下来。离家乡费格拉斯约三十哩。

1949年,开始对宗教题材有兴趣,也对和谐几图形理论产生兴趣。

1950年1月,达利在纽约出版了“备忘录”。

1954年,先后在罗马、威尼斯和米兰展出重要作品回顾展。

1960年2月,在纽约展出《哥伦布发现美洲》个展。

1961年,在威尼斯首演“加拉的芭蕾舞”达利设计布景,道具和服装。莫里斯。贝贾特编导。

1964年,被授与西班牙伊莎贝尔大十字勋章。5月书籍《一位天才的日记》出版。

1965年,纽约现代艺术画廊展出达利所有重要作品回顾画展。此时他开始对摄影和二度空间艺术发生兴趣。

1969年,《变态的情欲》出版,这是他的偏执狂临界状态手法达到最高潮的作品。

1970年,和西班牙建筑师埃米利奥·佩雷斯·皮涅罗研究建在费格拉斯达利博物馆的初步计划。

1971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达利博物馆正式开幕。达利第一部画集“是的(Oui)”出版。

1972年,纽约诺德勒画廊展出他的摄影作品。

1974年3月,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史达德尔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9月18日,费格拉斯达利博物馆开幕。

1975年,尼康公司资助摄影展,主题为“达利,偏执狂临界状态方法,客观偶然性和第三度空间”。

1976年10月,将一本著作“哲学家的炼金术”存入巴黎国立图书馆。

1978年4月,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展出第一件超立体主义的作品。

1980年,在伦敦泰德画廊举行达利主要作品回顾展。

1982年,妻子卡拉病逝。达利隐居在恩波达。创作有些是他自己设计的新主题,有些是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取材的。

1983年4月15日,西班牙国王与王后,为马德里西班牙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从1914到1983年400件达利作品选作”展览剪彩。

1984年3月27日,在费格拉斯正式设立加拉·萨尔瓦多·达利基金会。

1986年,缠绵病榻且闭门谢客,可以接近他的只有医疗小组和最亲密的合作者。

1988年11月,病情恶化,被送到巴塞罗那的科龙医院。在医院中,西班牙国王亲自探视,达利将自己的一本诗送给他。

1989年,心脏病突发,1月23日于费格拉斯医院中去世。他的遗体用防腐剂保存。安葬在达利博物馆中。

活生生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第二代超现实主义画家有彼埃·罗依、唐吉、马格里特、保罗·德尔沃以及萨尔瓦多·达利等。这一批画家是专以精致入微的细部写实描绘和可以认识的物体局部为准则,来表现一个完全违反自然组织与结构的生活环境,把幻想结合在奇特的环境中,以展示画家心中的梦幻。有人也把这种画称之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

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作品,单是这些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但更应归功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达利始终宣称自己是现代艺术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绩,取得划时代的胜利:前往巴黎、遇见加拉、爱情田园诗、超现实主义革命……为了获得自相矛盾的视觉形象,他通常都十分细致,精确地用十分斜视的手法描绘这些创造的形象,也许正式这种一丝不苟的现实主义笔法,正式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的原因。

萨尔瓦多·达利承认自己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幻觉,他们像弗洛伊德医生一样,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与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真诚反映,这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这是些至为珍贵的素材。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这种“潜意识”的景物,其实都是画家主观地“构思”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潜意识或下意识的感情表达。

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象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他还宣传,妄想方式不仅要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在他的日常生活里,他就常常故意放任自己的怪僻行为。如他穿一身潜水服出现在1936年伦敦超现实主义画展的开幕式上。他偏爱的幻觉形象常常被不断重复,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达利所定义的“超现实主义”比布列顿(AndréBreton,1896—1966,法国诗人)1924年首次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定义更有名。这并非意指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达利因为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以及他的口才、动作、相貌和生活方式,活生生的造就出这个深印公众脑海里的“超现实主义”,使它不再只是白纸上的黑字。

达利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影响最大,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不仅他的画,还有他的文章、口才、行动以及他的打扮,都无不在宣传他的“超现实主义”。他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上,可以说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群体。他的有些作品除了传达无理性、色情、疯狂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哲学观外,有时还反映着人们的时髦心态。

在达利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里,可谓做尽了让我们瞠目结舌的事。在那些怪事和怪诞言论里,给"巨匠们打分"已经成为达利的品牌。在西班牙绘画史上,他与委拉斯凯茨、戈雅、米罗、毕加索等绘画大师一同辉映着西班牙俊美的天空,传奇着西班牙的绘画史。达利那双目空一切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忧郁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萨尔瓦多·达利喜欢描绘梦境中的景象,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

个人生活

达利是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达利将超现实主义延伸到各个领域:油画、素描、蚀刻、雕塑、建筑、摄影、戏剧、电影、文学和银器,也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在珠宝设计上奇异丰富的想象。他运用黄金、铂金、宝石(钻石、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等)、珍珠、珊瑚以及其他高贵的材料,打造出心、嘴唇、眼睛、植物、动物、宗教神话符号,并赋予其以拟人化的独特形式。

萨尔瓦多·达利亲自挑选每种材料,不仅是挑选颜色或价值,更深入考虑每种宝石或贵金属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一些珠宝,如眼睛的时间(1949),皇家心(1953),或者空间的大象(1961)被认为是他运用珠宝的绘画,已成为他的重要作品。萨尔瓦多·达利说“Ifyoudonothaveanaudience,withoutthepresenceoftheaudience,thesejewelrywillnotcreatethemtoachieve.Therefore,theaudienceistheultimateartist,inhiseyes,heartandmind,orintenttoinstilltheabilitytounderstandthelifeofthecreatorofthelargeorsmalljewelry."

达利对于珠宝的热爱,很大程度来自于他对于爱人Gala的狂热。在他看来,只有最奇异的想法才能配得上他最爱的女人。他曾经为她设计了一枚心形胸针,黄金质地的心形底座上镶嵌着红宝石,象征着血液和血管。但最为震惊的是,这枚胸针竟然会随着她每一个脚步而跳动,如同一颗真正跳动的金属心脏!“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这就是达利。

收藏馆

作为除巴塞罗那之外世界上最杰出的萨尔瓦多·达利作品私人收藏馆,ParkviewGreen芳草地将多达40余件大师亲手制作的雕塑永久珍藏。

ParkviewGreen芳草地展出的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原作名称:

利加特港的圣母MADONNAOFPORTLLIGAT

躯干与足TORSO–PIE

天鹅与大象CINSEELEFANTE

卡拉科尔女王REINACARACOL

可怕的脸CARAMONSTRUOSA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LASDOSNIKESLADOVLEVICROTIADESAMOTRACIA

骑马的图拉真TRANJANOACABALIO

标签: 萨尔瓦多·达利

更多文章

  • 胡安·米罗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安·米罗

    胡安·米罗(Joan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中文名:胡安·米罗外文名:JoanMiró国籍:西班牙出生地: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生日期:1893年4月20日逝世

  •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

  • 文森特·梵高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

  • 提香·韦切利奥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提香·韦切利奥

    提香·韦切利奥,又译提齐安诺·维伽略(TizianoVecelli或TizianoVecellio,约1488/1490年–1576年8月27日),英语系国家常称呼为提香(Titian),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提香出生于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卡多列。10岁时随兄长到威尼斯

  • 拉斐尔·桑西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拉斐尔·桑西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Santi,全名RaffaelloSanzioda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

  • 彼得·保罗·鲁本斯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

  • 巴尔蒂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巴尔蒂斯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成名甚早,纽约现代美术馆早在1956年即举办他的个人展。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特辟专室展出他的绘画,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向巴尔蒂斯致敬”的盛大回顾展。而在2001年2月18日,巴尔蒂斯以92岁高龄在瑞士去世时,

  • 巴勃罗·毕加索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勃罗·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PabloDiegoJoséFranciscodeP

  • 克劳德·莫奈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克劳德·莫奈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

  • 保罗·高更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黄色基督》《游魂》《敬神节》等。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