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鸿年

林鸿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1/8 15:07:05

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十六年状元及第,是福建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林鸿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道光十八年被册封琉球国之正使,出使琉球,而后历任广东琼州府知府、云南临安府知府、云南巡抚等职。同治五年被以“畏寇逗留”等罪名革职,返回福州后担任正谊书院(现福州第一中学前身)山长。正谊书院在林鸿年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掌教下,培养出的栋梁之才多达百余人,其中就包括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祺等人。林鸿年是非常有名的槐轩弟子,《清史·儒林传》记载,咸丰中,福建侯官林鸿年为云南布政使,至蜀得沅书读之,惊喜求问,时沅已死,因受业于沅弟子内阁中书刘芬,尽购其书去。及罢官归,遂以其学转相传习,闽人称为“川西夫子”。

基本资料

本名:林鸿年

别名:川西夫子

字:勿村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侯官(今福州)

出生日期:1804年

逝世日期:1886年

主要作品:《松风仙馆诗抄》

生平经历

福建省清朝的第一个状元

林鸿年生于清嘉庆九年,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与人互相切磋学问。二十五岁时中了举人,并于道光九年进京参加会试,可惜落第而回。不过这次的失败,并没有浇灭林鸿年一颗勇于进取之心,他在回家的路上赋诗自励:“状元二字消难去,我亦摩挲铁砚来。”回家后,林鸿年更加用功,并于道光十六年再次进京参加会试。这次,林鸿年摘得丙申恩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时值三十二岁,成为了福建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

出使琉球留名琉球

道光十八年,琉球国王尚灏去世,要举行册封世子尚育袭位的大典,上报朝廷希望出使参加大典。由于林鸿年学识卓著,处事老练且严于律己,便成为出使琉球的最佳人选。于是林鸿年被清廷册封为琉球国王正使,经福建,从闽江口扬帆出海,远赴琉球。

林鸿年到琉球后,首先代表清廷向已故琉球国王尚灏致祭,而后举行册封大典,宣读诏敕,册封世子尚育为王,并赐御书的“弼服海隅”匾额。难得的是,在这典礼前后的一百六十天内,林鸿年廉洁自守,屏绝馈遗,婉言谢绝琉球国王馈赠的宴金,禁止随从人员携货勒迫销售,而且当他知道琉球人民生活困苦时,还把从出使费用中省下来的240万贯钱一并交与琉球国王进行赈恤,一举赢得了琉球举国上下的真心感戴。

提议合饷惹祸上身

回国后,林鸿年得到了清廷的极大信任。先后升任林鸿年为山东乡试副考官、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方略馆纂修、广东琼州(今海南省)知府、护理雷琼道、云南临安府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等职。尽管林鸿年一路实打实干地走上来,可惜林鸿年毕竟只是个文人,而不是个政客。

在林鸿年担任云南巡抚期间,太平军石达开部自四川叙州入云南境内,锐不可挡,云南各地反清斗争日益激烈。林鸿年上任就碰到了一个难题:南面杜文秀部进占永北厅,威逼昆明;北边“土苗各匪啸聚”,占着川、黔、滇三省要道;东面渠魁独霸一方;西边杨振膨等进攻临安。慈禧太后密谕林鸿年与四川总督骆秉章、云贵总督崇实通筹防守之策。林鸿年回奏力主“进剿”,并说明云南方面军饷见拙,要求与各省合出粮饷。这下可是往油锅里浇了水,叫其他省一起出钱筹集军饷,剿灭了太平军,加的是林鸿年功绩,出钱的一点好处也捞不到,其他人自然是不干。四川总督骆秉章表面上答应,但却多方推诿,推延了快一年才勉强拨付二万两应付了事,而湖广各省的协饷、厘金、劝捐也久久未到。林鸿年在清廷的一再严词催剿之下,“勉筹军饷”出击太平军。

林鸿年“分路攻破磨黑、红岩二台坡‘贼营’数十座,先后克复普洱府、思茅厅两城”,并督军至四川叙州,准备攻下昭通,打通川、黔、滇三省要道。同时,清廷传来圣旨,准许林鸿年在云南招商办铜矿,这下粮饷终于有了个稳妥的着落。然而,正在他还在庆幸局势有了好转之际,却被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云贵总督崇实联衔上奏弹劾,上奏林鸿年两项罪状:“招抚‘滇匪’李开甲,使其得以进入四川掳掠;纵容属下李宜太,借回湘募勇之机,在途招摇滋事。”同治五年正月,林鸿年终因辩解无效,以“畏寇逗留”及招抚人有“借词投降,意图混入四川”的罪名被革职查办。

林鸿年回到故乡时,正值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开设正谊书院(现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便聘林鸿年为山长,随后的十九年内,林鸿年一直尽心尽职地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谊书院是省内举人、贡生学习制艺诗赋的最高学府,“林鸿年训士以器识为先,尤重根底之学”。在他的悉心教导之下,正谊书院人才辈出,更教导出有如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祺等出类拔萃的人才百余人。

光绪四年,福建巡抚丁日昌以林鸿年“掌教闽中,著有成效”上奏,诏交吏部从优议叙。光绪八年,吏部以“经术湛深,品行峻洁”回奏,并请特赏三品卿衔。光绪十一年十二月,林鸿年病故于家,有《松风仙馆诗抄》传世。

后代情况

子林如玉,字希村,与父同志于收藏图书,聚书益多。藏书中多丛书、类书。藏书印有“曾在林勿村处”等。

其孙林时爽(林文)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标签: 林鸿年

更多文章

  • 李承霖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承霖

    李承霖(1808-1891)清代文人。字雨人,号果亭。丹徒(今江苏镇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状元,尝任广西学政,严斥舞弊之风,后教授醇亲王奕譞读书。咸丰元年(1851)丁母忧归里。六年(1856)父丧,遂不复出。光绪年间曾上书沈葆祯、刘坤一等,阻止有人在江宁、镇江府间的青龙山一带开矿。光绪十

  • 龙启瑞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龙启瑞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字翰臣,清代文学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出任湖北学政。咸丰二年丁忧负责广西团练,成功保卫桂林。后卒于江西布政使任上。治古文,工书能篆、籀,善画。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与曾国藩、胡林翼等均有交往。卒年四十五。有《经德堂集

  • 孙毓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毓桂

    孙毓溎出身名门,是体仁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的孙子,是江苏巡抚孙宝善的儿子。孙毓溎自幼好学上进,深受前辈影响,倾心致力仕途。得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二十六年,出任云南学政。未及任即破格提为山西按察使。道光三十年,孙毓溎调任山西按察使。在任上协助总督林则徐处理事务。咸丰元年(1851)

  • 萧锦忠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锦忠

    萧锦忠(1803—1854),原名衡,字黼平,号史楼,茶陵县下东人。清道光廿五年(1845)状元及第,是茶陵科举史上的两个状元之一。本名:萧锦忠字:黼平号:史楼所处时代:清出生地:湖南省茶陵出生日期:?逝世日期:1854年清代的状元大半出自两江,湖南在此之前,仅只一个衡山人彭浚得此殊荣。萧锦忠自幼刻

  • 陆增祥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增祥

    陆增祥(1816-1882),江苏太仓人。字魁仲,号星农、莘农。道光三十年(1850)一甲一名进士,官翰林院修撰,历官湖南辰永沅靖道,有政声,以疾告归。少通六书,好学博览,精金石学。著有《篆墨述诘》、《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金石偶存》、《三百砖砚录》、《八琼室待访金石录》等。本名:陆增祥字:魁仲号

  • 章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鋆

    章鋆(1820年-1875年),字酡芝,号采南,今属浙江省宁波府城西北厢的西河沿人。自幼颖异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2岁,以优贡生中式顺天府乡试举人。中文名:章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20年逝世日期:1875年职业:状元出生地:浙江宁波信仰:儒学字:酡芝号:采南文宗奕(yl)(

  • 孙如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如仅

    孙如仅(1820-1880)字亦何,号松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人。咸丰三年(1853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本名:孙如仅字:亦何号:松坪出生日期:1820年逝世日期:1880年孙如仅(1820-1880)字亦何,号松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人。咸丰三年(1853年)一甲第一名进士,

  • 锺骏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锺骏声

    钟骏声,字雨辰、亦溪,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清朝状元,后官至四川学政(修撰衔)、侍读学士。中文名:钟骏声籍贯::浙江出生地::杭州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中国钟骏声,字雨辰、亦溪,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秀才,咸丰八年(1858)中举,十年(1860)大魁天下,授

  • 徐郙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徐郙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

  • 翁曾源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翁曾源

    翁曾源(1834—1887年),字仲渊,号寔斋、海珊,江苏常熟人,生于北京翁氏府邸。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1856)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因其为翁同龢之侄,人称“小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因体弱多病,未几即告病归里,以书画自遣。一度曾代上海县学和龙门书院批阅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