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陶弼

陶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55 更新时间:2024/1/15 22:39:15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市)人,陶岳之子。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年间,镇压瑶民起义,任阳朔主簿。皇祐年间,徙柳州司理参军。皇祐四年,为杨畋征讨侬智高谋士。在临贺(今贺县)收容溃卒,升任阳朔县令,兼兴安县令,上疏请求浚治灵渠。嘉祐六年(1061),出知宾州(今宾阳),旋调任崇仪副使,以广西安抚监知容州(今容县)。次年,改六宅副使知钦州。有安民、修城、兴学等治绩。九年,迁内藏库副使。次年,以崇仪使知邕州(今南宁)。熙宁年间,转六宅使,加右祺使再知邕州,整顿吏治、抗洪赈灾、请罢和市及安抚少数民族;六年(1073)调往湖南;九年夏,知邕州,招抚流亡,助郭逵击退交趾入侵,升为西上閤门使,知顺州(即广源州,今靖西一带广西与越南毗连地区),整饬边防。元丰元年(1078),加东上閤门使,未赴任即病卒。曾在望仙坡(今市人民公园内)建三公祠,祭祀狄青、孙沔、余靖3名将领。工于诗,原有诗书奏多已散佚,今存诗集《邕州小集》。

基本资料

本名:陶弼

字:商翁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

出生日期:1015年

逝世日期:1078年12月18日

主要作品:《邕州小集》《四库总目》

主要成就:诗人

人物简介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文学创作

陶弼现存的诗里最长的一首“兵器”批评当时将领的昏庸,跟异族打了败仗,就怨武器不行:“朝廷急郡县,郡县急官吏;官吏无他术,下责蚩蚩辈。耕牛拔筋角,飞鸟秃翎翅;簳截会稽空,铁烹堇山碎。供亿稍后期,鞭朴异他罪。……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愿求谋略长,勿倚干戈锐。”这首诗颇为宋代所重视,可以表现他的思想。从其它的诗以及宋人笔记、诗话里引的断句看来,他擅长写悲壮的情绪,阔大的景象。

宋史文载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傥,放宕吴中。行山间,有双鲤戏溪水上,伫观之。傍一老父顾曰:「此龙也,行且斗,君宜亟去。」去百步许,雷大震而雨,岸圮木拔。又出大云,仓卒遇风暴怒,二十七艘同时溺,独弼舟得济,人以是异之。一见丁谓,谓妻以宗女,因从学兵法,能持论纵横。庆历中,杨畋讨湖南徭,弼上谒,畋授之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阳朔主簿。

侬智高犯南海,畋为安抚使,辟参军谋。使下英江会诸将议击,未至,智高解去。弼舍舟,从其徒数十人,间关步出赴畋。次临贺,大将蒋偕适战死,余众畏亡将被诛,多降贼。弼数与之遇,亟矫畋命揭榜道上,谕使归,许以不死,凡得千五百人。府罢,调阳朔令。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它郡县悉效之。摄兴安令。移书说桂守萧固浚灵渠以通漕,不听;至李师中,卒浚之。师征安南,馈饷于是乎出,大为民利。

知宾、容、钦三州,换崇仪副使,迁为使,知邕州。邕经侬寇,井隧荡然,人不乐其生。弼绥辑惠养,至忘其勤。诸峒献土物求内附,弼降意抚答,谢其贽,皆感悦无犯边者。邕地卑下,水易集,夏大雨弥月,弼登城以望,三边皆漫为陂泽,亟窒垠江三门,谕兵民即高避害。俄而水大至,弼身先版歃,召僚吏赋役,为土囊千余置道上,水果从窦入,随塞之。城虽不坏,而人皆乏食,则为发廪以振于内,方舟以馌于外,水不及女墙者三板,旬有五日乃退,公私一无所失亡。自横、浔以东数州皆没。弼久于邕,请便郡,徙鼎州。章惇经理五溪蛮事,荐为辰州,迁皇城使。降北江彭师宴,授忠州刺史。

郭逵南征,转弼康州团练使,复知邕州。民再罹祸乱,散匿山谷,弼率百骑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携幼以归。逵帅官军临富良江,使弼殿。交人纳款,逵欲班师,恐为所袭。乃以计夜起,军不整,骑步相蹈藉乱行。贼隔江阴伺觇,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帐下毋动,迟明,结队徐行,逵赖以善还。建所得广源峒为顺州,桄榔为县。进弼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

州去邕二千里,多毒草瘴雾,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然蚤莫劳军,视其良苦,意气激扬,士莫不感泣,强奋起为用。交人袭取桄榔,扬声欲图州,独难弼。弼素得人心,贼动息皆先知。获间谍不杀,谕以逆顺,纵之去,恩威两施,以是终弼在不敢犯。加东上阁门使,未拜而卒。诏录其家五人。

弼能为诗,好士乐施,所得俸禄,悉以与人,家至贫不恤也。既死,妻在乡里,僦屋以居。

代表诗作

《碧湘门》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人过鹿死寻僧去,船自新康载酒还。

闻说耕桑渐苏息,领头今岁不征蛮。

标签: 陶弼

更多文章

  • 郑獬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獬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本名:郑獬别名:毅夫字:毅夫号:云谷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安州安陆

  • 刘攽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攽

    刘攽(1023年~1089年),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本名:刘攽别名:刘贡夫所

  • 王令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本名:王令字:钟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元城

  • 晁端友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晁端友

    晁端友(1029年-1075年),北宋诗人,字君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菏泽)人。他是著名诗人晁补之的父亲,曾考中进士。官杭州新城令。其诗为苏轼、黄庭坚所称赏。有《新城集》。本名:晁端友别名:晁端有字:君成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济州钜野主要作品:《宿济州西门外旅馆》仁宗皇佑五年(1053)进士,知上虞

  • 孔平仲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平仲

    孔平仲(1044~1111)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子后裔。字毅父,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赣州)骑都尉。元祐二年(1087)户部侍郎吕公著

  • 洪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1094年进士,累官谷城县令、郢州守、著作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晚年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著有《西渡集》、《尘外记》、《侍儿小名录》等,汇编黄庭坚《豫章先生集》。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

  • 江端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江端友

    江端友(约公元1099年前后在世)。字子我,号七里先生,陈留平丘(河南封丘县)人。绍兴二年(1132),主管江州崇道观,卒于温州。著有《七里先生自然斋集》七卷,《文献通考》传于世。有“家训”言:“既不自重,必为有识所轻。”中文名:江端友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封丘县字子我,号七里先生,陈留(治

  • 韩驹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驹

    韩驹(1080~1135),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所在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

  • 王庭珪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庭珪

    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个性刚直,辞官归隐,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本名:王庭珪字:民瞻号:泸溪老人出生地:吉州安福出生日期:1079年逝世日期:1171年主要作品:《泸溪文集》王庭珪(1079

  • 朱弁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弁

    朱弁(biàn)(1085年—1144年),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