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阮福晈

阮福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83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2:48

阮福晈(越南语:NguyễnPhúcKiểu,1791年-1841年),又名阮福胆(NguyễnPhúcĐảm),史称明命帝(VuaMinhMạng),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1820年至1841年在位,年号明命。在位期间,阮福晈进行了多项改革,使阮朝处于鼎盛时期。此外,还对真腊(今柬埔寨)、哀牢(今老挝)进行军事扩张,使越南的疆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在对外政策上,阮福晈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国内则禁止基督教的传播。1839年,阮福晈改国号为“大南”。1841年,阮福晈逝世,庙号圣祖(ThánhTổ),葬于孝陵,子绍治帝继位。

基本资料

名:阮福晈

外文名:NguyễnPhúcKiểu

别名:阮福胆

国籍:越南

出生日期:1791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1841年1月20日

职业: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

主要成就:进行官制、币制等改革

将国号由越南改为大南

出生地:嘉定(今胡志明市)

在位时间:1820年-1841年

年号:明命

庙号:圣祖

谥号:仁皇帝

陵墓:孝陵

人物生平

立为太子

阮福胆是阮世祖嘉隆帝阮福映的第四子,生于嘉定(今胡志明市)活禄村,生母为左宫嫔二妃陈氏珰。当时旧阮政权还偏安于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带),并与北方的西山朝多次发生战争。陈氏珰与其他妃子一样也随之奔波,在嘉定(今胡志明市)的活禄村生下了阮福胆。

阮福胆出生之后,阮福映命元妃氏兰(即后来的承天高皇后)将其收为养子抚养。宋氏兰要求阮福映做出担保,阮福映命黎文悦写下契券作为证明,交给宫婢阮氏犁保管。

1781年,原东宫太子阮福景病死于嘉定。根据惯例,阮福景的儿子阮福美堂应被立为皇位继承人。但由于阮福景一系有亲西方和基督教倾,阮福映迟迟不立继承人。1814年,宋氏兰逝世。由于皇后所生的儿子阮福景、阮福曦、阮福晙全都英年早逝,阮福映命令阮福胆以养子身份为皇后孝,并认定他为“嫡四子”。翌年,阮福胆改名阮福晈,被册立为皇太子。

继承皇位

1820年2月3日,嘉隆帝驾崩。临终前,嘉隆帝指定让黎文悦、范登兴担任辅政大臣。2月14日,皇太子阮福晈正式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为“明命”,并尊生母陈氏珰为皇太后。

阮福晈是一位恬静好学的君主。未即位之时,阮福晈就与黎光定、阮文诚等推崇儒学的大臣来往密切。继位之后,他对儒学推崇备至,常秉烛夜阅奏章。阮福晈勤于政事,在位期间进行了多项改革。不过为人多疑而且刚愎自用,事必躬亲,要他亲自朱批才能成行。阮福晈在任期间常常训诫臣子:“人心思治,不欲滋事生变。然年富力强之时未有建树,而至年迈力衰之时尚能有作为!故朕不敢有一时之懈怠。”

阮福晈继位之后,立即进行官制、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意图建立中央集权的“文官政府”。在后黎朝末年,儒家政治的“士农工商”秩序彻底被打乱,出现了“米罄逃荒,壹农贰士”的现象。这个现象在西山朝时代更甚。明命帝致力于恢复这种秩序。

镇压叛乱

明命年间,北城地区先后爆发了大大小小的254次农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伯鑅、黎维良、农文云。而在南方的嘉定城,黎文魁举兵叛乱,暹罗军队和法国传教士也介入这场叛乱。这些农民起义给予了朝廷沉重打击,政权几乎陷入瘫痪。后经明命帝励精图治方才安定,但已大不如前。

潘伯鑅之乱

1826年,潘伯鑅、武德葛、阮幸起兵于南定,攻破茶里、麟海二府,杀死御官邓廷勉、阮忠演以及南定镇守黎茂菊。阮福晈派兵围剿,杀死武德葛。但不久潘伯鑅、阮幸又联合流亡到越南的中国山贼(越南人将逃到越南境内的中国山贼称为“客贼”,越南语:giặcKhách/贼客),骚扰北城沿岸一带,攻破海阳的光明、宣阳二县。阮福晈派清化参办阮公著、乂安参办阮德润率军前往北城,会同北城协镇阮有慎一起围剿。翌年,在天长府、建昌府一带擒获潘伯鑅等,全部处死。

黎维良之乱

1833年,又有后黎朝子孙黎维良在宁平起兵,自称大黎皇孙。土司郭必功、郭必济、丁世德、丁功郑等举兵响应,攻陷乐土、奉化、安化三州县,围攻兴化城。乂静总督谢光巨、清化总督阮文仲奉命围剿,擒杀黎维良,郭必功等土司联军亦溃散。经过这次叛乱之后,阮福晈下令将北城的后黎朝子孙流放到广南、广义、平定一带,由朝廷发放钱财和土地供其谋生。

黎文魁叛乱

1833年,黎文悦养子黎文魁(亻+裹)因不满阮福晈对黎文悦一族的迫害,发动叛乱,杀死布政使白春元、总督阮文桂。黎文魁自称大元帅,在藩安城设立百官,并派蔡公朝攻陷了嘉定城六省。巴黎外方传教会教士若瑟·玛尔香(JosephMarchand,被越南人称为“游神父”(CốDu)。此人在1988年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圣,是越南殉道圣人之一)号召天主教徒起兵响应,并声称要将阮福景的儿子阮福美堂拥上皇位,谋求令越南成为天主教国家。华侨麦进阶也举兵响应。这是明命年间最大规模的叛乱。

阮福晈闻变,派遣宋福梁为讨逆左将军、阮春为参赞,潘文璻为讨逆右将军、张明讲为参赞,会同平寇将军陈文能一起,率水步之军前去镇压。蔡公朝的叛变使黎文魁被迫据守藩安城对抗官军。黎文魁派人向暹罗求救,暹罗国拉玛三世派水陆军队分兵五路攻打越南。

阮福晈派张明讲、阮春前往安江,黎文魁瑞守甘露,范文典守乂安,又派阮文春进兵镇宁。张明讲在真腊击败暹罗军,安江巡抚黎大纲驻守南荣城(今柬埔寨金边),挟持真腊国王安赞二世(匿螉禛)对抗暹罗。张明讲、阮春自南荣城进兵,击败暹罗军队,夺取了菩萨城。1834年,阮朝基本成功抵抗了暹罗的入侵。

翌年,黎文魁逝世,子黎文巨嗣位。不久藩安城被攻陷,起义失败。1831名起义者被阮朝军队处决,并将尸首集中掩埋,称为“伪墓”。主犯黎文巨、麦进阶、若瑟·玛尔香等六人被押往顺化,于当年十一月以大逆罪被凌迟处决。

农文云之乱

黎文魁之乱被镇压后,阮朝朝廷搜捕叛乱者的亲属,包括了黎文魁的内兄农文云。农文云是岱依族人,担任保乐州(今属高平省)知州。1833年,当得知黎文魁在嘉定城发动叛乱之后,农文云便在保乐州举兵反抗,攻破高平省城,自称节制上将军,铸元隆通宝。农文云发兵攻打北城各省,七泉州知州阮克和举兵响应。阮福晈派山兴宣总督黎文德为三宣总督军务,派海安署理总督阮公著为参赞,会同宁太总督阮廷普前去镇压。由于农文云围攻谅山甚急,又派安静总督谢光巨为总统大臣,前去高平平叛。

黎文德、阮公著攻破保乐州,农文云剃发易服,逃往中国境内避难,留女婿云光总和堂弟农文仕、农文硕抵抗官军。官军见农文云逃往中国后便班师回朝。农文云又回到保乐州,势力再次强大。

1834年,黎文德、范文典从山西进兵宣光,谢光巨、阮进林、胡佑自高平出发,阮廷普、阮公著自太原出发,三路大军围攻保乐州。阮朝方面照会清朝,要求防备农文云再次逃往中国。中国遣返了逃往贵州境内的农文仕、农文硕等五人,农文云被迫逃到宣光,匿于丛林之中。范文典包围丛林放火烧山,将农文云烧死。

杀害功臣

黎文魁之乱被平息之后,明命帝下令捣毁了黎文魁的据点藩安城,易地重建。同年,都察院官员潘伯达上奏嘉定总镇黎文悦生前存在众多不法行为。此后,大臣何权、阮知方、黄炯等纷纷奏称黎文悦生前图谋不轨。明命帝派武春谨铲平了黎文悦的坟墓,在其原址上竖立“权阉黎文悦伏法处”的石碑。没收财产,其亲族判斩监候。

次年,又有吏部左侍郎黎伯秀追参北城总镇黎质生前不法之事,声称黎质在北城期间专行不法,并阴谋推翻明命帝。明命帝命人铲除了黎质墓,在其原址上竖立“奸臣黎质伏法处”的石碑。没收家产,其亲族亦判处斩监候。

晚年生活

1839年,阮福晈得到“红(“红毛”(越南语:HồngMao/红毛)是当时越南人对英国的称呼。)谋侵广东”的奏报之后,认为清朝朝廷懦弱贪腐,以此预言清朝必将逐渐走向衰败:“清人懦弱,我知之矣。”(《大南实录正编第二纪·卷212》)。不久,1839年2月15日,阮福晈便下诏,将越南的国号改为“大南”。不过,阮福晈仍维持着与清朝的朝贡关系,而且在对清朝的外交上仍自称“越南”。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越南上下都担心英国会借海上优势入侵越南。阮福晈于是派遣由两个普通官员和两个翻译组成的“越南使团”前往法国,寻求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以与英国抗衡,并希望同西方商讨基督教之事。越南代表团到达法国首都巴黎,求见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但是由于阮福晈在西方世界的恶劣形象,许多法国人对这个越南使团不抱好感。巴黎外方传教会呼吁路易·菲利普不要接待,最终越南使团无功而返。

1841年,心力交瘁的明命帝阮福晈逝世,享年50岁。临终前,阮福晈要求大臣张登桂辅佐皇太子阮福绵宗。阮福绵宗改名阮福暶并继位,是为绍治帝,为阮福晈上庙号圣祖(越南语:ThánhTổ/圣祖)、谥号体天昌运至孝纯德文武明断创述大成厚泽丰功仁皇帝(越南语:ThểthiênXươngvậnChíhiếuThuầnđứcVănvũMinhđoánSángthuậtĐạithànhHậutrạchPhongcôngNhânHoàngđế/体天昌运至孝纯德文武明断创述大成厚泽丰功仁皇帝),葬于孝陵。

标签: 阮福晈

更多文章

  • 朱国治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国治

    朱国治(?~1673年),字平寰,辽东抚顺(今属辽宁)人,汉军正黄旗,清朝官吏。顺治十六年(1661年),任江苏巡抚,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制造江南奏销案、哭庙案,罗织罪名杀害金圣叹、倪用宾等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三藩之乱爆发,朱国治遇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 王吉贞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吉贞

    王吉贞,山西大同人,祖籍河南,原姓李,康熙年间曾官至兵部侍郎。本名:王吉贞所处时代:康熙年间主要成就:吴三桂反清期间力劝其父讨伐吴三桂祖籍:河南王吉贞的父亲为陕甘总督王辅臣。吴三桂反清期间,王吉贞曾力劝其父讨伐吴三桂。康熙平定三藩后,将王辅臣逼死,因王吉贞曾劝其父尽忠职守,故此仅将此革职,然康熙始终

  • 马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宝

    马宝(1628年—1699),又称马三宝,陕西隆德(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明末清初名将。李自成入北京时(1644年),马宝擢升老营副营总。称永历元年(1647元)封安定伯,永历十二年(1658年)正月封淮国公。永历十六年(1662年)右都督充中营总兵官(清),永历十八年,平水西,康熙五年,宝调曲靖

  • 赫舍里·索额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赫舍里·索额图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庶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重臣,权臣。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因

  • 伊尔根觉罗·莫洛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伊尔根觉罗·莫洛

    莫洛,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呼纳赫鲁,清初大臣。祖温察,清太祖时来归。初授刑部理事官,累迁工部郎中,官至刑部尚书、山陕总督、武英殿大学士。1674年,王辅臣领兵冲击莫洛军营,莫洛咽喉中箭身亡。本名:伊尔根觉罗·莫洛别名:莫洛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满族逝世日期:1674年主要成就:平定

  • 米思翰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米思翰

    米思翰(1633—1675年),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孝贤纯皇后祖父,清朝大臣,出身将门之家。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米思翰上疏进呈剿贼方略,奖奉职恪勤诸大臣,加太子太保。不久逝世,谥敏果。本名:富察·米思翰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沙济出生日期:1633年逝世日期:1

  • 纳兰明珠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叶赫那拉氏,字端范,建州叶赫(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隶属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词人纳兰性德父亲。迎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起家蓝翎侍卫、治仪正,迁为内务府郎中,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

  • 周培公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培公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本名:周昌字:培公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632年逝世日期:1701年主要作品:《介庵草》主要

  • 爱新觉罗·杰书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爱新觉罗·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

  • 孙思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思克

    孙思克(1628年—1700年),字荩臣、号复斋,汉军正白旗,三等男孙得功的次子,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孙思克早年曾为王府护卫,后随洪承畴征战,调任甘肃总兵,驻守凉州。三藩之乱时,他攻克靖远,又率军震慑进犯的游牧部落,然后渡河与张勇会师,参与会攻平凉,升任凉州提督、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康熙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