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绎

刘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97 更新时间:2024/1/9 14:48:38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

基本资料

本名:刘绎

字:瞻岩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永丰

出生日期:1796年

逝世日期:1878年

主要作品:《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等

人物介绍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

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

人物生平

刘绎年少即好学,以文章闻名乡里。乡试前,父叮嘱日:“倘得外用,毋轻就。”绎遵父命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父赞许之:“此官不失读书本色。”道光六年(1826)赴京参加廷试,名列一等,以知县任用。十一年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殿试,中一甲第一名进士,乙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十七年,人值南书房,次年,出任山东学政,刻《劝课条规》,著《崇正黜邪论》1卷,以整饬教育,促进学业。两年任满,被召回京,入值南书房。宣宗询及家事,知绎父母俱存,特许奉双亲居禁内澄怀园以侍养,并示优遇。二十一年,因父母年老多病,不服水土,请准归养。归里后,主讲吉安白鹭洲、青原山两书院,30余年,培养人才甚众。咸丰元年(1851),廷臣交荐,刘绎应召人京听候简用。接连3天受到咸丰帝召见,仍以母老多病乞归侍养。五年冬,太平军占领永丰城。绎扶持老母避居乐安、吉水,襄办地方团练。八年加三品京堂衔,任江西团练大臣,训练乡勇,抵抗太平军。

鸦片战争其间,力主严禁鸦片,列举鸦片之害:“官吸之则废事,兵吸之则废守。富者败家,贫者丧身。”对于治理国家,则重视培养元气,“其要在乎得人才,固民心。上无言利之臣,则贤才进;下无贪暗之吏,则问阎安。元气之复,必由于此。”并提出防御英军的谋略,主张对入侵长江的英舰“沿江固守”,耗其粮食、弹药,断其归路,然后聚歼之。战争失败后,刘绎上书户部尚书祁隽藻,反对赔偿烟价与战费。认为治国应先培元气,关键在于得人才,固民心。同治年间江西巡抚刘坤一修《江西通志》、《客家刘氏族谱》(他是奉圣旨修族谱,他把族谱随[奏表]一同[拜进]朝庭的,所以此客家刘氏族谱的[世系表]己送交清朝庭),委绎任总纂。《永丰县志》《吉安府志》也相继编修,绎均被委为总纂。三志一谱于同光之际先后修成,而绎已届垂暮之年,他在《八十自序》中说:“平生进未尝有一日诡遇,退未尝有一日暇逸。”

绎与生徒讲学,不涉偏激,不落虚空,一以省察躬行为本,不专以文艺论优劣。绎生平为文,决不随意,下笔必求合“立言”之旨。要求情真,言之有物。主张“不事摹仿,不求工巧。自然流露,若不容己。则虽词浅旨近,往往见其真焉。”论诗主张“作诗不必规规唐,惟其真而已。”文与诗均强调一个“真”字。擅长书法,主讲白鹭洲书院时,所撰“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联,镌刻于书院门前石柱上。嵌于钟鼓楼的匾额“卉青原台”字,亦为其手迹,至今犹存。著有《存吾春斋文钞》12卷、《存吾春斋诗钞》13卷,另有笺经评史及语录等未编辑的遗文数十万言。绎与祁寯藻(1793~1866)相契,工诗文。

标签: 刘绎

更多文章

  • 林鸿年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林鸿年

    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十六年状元及第,是福建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林鸿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道光十八年被册封琉球国之正使,出使琉球,而后历任广东琼州府知府、云南临安府知府、云南巡抚等职。同治五年被以“畏寇逗留”等罪名革职,返回福州后担

  • 李承霖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承霖

    李承霖(1808-1891)清代文人。字雨人,号果亭。丹徒(今江苏镇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状元,尝任广西学政,严斥舞弊之风,后教授醇亲王奕譞读书。咸丰元年(1851)丁母忧归里。六年(1856)父丧,遂不复出。光绪年间曾上书沈葆祯、刘坤一等,阻止有人在江宁、镇江府间的青龙山一带开矿。光绪十

  • 龙启瑞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龙启瑞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字翰臣,清代文学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出任湖北学政。咸丰二年丁忧负责广西团练,成功保卫桂林。后卒于江西布政使任上。治古文,工书能篆、籀,善画。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与曾国藩、胡林翼等均有交往。卒年四十五。有《经德堂集

  • 孙毓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毓桂

    孙毓溎出身名门,是体仁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的孙子,是江苏巡抚孙宝善的儿子。孙毓溎自幼好学上进,深受前辈影响,倾心致力仕途。得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二十六年,出任云南学政。未及任即破格提为山西按察使。道光三十年,孙毓溎调任山西按察使。在任上协助总督林则徐处理事务。咸丰元年(1851)

  • 萧锦忠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锦忠

    萧锦忠(1803—1854),原名衡,字黼平,号史楼,茶陵县下东人。清道光廿五年(1845)状元及第,是茶陵科举史上的两个状元之一。本名:萧锦忠字:黼平号:史楼所处时代:清出生地:湖南省茶陵出生日期:?逝世日期:1854年清代的状元大半出自两江,湖南在此之前,仅只一个衡山人彭浚得此殊荣。萧锦忠自幼刻

  • 陆增祥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增祥

    陆增祥(1816-1882),江苏太仓人。字魁仲,号星农、莘农。道光三十年(1850)一甲一名进士,官翰林院修撰,历官湖南辰永沅靖道,有政声,以疾告归。少通六书,好学博览,精金石学。著有《篆墨述诘》、《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金石偶存》、《三百砖砚录》、《八琼室待访金石录》等。本名:陆增祥字:魁仲号

  • 章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鋆

    章鋆(1820年-1875年),字酡芝,号采南,今属浙江省宁波府城西北厢的西河沿人。自幼颖异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2岁,以优贡生中式顺天府乡试举人。中文名:章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20年逝世日期:1875年职业:状元出生地:浙江宁波信仰:儒学字:酡芝号:采南文宗奕(yl)(

  • 孙如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如仅

    孙如仅(1820-1880)字亦何,号松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人。咸丰三年(1853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本名:孙如仅字:亦何号:松坪出生日期:1820年逝世日期:1880年孙如仅(1820-1880)字亦何,号松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人。咸丰三年(1853年)一甲第一名进士,

  • 锺骏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锺骏声

    钟骏声,字雨辰、亦溪,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清朝状元,后官至四川学政(修撰衔)、侍读学士。中文名:钟骏声籍贯::浙江出生地::杭州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中国钟骏声,字雨辰、亦溪,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秀才,咸丰八年(1858)中举,十年(1860)大魁天下,授

  • 徐郙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徐郙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