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孝恭

李孝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3/12/6 10:20:17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改为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武德三年(620年),封赵郡王。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李靖为副将,灭萧铣,受封荆州大总管,成功招抚岭南诸州。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武德九年(626年),赐实封一千二百户。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贞观初,任礼部尚书,以功封河间郡王,好游宴,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时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李孝恭

所处时代: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591年(隋开皇十一年)

逝世日期:公元640年(唐贞观十四年)

主要成就:攻略巴蜀,俘获朱粲

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官爵:赵郡王—河间郡王

地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追赠:司空、扬州都督

谥号:元

官职:左光禄大夫、山南招尉大使、扬州大都督、礼部尚书

人物生平

攻略巴蜀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孝恭说:“不能这样。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赦罪释放。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封为信州总管,承受制命可以权益授官。

平灭萧铣

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又献计进攻萧铣的割据政权,李渊非常欣赏他的计策,任命其为信州总管,进爵为王,并改信州为夔州,他广造大船,教习士兵水战,准备进攻萧铣。

李孝恭尽召巴蜀地区首领子弟收录任用,对外表示引荐擢用,而内心是将他们作为人质。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孝恭被任命为荆湘道行军总管,统率水陆十二支军队从夷陵出发,击破荆门、宜都二镇之兵。

这时,萧铣的骁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守在附近的清江。李孝恭大兵一到,即想进击。李靖劝告他说:“文士弘,是萧铣的健将,士卒精锐骁勇,现在荆门刚刚失守,他把精锐兵力全都派出来迎战,这是救败的军队,恐怕锐不可挡。我们应当暂且把战船停泊在长江南岸,不与敌人交锋,等到他们士气衰落,然后出击决战,一定能攻破敌军。”李靖的避其兵锋,挫其锐气,然后一战可擒的战术是很正确的,但李孝恭由于连战告捷,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没有听从他的劝告,遂命李靖留守军营,自己率兵出战。果然不出李靖所料,双方一交战,孝恭军大败,即逃奔南岸,损失很大。文士弘获胜以后,即纵兵四出抢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获。李靖见敌军队伍大乱,遂不失时机,迅即指挥唐军出战。文士弘军一时难以收拢,措手不及,结果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被杀及溺水而死者将近一万人,获得舟舰四百余艘。

攻下夷陵之后,李靖又马不停蹄,率轻骑五千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军继后。李孝恭带领大军继续进攻,李靖又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解开战舰放于江中。诸将说:“所获船舰应当为我军所用,弃船就会资助贼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孝恭说:“萧铣的辖境,南至岭表,东达洞庭,地势险要战士众多,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将士众多,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来,我军就会内外交困,舟船虽多,又有何用?如今萧铣已败,不会马上进兵,往返打听情况,就可延缓其救兵,那么我军就能顺利地攻下江陵了。”不久萧铣救兵到达巴陵,见空船,果然迟疑不进。

萧铣自度救兵难于急至,就对属下说:“天不助梁,数次亡国。如果战至力屈而降,唐军必因军士死伤而大杀城内百姓。怎能因为一人之故而使百姓遭殃呢。现在城池还未被攻拨,我先出降,可能会保全民众。众人失我,何患无君!”于是他亲自巡城下令投降,守城军士都号哭不已。萧铣祭拜太庙后,率官吏赴李孝恭军门请降:“当死者惟有我萧铣,百姓无罪,请勿杀掠。”李孝恭把萧铣用囚车送至京师。

俘辅公祏

李孝恭平灭萧铣后,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李渊大喜,任命他为荆州大总管,下诏画工图其击破萧铣之状以呈进朝廷。

李孝恭治理荆州有方,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以便利百姓。不久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那时岭表地区还未平定,他便分别派遣使者抚慰,其投诚归附者有四十九州,使朝廷号令畅通于南海之滨。

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的部将辅公祏反唐、杀王雄诞、率部占湖州。孝恭率兵前往九江,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全都受他指挥。出发之前,大飨将士,杯中之水忽变为血,在座者脸色尽变,孝恭举止自如,从容不迫地开导说:“祸福无门,惟人所招!我没做什么负心事,诸位不必为我如此忧心。辅公祏恶贯满盈,如今依仗朝廷威灵以问罪致讨,杯中之血,乃是贼臣授首的征兆而已!”一口饮尽,众心遂安。辅公祏部将冯惠亮等人守险邀战,孝恭坚守壁垒而不出战,派出奇兵断绝贼寇粮道,贼众渐饥,夜逼其营挑战,孝恭坚卧不动。第二天,派出羸弱兵卒前往贼营挑战,令卢祖尚挑选精骑严阵以待。不一会儿羸兵退却,贼寇追击败卒甚为嚣张,与祖尚之军相遇,交战一场,大败其众。冯惠亮退守梁山,孝恭乘胜攻破梁山别镇,贼众赴水死者数以千计。

武德七年三月二十八日(624年4月21日),辅公祏穷蹙,放弃丹阳逃走,孝恭派出骑兵穷追,俘获辅公祏于武康。二十九日,李孝恭杀越州都督阚棱,江南平定。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他所统摄。隋灭乱起,李氏家族除李世民带兵纵横天下外,宗室中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独当一面,并立有大功。孝恭两次击破大寇,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因而想以威名夸示远俗,便修筑宅第于石头城中,设立哨所往来巡察以护卫自己。

武德末年,扬州有人诬告李孝恭谋反,因此唐高祖李渊将李孝恭召还京师,以武士彟代之。李孝恭受到有关部门追究盘问,既无证据,便被赦免为宗正卿,赐予实封一千二百户。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年,迁任礼部尚书,改封为河间郡王。

晚年生活

孝恭性情奢侈豪爽,后房歌姬舞女达一百余人,然而待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待。功成名就之后,这位王爷不喜反悲,对左右说:“我住的大宅子真是太宏丽了些,应该卖掉再买座小院子,能住就可以了。我死之后,诸子有才,守此足矣。如果这些犬子不才,也免得这么好的大宅子便宜了别人。”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得急病一下死掉,时年才五十岁,正当壮年。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

历史评价

《旧唐书》: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厚自崇重,欲以威名镇远,筑宅于石头,陈庐徼以自卫。

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然而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太宗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

疏属尽封,乱害公。河间孝恭,独称军功。

“河间节贯神明,志匡宗社,故妖不胜德明矣。道宗军谋武勇,好学下贤,于群从之中,称一时之杰。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

《新唐书》:“景、元子孙,当草昧之初,乘运而奋,方高祖攘除四方,所以宣力,皆显显为世豪英。至河间之功,江夏之略,可谓宗室标的者也。”

《十七史百将传》;“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孝恭纵船江中以疑贼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为授首之祥,而众心安。又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贼,而待以精骑是也。”

陈元靓:“唐室之隆,时推英宗。佐佑王业,缉熙帝功。擒萧定乱,戮辅英凶。锡祀河间,茂哉厥庸。”

黄道周:“孝恭唐族,智勇无双。行循巴蜀,降者相望。众请坑戮,孝恭酌量。获降则杀,谁肯复降。进围萧铣,铣镇破亡。获其战舰,尽放满江。救谓已破,不敢直当。既知再进,铣已降唐。辅公祏反,兵寇丹阳。孝恭往讨,酒浮血光。众惊恭喜,授首之祥。既而擒斩,河间封王。人虽暴戾,功实难忘。”

后世地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李孝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孝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李孝恭亦位列其中。

家族成员

长辈

曾祖:李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西魏封其为陇西郡公,北周追封其唐国公,爵位由其第三子李昺袭封。

祖父:李蔚,李虎第七子,唐高祖李渊七叔。北周朔州总管、相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唐朝追赠为蔡烈王。

父亲:李安,字符德,隋右领军大将军、赵郡怀公。唐朝追赠为西平怀王。

兄弟

长兄:李琛,襄武郡王,武德三年(620年)薨。

弟弟:李瑊,济北郡王。卒于始州刺史。

李瑰,武德元年(618年)封汉阳郡公,五年(622年)进爵为汉阳郡王。太宗即位,降爵为公。贞观四年(630年),拜宜州刺史,加散骑常侍。

子孙

长子:李崇义,袭河间郡王,后降爵为谯国公,历任蒲、同二州刺史,益州大都督长史,甚有威名。后卒于宗正卿。

次子:李晦(《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作李崇晦),永昌元年(689年)卒,追赠幽州都督。

三子:李崇真,官至岐州刺史。

后裔

孙:李尚旦,益州大都督参军,为酷吏所杀。

孙:李尚道。

孙:李荣,李晦子,嗣吴王,为酷吏所杀。

曾孙:李仙鹤,汲郡司功。

曾孙:李仙芝,金坛令。

曾孙:李仙童,左千牛中郎将。

曾孙:李汪。

玄孙:李耸。

来孙:李鼎,朝散大夫、临晋县令、上柱国。

史籍记载

《新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宗室》

《旧唐书·卷六十·列传第十·宗室》

标签: 李孝恭

更多文章

  • 郭元振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爱(又作郭善爱)之子。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早年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又进献离间计,使吐蕃发生内

  • 张齐丘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齐丘

    张齐丘,生卒年不详,字齐丘,苏州昆山人。唐朝名将,国子祭酒张后胤四世孙。出生于昆山,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历任朔方节度使、济阴太守,累迁东都留守。卒于任上,谥号“贞献”。本名:张齐丘字:齐丘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苏州昆山出生日期:约701年主要成就:入祭武庙的六十四人之一官职:朔方节度

  • 王僧辩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555年),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出身乌丸王氏,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等职。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屡获胜利,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梁大宝二年(551年),拜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降臣侯景,大获全胜,因功升任征东将

  • 王陵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陵

    王陵(?—公元前181年),战国末年楚国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王陵出身沛县豪族,与雍齿交好,早年被刘邦以兄礼相待。秦朝末年率部起义,多次与刘邦的部队联同作战,但两人是相互独立而非从属关系。刘邦攻陷咸阳时,王陵自己带领兵马割据南阳。后来王陵母亲被项羽俘虏,为了力促王陵归汉,毅然伏剑自

  • 审食其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审食其

    审食其(shěnyìjī)(?-前177年),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渐为吕雉所亲信。后被封为辟阳侯,因得幸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想要诛杀之。但其朋友朱建帮助他躲过一劫。吕后死后,淮南王刘长伺机杀了他,谥号幽侯。本名:审食其所处时代:汉朝民族族群:汉族逝世日期:前177年籍贯:沛县

  • 何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何武

    何武(?—3年),字君公,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郫都区北)人。西汉大臣。早年学习《易经》,交好翟方进。举孝廉出身,历任鄠县县令、谏大夫、扬州刺史、丞相司直、清河郡守、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楚国内史、廷尉、御史大夫,累迁大司空,封氾乡县侯。参与拟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没有得到执行,累迁前将军。元

  • 桑弘羊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桑弘羊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

  • 杨敞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敞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西汉中期宰相,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赤泉侯杨喜曾孙,太史令司马迁之婿。公元前74年,杨敞逝世。本名:杨敞别名:杨君平字:子

  • 倪宽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倪宽

    倪宽(?—公元前103年)西汉官员,字仲文,西汉武帝时千乘郡(今广饶县倪家村)人。因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为汉武帝所赏识,擢升左内史,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倪宽升任御史大夫,随武帝东封泰山。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倪宽奉诏与司

  • 周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苛

    周苛(?—前204年),生年不详,秦汉时期沛县人,周昌的堂兄。是秦朝时期泗水郡的卒史,刘邦击败泗水郡的郡守、郡监等郡级长官后,周苛、周昌以泗水郡卒史的身份归顺刘邦,其后跟随刘邦攻入关中,推翻秦朝。刘邦被封汉王后,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汉三年(前204年),周苛留守荥阳,斩魏王豹。后项羽攻破荥阳,周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