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4/1/18 21:51:00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年-1867年),出生于法国蒙托邦(Montauban)。代表作品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等。

基本资料

名: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外文名: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朗格多克省蒙托邦

出生日期:1780年8月29日

逝世日期:1867年1月14日

毕业院校:图卢兹学院美术学院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瓦平松的浴女》

主要成就:罗马大奖、黄金桂冠、荣誉军团骑士

艺术风格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一位新古典主义画家、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安格尔强调绘画必须重视骨骼,而肌肉远在其次,他认为肌肉绘制得过分精确会成为造型纯真的最大障碍,甚至会造成独特构思的浪费使作品平庸化。这是发前人所未想的重要美学理论,1814年他应卡萝琳皇后的邀请创作的《大宫女》就是这种理论的最好佐证。

安格尔崇尚自然,代表他最高成就的裸体创作往往不事雕琢,是自然形象洗练化与古典造型理性的结合。他笔下的裸女没有思想《土耳其浴室》、没有信仰《后宫佳丽》、没有任时代的成分《维纳斯》,实际是他夫人的画像),完全是画家纯粹的艺术创作。《泉》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他于1820年在意大利期间作为习作开始的,1856年才在巴黎完稿,据说原名是《维纳斯》,但画家经过数十年的世俗漂泊,修改了少女脚边的小天使,把整理秀发改为倒倾水瓶,使之成为一幅具有古典主义象征意义的名作。也许安格尔在寄托对青春的无限眷恋--少女充满活力的胴体正像她脚边的那朵含苞欲放的雏菊,散发着长久的魅力,给人以宁谧的思绪、无尽的隽永。少女是画家衰老年岁的产儿,她的美资超过了所有的姐妹,集中了她们的美于一身。安格尔的艺术形式美是成功的,他笔下的裸体屏弃了一切非自然的成分,因而她们的美是可供任何时代膜拜的典范。

生平经历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邦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1786年,安格尔被父亲送入教会学校学习,后转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1797年前往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画室,成绩突出。两年后,被美术学院(ÉcoledesBeaux-Arts)录取。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由于拿破仑的战争使法国国库无法支付他在罗马的奖学金,安格尔被迫留在巴黎。他以肖像画家的身份脱颖而出,并于1804年接受了第一个官方委托。1805年,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两年后,在官方的沙龙展览中展出肖像画,引起了公众的关注。1806年,安格尔程前往意大利。1810年,他继续留在意大利,并成为了一名拿破仑官员和政要的肖像画家。1811年,应邀参与重新装修奎里纳尔宫的改造,安格尔创作了《罗穆卢斯,阿克龙的征服者》和《奥西恩的梦想》。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垮台和法国撤离罗马,这段相对繁荣的时期在1815年戛然而止。安格尔对工作感到绝望,并诉诸于游客创作小幅肖像。这些绘画的特点展示了安格尔对线条几乎不可思议的控制,通过人物姿势以及手势揭示了模特的个性,描绘精确,使人印象深刻。尽管这些肖像画成为安格尔最受推崇的作品系列,但他本人却轻视它们,认为它们不过是大杂烩。1814年,安格尔创造了《大宫女》,并在1819年的沙龙展出,这幅画受到了批评家强烈的攻击。他们嘲笑安格尔削弱了造型,扭曲了女性裸体。一位评论家曾开玩笑说画中的女人的三块椎骨太多了,她疯狂扩张的臀部和橡胶般的、无骨的右臂,构成了一种只能存在于艺术家色情想象的存在。1820年,安格尔迁到佛罗伦萨,采用了一种更传统的古典风格,并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1824年,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这也使他从法国最受诟病的艺术家变成了最著名的艺术家。1825年,他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1825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1835-1841年,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在担任法兰西学院院长的期间,他主要负责行政和教学工作。这六年的时间里,只完成了三幅主要的作品。1841年,安格尔回到巴黎,继续创作了多幅巨作。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1863年,蒙托邦市赠予他黄金桂冠。1867年1月14日,因肺炎卒于巴黎,享年87岁。

获奖记录

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

1863年,蒙托邦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社会活动

学派斗争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

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尤其突出地体现他的表现人体美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开办学校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了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西(Raphael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雅克·路易·大卫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热情。

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安格尔生前享有很大的声誉,死后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评价

纯正浪漫主义者

安格尔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和大卫一样捍卫古典法则,但又对中世纪和东方异国情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被一些艺术史家戏剧性地划入浪漫主义画派。

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不过,安格尔并不能完全放弃明暗的处理,他还使用很强的,鲜艳得过分而不真实的颜色,以弥补作品色彩的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安格尔的画通会有这样的感觉:线条画得太干净了。正是这种线条的干净把安格尔引向抽象,会使画面毫无内容,但为了表现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内容),他也会把线条打断,使之带有“绘画性”,可是在这种有如金属一般坚硬的“绘画性”中,却没有一般“绘画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种流畅和“灵魂”。如创作于1819年的《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当他的线条变得过于准确时,他就以细节来压倒它,画上一堆纯属低级的趣味的装饰物。但当他模仿提香时,那简直就是拉斐尔,这时的作品就成为珍贵的杰作。当他初访罗马之后,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越来越多的杰作出现了,他的艺术也到达了鼎盛期。

他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经过雅克·路易·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在8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孜孜以求地在艺术道路上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勤于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他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调绘画基础的训练,制订了一系列为学院派奉为圭臬的古典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安格尔的保守与反动也是史所罕见的,他极端仇视革命,曾宣称自己不属于这个叛逆者的时代;他诋毁进步艺术形式,骂它们是"下等酒馆里的破烂货,懒汉的艺术"。

人物关系

父亲:Jean-Marie-JosephIngres

人物争议

安格尔的保守与反动也是史所罕见的,他极端仇视革命,曾宣称自己不属于这个叛逆者的时代;他诋毁进步艺术形式,骂它们是“下等酒馆里的破烂货,懒汉的艺术”。

从大卫到安格尔,是热情、生动的革命古典派向僵化、空虚的学院古典派的蜕变,安格尔背弃了老师艺术中的人民性,成为唯古典主义造型的追随者。安格尔表面不问政治,实际用自己的画笔为复辟朝粉饰太平。

即便从如今的眼光看,《雅典学派》与《荷马的礼赞》还是有上下床之别:安格尔在对古典主义“诗王”荷马的假想受桂冠图(荷马脚边的红衣、绿衣女郎分别象征《伊利亚特》与《奥德塞》)的描绘的同时,生硬地拉上了许多古典主义的杂七杂八“名流”——拉斐尔、但丁、阿基米德、雅典娜、唯吉尔,非但不能与拉斐尔《雅典学派》的兼容并蓄相比,而且场面也显得造作冰冷。这时,安格尔纯理性古典主义的某些弱点、也是后来学院派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了,即忽视人物客观的艺术视角,盲目追求古典主义死板的教条,使得画面显得不免生硬死板。当然,这种“死板”也是遵照古典主义原则而为之的,为了排除一切亢奋、激烈的情绪化成分,赋予作品安静、庄严的因素,对这种艺术追求上的反差,毋庸多言(绝对不是单纯地批判安格尔及学院派)观察《拯救安吉丽卡》中那个没有激越因素的场面就可以理解了。

《路易十三的誓言》得到了官方的热烈赞赏和革命舆论的强烈批评,正因为如此安格尔获得了波旁王朝颁发的“荣誉军团骑士”称号,次年还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然而,在一片偏重考古的职责声中,他“挂”不住了,一气之下返回了罗马(在意大利期间,他被任命为驻罗马的法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直到61岁他才回国。

安格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并以此作为他艺术的最高追求。古典派强调造型的准确性,这一点安格尔作得比他的老师更极端,简直到了一椅一物非倾心雕琢不可的地步,当然造型更为精美的同时,画面自然也就更为僵化。在形式精益求精的同时,内容从大卫的现实题材转为纯粹的唯希腊罗马是之的地步,成为脱离实际的纯艺术追求,于是“与时代步调格格不入”成为后世不肖子弟诘责他的主要话柄。《黄金时代》(又被人戏称“懒惰的美女群”),很难从在幸福乐园中(古希腊人将历史分为“黄金、白银、青铜、黑铁”四个时代)的无忧无虑的青年男女们的身上看出大卫的雄浑之气,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极其精美之外的对理性美的描画。

安格尔学习拉斐尔真正的成绩是对女性裸体的传神描绘,他本人也是首屈一指的素描大师,因而对造型的把握上显示出异常的得心应手。

著作

《安格尔论艺术》

更多文章

  • 萨尔瓦多·达利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萨尔瓦多·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普波尔侯爵(西班牙语:SalvadorDomingoFelipeJacintoDaliiDomenech,Marquésde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

  • 胡安·米罗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安·米罗

    胡安·米罗(Joan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中文名:胡安·米罗外文名:JoanMiró国籍:西班牙出生地: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生日期:1893年4月20日逝世

  •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

  • 文森特·梵高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

  • 提香·韦切利奥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提香·韦切利奥

    提香·韦切利奥,又译提齐安诺·维伽略(TizianoVecelli或TizianoVecellio,约1488/1490年–1576年8月27日),英语系国家常称呼为提香(Titian),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提香出生于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卡多列。10岁时随兄长到威尼斯

  • 拉斐尔·桑西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拉斐尔·桑西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Santi,全名RaffaelloSanzioda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

  • 彼得·保罗·鲁本斯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

  • 巴尔蒂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巴尔蒂斯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成名甚早,纽约现代美术馆早在1956年即举办他的个人展。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特辟专室展出他的绘画,1983年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向巴尔蒂斯致敬”的盛大回顾展。而在2001年2月18日,巴尔蒂斯以92岁高龄在瑞士去世时,

  • 巴勃罗·毕加索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勃罗·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PabloDiegoJoséFranciscodeP

  • 克劳德·莫奈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克劳德·莫奈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