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肥义

肥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3/12/20 21:05:07

肥义(?—公元前295年),肥氏,名义,战国时赵国大臣,邯郸(今邯郸市肥乡区)人。本为赵肃侯的贵臣,赵武灵王继位后由其辅政。他的思想开明豁达,在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遇到阻力时,极力劝说武灵王,坚持改革,不必顾虑,使武灵王下定了改革的决心。之后又精心辅佐幼主赵何,在"沙丘宫变"中,为保护赵惠文王而惨遭杀害。

基本资料

本名:肥义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295年

主要成就:两度辅佐少主执政,率先支持军事改革

国籍:赵国

人物生平

贵臣佐政

肥义,赵国大臣,深受赵肃侯赏识器重,被奉为贵臣。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武灵王立。是时赵国新丧国君,刚继位的赵武灵王年纪尚小,秦、楚、燕、齐、魏趁此时机,各派出精兵万人来参加葬礼,对势局未稳的赵国虎视眈眈。

由于赵武灵王年少,未能亲政,所以每每处理政事都要先过问肥义,肥义的品级和俸禄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力主改革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某日,赵武灵王闲坐,肥义相侍于侧,问:“大王是否在考虑时事变化,权衡兵力使用,思念于赵简子、赵襄子等先祖的光辉事迹,盘算着如何从胡、狄那里得到好处呢?”

赵武灵王听了这话,回答道:“继承君位而不忘祖先功德,是做君王应遵循的原则;委身于君,致力于光大君主的长处和功绩,是作臣子的本分。所以贤明的君王在平时就要教育老百姓为国出力,战时则要争取建立继往开来的功业。做臣子的,在不得志时要保持尊敬长辈谦虚退让的品行,地位显达以后要做出有益于百姓和君王的事业。这两个方面,是做君王和臣下的应尽职责。“

“现在,寡人想继承襄子的功业,开发胡、翟地区,但我担心一辈子也没人能理解我的用心。敌人薄弱,我们不必付出太多力量,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果,不使百姓疲惫,就可以得到像简子、襄子那样的功勋。建立盖世功勋的人,势必会遭受世俗责难;而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必然会招惹众人怨恨。现在,寡人准备教导民众穿着胡服练习骑射,但这样一来,必会招致国人的非议与指责。”

肥义说:“臣听闻,做起事情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行动在即却顾虑重重就不会成名。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就不要去顾虑天下人的非议。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会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昔日帝舜跳有苗的舞蹈,大禹裸身进入不穿衣的部落,他们并非是想放纵情欲,怡乐心志,而是想借此宣扬道德,建立功业,求取功名。愚蠢的人在事发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未发前就有所察觉,大王您应该按您的想法去付诸实施。”

赵武灵王说:“我并非是对‘胡服骑射’这件事有什么顾虑,而是担心天下人会笑话我。狂狷的人觉得高兴的事,有理智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辈高兴之事,贤者却会担忧。如果国人支持我,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即使举世百姓都讥笑我,北胡与中山国也定会成为我赵国的领土。”

就这样,赵武灵王听从肥义的劝谏,正式开展“胡服骑射”的改革。易服这一举措起初招致了贵族们的反对,赵武灵王恩威并施,终将他们说服。

后来变革顺利进行,赵武灵王也成功收编了楼烦、林胡等部落的军队与土地,并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4年)时成功灭亡了中山国。

再辅少主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次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临朝听政,任肥义为相,让肥义与众大臣共同辅佐赵惠文王。

担忧国事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经过多年攻伐,终于彻底灭掉了中山国。归来后大赦天下,设酒宴五天,并封长子赵章为安阳君,又同时派田不礼辅佐赵章。

赵章平素放纵,弟弟继位让他很是不服,故而存有叛乱之心。李兑曾就此事对肥义进过劝言:“公子章身强力壮,又怀有野心,现在他的党羽众多,贪欲极大,恐怕将有阴谋!田不礼残忍好杀,十分狂妄,这两人互相勾结,必定会图谋不轨。小人产生野心,必定轻举妄动,只看到想获取的利益,却看不到将会带来的危害。这一类人互相推动,同入灾祸之门。以我看来,一定不会长久。您身为赵相,责任与权势都很重大,是变乱开始时进攻的重要目标,也是灾祸集中的地方,您必定首当其难。仁慈的人爱护万物,聪明的人在祸难未成前就先做好了准备,要是不仁慈不聪明,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您何不推说有疾,闭门不出,把国政交付给赵成呢?不要成为怨怒的渊薮,不要成为祸害发生的阶梯!”

对此,肥义回答道:“我不能那样做,当年主父把大王托付给我时,曾说:‘不要改变你的宗旨,不要改变你的心意,要坚守心志始终如一,直到你离开世界。’我再三拜谢承命,并记录在案。现在如果害怕田不礼加祸于我而忘掉当年的承诺,变节就没有比这更大的。挺身接受庄严的使命,退下来却不能尽力执行,负心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变节负心之臣,为刑不容。谚语说:‘面对死者复生,生者无需感到惭愧。’我的话已说在前头,我既然想尽力执行诺言,又哪里顾及自身生命!再说贞节之臣在祸患来临时显现出节操,忠心之臣在灾难及身时彰示出德行。你对我的建议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我已有誓言在先,决不敢放弃!”李兑听完,只好说:“好吧,那您勉力而为吧!我能见到您的日子,恐怕只有今年了。”李兑说罢,流出了眼泪。此后,李兑多次联系赵成,以商议防备田不礼的事宜。

有一天,肥义对赵王何的近卫军将领信期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很让人担心。他们二人语言动听而本质凶恶,为人不像儿子、不像人臣。我听说过,奸臣在朝廷上,是国家的大害;谗臣在宫廷中,是国君的蛀虫。这个人贪婪而野心大,在内讨得主父的欢心,在外恣意施暴。他们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来发动政变,是很容易得手。现在我忧虑此事,已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强盗在身边出入不能不防!从此以后,有人奉主父命来召见大王必须先见我的面,我将先前往,没有变故,大王才能去。”信期说:“很好,我能够听到这番话!”

政变遇害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宫里。赵章、田不礼乘机率领党徒作乱,他们假称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肥义先行进去,遭叛军杀害。高信便与赵惠文王一同率军抵抗叛军。赵成和李兑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抵御这场变乱,杀死了赵章和田不礼,并消灭了相关党羽,安定了王室。赵章被打败后,逃到了赵武灵王那里,赵武灵王收留了他,赵成和李兑因而包围了主父的宫室。

赵章死后,赵成和李兑商量说:“我们因赵章之故兵围主父,即使撤兵,也是要被灭族的啊!”于是就继续包围赵武灵王的行宫,并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的人灭族”。等宫里的人全出来了,赵武灵王想出宫却出不来,又得不到食物,只好去掏雏雀充饥,三个多月后,赵武灵王就这么饿死在了沙丘宫。李兑与赵成在确定赵武灵王已死后,才向诸侯发出讣告。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资治通鉴·卷四》

标签: 肥义

更多文章

  • 许历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许历

    周赧王四十六年(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军派重兵围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惠文王召赵奢商议。赵奢认为:“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赵奢此议与赵王不谋而合。于是,赵王任命赵奢为将,率军往解阏与之围(参见阏与之战)。许历当时仅身为一名普

  • 虞卿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虞卿

    虞卿,名信,卿是他的官职,舜帝后代,卿姓的得姓始祖,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战国时期名士。虞卿善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魏都大梁,于是发愤著书。著有《虞

  • 韩仓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仓

    战国时期赵国末期大臣,为赵王迁的宠臣。韩仓与另一赵国奸佞郭开勾结,共同构陷了赵国名将李牧、司马尚等人,他与郭开的作为是赵国灭亡的导火索。本名:韩仓所处时代:战国末期民族族群:华夏战国时期赵国末期大臣,为赵王迁的宠臣。韩仓与另一赵国奸佞郭开勾结,共同构陷了赵国名将李牧、司马尚等人,他与郭开的作为是赵国

  • 仇液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仇液

    仇液,又作仇郝,战国赵国人,宋国的相国。本名:仇液别名:仇郝所处时代:战国身份:宋国的相国仇液,又作仇郝,战国赵国人,宋国的相国。仇液,又作仇郝,战国赵国人,宋国的相国。公元前306年,仇液奉赵武灵王命令出使韩国。公元前298年,秦昭王攻楚国,取得析(今河南西峡)十六城,赵国楼缓入秦国为相。齐国、魏

  • 郑朱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朱

    郑朱,战国时期赵国大臣,活跃于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为赵国贵臣,先后两度代表赵国与秦沟通。本名:郑朱所处时代:战国后期民族族群:华夏族主要成就:为赵两度使秦国籍:赵国阏与前奏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国攻赵,攻克蔺地、离石、祁地。赵国送公子郚入秦作质,并请献焦、黎、牛狐等地给秦国,用来交

  • 楼昌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楼昌

    楼昌,战国时期赵国大臣,大致活跃于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本名:楼昌所处时代:战国后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国籍:赵国攻几未成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未能夺取。同年十二月,廉颇领兵再次进攻,成功占领了几邑。主张和秦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赵交战于长平,赵国初战

  • 赵敬侯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敬侯

    赵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公元前376

  • 赵豹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赵豹

    赵豹,封号阳文君,为赵武灵王在位初期时赵国的相邦。本名:赵豹别名:阳文君所处时代:赵肃侯、赵武灵王时期民族族群:华夏族赵豹,封号阳文君,为赵武灵王在位初期时赵国的相邦。赵武灵王元年(前325年),阳文君赵豹任赵相。

  • 郭开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开

    郭开,战国时期赵国奸臣,赵王迁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本名:郭开所处时代:战国末年性别:男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任用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之位,引起廉颇的不满。廉颇于是率领私属部队攻打乐乘,乐乘被迫出走,廉颇也因畏罪潜逃至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居住在魏国许久也得不到重用,

  • 庞煖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煖

    庞煖(生卒年不详),一作庞焕、庞子、庞援(“煖”即现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将庞煖误作庞涓的),《史记索隐·廉颇蔺相如列传》误作为冯煖。是战国末年赵国将领、纵横家,曾擒杀燕将剧辛以及合纵五国伐秦。庞煖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确,但是在战国时代庞氏知名的仅有三人,即庞涓、庞葱(即庞恭)、庞煖。本名:庞煖别名: