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家楣

周家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3/12/6 2:10:10

周家楣,一作筱堂,江苏宜兴宜城镇西门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入翰林,同治间任礼部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章京,记名御史。光绪二年(1876)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十二月任大理寺少卿(宜兴人口口相传的“周天官”就是他)。光绪四年(1878)任顺天府尹(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陆续任顺天乡试监监,及礼、兵、户三部左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参与了北京地方志《光绪顺天府志》的编纂。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卒于任上。

基本资料

本名:周家楣

字:小棠

所处时代:清朝

出生日期:1835年

逝世日期:1887年

主要成就:参与了北京地方志《光绪顺天府志》的编纂

主要政绩

周家楣在任职期间以巩固国基,改善民生为己任。在顺天府尹任上,他弹劾贪官污吏,救灾施赈,百废俱兴,政绩斐然。他疏浚河道,以工代赈。他大力兴办教育事业,补充义塾经费,仅回民义塾就增设了6所。并尽力普及文化教育,还创修顺天府志书,修缮“金台书院”(今北京市崇文区金台小学),重修讲堂。

周家楣所处的年代,正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弱国无外交”。周家楣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上,不过激,不迁就,即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为恭亲奕䜣、李鸿章等人所器重。他坚持原则,妥善解决四川教案纷争。

同治帝亲政,西方列强为是否“跪拜”中国皇帝,引起“朝仪风波”。周家楣作“遇礼考”,西方使节可分开觐见,可鞠躬,不跪拜。这受到中西双方赞同,并编成法令施行,风波得以平息。

周家楣接见外国使臣,总是从容不迫,言出有理,常使各国使节为之心悦诚服。周家楣为维护主权,在与日本、俄国、德国的有关外交事件交涉中,他都坚持国格、坚持原则、尽力挽回。

周家楣为国操劳,呕心沥血,常说“国家御侮、责在自强”。他逝世后,京郊之地、顺天府乡绅百姓念其德政,在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为他建了专祠。宜兴西门“天官地”即周家楣故居。他名列宜兴森林公园“宜兴名人馆”。

家庭

祖父:秀才周静齐

父亲:直隶州学正周爱棠

母亲:皇清诰封一品太夫人周母潘太夫人

夫人:皇清诰封一品夫人蒋夫人

宜兴周氏

《晋书.周处传》: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殉国忘躯,可谓志杰之士也。

《宋史·周葵传》:孝宗曰:“安得如卿直谅者。”

宜兴周氏祖训:兰室鲍肆,久而相忘,水淡醴甘,迥焉各别。故君子同人不苟,取友必端。天地正气,人生最灵,维纲植纪,济弱扶倾。

宜兴周氏家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谦和,公平正直。

清史文载

周家楣,字小棠,江苏宜兴人。咸丰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其时教祸棘,四川总督骆秉章夙持正,外人以将军崇实易与,遇事辄就决之,数兴大狱,至杀平民二百人,勿之问。家楣上书执政,极言其害,请教案归总督裁决,卒如所言。各国相继换约,交涉益剧,枋事者多依违。家楣苦心经画,凡议觐礼、遣使臣、护侨民,皆委曲历久而后定。洎日本闚台湾,海防亟,乃为策先谋足以制日者。於是大学士文祥举立海军、造船舰、筑炮台、制枪械、采煤铁、招侨商,及用人、筹饷诸端,折衷众说,属草议上之。累迁郎中,擢五品京堂。

光绪改元,除太仆寺少卿,典四川乡试。越二载,迁顺天府府尹,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遭忧去。服阕,署左副都御史,直总署如故。八年,再授顺天府府尹。时吏治日弛,家楣自初莅即奏增经费,劾污吏,练捕盗营,亲决狱讼,设通州、良乡官车局、近畿教养义塾、善堂、留养局,增贡院号舍,扩金台书院,制孔庙祭器、乐器。及再任,益有兴革,郡中一切皆治办。

九年,霪雨河溢,州邑吁菑,亟疏请帑,复募集银百馀万。会关东大熟,劝募杂粮,亦获数万石,恤饥困。明年春,大举工赈,濬京南凤河,京东北运河,武清、宝坻两减河、宛平庞谷庄百二十村沟洫。通州、涿州、霸州、保定堤坝决口,分助直、鲁工赈皆钜万。佥谓京畿救荒之政,为百年所未有云。

家楣方负时望,累兼署礼、户、兵三部侍郎,上意骎向用。既而恭亲王奕䜣罢政,朝局一变。法越事起,朝士激昂多主战。家楣以法彊盛,不可轻敌,乃自具疏,略谓:“法人肆扰海疆,台湾亟於战御,饷械阻绝。敌以兵船十数游弋海口,伺隙抵巇,各国且潜济之。台湾虽胜,与内地隔。越南得手,得一地留一师,亦恐分兵致弱。今调停之说,发之自彼,权之在我,不得不别具深谋,欲擒先纵。至中国实能自强,转无战之可言。此大局之枢纽也。”疏上,自知其言不协时,曰:“吾终不以附和误国。”给事中孔宪瑴劾张荫桓泄漏机密,语连家楣及吴廷芬等,乃罢直总署,转通政使。十三年,卒。顺天士民感其遗惠,请建通州专祠,诏允之。

标签: 周家楣

更多文章

  • 吴廷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廷芬

    吴廷芬,字蕙吟,出生地是安徽休宁,出生于1833年中文名:吴廷芬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33年出生地:安徽休宁吴廷芬,字蕙吟,出生地是安徽休宁,出生于1833年吴廷芬(1833-?)字蕙吟,安徽休宁人,同治2年进士。光绪元年任户部广西司郎中,不久升内阁侍读学士。光绪7年任宗人府丞,稽查觉罗学(皇族子

  • 周德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周德润

    周德润(1832~1892),晚清中法战争的主战官员。字生霖。广西临桂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庶吉士。中文名:周德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32年逝世日期:1892年历任国史馆总篡、实录馆篡修、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土、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中法战争前,上疏言越

  • 许庚身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庚身

    许庚身(1825年~1893年),字星叔,号吉珊,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先后曾参与撰修朝廷的《宣宗成皇帝本纪》、皇室宗谱及《臣工列传》等书。咸丰九年(1859年),政府对修书叙功时,他被允许以侍读待用。许庚身曾代替同僚在皇宫值班,连续票签了二百多道文件。

  • 张荫桓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荫桓

    张荫桓(1837年-1900年7月31日),字皓峦,号樵野,又号红棉居士,晚号芋盫,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城区)人,清朝末年政治家、外交家。张荫桓少应童子试不遇。同治三年(1864年),捐得山东知县之职,在巡抚阎敬铭、丁宝桢幕中供职,因才干受到器重,至同治七年(1868)被保荐为道员,赴湖

  • 廖寿恒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廖寿恒

    廖寿恒(1839—1903),字仲山,晚号抑斋,福建汀州府永定县人,寄籍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在上海市西北)。廖寿丰弟。清咸丰十一年(1861)顺天举人,同治二年(1863)成进士。历任湖南学政,国史馆纂修,侍读学士。光绪元年(1875)迁侍郎,十年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三年迁左都御史,擢刑部

  • 邓承修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邓承修

    邓承修(1841一1892),字铁香,号伯讷,汉族,广东惠阳县淡水客家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历任刑部郎中、浙江道、江南道、云南道监察御史、鸿胪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任御史时大胆进谏,弹劾权贵,痛陈利弊,人称“铁笔御史”。在中法勘界中,作为中方勘界大臣,忠于职守,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不

  • 孙毓汶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毓汶

    孙毓汶(1834-1899),字莱山(亦作来杉),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人,清朝大臣。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本名:孙毓汶字:莱山出生日期:1833年逝世日期:1899年籍贯:山东济宁所处朝代:清代孙毓汶(1833-1899),字莱山(亦作来杉),山东济宁直

  • 续昌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续昌

    字燕甫,满族人,隶蒙古正白旗,本不姓续,而姓巴林氏,后以名字续昌第一字“续”而习惯姓续。本名:续昌字:燕甫所处时代:清民族:满族续昌,晚清大臣。光绪五年(1879)任奉锦山海关道(今辽宁营口境内)道员。在任期间整顿军队,将镇海营旗兵改编为海防练军营;创立资善堂,赈济饥民;设立义塾,教育贫民子弟。离任

  • 汪鸣銮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汪鸣銮

    汪鸣銮(1839~1907年)清末大臣、藏书家。字柳门,号郋亭,一作郇亭,钱塘(今杭州)人,侨寓吴门。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历官编修、陕甘学政、山东、江西、广东学政,内阁学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五城团防大臣、吏部右侍郎等。历官吏部侍郎。五城团防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光禄大夫。本名:汪

  • 长麟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长麟

    长麟,字石农,清政府官员。满洲镶蓝旗人。1880年(光绪六年)以翻译进士授编修,后累迁至户部右侍郎,为总理衙门大臣奕訢所器重。1894年,屡被光绪召见。本名:长麟字:石农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长麟,字石农,清政府官员。满洲镶蓝旗人。1880年(光绪六年)以翻译进士授编修,后累迁至户部右侍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